重生之定三国-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黄逍又不得不与人、与众诸侯去争,为黎民争一片世外桃源!然时乃乱世,时局如何,蔡小姐乃聪慧之人,焉能不知无争安以平天下?”想了良久。黄逍整理了下思绪,侃侃而道。这蔡琰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历史上有那么一号,可不是随意能糊弄过关的。见蔡琰随着自己的话陷入了思考,黄逍也说顺了嘴,张口继续说了起来。
”蔡小姐所学。我黄逍可以很不客气的说,只是供人观赏而已!”黄逍语不惊人死不休,根本不顾及旁边脸色大变,直对他使眼色的招禅,径直说道:“蔡小姐一定以自己擅长琴棋书画,无一不精而自慰,然这乱世之中,却是琴棋能救国,还是书画能安民心?蔡小姐的学术造诣,我黄逍早有耳闻。出口即可成章,素有才女之称,我自问不如。然蔡小姐所做之文章,辞藻华丽。却不过是些才子佳人的作品罢了,说句不好听的话,只能怡情尔!花瓶而已,只能观看,却无甚用处!即便拿来激发大军的士气都谈不上,不过是些温情脉脉的假面具罢了!”
”夫君,别说了!”招禅见蔡琰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忙一拉黄逍,娇嗔道。
“姐姐,天王他所说的并没有错,此次逃难中,妹妹我也常常怀疑。自己的所学对国家、对黎民究竟有什么用处,却是苦思无果。天王一席话,却是惊醒了梦中人,原来小女子所学,不过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而已!小女子谢过天王点醒之情。还请天王继续说下去。”蔡琰长出了一口气。像是想通了什么一般。飘飘向黄逍万福道。
还说啊?看样子,感情这丫头没听够!黄逍看了看脸色转为正常的蔡琰,不由暗赞道:此女子不简单呐,怪不得身为一女子却能名垂青史!
“乱世的精髓就是战斗不息,而战斗的精髓就是生存下去,只有活下去。一切才有希望。这也是我的思想形成的主要原因。当我的书读的够多的时候,我也同样发现了一点,那就是咱们的祖先也是因为不懈的斗争才发展至今。从轩辕黄帝南下到炎帝黄帝的战争,再到三皇五帝时那一场场部落兼并,直到夏启建国,然后就是一幕幕王朝更替的战争。咱们的祖先口中叫着中庸、无为。但骨子里依旧是继承了祖先好战、好斗的血脉。故而竞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只有适应竞争之人才能够更好的存活下去,这就是我耍告诉人们的。一切为了活下去,也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看了看二女一脸认真听自己白话的模样,黄逍转而说道:“其实蔡小姐无需介意。那些百家学说也并非没有道理,只不过这是在天下人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后才能够考虑的。所以才有,仓廉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一说。不过这时候的竞争也会从生存之争变换形式,以生活条件、学识、官职甚至是战功的竞争出现,故而才有竞争时刻存在之说。
”天王博学小女子受教了,枉小女子平日自负才学不浅,却不知所学者乃末流,比不得天王的大学问,惭愧!”蔡琰面现惭色。随即疑惑的问道:“天王如此惊天纬地之论,何不著作立书,以教天下人知?”
“士林的水太深,少趟为妙啊!”(未完待续)
第三卷 东征西讨 第122章枕边细语毒辣徐庶
更新时间:2010…12…15 21:57:32 本章字数:4423
“夫君,你觉得蔡琰妹妹怎么样?”
是夜。黄逍搂着招禅躺在床塌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觉。看着无心睡眠的黄逍,招禅哪有不明白的道理,轻轻的抚摩着黄逍的脸,问道。
黄逍郁闷呐,虽然他来自二十一世纪,但也不过的一个资深的老处男,对这方面却是一无所知,为了还在肚子里的孩子,黄逍是加了一万个小心,丝毫不敢有任何过激的行为。抱着一个国色生香的大美女,却连动都不敢动,偏偏自己又不是什么柳下惠!这一身的欲火要望哪里发泄才是?
不由自主的,黄逍眼前浮现出了蔡琰那娇美的容颜,挺俏的身段,若是”嘿嘿,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代都流行三妻四妾了,原来是为这时候准备的!穿越男自以为得计小满脑的斑旎景象。
不想,这时碎禅的声黄在耳边响起,黄逍正处于极度的,哪曾听仔细招禅是说的是什么,朦胧中看到招禅的眼睛眨啊眨的看着自己,似乎在等着自己回答什么。黄逍不由得一阵头大。硬着头皮问道:“嫣然,你方才说的什么?。
看到黄逍一脸茫然的样子,招禅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轻戳了下黄逍的额头。轻啐道:“想什么呢?是不是在想蔡琰妹妹,快点,老实交代,不许犹豫!”
见黄逍脸现犹豫,招禅忙加了一句。
“啊?”黄逍有些蒙了难道被看出什么破绽了?情急之下,也忘记了怎么回答。
看到黄逍这般模样,招禅哪还会不明白,幽幽的叹口气,以手在黄逍的胸口画着圈,道:“夫君。若是你以后有了别的女人,还会像以前那般疼爱妾身么?”
“那个是自然!”黄逍毫不犹豫的回道,转而感觉有些不对。忙搂住招禅的香肩接着说道:“谁告诉你我也别的女人了,好了,嫣然。别胡思乱想了
“妾身知道,像夫君这般优秀的男人,自然不会就只有嫣然一个女人的,妾身也不是不明白事理。嫣然不会多求什么。只求在夫君的心中能有那么一块永远属于妾身的地方,那就可以了。”
黄逍紧紧的搂着招禅。嗅着那淡淡的体香,听着招禅幽幽的声音,一时间不由得痴了,那冲天的欲火也慢慢的平息了下来,剩下的,只有对怀中娇妻无限的爱意,得妻如此。夫复何求!猛然冒出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这又算不算是奉旨泡妞呢?
感受着黄逍怀内的温暖,招禅深深的体会到,在自家夫君的心中,永远会有那么一席之地留给自己,这,已经足够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
良久,招禅轻声的说道:“夫君,你觉得蔡琰妹妹怎么样?。
。挺好的啊黄逍随嘴答了一句,猛然醒悟,惊讶的看着怀中的可人,诧异的问道:“嫣然为何有此一问?”
“帮你物色妾室啊,我感觉蔡琰妹妹是个挺好的人选,温文尔雅,知书答礼,其父也是当代名士大家,倒也配的上夫君的身份,夫君以为如何?”
“黄逍一阵的无语,这算什么?哪有妻子帮丈夫找女人的,估计这也是天下独一号了!
。夫君。你倒是说啊,愿意还是不愿意啊?”貉禅等了半晌。见黄逍只顾发呆,出声催促道。的面前说喜欢别的女人?身为穿越来的二十一世纪的人,黄逍实在说不出口。可若说不喜欢,却又是违心之言,这,,
“夫君不说话,那妾身就当夫君幕应了啊。
这样也好,明天一早妾身就向蔡伯母为夫君提亲去!”聪明的招禅早就看出黄逍心里有蔡琰的影子,自然力主此事。
这都什么世道啊!到底是我纳妾还是你纳妾啊?怎么比我还急!黄逍一阵的无语,连忙道:“哪有你这般的,就算我愿意,你又知道人家蔡琰愿不愿意啊,这般唐突,于情于礼不合啊,嫣然,你切莫胡来!”
“这么说,夫君你是愿意喽?”招禅看着黄逍焦急的模样,打趣道。算了,伸头一刀,缩头还是一刀!黄逍想到这,也不再藏着椰着了,直言说道:“为夫算是服了你了。好吧。我承认,为夫确实对蔡琰姑娘有好感
“早这么说不就结了!”招禅吐了吐小香舌,娇笑道:“看来,并州、翼州又要有一桩喜事要办了!”
“嫣然,纵然是我喜欢八私,可人家叉愿意不愿意啊。为夫的为人你也是清楚的,吁渊比强娶啊!”见招禅这般模样,黄逍忙急声制止道。
“行了,我的好夫君,你就安心做你的新郎绾吧!就蔡琰妹妹的那点小心思,同为好友的我又哪会不知道。告诉你吧,她啊,早就对你留上心了!怎么样,我的好夫君,这回高兴了吧!”招禅轻笑着锤打着黄逍的胸膛,打趣道:“又一个美女落入狼口了!”
黄逍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高兴还是什么,怎么招禅就这么大方?总而言之,这一觉睡的特别的香甜,梦中那蔡琰”…
“元直,依你来看,现在的局势如何?”
美美的睡了一觉,直到日上三竿,黄逍才“早早的”起了床,在院内打了趟拳,舞了一通戟,正好徐集、杨彪连决来访,将其二人让至书房,三人一边品着茶,一边闲聊着。
“主公,依庶来看,现在天下的大势对主公有利,正是主公崛起的良机!”听黄逍谈及正事,徐庶轻轻的放下茶杯,微作思考,回道。
“元直此言何意?还请明说!”
“主公,现在天子被我们掌握在手中。可以说有诸多的便利,其一者,就是奉天子以令不臣…”
“别净整虚的。此处也没有外人,什么奉天子奉天子的,就是挟天子!”黄逍毫不客气的打断了徐庶的话,他本意根本就没有奉的意思,自然也最讨厌这个字眼。再者,他要试试徐庶对他的态度,毕竟,徐庶是新投自己的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徐庶没有一点被打断话语的不快,反倒是对黄逍心存铭感。主公能对我徐庶如此说,说明了主公并没有当自己是外人,乃亲近之人啊!徐庶感激的看了眼黄逍,接着说道:“是挟天子以令不臣。主公可以天子的名义,起草诏书,下令各诸侯。其北者。现有袁绍、刘备、刘虞、田楷激战于幽州,然刘虞乃一无能之人,其早晚被胜利的一方吃掉,自然不用去考虑,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剩余的三人。主公可以天子的名义,封刘备为幽州牧,封袁绍为青州牧,封田楷为渤海太守,如此。北方无忧矣!”
“好!好计策!”杨彪拍案而起,本来杨彪有点看不起徐庶这个人,毕竟没有过多的交往,以为其不过是一寻常的谋士而已,不过。听到徐庶的这般话,杨彪不得不正视眼前的这位年轻人了。好一条毒计!“袁绍现已经占领了大半的幽州,却封刘备为幽州牧,袁绍断没有如此轻易放弃的道理,而刘备必定死命抵抗。再加上青州刺史天楷亦是在幽州与袁绍打出了仇恨,断不会将青州如此交到袁绍的手中。而渤海乃是袁绍的根本所在,自然也不会轻易的让给田抬,如此一来,此三路虽得封赐,却更添战乱,此计小高也!”
“杨司马谬赞了,此般计谋小怕是主公早以想出,庶只不过是班门弄斧罢了,不当一赞,不当一赞也!”
杨彪听徐庶所言,忙向黄逍看去,见其老神在在的喝着茶,全然没有自己的惊讶之情,最多的是嘴角勾勒着那一抹赞许的笑容。主公之谋杨彪心中苦笑了一下,原来就自己不曾想到!
黄逍想到了吗?自然是想到了,不过,却没有徐庶的计谋之毒辣。古人之智。诚不可欺也!黄逍心中暗暗叹了一声,表面上不动声色,哂笑道:“逍也不过是刚刚想到,元直。请继续说下去。”
“再者,据悉曹操正与青州黄巾成胶着之态势。然据庶观之,青州黄巾虽然数目众多,然多是乌合之众,更兼粮草不备,曹孟德又是兵精将广,其等败亡,亦是早晚之间而已。而曹孟德此人,素有韬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