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飞云诀 >

第416章

飞云诀-第416章

小说: 飞云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元璋却没有再夸云霄,反而笑眯眯地问徐达道:“老四,这次你有几成把握了?我让老五给你当参谋。”

徐达嘿嘿笑道:“十成!”

退出来的时候,云霄觉得浑身无比轻松,徐达出了门就屁颠屁颠找老婆去了,不是云霄不想找,而是执事的中官早在云霄一出门的时候就已经告知,侯爷的妻妾正被皇后留着说话呢,多半是要用过晚膳才能回去。

朱棣礼节性地代替朱元璋送云霄出门,一路上翁婿两个都没什么言语,走了没几步,朱棣却停下了脚步,问道:“恩师,前些日子东宫里传了喜讯”

云霄看着朱棣吞吞吐吐的样子,皱了皱眉头:“有什么话直说,别拐弯抹角的。”

朱棣犹豫了一会儿,下定决心道:“恩师!大哥我是直到的,大嫂也待我们如亲弟,兄弟们若是还在世当然没什么可是人生在世,活个六十多岁已属难得,一个甲子之后,万一大哥的子嗣,会不会为难我的子嗣?”

云霄的身躯微微一震,没有直接回答,转而问道:“若是你大哥登基之后下令削藩,你会如何?”

朱棣坚定道:“上表劝谏!”

“劝谏?”云霄讶异道,“你是藩王,你大哥下令削藩,你上表劝谏,岂不是落了众人口实?”

朱棣摇了摇头道:“恩师,你是了解大哥的,大哥就私下起誓有生之年绝对不会削藩;何况大哥也不止一次说起,就算元廷覆灭,草原的鞑子依然可以兴风作浪,相比之下,数千年来,咱们汉人守多攻少,本来急吃了大亏,若想扫平草原祸患,必须如汉唐一样,至少要三代人,百年时间才能得数百年平安,即便如此,也不是一劳永逸,数百年后,草原依然会有新势力崛起,到时候大明依旧会面临挑战;大哥还说,士大夫们目光长远者少,只顾当下者多,不说将来,就是现在,咱们连番大胜之后朝中已经有不少人主张偃武修文了,大哥虽然不同意,可是身为东宫,也不好太拂逆了文臣们的意思,只得退而求其次,朝廷不问事,让咱们藩王打出去,谁打下多少国土,就直接册封给谁,一来全了兄弟情谊而不损国力,二来也好为子孙后代谋个万事太平。所以棣儿敢肯定,大哥绝对不会这么做。”

云霄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你大哥说得不错,这件事要办成,少说都要几代人。”

朱棣缓缓问道:“早起的时候妙云跟我说起过,咱们藩王远在边镇,做的不好的,难免要被申斥,做的太好了,又要有人说咱们居心叵测,封地距离京城太远,有什么消息都不能及时送到,我和妙云再有本事,也躲不过三人成虎”

云霄微笑着拍拍朱棣的肩膀,笑道:“别跟我绕弯子了,还不就是想着引我为奥援?这丫头刚佳人就开始算计自己亲爹了!我只有一句话,这事儿我管不了,但肯定不会不管。”朱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墙角边传来了一阵低低的抽泣,云霄和朱棣同时讶异地回过头,朝墙角看去,却看到一个半大小子蹲在树下哭泣,一个同样是半大小子的小太监面无表情地站在旁边既不劝,也不管。

“奇怪,十七弟怎么跑到这儿哭来了?”朱棣疑惑道。

“十七?”云霄也奇怪道,“怎么跑到你父皇的寝宫蹲墙角来了?若是被侍卫发现,那还不得申斥一顿?去看看!”

两个人并肩走到男孩儿面前,立在旁边的小太监立即下跪行礼道:“见过燕王殿下、见过侯爷!”

朱棣微微颔首道:“起来回话。你这奴婢是怎么当伴伴的?主子受了委屈,连声劝都没有还把他带到父皇寝宫来哭?幸好这里偏远,要不然你脑袋还保得住?”

(按:本章历史观是站在朱标还没死死的基础上的,朱棣有野心不假,可如果朱标不死,朱棣的野心再大也翻不出多大水花来。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第五百二十九章杨妃之子

2012…4…157:59:40:3076

小太监回答道:“回王爷的话,奴婢是在浣衣局当差的”

这时候,小男孩也意识到要行礼了,站起身,躬身朝朱棣行礼道:“弟弟见过四皇兄!”

朱棣蹲下身,用袖子替小男孩儿擦干眼泪,笑问道:“十七弟被谁欺负了,怎么到这儿来哭?你母妃呢?”

小男孩儿抹抹眼泪道:“弟弟的衣服小了,可母妃不肯我做新的,我不依,母妃就打了我,我就跑了”

一席话,云霄也算明白过来,这个年纪的孩子都是长个子的时候,年前做的新衣年后就嫌小这也是常事,好在宫里的衣服都是宽袍大袖,小一点穿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只是看起来有些别扭而已。大人们无所谓,可孩子们却计较新衣新鞋,闹腾两下,当母亲的自然是要教训的。能在这座皇宫里混下去的女人,自然知道朱元璋和马秀英两口子的节省性子,当然不会傻兮兮地整天做新衣穿。这孩子多半是被母亲教训了一顿,乱跑到这里来撒气了。

果然,朱棣皱眉问小太监道:“皇子跑到这儿来,关你们浣衣局什么事儿?你跟着跑来做什么?”

小太监恭敬回答道:“奴婢给杨妃娘娘送衣服过去的时候,杨妃娘娘正在教导皇子殿下,殿下气不过,跑出来了;杨妃娘娘日子过得俭省,宫里也没什么日常伺候的人,只得命我出来寻一寻”

朱棣有些薄怒道:“既是杨妃娘娘下令,你为何不开口劝解,反而杵在这里任由皇子垂泣?”

小太监不卑不亢道:“杨妃娘娘日子俭省,宫里当差的都看得明明白白,这次是皇子的不对,奴婢若是开口,便不是劝解而是训斥了;奴婢父母双亡,想要尽孝只能待来生,皇子殿下父母康健,却不思恭孝,奴婢宁可万岁知道了这件事,也好让万岁体恤一下杨妃娘娘的苦楚。”

“胡说!”朱棣有些生气道,“宫中之事,岂是你这等人可以指手画脚的?小小年纪不思做好本份,却耍起这种勾心斗角的小技俩,不怕万岁要了你的脑袋?”

小太监脸上浮出一抹不屑,口气却依旧恭敬道:“燕王殿下母子俱得万岁恩宠,自然不会知道其他嫔妃过的什么日子。杨妃娘娘在宫里荆钗布裙,人皆赞之,可是燕王殿下知道么?杨妃娘娘家境不好,常例银子倒是有大半要托人送出宫去补贴二老,余下的钱连打赏宫人都不够,杨妃娘娘院子里的宫人有时候还给杨妃娘娘脸色看呢!浣衣局每次给各位娘娘送衣服,都是有赏钱的,奴婢不过是浣衣局最低等的阉人,便被派了这么个差事,每次过来的赏钱不过几个铜板,奴婢从来不曾说这赏赐少了,因为奴婢知道,杨妃娘娘送到局里浣洗的贴身衣服都是打着补丁的,只有一件压箱底的好衣裳还是留着侍寝的时候才穿!十七皇子不懂得体恤母亲,做出这等事来,奴婢替杨妃娘娘不值”

朱棣的脸色垮了下来,他倒不是因为这个小太监出言顶撞而不豫,而是因为他从这当中听到了他最不想听到的事情,当下沉着脸问道:“杨妃娘娘院子里的宫人居然给主子脸色看?其他嫔妃那儿呢?”

小太监恭敬回答道:“其他妃子家境颇好,手头自然宽裕;杨妃娘娘家境不好,才会如此窘迫,如杨妃娘娘这般的,妃子是没有了,嫔和昭仪还是有的,不过这些没给万岁诞下子嗣的,本身花销也不甚大”

朱棣已经有些动怒了,虽然事不关己,更关系不到自己的母妃,可是宫人都欺负到嫔妃头上来了,这丢的就是皇家的脸面,将来自己就藩之后,无法照顾自己的母妃,自己的母妃会不会也如此不受待见?

攥了攥拳头,刚想发飙,一直沉默不语的云霄拉了拉朱棣的袖子,示意这里不是发飙的地方。朱棣很快镇定下来,说道:“你这个奴婢,很识大体,叫什么名字?那个地方选进来的?”

小太监躬身道:“奴婢马三宝,在云南被沐将军救下,便送进宫来当差”

云霄笑了起来:“原来是英儿救下的那个小子,嗯,倒是个有担当的人物。”

朱棣也点点头道:“你跟本王说了这些秘辛,恐怕回去也难免遭打压,等会儿我便到司礼监讨你过来,到燕王府当个长随好了。”

马三宝依旧波澜不惊,躬身道:“谢王爷!”

朱棣转而朝云霄道:“恩师,这事儿你说怎么办才好?”

云霄连忙摇头道:“内廷的事儿我不能插手。你若是觉得看不下去,出手帮帮便可,也别强出头。”

朱棣沉思了一会儿,对云霄道:“十七弟跟我一样也是庶出,宫里本来就有些个不长眼的奴才瞧不起庶出的皇子,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十七弟和他母妃也算命苦,前些日子我便听说父皇准备册封十七弟为宁王,执掌福余、泰昌、大宁三卫”

云霄吃惊道:“朵颜三卫?那地方”

“穷得一塌糊涂是不是?”朱棣笑了起来,“听说恩师的外室在那里可是响当当地人物啊”

云霄一脸正色道:“去去去!睡两个鞑子女人还睡出事儿来了!你四叔不也睡了扎剌亦儿部的两个?”

朱棣脸色沉寂下来,说道:“十七弟的封地穷而且偏,又靠近鞑子;我在北平,好歹还有长城,还有修葺完好的城墙,可十七弟什么都没有,一穷二白啊,若是鞑子不安分,首当其冲的就是十七弟”

云霄也脸色也严肃起来:“而且还是你的邻居!”翁婿对视一眼,心中同时都有了计较。

这时候,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传来,一个荆钗布裙的女子脸上带着泪痕匆匆忙忙地朝众人跑来,看到小男孩儿就连忙扑了过去,蹲身抱着小男孩儿道:“权儿,权儿!母妃错了!母妃不该打你!别生母妃的气好么?母妃这便回去把你外公外婆送来的花瓶当了,给你扯一身新衣好不好?”

朱棣先是一怔,旋即躬身行礼道:“拜见杨妃!”

云霄也醒悟过来,拜倒在地:“臣刘云霄拜见杨妃娘娘!”

杨妃这才抹抹眼泪站起身,勉强笑道:“些许小事,让燕王和侯爷笑话了。内廷之中见侯爷颇不方便,奴这便先”

朱棣连忙道:“娘娘且慢,本王有话要说!此处虽是内廷,可亦是开阔之地,恩师跪拜听训,当是无妨的。”

杨妃迟疑了一会儿,颔首道:“还请燕王示下。”

“示下不敢,”朱棣连忙道,“前些日子本王听闻父皇欲封十七弟为宁王,不知娘娘知否?”

杨妃脸上闪过一抹凄然,随后道:“奴知道的,地方虽然清苦些,可也要看权儿的造化,所幸封地将士颇堪用,又与燕王为邻,想来当是不错的,日后还请燕王多照拂。”

朱棣躬身道:“本王惶恐。本王正是听说了这个,想到本王乃是大明屏障,十七弟却是本王屏障,故而方才请了恩师的意思,让十七弟随本王一起,受恩师教诲”

早年朱棣出生的时候,朱元璋的子嗣还少,好不容易得个儿子,当然格外看重,所以把朱棣跟朱标这几个嫡出的皇子放到一块儿教导。可如今不同,皇子的数量多了,他们的生母有贵妃,有皇妃,也有那些普通的,没有封号的妃、嫔,历来母以子贵和子以母贵都是相互的,当皇子变得没以前那么金贵的时候,在每日传授经论的师傅眼里也渐渐有了三六九等,宋濂陈迪这些大儒也不能免俗。如此一来,本身地位就不高连背景都没有的杨妃生下的儿子更是奶奶不疼姥姥不爱,每日授课的时候,只要他“存在”就行了。

杨妃虽然着急,可这也只能怨自己不得宠,连个封号都没挣上,又能怨谁去?一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