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西域密码 >

第16章

西域密码-第16章

小说: 西域密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崔院士说:“那就是回文。”

  老陈摇头:“也不是。”

  崔院士说:“你懂什么?我是权威人士,我说是就是。”

  我想起赵高牵着只鹿,说,这是鹿吗?错,是马!

  老陈说:“那你翻译一下。”

  崔院士愣了半响,随后说:“请我翻译是要钱的,你有吗?”

  老陈说:“要多少?”

  崔院士:“250。”

  老陈立即拿出250元来,说:“可以了吗?”

  崔院士脸色变白,却强说:“刚才忘了标货币单位,我说的是美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8
梅风墨绿的眼眸,一直盯着树皮表面的神秘文字,神情非常专注。她缓缓地说:“这是用婆罗迷字母书写的古印度梵语,最大特点是从左向右书写,和佉卢系统字母刚好相反,从材料上来看,可以断定是桦树皮,那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块东西就是传说中的——《鲍尔文书》。”

  我和叶琳惊呼:“鲍尔文书?”

  梅风继续说:“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写本,抄录在千年桦树皮上。1890年,当地的维吾尔居民在库木吐拉附近的约80米高的圆顶高塔里找到,由于不认识这些密文,就贱卖给一位叫鲍尔的英国军官,随后带到印度,找到正在那儿讲学的著名学者赫恩雷,请他鉴定这本古书,赫恩雷只看了首页,就兴奋地跳起来,告诉他,这是一本无价的宝书!

  鲍尔答,有价,花10个毛驴换回来的。因为发现这手稿,他军衔由中尉晋升到少将,还被封为汉密尔顿爵士,并且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最古的写本,虽然根本不是他发现的。此人当时去库车,不过是奉命追捕凶犯,结果这厮居然去闲逛……

  记录在树皮的神秘文字,形状极其怪异,在学术界前所未闻,那些著名的专家,就连是何种语言都搞不清,最后被个姓钱的教授,命名为吐火罗语。”

  崔院士忿道:“可惜啊,被这小子抢先了。”

  我心想:既然看不懂,那怎么知道是无价?后来转而一想,人类总是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正因为是不懂,摸不清底细,不知道真实价值,所以才无价。所以说做人要低调,难怪有个成语叫——沉默是金。

  梅风说:“钱教授认为,这种语言反映的特性,是印欧语的西支语言,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在西域有过一支印欧人,而这支人曾经有高度的文明,他们拥有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然而这个国家的地址在哪?如果灭亡的话,怎么连遗址都不见踪迹呢?”

  听到这里,我们都沉默了,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我关注的说:“树皮的内容讲的是啥?”

  崔院士说:“内容没人看得懂。”

  叶琳问:“为什么?”

  崔院士说:“因为我都看不懂。”

  我问梅风:“既然看不懂,那怎么知道这是婆罗迷字母?”

  梅风说:“这不矛盾,好比你看得懂字母abc,却看不懂词语dupe。”

  老陈说:“其实有看得懂的人,但绝对不会是那些专家,而是运用这种语言的土著。”

  我说:“有道理,我怎么想不到?”

  老陈说:“因为我刚好遇到过。”

49
老陈的话语,顿时惊起湖面的波澜,老陈追溯:“若干年前,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我俩曾经遇到位老者,他的衣着服装和发辫,都相当怪异,服饰上刺绣着宗教神祗图案,胸前挂着条狗牙项链,上面镌刻着这种文字,他头部的颅骨大,眉骨比较明显,鼻骨很高,和这边的人种区别颇大……

  梅风说:“那时老者奄奄一息……”

  崔院士打断:“你就给他人工呼吸。”

  梅风说:“是喂水给他喝。”

  崔院士说:“对,口水。”

  老陈不理他,继续阐述:“老者为了答谢我们的救命之恩,就送了紫色盒子,里面装着张羊皮地图,还把新的地址留下,以便以后需要时,可以去找他,他的名字也很奇怪,叫卡卡洛特。”

  梅风说:“我们打开地图一看,正面居然是空白的,什么路线标志都没有,背面是窑洞式建筑群,很多圆锥形塔,街道侧旁的圆柱,装饰着彩釉浮雕,形状似是剑齿虎。中央是座空中花园,上面栽满奇葩异草,小道边是潺潺流水,看起来如同仙境,不过当时我俩以为,这不过是一幅油画。”

  老陈说:“现在想来,地图没有路线、标志,可能是运用了‘隐写术’,需要通过显影药水,才能得到真正的信息。如果不说这是地图,普通人即便得到了,也会误认为是油画……”

  我说:“意思就是说,只要找到这位老者,就可翻译出这树皮的信息了。”

  叶琳说:“那老者留下的地址还在吗?”

  梅风问老陈:“在吗?”

  老陈说:“在……找。”

  根据他的提示,老者送的是盒子。我们就开始搜寻,结果翻了半天,盒子是找到几个,但里面除了装着N打避孕套外,什么都没有。我心想:难怪你俩没有儿子,这堆避孕套估计用到2030年,都用不完。

  老陈说:“是不是烧了?”

  我惊呼:“火烛?”

  梅风说:“是烛火,我们在沙漠行军时,夜晚冷时,习惯燃火取暖。”

  崔院士说:“我日。”

  梅风说:“晚上有日就好了,多温暖,可惜没有日,只有月。”

  叶琳说:“那怎么办?”

  我想的是,好不容易有点线索,结果……

  老陈说:“老者的地址很好记,早就印在我脑海了。”

  我说:“不早说。”

  老陈说:“刚才我找的是地图。” txt小说上传分享

50
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坐着吉普出发,据老陈说,他记得是在奎屯,团结街XX号,到时去问问街坊就知晓了,反正那老者和本地居民,外貌差别实在明显,眼眸亦是黄褐色,从来就没见过这样的人……除了他,老陈追加。

  我们去的时候,崔院士也不请自来地跟着。我说,您老公务繁忙,日理万机,昨天还特地抽出时间来给我们大家面对面进行技术性指导,我们都受宠若惊,感激万分,这次的琐事就不劳烦您了……结果崔院士答道:我闲的很。

  崔院士补充,另外研究出吐火罗语,将填补我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深远的社会意义,从所有的角度来讲,这件任务于国于民都是千秋伟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高度的尖端科研任务,其现实意义也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奎屯原名喀拉苏,系突厥语,意为“黑水”,周围的水源丰富,素以“戈壁明珠”闻名。清代嘉庆年间,西北史地学奠基祁韵士,途经此地记录:“此地树木最多,于无数柳树中,渡奎墩河,阔有数十道,水亦深。”

  奎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极冷”,相传元兵西征,经此宿营,正值寒冬,故士兵称为“奎屯”。①

  沿路风景旖旎,秀丽的村姑,将洁白的花蕊,抛洒在清澈的苇湖。徐徐的凉风,从窗的缝隙吹进,仿佛慵懒的午后,飘沁在香瓜田里的香馥,享受着恬静的闲适。我说,难怪老者选择在此定居,从炎热的沙漠,跳到这冰泉里,真是惬意极了!

  梅风说,这里碧树如茵,绿油油的树荫,好似地上铺的褥子,绿化覆盖率33%,比很多内陆城市都好。

  崔院士也吟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我附和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心想的是:黄绿色盲吗?这树明明是绿的,他居然能看成黄的,难不成黄片看多了?

  崔院士接着来了句,更令我们喷饭,听说奎屯的鸡很好吃。

  
  注释①:始见于《元史》。 。。

51
到了奎屯,已是傍晚时分,我们拦住当地的青年,问他团结街在哪?他说不知道,只知道*一条街。崔院士说,唉,真是世风日下,现在的年青人啊……然后对我们说,你们先走几步,我得训导训导这小子。

  连问了几个居民,都不知道团结街在哪。其中有个倒爷说,想换“大团结”对吗?1000块一张,换不换?老陈说,你妈个B也太黑了吧,现在这市价100块都嫌多,收1000块难道你想破坏全国人民大团结?

  后来问了个瞽目老人,那老人说,团结街呀,现在已经不叫团结街了,叫下岗街,地址位于东街46号。

  我们就打算去那里,只有崔院士反对,问他怎么回事,答肚子饿了。

  我愤怒地说,你都胖成猪了,还吃?

  崔院士说,猪也要吃的嘛,蟠桃园的蟠桃鸡,味道听说很不错。

  我说,忘了刚才的高谈阔论了?这项革命任务……

  崔院士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没有本钱,还革什么命啊。俺吃好喝好,也是为了有更好的精力,投入艰苦的革命工作,服务百姓,认真贯彻落实献身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切实做好*、民生、民权各项工作,确保经济平稳繁荣发展……

  于是就此分道扬镳,在路上叶琳安慰我说,也不能怪他,领导都有这毛病……

  当我们走到东街时,问附近的居民,有没有认识个叫“卡卡洛特”的,他们都答,没有。后来老陈觉得问的方式不对,就把那老者的特征、相貌,详细地描绘一遍,就有位老孺说,哦,是那疯子啊。老陈点头,说,对对,就是那疯子。

  老孺说,我是他邻居。这家伙行为都很奇怪,譬如上街买菜,居然从不给钱,就随便拿了就走,好似理所当然,开始别人都以为他是黑帮老大,毕竟这么拽的人前所未闻,后来慢慢摸清了底细,发现他没有料,就围着他暴打了顿,最后被送到监狱去了。

  老孺还从家里掏出个旧相册,翻了几翻说,这个是他吧?老陈看了后,连连点头。老孺继续说,旁边这个是他儿子,以前还在这里住,最近两年不知道跑哪去了,听说疯了。别人都说,很正常嘛,这是遗传,疯子的儿子能不疯吗?

  我们急着问老孺,那您知道他在哪座监狱吗?老孺说,全国的监狱这么多,我哪知道?

  这个结果对我们的打击,可谓是晴天霹雳。悻悻回到吉普时,发现崔院士早就躺在那呼呼大睡,好似什么都没发生过。叶琳说,吃饱就睡的是什么?

  猪。我们异口同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52
水阔山长,燕过斜阳,今夜眼前无寻处,又是遇枯树。在闷闷的车厢内,我心情悒悒,脸色如同蒙了阴霾,捧着这个金匣,在想祖父的遗言……难道、难道尽力得到的,就是这样的结果?

  而这时,梅风却说了句:“你们注意到没?这内部的空间,仅有全匣的厚度1∕4。”

  我惊呼:“什么?”

  当时看到匣里是空的,头脑万念俱灰,这些细节却遗漏了,没有注意到容积,更没有量过尺寸,此刻我收拾心情,仔仔细细地端详这神秘的金匣——匣内颇浅,浅得和高度有差异,然而认真打量了几次,却觉得仍然是平整,完全看不到缝隙,仿佛本来即是完美。

  梅风也知道我的心思,如果匣里有夹层,怎么连锁孔都没有?她指着匣子的左角,说,“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