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国大编剧-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吗?”纽曼有点疑惑的看着他:“我一直对你在这一次剧本中的选角有点困惑:你为什么会想到请霍夫曼来演一个反派?其实。你知道,霍夫曼是我地老朋友。不但是我有这样地疑惑,甚至是他,也觉得很奇怪呢!啊,杰米,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说你地剧本或者这一次的合作不愉快。”
赵晟了解的点点头:“其实也没有什么了。使用霍夫曼先生的意义就在于,有他这样的老戏骨坐镇,对于不论是导演,还是其他演员完全是由新人组成的整个剧组而言,其好处和在关键场次中为麦克提供独到的意见,都是绝对有利的。而且,如果从票房角度考虑的话,霍夫曼想事业是一个绝对值得考虑的对象。”
“唔……”纽曼微微一笑:“我想,如果霍夫曼先生能够直接听见你的话,一定会很开心的。不论是谁。得到别人的赞赏,总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不是吗?”
赵晟点点头,正准备说什么,突然,他的眼前闪过一个熟悉的身影:“啊,对不起,纽曼先生,我失陪一下。”就赶紧顺着那个人的身影追了过去。
走到这个人的身后,赵晟还不敢确定自己确实看见了他,这样的场合如果刻意绕到对方面前去探视,绝对是个失礼的事情,还好的是,这个人很快的站住了,开始和对面的一个美国人说话。赵晟走到前面,再扭过头来看了看,没错,正是他!想到这个英俊的男孩儿(其实对方比他大)只有一天的寿命了,心中一阵唏嘘。偏巧,那个人眼神一瞟,注意到了看着自己呆呆愣的他:“对不起,我们认识吗?”
“啊,对不起,不认识。”赵晟举步要走,心中泛起了犹豫——他真的不容容忍自己看着这个人走向不归路——不是为他,为是为了他那曾经为中国人扬眉吐气的父亲,也不能这样做,想到这里,他又转了回来:“对不起,打扰一下…李先生吗?”
叫布兰登的男人点点头:“是的,我想我是的。请问您是……?”
“啊!”赵晟装作又惊又喜的欢声说道:“您好,很高兴见到您,我是您的影迷来的。能不能给我签个名?”说着话,他掏出一个本本递了过去。
布兰登&;#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了,蛮有经验的接过本子:“……?”
“啊,我叫杰瑞米…波贝克。”赵晟笑眯眯的说道。
布兰登的手立刻停在了半空:“波贝克先生?写《老友记》的波贝克先生?写《靶子》的波贝克先生?”是的。”赵晟重重的点点头:“技术上来说,《靶子》是我和我的同事们联合创作的。”
布兰登脸上的骄傲似乎减退了一些:“波贝克先生,您……是我的影迷?”
“绝对是的。不但是您的作品,甚至是您的父亲,著名的布鲁斯…李先生的电影,也一直是我的最爱来的!”说着,怎么说还故意摆了几个姿势,嘴里呼喝有声。
是的,这个叫布兰登的家伙正是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看着著名的波贝克先生胡乱的比划着不伦不类的招式,李国豪微微一笑:“想想你,波贝克先生。啊,这是您要的签名。”
赵晟接过本本,珍重的放好:“布兰登先生,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能不能谈谈合作的事情?”
李国豪先是一愣,随之大喜!他当然知道赵晟这个人是做什么的,也知道他的剧本或者说从他的剧本改编的电影在市场上有怎么样的轰动效应。不提他赖以成名的那个《老友记》,只凭去年公映的《世界末日》就以紧凑的剧情,骇人听闻的电脑特技以及众多明星的加盟就在全世界掠走了过3亿美金的票房,这还不算后期的录像带收
如果自己真的能够加入到他的作品中,只怕……他真的有点兴奋了:“波贝克先生,您是说,您愿意……”
………【第58节 酒会(2)】………
说起来,李国豪在美国的处境真的是很尴尬。生活中,作为一个中美在混血儿,他在美国,不算白人,不算黑人,甚至连有色人种也算不上,想进入一直由白人控制的中上层社会***绝对是不可能的——当然,如果有奇迹。在中国(香港),他这样的人被戏称为:“鬼佬”,从这个名字就可以听得出来,完全没有应有的尊重,唯一能和他有共同语言的,就是和他一样的混血儿——事实也是这样,当李国豪在香港拍片时,他唯一的朋友就是同样是混血儿的女演员简慧真。
在事业上,李国豪的处境更不顺利——他的父亲的名字真的是太响亮了!作为李小龙的儿子,制片方能够找到他的唯一原因就是想在银幕上重现李小龙这样一个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而偏偏李国豪是在美国长大(他只在香港呆了很短的时间),受到的教育和美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使他除了容貌之外,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美国人。众所周知,美国人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重复别人!而制片方对李国豪的要求又正好是要他重复他父亲的表演。
这二者的冲突令他非常非常痛苦。在很长的时间里,他都是用酒精和大麻来麻醉自己。当然他也抗争过,但是根据赵晟在后世看到的资料,最终他还是屈服了。在美国,作为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领衔主演,如果他的存在不能为制片方带来高收益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说,他的艺术生命就算走到了尽头,这是一条铁律,不论你是多么有名的演员。多么有观众喜欢地演员。只要你不能赚钱,那些制片方地老板就是毫不犹豫的把你踢开!
李国豪作为李小龙之子。最北人期待地就是他能够在银幕上重现其父的英姿和纯粹的中国功夫。可是李国豪的武功比起其父来却相去甚远,于是,在安排专业人员对他进行指导之外,制片方还要求他在打斗的时候学着李小龙的样子摆姿势和怪叫。久而久之,甚至连李国豪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自己还是其父了。
虽然这几年中也接拍了一些电影,其中还不乏像《龙霸天下》这样的被各方看好的作品,但是李国豪心中希望的只是让别人把他看做是一个普通的演员,而不是一个只会在银幕上打打杀杀,卖弄功夫地“李小龙第二”。而今天,似乎他的机会来了。
听完李国豪地话。赵晟微微一笑:“如果有可以适合您出演地角色,我想。这不会是什么大问题。哦。对了,您现在有什么作品吗?”
“唔,我明天要赶到北卡罗莱纳州威尔明顿市,我在那里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呢。”
“明天啊?”赵晟似乎有点遗憾:“我还准备请您明天就剧本的事情商谈一下呢。真的是太可惜了。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李国豪也很为难,和那个美国人商量了几句,又转过身来:“波贝克先生,也许……如果我明天可以再留一天呢?”
“那真是太好了!”赵晟一拍手:“如果您明天还可以留在洛杉矶的话,我想。我很愿意和您就剧本的事情进行讨论。”
“那可真的是太好了!”李国豪掏出自己的名片递给了赵晟:“波贝克先生。这是我地名片,您明天可以给我打电话地。”
赵晟接过名片:“好吧。我会的。”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儿,映礼酒会终于开始了。先是高卢先生代表环球公司致辞,无非都是一些场面话,什么感谢迈克尔等剧组成员对影片做出地努力了,什么感谢河滨县对影片拍摄提供的帮助了,诸如此类。
在他之后就是迈克尔上台:“……在河滨县工作的几个月时间是我从来没有过的经验,在这里要特别感谢达斯汀?霍夫曼先生对影片剧本提出的修改意见,当然,波贝克先生可能不在此列!”
“呵呵……”宾客们出了会心的微笑。“在这部影片已经结束拍摄,并且把它拿出来献给今天晚上到场的嘉宾之前,我想特别感激一个人。他是我的作品的编剧,在很多人对我的实力没有信心的时候,他找到我,并且邀请我参加了他上一部电视剧的拍摄工作,并为我找到了继续下去的动力和信心。他就是我的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有请杰瑞米?波贝克先生!”
赵晟真的没有想到迈克尔会来这样一手,有心不上去,宾客已经扭头向自己看来,而且,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不好拿搪,在詹妮弗的注视下站了起来,缓步走上的主席台。
和迎面过来的迈克尔拥抱了一下,走到了麦克风前:“相信我,这一切真的是麦克安排的,我一点也不知道。”
“呵呵。呵呵……”宾客微笑着再一次鼓起掌来。
“e11……”赵晟挠挠头:“关于一部电影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最主要的绝对不是剧本的作用,而是导演对人物,对剧情,对演员表演的把握和挖掘。在这方面,我承认,我是绝对不及迈克尔和今天晚上出席这一次映礼的各位嘉宾的。”
“哗哗哗哗”现场再一次响起掌声。
“对于这一次的映礼,我很期待。曾经有这样一个影评家朋友曾经和我说过,最成功的映礼就是当映礼结束之后,所有来参加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你有没有看到这部电影!如果你能做到这一步的话,那么恭喜你,你的作品成功了!”
“哈哈哈哈!”现场一片大笑!甚至连坐在主席台下的高卢等一干各电影公司的行政人员也忍不住笑出声来。
酒会结束,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映礼了。但是还没有等赵晟和詹妮弗进入酒店自带的影厅,就被人拦住了:“波贝克先生……”
“嗯?什么事?”
“高卢先生和其他地几位先生希望您能够不出席今天地映礼。”
赵晟真的有点不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他们希望可以和您在贵宾休息室就一些问题进行商讨。”
赵晟立刻明白了:看起来,这就是迈克尔在刚刚见面地时候和自己说起的事情了。他有点犹豫的看着詹妮弗,后者嫣然一笑:“杰米。你不会真的以为我会被什么人卖到埃塞俄比亚去吧?放心吧。我会在映礼结束之后和你见面的。”
赵晟这才放下心来,在她的脸颊上吻了一下:“那好吧。我们等一会儿见。”在服务生的引导下。赵晟来到了贵宾休息室。名曰贵宾休息室,自然要有个贵宾的气派,大门是用上等的胡桃木制成的,厚重而古朴,上面甚至还镶嵌了纯金地门铰链,推开大门,里面的空间非常宽广,迎面挂着一副巨大地油画,怎么说虽然对这样地文化象征符号不是很懂,但是也知道。这是莫内的著名作品之一的:“卸煤的人”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迹。
休息室中满满的两面墙上全是书籍,宽大的。呈现出一种历经岁月而形成的黑褐色。几个男人分别围着字台和茶几坐着交谈,声音很轻,站在门口的赵晟甚至听不清楚他们说地是什么。
听见大门口有声响,一个身穿马甲背带裤地侍者立刻迎了过来:“先生……?”
字台的后面坐着地一个人一扭头,看见他出现在门口,立刻站了起来:“杰米,欢迎你,我的英雄!”正是艾哈德?高卢。
对于对方这样夸张的表演。赵晟真的是很腻歪。就在他一犹豫的时候。高卢已经来到他面前,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杰米。欢迎你,来,我给你介绍几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