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云天情缘 >

第5章

云天情缘-第5章

小说: 云天情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玉对朋友,给人的感觉从来都是满面春风,和葛可亲,乐观向上。她常跟人说“天塌下来有高人撑。“看起来表面上是安慰大家,实际上她是为自己打气,生怕自己什么时候支撑不住了会扒下来,她深知自己担子重,她不能犯错,任何女人可以犯错,可以撒娇,但是她不能,她必须像男人一样活着,像男人一样做顶天立地。
是的,她很寂寞,很孤独,这不仅来自她的生活环境,更来自她的内心深处,她爱的人不能来到她的身边,她不爱的人也同样不在自己身边。
丈夫走了,为了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她,到广东打工去了,虽然不是远隔千山万水,但半年也难得见一面。再说夫妻在一起,就像古诗云:“酒逢知已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丈夫既使不走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呢?天知否?
阿玉倒在床上孤寂地蜷缩一团,觉得活得好累好累。她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她真希望就这样永远地醉下去,让那些争斗,那些烦脑,那些牵挂,那些永远也做不完的事,就这样终结,这样凝固,这样了断。
她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她一觉醒来,已是深夜一点多钟。后半夜比较冷,偏西的月亮洒下清冷的光。她把腿伸了伸,一点劲也没有,听听客厅没一点声响,客人、服务员都走了。她勉强地爬起来到客厅里倒了一杯冷开水喝,一个人默默地坐在沙发上发呆,周围一片寂静,仿佛大地睡着了似的,偶尔只能听到外面的叫春猫在“喵、喵、喵”地叫。
我怎么了,她咕哝地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声。她望着周围雪白的墙,望着那零乱不堪的凳子,望着那还待清扫的客厅,她感到心里一阵阵的沉闷悲凉。天地之大、人海茫茫,竟连一个陪着说话的人也没有,连一个能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也没有。
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竟留下了那么多磨难;那么多甜、酸、苦、辣;那么多遗憾。
她一个人在静静地反思,难道上苍已注定我要这样孤独一辈子么?
不!我不相信,我不甘心,我不能自甘失败,老天爷既然让我认识了云天,那就说明我们的缘份,天可怜见,但愿这是上帝被我虔诚而善良的心感动所致,我不能坐于待毙,也不能等着别人给你指路,什么道德不道德,让它见鬼去吧。
想到这,心情开始激动得坐不住,我不能失去他,不能把自己唯一喜欢的人拒之门外,我要开始行动,我要跟他说:“我爱你、我需要你。”想到这禁不住脸上有些发烧,很是难为情,她喃喃地说,我怎么了,我怎能像少男少女那样说话呢?我的矜持、自尊、我的自信到哪里去了?
转而又想,她还是那样完美么?人是会变的,二十年了,大家都没在一起,不知他心里还有没有自己呢!
阿玉左思右想,唉!管他呢,云天心里有自己也好,没有自己也好,这都是天意,是命里注定。还是投石问路先打一个电话再说呢,仔细一想又不妥,这种话在电话里面好说么?说得清楚么?最后还是决定写信好。
这时已夜深人静,万籁俱寂,她生怕自己过一晚会改变主意,所以一打定主意写,便到房间拿出纸和笔。
阿玉像学生上课一样,端端正正地坐好,面前铺着纸,手里拿着一支圆珠笔,想啊想啊,想了半天,竟没有写出一个字,这时她才知道自己的笔竟有千斤重,原来要写好这封信并非易事,开头的称呼就难住了。
“云天同志”,不行写公文一样,太庄重了,没有一点人情味。
“云天哥”想想还是不行,太肉麻了,酸溜溜的,小姑娘一样永远也长不大似的,她又把它涂掉了。
“云天”,对,就写他的名字罢了,阿玉尽管常常写日记,可是写信却是少有的事,她眼一眨,略一沉思,便写道:
云天:
您好!恕我冒昧地给你写这封信,随着岁月的流逝,也许你早已把我忘记了。因为,我在你眼中也许是匆匆过客,也许是路边小草。
每当想起二十年前的事,仿佛就在眼前,记忆犹新,从认识你至今,我一直就认为你是一个好人,当我为了父亲的冤案在信访办认识你以后,你那胖胖而又敦厚的个子,你的气质和风度给了我一种非常亲近而又似曾相识的感觉,当我躲在门边无助地哭泣时,你那善良又和蔼可亲的话语,便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我喜欢你,可你对我来说,却是那么遥远,那样可望而不可及。
写到这她停了下来,想想下面该写些什么呢?诉说自己跟丈夫同床异梦么?
不行,唉!云天呀云天,难道你就不知道我对你的一片痴情么?二十年了,我把自己心爱、随身带的项链都给了你,连个电话也不来,难道这仅仅是对你的感谢么?难道你就不知道女人的心么?真是冤家。难道我是那根神经搭错了不成。这只是自己自作多情罢了。
阿玉这样想来想去,连写信的兴致也没有了,想想人心竟是这样高深莫测,近不得、远不得。二十年了什么都在变化之中,难道云天的心就不会变么?
阿玉闭上眼,好像冥冥之中问苍天,又好像自言自语问自己。
我该怎么办?
话说云天女儿玲玲考上大学,一家人自然欢天喜地,逐按时下的规矩大宴老师及亲朋好友,本来并不打算到腾飞酒店请客,无奈女儿执意要来。说是同学家里开的酒店价格很优惠。他们想到那里都是花钱,为了女儿高兴就顺了她。
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人说菜很好吃很地道,又有人说老板娘如何的能干、漂亮。
“妈,这位阿姨确实很了不起,我同学说他父亲去了广东打工,店里就她一人撑着,里里外外都得她操心。”玲玲用很钦佩的口气说。
“哦,怪不得你要到这里来请客,原来你很喜欢这位阿姨是吧。”艳红瞪了女儿一眼。
“当然罗,阿姨这么要强,我就是佩服她,哪像你哟,过日子这么悠闲,还常唠唠叨叨。”语气中流露出对母亲的不满。大家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
“嘿,你呀,真是小孩子,你妈命好嘛,那里要去受这份罪,你父亲这么能干,爷爷奶奶又有退休工资,日子过得自然很悠闲罗。”其中在座的一位阿姨说。
“我看她气质也蛮好的,说话很温和,穿戴又得体,看起来很有修养很端庄”。玲玲的外公见大家在说,便也忍不住说了自己的看法,本想还说这个老板娘有些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外公,听说她还是大学生呢?十多年前就留职停薪在农村搞种养,赚了些钱,才到县城里来发展。”
“啊!玲玲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奶奶奇怪地问。
“我听同学说的呗。”
“怕听老板娘说的吧。”不知谁插了一句。
“阿姨,人家哪里有这份闲心跟我们聊天。”玲玲否认地说。
“唉唉,玲玲就你的话多,快叫阿姨、叔叔喝酒、吃菜。”艳红很抱歉地对客人笑一笑,怪嗔地瞪着女儿说。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半天,云天一直都在替大家斟酒,尽管他没说什么,可大家的话都句句听在心里。他心里好生疑惑,暗暗地赞叹到十多年前一女子能摔掉金饭碗,情愿到乡下去搞种养,也确实不容易,有志气有远见,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浩南能这样做,她也能这样做。一时对老板娘竟产生了好奇之心。
云天进门时,因和大家说话并没在意。等他从一个包厢到另一个包厢斟酒时,便有意地朝站在客厅里的老板娘细细地打量了一下,看是不是如大家所说,不看则罢,一看让他一阵惊喜,心不由己的“扑扑”跳。这位不就是二十年前为父伸冤的阿玉么?是的,就是她,没错,她变了,变得正如大家所说,使他感觉她唯一没变的便是她那真诚而甜美的微笑。
云天欣喜之余,一时千头万绪,竟也不知如何开口,云天见客厅人多进进出出,见阿玉愣愣地站在那里看着他,便对她微笑地点点头,想等席终客人走后,结帐时再来相认叙叙旧。
大家热热闹闹,你说我笑,直至七点多种才席终人散。
谁知,待他去总台结帐时竟没了阿玉的踪影,一问服务员才知道,她人不舒服已睡下了。
因全家等他结帐后,好坐车一起回家,又因阿玉丈夫不在身边,也不便去卧室探询,怕人多嘴杂乱说话,恐以后产生误会,所以等帐结清,也没多说,便悻悻然地回家了。
其实他哪里知道,阿玉正为他醉到在床上,肝肠寸断,愁绪万千……
第五章 温馨的一家
    且说云天一回到家,便坐立不安,只见他翻箱倒柜地在查找二十年前阿玉送给他的那条项链,不管他怎么找硬是找不到,一时又想不起来撂在哪里。
“哎,你干嘛,找什么要紧东西,这样到处乱翻,我来帮你找。”妻子见他急成这样,便走过来去帮忙。
云天抬起头看着妻子,见一家人都用莫明其妙的眼光看着他,便有些歉意地对他们笑笑,想想以前他们曾拿项链的事,跟他开玩笑,说他私订终身的事,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妻子本来就疑心很重,如果让她知道我这样火急火燎地找项链,她又不知会怎么猜疑了,想起女儿读书要迁户口的事,便急中生智地谎称:“我找户口本。”
“喀,你要户口簿干嘛!在我这里呢。”他母亲说着便赶紧到房间的抽屉里拿,儿子帅奇也跟了进去。
“哎唷,奶奶,这是什么呀给我玩,给我玩嘛。”帅奇手里拿着一块玉佩爱不释手地再也不愿放回抽屉里去。
“弟弟!给我看一下是什么东西,哇噻!好漂亮,奶奶原来你抽屉里藏着宝贝呀。”
玲玲从弟弟手中拿过玉佩一看,里面竞刻有父亲出生的年月日,只是名字不同刻着玉红。
“奶奶,我爸小时候的名字叫玉红么?玲玲好奇地问。
“那里?这块玉佩是捡的。”
“你怎么不送还给人家呢?”帅奇歪着脑袋问奶奶。
“我不知道是谁的,不好送。”
“奶奶,你骗人,怎么大家都捡不到,就你一个人捡到,我不信。”玲玲不加思索地说。
是啊,为什么要撒谎呢,做奶奶的连自己一时也闹不清。
帅奇见奶奶一时难住了,便很天真地说,“奶奶,我相信你说的是真话,你看上次我还捡了个皮球呢。”她的话逗得全家直乐。
云天接过母亲拿的户口本,无可奈何地笑了笑,不得已只好把翻出的东西又整理回去,边整理东西,心里边打鼓,我记得上次给岳父他们看了以后,在抽屉里放得好好的,有谁拿去了呢?难道会不翼而飞不成,难道是岳父拿去了?这不可能。
再说帅奇听姐姐说奶奶抽屉里有宝贝,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见另一个抽屉没锁,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赶紧跑过去拉,任他使出浑身解数就是拉不动。
“姐姐,快来呀!这里有宝贝。”
玲玲见状边大笑边走过去帮忙,她用劲一拉,打开一看,里面尽是些毛主席著作之类的书,她拿出一本翻了翻。
“那些是红宝书,不要搞丢了。”奶奶很严肃地说。
“奶奶,我当是什么宝贝,你这些书送我都不要,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谁还会去看这些书。”玲玲不屑一顾地说。
“玲玲,你奶奶还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呢!玲玲的公公见两个孙子这样闹,觉得颇有意思,便也逗趣地说。
“我是积极分子又怎么了,毛主席说的话就是对,听他的话没错。”
“对、对、没错,那时大家都穷得叮铛响,打一个电话半天也打不通。”玲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