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九泉一梦 >

第7章

九泉一梦-第7章

小说: 九泉一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深山里到处都是野果,太外公又从小辩得这些野果,自然采来填饱肚子。甘泉水加上甜美的果子,太外公很久没有吃得这么饱了。解决了腹中的问题之后,太外公懒洋洋地躺在湖边的青石上。

    可太外公的一颗心却久久不能平复,昨晚的总总还让他心生余悸。

    大屋着火,太外公本已经准备离开这是非之地。可是与草娃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他忽然改变了主意。之前草娃诈尸,太外公在乡下乱离怪神的事情听得多了,自然心里有数。再看之后草娃身上冒出的白毛,现在细细一想多少也就猜到草娃诈尸成了白僵。

    可是后面的事情越来越诡异,这草娃身上的白毛不知何时变成黑色,而且口中那些怪诞的喊声更让人毛骨悚然。太外公不知道此时的草娃身上出了什么问题,但是他清楚地知晓,若解决不了草娃会很恐怖。

    汉子临走前一把大火定然是为了结果草娃而放的,可是太外公生怕这么走了留下一个后患。若是没有经历只写事情之前,太外公一定会躲得越远越好,生怕惹祸上身。可是经历了之前的事情,太外公变了。祸,已经惹得太多了,正所谓死猪不怕开水烫了。而自己这条命在鬼门关来回几次,失而复得的东西最为珍贵,他不想再去一次鬼门关了。

    所以,太外公又回过头来,抽出镶金黑刀狠狠捅进草娃的后背。那草娃说来也奇怪,这时候竟不反抗,被太外公一刀了断之后就直挺挺地倒下。

    太外公见解决了这后患,自然不会逗留,朝着厨房的狗洞而去。太外公也不敢相信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眼前的怪物,临走前仍看了一眼。草娃直挺挺地等着大火的吞噬,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就算太外公不信,但事实摆在眼前不由不信。

    有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纵然太外公心细如丝,但是他却在混乱之时忽略了很多。他没有发现草娃皮囊下那乱窜的东西不见了,更不知道一刀下去,身上的人皮溅上了什么东西。

    火越来越大,太外公一咬牙将人皮浸在水缸之中,然后披上从狗洞爬了出去。所幸有那层人皮,替太外公受了那么一下,皮肉的焦香味飘散开来。太外公只觉得嘴里口津一滑,顺着喉咙咕嘟一声,就像是见了美食那刻的本能反应。

    太外公只觉得后背一麻,连滚带爬钻出狗洞,之后一把甩开披着的人皮。

    “太邪门了。”太外公拼命地拍着胸口,许久之后才缓过气来。

    缓过气来之后太外公只觉得神经绷得快断了,不想再去想那些事情。只是呆呆地看着将天烧红的大屋,忽然心中一阵慌乱。他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回家已经是不可能了,会有第一次被换便会有第二次。逃?逃到哪里去,到处都在闹饥荒。

    也就在踌躇那一刻,太外公看见了远处的深山。只有那里,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的确,在那个深山中藏着许多果腹的食物,吃饱了才能活下去。

    太外公琢磨这大火也烧的骇人,不一会儿就会有村里人过来。自己不想再被那些人发现,也没力气和精力去和他们周旋,便朝着深山处奔去。

    找路对于乡下娃来说自然是熟门熟路,太外公很快就站在一团白雾前,不敢再向前一步。这里是乡里的禁忌,因为这深山高处看去常年都是葱绿奇妙的狠。但老祖宗传下话来说这深山中住着山神,进去的人不得好死。乡里人也是迷信得狠,生怕招惹山神动怒,自然不敢进到这深山之中。

    更有甚者,每年每个村子还要进行祭祀。说是祭祀,无非就是请个巫师一边跳着大神,一边往里面赶着猪羊。说的也是邪门,每每赶进去的猪羊开始还会叫唤几声,很快就剩下一片死寂了。乡里人就会跪拜起来,嘴里跟着巫师说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但是每个人都相信是山神收了祭品。

    太外公这伙孩子最皮,大人说的话都不听,还会在乎这些说不清楚的山神吗?但是之后发生了一件事,让这周边所有的孩子都不敢再靠近深山一点。

    这事发生在五年前,那时候太外公不过六岁。当时带头的是一个叫皮猴的孩子,十五六岁的模样,村子的孩子王。这皮猴生性暴躁,最喜打架而且下手很黑,发起疯来大人也在他手上吃过亏。但这皮猴对孩子倒是不错,领着一群大大小小的娃娃,倒也从来没让邻村的人欺负过。所以村里的孩子对皮猴又是忌惮,又是敬佩,皮猴的地位自然是一呼百应了。

    那件事发生在秋天,村子欠收,大人都吃不饱孩子自然都是饥肠辘辘的。一天,有一叫泥鳅的娃对皮猴说:“皮猴哥,你看咱们这些娃一天就一顿,这么下去怎么办啊?”

    皮猴也是个仗义的人,看着跟着自己的一群娃娃,心里也难受。常年不饱肚子,很多娃娃就是皮包骨,瞪着咕噜咕噜的大眼睛,活脱脱就是没长毛的猴子。

    “走,咱找些野果子垫垫肚子去。”皮猴大手一挥,带着一群猴孩子就进了林子里。

    大人吃不饱也会打那些果子的主意,还会有什么东西剩给孩子们?搜了一个下午的孩子一个个低着脑袋,肚子拼命地叫了起来。

    皮猴脸上也挂不住了,摸了摸脑袋,说道:“不打紧,你们看那深山里。这深山常年翠绿,说不定里面有很多野果子,还有牛羊呢。”

    这话一放出来,猴孩子们天不怕地不怕的,加上肚子又饿。就像是一群嗷嗷的羊看见了青草,猴孩子一个个急着叫唤要去深山采野果子。

    可那泥鳅心眼多,缩了缩脖子说着:“大人都说那里住着山神,去不得啊?再说那牛羊哪里轮得到我们抓啊?”

    “怕什么怕,山神也是神,能看我们饿肚子不管吗?再说了,这山神年年收咱们牛羊,他吃肉咱们喝汤总可以吧?”皮猴自己心里也是打鼓,可是权威惯了,哪里习惯别人质疑自己?

    “对,怕什么!”

    “咱们都是娃,山神不会怪小孩的。”

    “就是就是,泥鳅哥,你要怂了别跟着,咱们吃香喝辣的回来会告诉你一声的。”猴孩子一听皮猴号召,立马就起哄了。

    这泥鳅也是孩子里二号人物,自然不乐意别人说什么,也就没有再反对什么。

    于是,一群人就浩浩荡荡朝着深山而去,六岁的太外公也跟在后头。

 ;。。。 ; ;
第十三章 姜家的祖宅
    一群人跟着皮猴朝着村子的西边而去,走在去深山的唯一一条路。由于连年都要祭祀山神,这路虽是山路,倒也宽敞。这条山路曲曲折折,像一条长龙一直延绵到了尽头。时值深秋,地上早已经被落叶覆满,就像是一条黄金路一样。可静谧的环境总是让人觉得诡异到了极点,六岁的太外公总觉得这更像是一条黄泉路,他们在踏着黄泉而上。

    山路两旁是稀稀疏疏的槐树,亦有些槐树已经枯死,张牙舞爪的模样甚是骇人。不远处能看见隐约的几座小山丘,上面一个个小坟包似乎构成一个大大的八卦,太外公紧锁着眉头觉得这坟包下好像藏着什么。所幸的是,一处稍高的山顶上有一座威严的塔,六角琉璃塔顶,却有着灰色的塔身。整个塔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肃穆,每个一个时辰塔钟便会响一次,让人心神安宁。

    也就走到这里,已经有孩子心生怕意,磨磨蹭蹭地不敢向前走了。打仗的时候最怕出现一个逃兵,因为一旦有一个,便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这时候也是一样,出现第一个害怕的娃之后,恐惧就像瘟疫一样,开始很快地蔓延开来。

    更小点的娃更是哇哇大哭起来,一时之间整个队伍都乱了套。原本森然的环境已经恐怖极了,加上娃娃的哭喊,声音被四处的槐树和山丘挡住,回荡的声音显得更加诡异。

    皮猴深知要坏事,这娃娃一怕肯定不听话,连忙大声喝到:“哭什么,有东西吃还哭?怕的回去,不怕的跟上。”

    毕竟也是娃娃,一边是吓唬,一边惦记着深山的野果子,很快就停住了大哭。其中一十三岁的鼻涕虫抽了抽常年挂着的鼻涕,吞吞吐吐地说道:“皮猴哥,山上有坟包,那里有鬼么?”

    “哪里有鬼,你看见了?平日爹都来这里采药,你见他有事吗?”皮猴倒是个领袖人物,讲事实摆道理一套一套的。

    “可是,你看那里有坟包,坟包里睡着死人。”鼻涕虫这家伙不依不饶,这话一甩出娃娃们又开始抿着小嘴,分明又要开始哭了。

    “坟包怕什么?那里是咱们爷爷的爷爷,就算有鬼,一家人还会害咱不成?”皮猴噼里啪啦说完这一套,大手一挥就继续朝前进军了。

    这一招倒是管用,说的在理,你心里便是有点儿底了。皮猴也怕这鼻涕虫再问出些答不上来的,所以干脆领头就走,所有人忙着跟上就没空害怕了。

    但是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队伍中的一个小男孩,一个六岁的小娃娃。那便是太外公,这个小家伙锁着小小的眉头,自始自终都没有哭一句,只是自顾自的在想些什么。

    小小的脑袋里想的不是坟包里会不会有鬼,而是一个小孩子不该考虑的问题。

    原来太外公家本是书香门第,虽然后面落寞了,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些讲究,在乡下人口里就是穷讲究。管他是穷讲究还是富讲究,但这些东西都在太外公家族这一家根深蒂固着。大户人家最讲究的无非就是风水阴阳之事,太外公家这一脉自然也不例外。家里长辈总提在嘴里,多多少少家里的孩童也会知晓一二了。

    之前的太外公总觉得那东西太过于飘渺,听着总觉得是一团迷雾,怎么都看不清楚。而这一次,太外公脑子里却一阵清亮,他将这东西看了个真切。太外公心里念着的就是那风水二字,这想法的根源还要从姜家本身说起。

    姜家虽然座落在乡下,但这个家族中似乎藏着许多秘密,别说乡里人了,甚至有些连自家子嗣也不知晓。太外公原本也不会知道这些东西,只是淘气的他爱翻东西,在一本手札中看到了些,略知道了一二。其实这么回想一下,太外公也算是个神童,只不过家里娃多便是没有人会去在意。太外公这人又不喜别人将自己看成怪物,什么事儿都藏肚子里,并未表现得多么聪慧。

    再说那古老的姜家,太外公家的祖宅落座在村子的中心处,而村子坐落在县城的正西处。家家祖宅都只有一栋,但是太外公这姜家一族却不一样,姜家一族的祖宅有两栋。

    这两栋祖宅则是与县城格局相辅相成,若是公布出去一定会骇人听闻。先说这县城格局,县城被赣江分支盱江正好分成了东西两边,极东便是乾天,西角便是坤地。而在东边有一座庙,西边有一方塔。整个县城变成了一个阴阳太极图,盱江便是分割阴阳之物。

    但是,一庙一塔的存在则是自古便有。据说建造这县城的是一风水大师,一庙一塔则是他知名所造。东边的庙安阳之戾气,平一方平安,正是在阳之鱼眼处。西方的塔镇阴之噬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