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清穿之年贵妃 >

第67章

清穿之年贵妃-第67章

小说: 清穿之年贵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熙早就得知胤禛的动向,神情哀伤地叹了口气道:“朕到底是眼拙啊!竟没想到这个老四还如此的至善至孝啊!”

    胤禛回到了贝勒府,一时竟然不知该往哪里去歇息。和年秋月半年的相处,已经习惯了她的一切,陡然间回到府里,竟然有些不习惯还有别的女人存在他们之间。

    以前,他很是享受齐人之福,如今觉得享受齐人之福也是件令人伤神的事情。不如清清静静地守着一个人,啥都干净,啥都容易。

    患得患失良久,最后还是决定哪也不去,歇在书房里最是安静。遂打发苏培盛派人去乌拉那拉氏处和年秋月处传话,说他有要事和人相商。

    乌拉那拉氏听得小太监的传话,也清楚如今是多事之秋,四爷要商量大事在所难免,但是一别半年,四爷竟然连她的房门也没迈,心里还是酸楚的很。

    一旁的齐嬷嬷见乌拉那拉氏气愤难平的样子,劝道:“福晋,主子爷不是哪儿也没去吗?说明爷真的是有事相商,福晋可不能这样闹别扭,如今……到底不同了,福晋还是要抓住爷的心才是!要不,等会儿福晋亲自给爷送点儿宵夜什么的?”

    乌拉那拉氏笑了笑恭维道:“还是嬷嬷显得周到,那就劳烦嬷嬷费心了!”齐嬷嬷见福晋肯听她的劝,笑着下去吩咐人准备宵夜去了!

    年秋月这里见到传话的太监小福子是长随着胤禛的,就打听了胤禛进宫面圣的事情。那小福子和年秋月熟络,加之年秋月平时对他们和蔼,话也格外多:“主子面圣后还去见了太子爷,本来想去探视十三爷的,后来没去了,说是明天再去的!”

    年秋月知道,这话是胤禛让他说给自己听的,不然小福子也不敢如此大胆地把主子的行踪告诉她。胤禛还是顾忌她的感受的,由着温恪和敦恪的关系,她平时对十三也格外关心些。

    她呆了片刻,她从电视中知晓胤禛和十三爷的关系最好,简直是拿十三当自己的儿子护大的。如今眼见着他在养蜂夹道里受苦,心里最是难安。

    娘亲月想了想,令朝霞把年羹尧给送她的一张狼皮和几瓶活血化瘀的药膏拿出来交给小福子道:“听说养蜂夹道里潮气大,让爷把这张狼皮给十三送去,别让他过了湿气,对腿脚不好!”老十三从养蜂夹道出来后,得了老寒腿,最后连行动就不大灵活了,能帮着提前防患总是好的。

    乌拉那拉氏去书房时,府里的几个女人,除了年秋月都到齐了,手里都还拎着不同的吃食。

    胤禛正在发脾气:“那里的规矩?都给爷滚回去!”乌拉那拉氏脸颊发烫,也不好意思再去打扰胤禛。

    虽说碍着自己嫡福晋面子,胤禛会给她一些体面,但是毕竟已经落了后尘,让年秋月比了下去,她没有那么厚脸皮。

    小福子抱着一抱东西回到书房,胤禛问道:“让你传个话,怎倒还抱这些东西回来?”他此时到希望年秋月能给他送点儿吃的,他真的有些饿了!

    小福子笑禀道:“爷,这是年侧妃给十三爷准备的,说是养蜂夹道里过于潮湿,怕十三爷得了寒腿呢!”

    胤禛心里一暖,令小福子放好东西,就带着苏培盛到清晖园去了。

    乌拉那拉氏得知消息,终于让那张千年不变的温和笑脸破了功,彻底扭曲。

    翌日,胤禛一早就到上房处和乌拉那拉氏共进早膳,这是惯例,无论胤禛歇在何处,次日早上定会和乌拉那拉氏一起用膳的。

    乌拉那拉氏的眼底乌黑一片,分明就是没有休息好。

    胤禛看了不悦道:“这是怎么了?跟乌眼鸡似的?待会儿还要给德妃娘娘请安呢,你这样子怎么见人?”
第100章 魇术
    胤禛看了不悦道:“这是怎么了?跟乌眼鸡似的?待会儿还要给德妃娘娘请安呢,你这样子怎么见人?”胤禛不悦地摔掉筷子离开了正室。

    乌拉那拉氏委屈至极,胤禛的意思是她不够大度,可大度、大度总得有个度吧?乌拉那拉氏亦生气地掀翻了桌子。

    齐嬷嬷吓得面如土色,连忙劝道:“福晋息怒,此事若被四爷知道,可就不好了!”

    乌拉那拉氏胸脯起伏不定,狠狠道:“知道如何?还能休了我?”乌拉那拉氏知道胤禛再宠爱侧福晋,也不会把她怎么样,皇家的脸面比什么都重要。

    齐嬷嬷刚忙上前低声劝道:“小祖宗呢,这话可不能再说了,皇家的脸面固然重要,但是四爷的性格也最是古怪的!您这个样子被四爷知道了,他不计较还好,如果他计较可就不会轻易说过去的!”

    乌拉那拉氏顿时偃旗息鼓,连身边的嬷嬷就知道了四爷的性子,何况是她呢?

    她只得收拾心情,重新洗了脸,然后仔仔细细的扑了一道粉,总算是是遮住了眼睛下的乌青。

    年秋月神清气爽地等在二门上,见乌拉那拉氏绷着一张木讷脸,只是敛衽行礼后,就自顾自地上了软轿。

    胤禛和年秋月一去半年,回来后怎么也该给德妃娘娘请安。胤禛把自己从浙江带的一些特产呈给了德妃娘娘就被梁九功叫走了。

    胤禛看了一眼,年秋月,然后转身离去。

    德妃见胤禛对年秋月痴缠的样子,心下不喜,她淡然道:“本宫瞧着,老四怎就瘦成那样?”说完犀利的眼神睃了年秋月一眼。

    乌拉那拉氏小心翼翼地回道:“禀娘娘,昨日四爷忙,儿媳是今天早上才看见四爷,的确是瘦了,今后儿媳一定多关心四爷!您就放心吧!”

    年秋月心里冷笑,这不是明着告状吗?她笑盈盈的回道:“禀娘娘,四爷在浙江时得了伤寒,幸亏太医医治及时,四爷的身体这才恢复了!”胤禛得了伤寒哪有不瘦的道理?

    德妃冷然道:“嗯,能熬过那样的大病,老四是个有福气的!只是,男人的身子骨是要靠养的!乌拉那拉氏,你作为嫡福晋,可别让那些狐媚子成日粘着老四,伤了根基可是不大好的!”

    年秋月恨不能把手中的茶杯摔到德妃的脸上去!这不是明晃晃的指责吗!说自己成日粘着胤禛了!以为别人都和她一样,成日无事,一门心思就惦记着那点子事儿!

    年秋月笑道:“德妃娘娘放心!在浙江时,妾身和四爷都很忙,四爷根本没有时间去惹那些无所事事的狐媚子,很是洁身自好!”她是奉皇上的命前去救治瘟疫的,可没时间和胤禛鬼混,只有没事可做的人才成日想男人!

    乌拉那拉氏和德妃被年秋月噎得无话可说!德妃语气越发冰凉似水:“老四既然回来了,乌拉那拉氏,你要把府里规矩立起来,免得让心思不正的人坏了规矩!”年秋月叹了口气,这是让乌拉那拉氏要把侍寝的事情安排妥当,免得自己讨了好去。

    可是,牛不喝水,还能强按着它喝吗?连儿子房里的事情都要管,德妃就是要给胤禛添堵!

    如今太子被废,他的小儿子可不有了机会?只是让年秋月不懂的是,胤禛也是她的亲生儿子,她为什么就那样不待见他呢?胤禛当了皇帝,还不是她的荣耀吗?

    拎不清的人,年秋月也不想去琢磨了!

    年秋月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很想和德妃分享分享。于是,她巧笑嫣然道:“娘娘,这次在浙江四爷给你带了一些延年益寿的食品,您可一定要好好用哦!四爷听说浙江有一个长寿村里有许多长寿老人,于是四爷不怕辛苦亲自到长寿村去弄了那里特产孝敬给您!”

    德妃有些兴趣,淡然问道:“哦?真的有长寿村?”

    年秋月笑道:“是啊!听爷说长寿村里有好几位百岁老人呢!”

    德妃兴趣挑起,笑道:“除了这些吃的东西,他们可有什么长寿秘诀?”

    年秋月眨眨眼睛笑道:“四爷说,那里的长寿老人说要想长寿,只有一个秘诀。”

    德妃身子前倾,眼睛里亮晶晶地:“什么秘诀?”

    年秋月笑道:“莫要多管闲事!”

    德妃一愣,随即面露温色,年秋月不等她发作接着道:“妾身觉得他们是唬人的,可爷说他们就是如此说的,娘娘不信,可以让爷讲了您听!”

    德妃气得面红耳赤,但是年秋月说的是故事,她也没有必要往自己身上扯,那样做只会让人嗤笑她的无知!

    殿里的气氛顿时有些凝固,谁也没了说话的兴致!

    乌拉那拉氏和年秋月在德妃的永和宫里枯坐了一会儿,德妃娘娘爱理不理的,纵使乌拉那拉氏那样八面玲珑的人也觉得无趣了,最终和年秋月起身告辞。

    出了永和宫,就见四爷身边的小福子上前打千道:“嫡福晋吉祥!侧福晋吉祥!四爷说皇上有事相商,让您二位先行回府!”

    胤禛的随行侍卫都一溜排开站在永和宫门前,他到底不放心两个女人独自回家!

    任何时候胤禛都会把自己女人的安全放在心上,无论他喜与不喜。乌拉那拉氏心里稍稍舒坦:“告诉爷,我们回去了!”遂带着年秋月向宫门口走去。

    出了皇宫大门,街道上的很是热闹,马车行驶缓慢。年秋月手心里汗津津的,她不知道年羹尧他们设计的事情有没有成功。

    马车停了下来,侍卫马上禀报道:“福晋,前面的路都堵了,说是在搜查盗贼?”

    年秋月心里猛地一紧,难道还没有得手?

    几个车夫相互议论着:“这有是哪家铺子出了毛病?”另一个道:“哪里是铺子出了毛病?说是一个歹徒杀了人,正在追捕呢!”

    过了一会儿,前面的路通了,马车缓慢地往前行驶。经过一个街道时,年秋月听到了年羹尧的声音:“刚刚有人举报,歹人进了这家当铺,进去搜!”

    年秋月稍稍撩起帘子,看到年羹尧和邬思道站在一家当铺门前,进去搜查的官兵如狼似虎,根本不听店铺的老板解释,就闯了进去。

    马车里那店铺越来越远,年秋月心情倒安静下来!

    胤禛出了面,年羹尧的行事就小心多了,年秋月再也不用担心年羹尧蛮干了!

    胤禔因迫不及待地想登上太子之位,他认为时机已到,便向康熙进言,杀死胤礽,引起了康熙的反感。胤礽再不得皇上的心意,也是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孩子,比那个孩子他都上心。

    如今,太子虽然下马,但是,康熙仍然放不下他!可惜,胤禔没有看清康熙的心思。

    这就怪不得年秋月他们落井下石了。

    年秋月让人在外书房守着,一旦四爷回来就来禀报,结果,胤禛一夜未归。年秋月知道事情可能已经提上了明路,安心地睡了!

    翌日早朝过后,马奇单独上奏,大皇子胤禔为了遏制官员,和任百安狼狈为奸,搜集百官的阴私著成《百官行述》,用以牵制百官,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并上奏的还有胤禔在苏州行为不捡,后来怕事情败露竟然烧杀百名ji女的事情。

    康熙震惊,令人彻查此事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