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君临天龙 >

第79章

君临天龙-第79章

小说: 君临天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领,日后被人寻衅上门,不免要落下笑柄。须知要在江湖上扬名,踩着名气大的出头也是极好的法门,就连少林每年都不乏拜山的访客,希望籍此一战成名天下知。

    不过云台派没有等到被人拜山那一天就已经先倒霉了,就在某天云台派大宴宾客的时候,几名道士在官府中人的陪同下,来到这云台派,在这门派里游荡了一番,然后便通知云台派将这宗派山门给腾出来,官府要征用此地,兴建道殿。

    此事如一道惊天霹雳降落,轰在云台派众人头顶上。他们先前还在享受着扬名武林的快感,接受四方宾客的恭喜,而且还准备大展宏图,然而这一刻就被告知,自家宗派山门要被官府征用!连宗派山门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扬名武林?谈什么大展宏图?

    宴席被迫终止,拜访的宾客们纷纷作鸟兽散,他们可不想趟这一趟浑水。过不多久,山门里只剩下呆若木鸡的云台派一干弟子们。

    当晚自是不眠夜,云台派自掌门以下长老并年轻一代的弟子们汇聚一堂,愁眉苦脸商议对策。老实说,官府给开出的条件着实不算差,云台派整座山门加上周遭附近的一些山地产业虽然被征用,不过却是用山外的平原土地来置换,真要从得利方面来计算的话,这一桩买卖云台派反而有得赚。

    可问题是,此事如今已经传遍了江湖,云台派骤得的名气全因为这占了地利之便的宗派山门。如今山门却被官府一纸征用,不在云台山的云台派还能名正言顺?而且云台派目下正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若在当下出了这样一桩大事,只怕百十年后都要沦为整个江湖的笑柄。

    一时间,云台派上下既是后悔,又觉懊恼。后悔当初不该被那骤得的名气冲昏头脑,不知进退反而推波助澜,让此事闹得整个武林皆知,如今却是不好收场。懊恼却是官府实在太无道理,随便就将别人经营了数代几十年的宗派山门给征用。不过这怨气也只是在心里打转,率土之滨,莫非王土,他们只是开山立派而已,却非占山为王。如今官府尚是一副肯讲道理的姿态,用等量的土地来置换此地,若他们不知进退的话,后果如何,实在不堪想象。

    众人对坐无言,忽然一名弟子开口忿忿道:“官府做的什么糊涂事情!天下名山多得是,为什么定在这半点名气也没有的云台山里建什么道观?”

    话匣子一打开,一干弟子们纷纷开腔,极尽呵责讥笑官府这做法委实太糊涂。浑然忘记了还在今天上午的时候,他们还是感恩戴德另一番说辞。不过这也只是过过嘴瘾而已,实在于事无补。

    沉默良久,一名长老才开口道:“周师侄,令尊不是正在府衙当差?能否请令尊出面与官府交涉一番,请他们收回这决定?一应花销用度自有门派里来出。”

    那被点到名的弟子闻言后只是苦笑道:“莫师叔,您太瞧得起家父了。下午我就回家打听了一下消息,这件事若仅仅只是府城的决议,关乎门派存亡大事,哪怕舍尽家财,弟子也一定要保下咱们山门重地。可问题是,此事乃是东京城官家御旨下令,而且负责此事的还是一位王爷,不要说家父,就连府尊大人在这桩事上都没有置喙的余地……”

    听到这话后,众人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名弟子瓮声道:“天下什么事情,总脱不出一个理字。咱们云台派在云台山里立派几十年,哪能随便就被人赶出去?如此一来,天下还有公道么?官府今天索要咱们的山门,明天索要别家的山门,若就连那少林寺都被人一纸征用,那这武林岂不是大乱了?弟子以为,这桩事并非咱们一派之事,而是整个武林的大事……咱们能不能请少林出面帮忙?”

    听到这提议,弟子们眸子皆是一亮,纷纷出言赞同。于是,那掌门便带领数名长老,连夜赶路,一路直奔嵩山少林寺。可惜少林寺屹立武林多年,算盘打的要比云台派这些人清楚得多,况且在这事情当中已经牵扯到佛道的道统之争,不是一桩仅止于武林的小纠纷,这时节少林寺避之惟恐不及,又哪里会接这烫手山芋。诚然少林寺底蕴深厚,但若在这一桩事情上咧咧嘴,那就是一场大祸,唐时武宗灭佛,头顶光光的都遭了殃,可不管你少林是个什么东西。

    云台派一干人无功而返,随着限定搬迁的时间越来越近,心情自是越发惶恐。门派上下人心惶惶,便连开个大会都凑不齐人,那些家里有些根底门路的弟子,早被家人禁足家中不再涉足这浑水,力图要跟云台派划清界限。就算没有家底的,也在联系着江湖上的人脉,想要寻个去处投奔。

    事情传到江湖上去,自然又是引起一番议论,不乏有幸灾乐祸的,当然更多还是兔死狐悲的感伤。这云台派前一刻还是风光无限,可是过不多久,已经是一副树倒猢狲散的零落局面。这件事情也没得怨尤,怪只怪云台派倒霉,自不量力将山门选在那云台山。开山立派哪有那么容易,历数山门设在名山大川之处的各门各派,哪个背后没有过硬的官面门路?若连这点门路都没有,官府会准你们拉帮结伙,占山为王?

    眼见着门人四散,整个云台派名存实亡,那掌门自是悲愤无比。闭门苦思数日,他决定铤而走险,搏上最后一搏。
098 偷鸡不成
    清闲下来的时候,赵佶从梁师成口中得知,这一群道士们凑起来商议倒持许久,竟然凑起了三十余万贯的银钱,而且据说后续还会有追加。得知这情况后,赵佶不免略感诧异,想不到这些道士们一个个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原来囊中竟比自己这个空负虚名的富贵闲王还要充足的多。

    有了钱那自然一切都好办,赵佶也不再藏着躲着,偶尔也会出席道士们筹建大会。如今道士们已经自觉得看清楚了端王爷的本质,早先的亲切热络少了许多,不过倒也还没到掀桌子翻脸不认人的地步。毕竟钱财虽然有了,还有诸多的事情要借端王爷的势才能做成。比如将要建成的道观需要定品阶,道观建成后每年能够分到多少受戒道籍,这都需要端王爷出面回京跟主管僧道事务的祠部和鸿胪寺交涉。

    对于道士们而言,这即将兴建的云台观品阶自是越高越好,最好是直接定为一品。这品阶虽然不像朝中百官品级那样至关重要,但也绝非仅仅只是虚名那么简单,首先就是在特权方面,品阶越高能够享受到的特权自然也就越高,若真的能够定位一品,那么道观观主自然也就会受到朝廷正式册封,是实至名归的国师,而且在朝廷祭祀与朝会等大型正式场合,都能在御前拥有一个靠前的陪驾席位。

    而拥有的受戒道籍越多,能够招收的道士门徒自然也就越多,声势自然也就越浩大,换言之能够豁免赋税徭役的数额也就越大。比如那大相国寺,仗着地利之便大开庙会,每年在祠部购买的剃度度牒也是最多的,因此在禅门中声势一时无两,既得其名,又得其利。

    因此,虽然看清楚了端王爷一毛不拔的本质,可是道士们还是只能强颜欢笑,笑脸恭维,不敢在赵佶面前流露出丝毫不满。

    之前赵佶还以为所谓出家就是随便找个寺庙、道观,起个法号道号,换身衣服或是刮掉头发就算是出家了。不过出入道观佛堂多了,他也渐渐了解到事情不是那样简单,当中的门道、牵涉到的利益都相当多,最起码如果有道观佛寺胆敢大规模私下剃度僧道,可是要担罪过的,小则训斥罚款,大则抄观封寺。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山高皇帝远,县官不如现管,满天神佛再牛叉,底下的小弟如果不听话,那也不必瞧他们老大的眼色,说办就办!

    明白了这些缘由后,赵佶不免恶趣味想起来后世许多电视剧里女角色往往情伤心灰意冷之下会削去三千烦恼丝,青灯古佛常伴。这画面是很凄美,如果突然冲出来一群衙役不由分说把那和尚尼姑统统锁拿起来,那画面也确是太凌乱了。

    道士们漫天要价,赵佶只是笑而不语。佛道之事他向来都不感冒,托名修道只是聊以谋身,除了大理国那些奇葩皇帝,大概哪个皇帝也不乐意瞧着自己子民全都遁入空门,佛道之事若太兴旺,对国力那是实实在在的侵害。赵佶虽然眼下还没当家作主,不过为以后计,也须得精打细算,不会给自己掘一道难堵上的口子。

    这姿态落在道士们眼中,意味自然又有不同,各自揣测端王爷这是在待价而沽呢。若能花些银钱就把事情给做好,这些道士们自然乐意至极,只是这种事情自然不好摆到台面上清清楚楚谈买卖,看来还须得私下多多接触一下那位梁管事,探探端王爷的底细。

    无论如何,这道观总算开始营建起来了。既然不需要自己掏钱,赵佶也乐得看这些道士们能在这山野之间兴建出怎样富丽堂皇的道观。这道观主体便由数座大殿组成,而其余的零碎建筑几乎遍布整个云台山。

    比如说要把一个山洞挖掘开拓出来,建一个宁封子登仙洞,老实说,赵佶也自诩通读道典,却委实瞧不出那山洞跟几千年前的宁封子有什么关联。不过大概是自己肉眼凡胎难辨仙踪,那登仙洞却甚得山野中的动物青睐,单单各种粪便就挖出了几大担,日积月累有的甚至已经结成石头一样坚硬的壳,单单清理出来就是一件极大工程。

    除此之外,诸如此类的还有所谓阮公岩,据说那是竹林七贤里那位阮籍躺在上面睡觉打鼾的地方。一汪山泉泉眼被开凿把泉水引出来,那是酒仙刘伶酩酊大醉后遗落的酒杯所化。总之,每天都有新发现,每每见证到道士们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深厚功力,赵佶都颇有一种自己有先见之明,慧眼识珠的沾沾自喜,随便选的一个地方竟然真是道根深厚的仙家庭院。同时也益发感慨,古人智慧不容小觑,那些穿越者到了古代上街卖彩票都能走上人生巅峰,哪来的底气?

    总之,这段时间来赵佶跟在道士们身后看着他们一个个火眼金睛,将这云台山里一草一木都能跟那列仙传里故事攀扯上关系,若是得了官方的承认,再请上一群文人来诗词歌赋渲染一番,百十年后,这云台山俨然已成道家新洞天,只怕要比那远在西陲、鸟不生蛋的昆仑山还要有仙气的多。

    当然赵佶跟在这些道士们身后观赏他们的工作,也并非一直都是吐槽的心境,应该说是着实学到了一些营造声势的手段。而且道士们做这些工作也是有底线的,并不是任意而为,一定要在经籍上找到理论的依据,才肯将之搬运到现实中来,态度相当严谨。比起后世网络上多数哗众取宠的炒作,自是充满了专业的学术论据,节操未失,令赵佶很受启发。

    赵佶自己这里跟着道士们漫山遍野游荡,虚心学习,他的行辕里却发生了一桩意外。

    那位云台派掌门满怀悲壮准备孤注一掷,遣散了门派弟子,打算自己与山门共存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活一张脸,早先云台派自己把声势搞得太热闹,只觉得自己占了地利大便宜,加上来访宾客的吹捧,自是飘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