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君临天龙 >

第41章

君临天龙-第41章

小说: 君临天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要您来劝我?可是我根本对武功半点喜爱也无,就算强要我学,我心里也是完全不乐意的。”

    听到儿子的回答,王妃熟知他的性格,自己不乐意做的事情,无论怎么去劝都不会改变想法的。自己再劝,多半也只是浪费唇舌。罢了,他想怎样生活都由得他吧,就算异日高升泰真的做出悖逆之举,凭自己母族的势力,也能保护誉儿的周全。

    段正淳离了王府后便径直向皇宫而去,此时夜虽然已经深了,但大理国皇宫内外之防本就不慎严格,加上段正淳乃是皇帝的嫡亲兄弟,自然不会被据于宫门之外。待入了宫门之后,很快就有太监因着他前往皇帝段正明的寝宫。

    行到半途一处廊桥上时,段正淳却看到一个身影正从对面急行过来,定睛一看,却是善阐侯高升泰。他心中颇有好奇,便在道上立住,问道:“高贤弟这么晚入宫,可是有什么紧要事情?”

    高升泰神色不甚好看,待见到段正淳后,不免益发阴沉,只冷笑一声,旋即便拂袖扬长而去,留下神色稍显尴尬的段正淳僵立原地。

    且不说高升泰那无礼的态度,单单临走时那意味莫名的冷笑,便令段正淳心中火冒三丈,几乎想追上去直接将高升泰格杀掌下。不过这念头也只是在心里一闪而过,倒不是段正淳武功不及高升泰高明,而是大理城周遭上关、下关的戍戎兵马几乎都在高家掌握之中,而且那乌蛮诸部也都全听从高家号令。段正淳却是不敢图一时爽快,却让整个大理国都陷入兵灾之中。

    且将心头怒火暂且按捺下来,段正淳继续前行,在御书房中拜见了皇兄保定帝段正明。

    段正明年约五十岁许,相貌儒雅,慈眉善目,虽然贵为一国之主,身上却没有多少颐指气使的威严,见到兄弟走进来还起身迎接:“这么晚了淳弟你还进宫,莫不是接待宋使又生出什么变数?”

    段正淳摇头道:“皇兄放心,大宋使者被安排进天龙寺,有族中长者居近照顾,负责警卫的也都是咱们亲族子弟,没有什么意外。是了,高升泰他这个时辰进宫来想做什么?莫不是还想在接待大宋使者这件事上做什么打算?”他心恼高升泰刚才的无礼和跋扈,连爵位都不称,直接喊其名号。

    段正明闻言后苦笑一声,叹息道:“也没有什么新的说辞,不过是说那大宋国虽然强大兴盛,但咱们大理偏南一隅,自成格局,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去做大宋的臣僚藩属,劝我不要接受大宋皇帝的册封。”

    “自成格局?哼,成得自是他高家格局!”段正淳冷笑一声,说道:“皇兄,这一路从镇北关到大理城,我陪伴大宋使者南下,耳闻目睹,咱们大理虽然与大宋疏离日久,但是各部族依然将大宋视作天朝上国,积威影响甚重。那高升泰心怀不臣,对此自然忌惮得很。咱们只要受了大宋册封,他纵再有什么筹划,也要心存忌惮,即便真的悍然自立,那也不是大理国的正统,咱们段家人自能名正言顺前往大宋请援,号召大理国各部族群起讨逆!”

    段正明仍一脸沉重道:“这些我何尝不知,只是方才高侯爷言辞激烈,却让我心绪有些难安。”

    听到兄长的话,段正淳叹息一声,他这位皇兄宅心仁厚,的确是位仁君,唯有一点不好就是有些瞻前顾后。如今大宋使者都已经到了大理城,还有什么可犹豫的?难道高升泰真敢当着大宋使者的面作反自立?若此事不成,那么他们兄弟这一招绝地反击真的只能算是一桩笑柄了,从此后益发被高氏玩弄于股掌之间。

    “皇兄,今日我去天龙寺拜见了本因方丈,方丈讲起寿辉大哥近来病情有所好转,只是到夜阑人静时,仍然不时大喊‘高氏杀我’,难以入眠。”段正淳沉声道:“咱们段氏一家在这天南一隅,名为贵胄,却也不过是插标卖首,不由自己。皇兄你现在还有什么好犹豫?难道真要等到日后见着誉儿也如延庆一般被人苦苦追杀,死于刀兵之下?”

    听到这一番话,段正明脸色也益发难看起来。杨氏叛逆,杀掉他们的伯父段廉义,便连段廉义的独子段延庆都不放过,一路衔尾追杀。随后高氏平叛,拥戴他们的堂兄段寿辉为帝,然而高氏却因匡扶社稷之功日渐跋扈,段寿辉惶惶不可终日,堂堂大理皇帝竟然被高氏威逼压迫患了失心疯,只能出家为僧,于天龙寺静养。段正明继位以来,高氏跋扈不减,兄弟两个也是筹划良久,才痛下决断准备引大宋为援。这会儿听到段正淳旧事重提,段正明心中些许彷徨荡然无存,断然道:“臣属大宋,接受大宋册封,这事绝不更改!”

    见皇兄终于稳了决心,段正淳放下心来,转而又说道:“我入宫来,还有一件旁的事要与皇兄商议一番。”当下便将自己的打算跟段正明讲了一讲。

    段正明听过后沉吟道:“一阳指乃是咱们段家根本传承,贸然传于外人,祖宗家法难容啊?”

    “祖宗泉下有知,是想要看着子孙们抱着一阳指诀死在刀兵之下,还是想看到咱们段家传承有后,累世不绝?”段正淳又苦口劝道:“诚然,就算将一阳指传给端王爷,于咱们段家处境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但是结下这样一份授业的情谊,假使日后段家真的不容于大理,举族内附大宋,有端王爷这样一位大宋宗亲照应,想要重新立足,也会多了许多便利。”

    虽然段正淳言辞恳切,段正明一时间却仍难下决断,斟酌良久只说道:“这件事太紧要,你我兄弟两个实在难做出决断来。明日咱们去天龙寺请教族中长老,请他们拿出一个主意吧。”

    ————————————————————————

    忽然觉得,好人也是分很多种的,段誉的善,不是人家不领情,而是不需要。不需要,接受了反而是负担。
051 上关花
    夜已经深了,赵佶即将睡去之际,忽然有侍卫敲门进房。那侍卫将一件纯金打造的、约莫婴儿手掌大小的护命锁牌递给赵佶,说道:“今天白间钟姑娘将自己这件配饰送去当铺典当,小人自作主张将之赎了回来,只是担心钟姑娘或会觉得尴尬,因此一直收在自己身上,现在交给王爷。”

    赵佶闻言后,思忖片刻,才想起白天在大理城街道上钟灵虽然见了什么都觉新奇,却甚少买些什么,如今才知道原来这小姑娘是因为囊中羞涩,却又不好意思跟自己说,所以悄悄将自己的贴身佩饰给典当了。又仔细一想,钟灵送给自己那香囊,多半是用典当的银钱买来的。

    一念及此,赵佶不禁嘴角泛笑,问了侍卫赎回这小金锁的花费。将银钱还给侍卫后,赵佶将这金锁收了起来,准备等个合适机会再还给钟灵。小姑娘自尊心颇强,若就这样当面还给她,只怕要益发觉得尴尬。

    连日奔波赶路,难得有个安静舒适的环境,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起身的时候,赵佶精神再次恢复旺盛。镇南王府的下人们虽然不及汴梁城中端王府里服侍的合心意,尤其没有梁师成这样一个几乎肚子里蛔虫一般的人听用,赵佶总感觉有些不适。不过他也未必一定事事都要别人代劳,而且这些夷人女子侍女们含娇带羞,哪怕只单纯当做一道风景来看,也比使团中那些粗豪大汉要赏心悦目些。

    一大早没有见到段正淳,不过段誉却在赵佶起床后不久就过来了,兴致极为高昂的模样,见面后便开口问道:“端王爷,你可是准备好咱们现在就往上关去?上关繁花,清晨时去观赏意趣最佳,此时朝阳初升,那繁花浸淫着露珠水汽,最是娇艳。若再过上一会儿,骄阳照耀,反倒蔫蔫的没了什么神采。”

    见段誉如此热情,赵佶暗道一声惭愧。昨夜他答应了段正淳的提议,只是随口一说,倒也没有当做一件正事放在心里。毕竟他这次来大理国要做的事情不少,上关赏花在他心里却也不算一件正事。不过段誉热情相邀,若直接拒绝的话反倒有些不恭敬。赵佶去征求了乔峰和钟灵的意思,这两个人,乔峰昨夜与段正淳的一阳指切磋一场,可以说是夙愿得偿,这会儿要去哪里自是无可无不可。至于钟灵,自幼过得冷清日子,少有机会游览繁华景致,因此兴致相当高昂,早饭都来不及吃,便催促赵佶早早起行。留下两名侍卫前往天龙寺向其余几位使臣交代一下自己的行踪,赵佶等人便在段誉的引领下前往上关。

    所谓上关,乃是大理城北面苍山当中一处兵关,是扼守大理城进出门户的一道门户。赵佶等人昨天便途径此地,不过因为仪仗队伍前后簇拥,倒也没有什么闲情观赏风景。今天得了清闲,眼见到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倒真是一幅难得景致。段誉头前领路,一路上指着山道两侧盛开繁花跟众人讲解,如数家珍,不时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一些典故,就连乔峰这种对花艺之道并不上心的人都听得入神,言谈之间对段誉好感增加不少。赵佶见状,不禁有些吃味,想起自己拉拢结识乔峰时,挖空了心思作悲天悯人状,言谈举止之间都小心翼翼。果然天生主角模板在身的人,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的。

    不过钟灵小姑娘却因为昨天在大理城街上并不愉快的相遇,对段誉不甚感冒,尤其因为随手摘了几朵鲜花把玩,被段誉纠缠着讲了一通花草类皆有灵性生命,更是不耐被说教,冷着脸避开段誉,待在赵佶身边不再往前凑。

    赵佶千里迢迢赶来大理,自然不是为了赏花看风景这么简单,因此对段誉滔滔不绝讲的那些也并不怎样感兴趣,只是限于礼节性的回应。他反而对大理城周遭的地势更加感兴趣,大理城周遭群山环绕,上关、下关两道关口门户更是有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虽然不及汴梁城那般繁华,但形胜之处却犹有过之。赵佶自然不相信腐儒所谓“江山永固,在德不在险”的说法,其实汴梁城作为大宋的首都,本身就不是最合适的,哪怕不需要有多么领先时代的眼光,就算在当下这个时代里,也有许多人意识到这一点。只不过这当中似乎有什么忌讳,被当做禁忌一般的存在。

    抛开这些暂时无用的思绪,赵佶转而跟钟灵谈论起那大理城南面的无量山。赵佶自己本身的地理知识比较匮乏,原本以为到了大理国,无量山就近在咫尺了。直到进入大理国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原来无量山还在大理城往南近千里之遥,可不是一两天就能到达的。虽然路途有些远,不过既然走到了这一步,那么无论怎样,赵佶都要抽时间过去一趟的。

    在山道上,赵佶居然偶遇了蔡京等人。他们在大理国一干文臣的陪伴下,也来观赏这上关繁花,且已经在半山腰的观景亭里摆开了宴席。文臣们之间交流比较顺畅,虽然份数两国,但有诗词歌赋做桥梁,唱和应对一番后相处起来便益发融洽。两国文臣们见到大宋端王爷与大理镇南王世子相携走来,不禁全都起身相迎。

    赵佶虽然不好这文人词会,不过既然遇上了那也须得应酬一番,便请段誉一起入席。文人们相聚,所谈无非风花雪月,尤其在这繁花簇拥的上关山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