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狼孩 >

第13章

狼孩-第13章

小说: 狼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车上下来的是鄂林太所长。刘乡长有事没来。 
  “嗬,这里还真快成了战场了!”鄂所长观察周围态势,一边走向爷爷和爸爸他们。 
  我爸向前走上一步,把手枪递给他说:“我还有战利品,缴获了一支手枪,现在上交。” 
  鄂林太稍有吃惊,看一眼一旁尴尬的杨哈尔,接过枪查看一下,说:“咋回事,这枪也不是烧火棍笤帚疙瘩,咋到了你手里?” 
  “有人拿它对无辜百姓瞎比画,叫我孩子唤狗给下了这烧火棍。”我爸微笑着告诉他。 
  “哈哈哈……”鄂所长笑得前仰后合,“狗下人枪,奇事,奇事!是哪只狗啊?让咱开开眼!” 
  “白耳,过来!”我爸呼喝了一声,白耳就“噌”地跃到爸爸身边,立着后腿,前两爪放在我爸伸出的手掌上,“就是它,叫白耳,是我儿子养的狼崽。” 
  “是它呀,听人说过,你们家养了一只狼崽。嘿,还真有一股狼的样子!” 
  “它的妈妈母狼叼走了我小儿子,我们留这狼崽养在家里,这事说起来,我自个儿都不相信。” 
  “这事我也听说过。不过你不能教唆你的狼狗下警察的枪,咬伤他人呀!”鄂所长似批评似逗说,冲我爸伸出手,“子弹呢!交枪不交子弹,啥意思?骑兵同志!” 
  我爸呵呵笑着,把攥在手里的子弹如数放进鄂所长掌心里,两个人的手同时握了握,挺紧的。哈,他俩关系不错,我心里高兴起来。 
  “我调来你们乡有两个月了,你也不来看我一下,也不请我到你们家炕头喝二两酒,今天有事了,才派人找我,你好大的谱儿哟,还像当骑兵那会儿那么倔!”鄂所长狠狠捶了一拳我爸的肩头。哦,他原来是我爸过去的骑兵战友。 
  “嘿嘿嘿,”我爸挠挠头,憨笑说,“你是官儿,咱是百姓嘛。再说我家出了丢孩子这档事,哪有闲心找你喝酒呀。” 
  “今天可不饶你。”鄂所长回身把手枪扔给杨哈尔,揶揄道,“老杨,快带着你这烧饭家伙回去吧,这事我来处理。所里有个刚抓到的窃贼,你审审,别让他跑了啊!” 
  杨哈尔欲言又止,看一眼那边摸着屁股的胡喇嘛,啥也不说悻悻而走。 
  “苏克,你这狼崽是送城里公园呢,还是让我一枪崩了呢?”鄂林太的脸变得一本正经。 
  “这两者都不行,你除非也把我崩了。它是我的儿子,我拿它当儿子养着呢,谁也别想碰它!”我爸有些慌了,赶紧抱住白耳,又解释说,“幸亏它刚才咬怕了胡喇嘛等几个人,避免了一场打群架,要不有可能出人命呢!你看看老胡他们的架势,哪儿是在办丧事,分明想武力强占!” 
  “好吧,先留命察看,再出咬人的事,我肯定解决了它!”鄂所长又走到胡喇嘛跟前,询问道,“胡村长,咋样,叫人家的狼崽咬着屁股了?” 
  “鄂所长,请你为民做主,还给咱一个公道!”胡喇嘛哭丧着脸,满腹委屈,捂着屁股很是狼狈。 
  “老胡啊,带着你们胡家的人回去吧,你什么也不用再讲了,听我的,带着你的人走吧,这里可糟透了!”鄂林太语气温和,但意思明确而坚定。              
  “这、这,我们的死者……那葬哪儿,啊?”胡喇嘛还支支吾吾争辩,“我们这一场……那白、白闹了?” 
  “可不嘛,你明白人老办糊涂事。这分明是人家的坟地,你瞎掺和啥呀?快回去吧,再闹出个打架斗殴,出了伤亡事故,别说你的村长当不上,还可能坐牢呢。快带着人回去吧!”鄂所长依旧用温和的口气哄劝般地说,还拍了拍胡喇嘛的肩膀,可他的口气中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不可违抗的命令意味。“别再耽搁安葬死人吧,抬到该埋的地方去,你也该回去往你屁股上上一上药了,别让它发炎,闹出个狂犬病啥的。” 
  一场祸事,就这样被鄂林太所长三言两语消弭无迹了。他的口气一直未提高过,矮矮墩墩的身材看着也那么不显眼,一身略显小的旧警服有些裹不住他开始发胖的身体,鼓鼓囊囊的。 
  胡喇嘛一干人走了。荒野上又响起喇叭匠们吹奏的八大悲调之一《苏武牧羊》,凄凄惨惨,悠悠扬扬。本来死者后人因落棺为由不肯再动,但埋在这路上又不是地方,无奈只好破了规矩重新起动棺材,抬往胡家坟地,他们哭得更伤心了,嚎啕而去。 
  鄂所长在他们后边一个劲儿摇头苦笑。 
  我爸刚想走过去对他说些感谢之类的话,鄂所长一挥手,就匆匆上了吉普车,回头喊:“改日再喝你的酒,我的事堆成了山!看好你的狼崽,别再给我惹事,下人家的枪,再出事我可决不轻饶!” 
  我抱着白耳的脖子,亲昵地说:“白耳,记住,这个人不好惹,以后见他远着点儿!今天你可真过瘾,该咬的都咬了,好样的!” 
  白耳摇头晃尾地舔起我的脸,冰凉冰凉,那舌尖粗粝得像铁刷子似的,让我顿时想起了它的妈妈老母狼,想起了我的弟弟小龙。 
  哦,小龙弟弟,你在哪里? 
  我遥望着大漠追问。              
第 五 章   
  一 
  咔嚓嚓! 
  一声炸雷,劈开了大漠的天。那游蛇般的闪电,劈开了一道弯曲的裂缝,铜钱大的雨点从这裂缝里倾泼出来,击打着沙漠的脊背,冒出阵阵白烟。由于干渴一直狂风怒号的大漠,     
这回满足了,安静了,像一个温顺的乖孩子,安逸地躺在那里,尽情地吮吸着上天的甘露。它最惬意的时刻来临了。 
  凭着黑夜的屏幕,暴雨滂沱的大漠上,潜行着一只老狼。它用尖尖的嘴,叼拖着另一只半大的狼,非常艰难地一步步靠近前边那座黑黝黝的物体群。 
  这是那对惊世骇俗的狼兽。 
  母狼艰难地拖着昏迷不醒的狼孩。雨水淋湿了老母狼的皮毛,粗尾巴紧紧夹在后腿间,母狼虽然瘸着一条腿,可整个身体矫健有力。那狼孩倒是怪可怜的,前胸后背多处受伤,淌出的血跟雨水一起流。它的没有毛的身体,被大雨浇得湿漉漉,光溜溜,全裸露着,无遮无盖,在沙地上拖出了一条沟。 
  傍晚时分,母狼远出觅食未归。无聊的狼孩就在附近沙湾里转悠。一处长着鸡爪芦苇的洼滩,他意外发现了美食。好多好多的鸟蛋,有些个蛋里还拱动着刚孵活的小鸟。饿急的狼孩就狂吃起来。稚嫩的小鸟,美味的鸟蛋,吃的吃踩的踩,一片狼藉。突然,一声“嘎嘎”鸣叫,空中出现了一群沙斑鸡,盘旋片刻陡地俯冲下来攻击狼孩,狠狠叼啄狼孩的头背。没有准备,猛不防挨啄,狼孩吓了一跳,左闪右躲,举臂遮挡。可是沙斑鸡们疯狂了。有一首领般的硕大的沙斑鸡,发出一声尖利的长啼,天空中猛然间又出现了黑压压一大片沙斑鸡,像雨点般倾泼下来,轮番攻击狼孩。这一下狼孩惨了,刚开始还能躲闪遮挡,击打或抓几只恶鸟。可面对如此之多的密密麻麻的万千之众,他毫无抵挡能力了,加上他没有尖利的獠牙,没有护身厚毛,也没有硬爪,很快,他浑身上下被啄得鲜血淋淋,伤痕斑斑,痛得他“呜呜”乱嚎起来。他只好拔腿逃窜。可那些红了眼睛,一心想复仇的恶鸟岂能放走他,呼啸着追击而去,如一支支黑色利箭,拍翅飞冲,很快赶上,重新凶猛地叼啄、拍打、抓挠可怜的狼孩。 
  狼孩在地上打滚,发出阵阵哀号。 
  恶鸟沙斑鸡又名叫“傻半斤”,学名雷鸟,因生性傻憨、暴戾,出净肉,不多不少半斤重而得此名。其实这群在大漠中安居的沙斑鸡,个个体肥膘壮,羽翼丰满,每只都足有两三斤重。他们天性的凶狠加上卵巢覆灭,不整死狼孩是不罢休的了。 
  可怜的狼孩已奄奄一息。 
  “呜——”一声怒啸,母狼出现了。 
  它凶猛地加入战阵,跑到狼孩身边保护着他,迎击恶鸟。它可不是狼孩,皮硬毛厚,恶鸟轻易伤不到它,加上狡诈凶猛,连连张开大嘴咬死了几只沙斑鸡。 
  空中的那只首领沙斑鸡,重新发出尖利的啼鸣,黑压压的鸟们再集结起来,向下发动一拨一拨的攻击。 
  这真是一场罕见的鸟与狼的恶斗。 
  母狼围着昏迷的狼孩战斗。它一会儿跳起来咬,一会儿仰起四爪凶狠地抓撕,沙地上到处飘飞鸟毛鸟翅,血肉横飞。然而恶鸟成群结队,万千之多,母狼有些招架不住了。如此恶斗下去,它非力竭而毙不可。它的嘴边眼眶已经开始受伤流血了。 
  母狼不敢恋战,叼拖起狼孩撤退。群鸟从后边呼啸而追。母狼放下狼孩再拼斗一气,等鸟群飞上天空再拖着狼孩跑。这样边斗边跑,天色渐渐黑下来。这时,天空乌云密布,一场暴雨不期而至,恰好挽救了精疲力竭岌岌可危的母狼和狼孩。 
  一声呼啸,沙斑鸡们转眼消失在黑色的雨幕里,不知影踪。 
  母狼艰难地叼拖着狼孩,冒雨行进在大漠中,直奔前边那片黑乎乎的废墟,他们的老窝就在那里。 
  二 
  我们家跟胡喇嘛家的仇,算是结深了。 
  其实郭胡两家的争斗已上百年了,爷爷甚至说三百年前建村起就开始了。本村叫锡伯·艾里(村),过去曾住着几十户锡伯族人,三百多年前清朝政府一声令下,将居住东北的骁勇善战的所有锡伯人大迁徙到西北新疆戍边,抵御沙俄入侵,居住在锡伯·艾里的锡伯人也随族群迁走了,留下空址。那时库伦旗正大兴土木建喇嘛庙兴黄教,从内地和内蒙古西部调集众多建筑手艺人,郭姓祖先也是被征调来的画匠,建完庙的手艺人和民工们都就地落户,成为庙上属民,库伦旗也变成清政府惟一的政教合一的旗制,旗王爷就是庙上的大喇嘛。郭姓祖先和另一位毛姓人氏,一同来锡伯·艾里空址上造屋居住,不久又来了一位胡姓人家,他原本是庙上伙房厨师,偷吃了王爷点心被鞭笞后罚下来的。就这样三户开村,起初还算和睦,每户房后都种了一棵榆树,以示三家心心相通如树繁茂。后来胡家恶习不改,挑拨郭毛两家关系,三户开始不和,各家关起门过自个儿日子不相往来。再后来胡家又看上郭家坟地,纠纷愈加扩大,时而争斗时而求和,时而郭连毛,时而毛连胡,二百年来,三姓争斗没有消停过,三户村的锡伯·艾里也发展成如今上百户的大村庄。 
  有一次,看着胡喇嘛房后那棵至今枝叶繁茂的老榆树,我问过奶奶,为啥我们家和毛爷爷他们家的老榆树都没有了。 
  奶奶说:“毛家老树,雷劈着火死了。”              
  我问:“那我们家的呢?” 
  奶奶迟疑了一下:“土改时叫胡嘎达他们砍倒了。” 
  我又问:“为啥呢?”       
  奶奶无意间摸了摸右手的大拇指。那大拇指根骨节又粗又歪,皮包着一块大疙瘩。奶奶叹了口气,说:“都是往年旧账了,还提它干啥?” 
  接着奶奶不再吱声,默默地数起她的念珠,似乎把所有旧事或恩仇都化入那几声“唵嘛呢叭咪”之中。 
  后来爸爸告诉了我真相,“土改”时我们家被划为富农,挨过斗,不过那是另一部小说的故事了。 
  反正我大致搞清了胡毛郭三姓之间的复杂脉络,恩怨情仇,如今已经相斗到我和二秃这辈人身上,真有些可悲可叹。一帮穷农民,大子饭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