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纨绔到底 >

第195章

纨绔到底-第195章

小说: 纨绔到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汉子刚将韦后的首级提在手中,便有几十匹高头大马瞬间到了眼前。
“你是何人?快快弃械投降!”马上的校尉大声喊道。
“我乃临淄王的贴身侍卫王毛仲,奉临淄王之命特来取韦氏性命!”说到这里,王毛仲将手中首级一举道:“韦氏已经伏法,我要去向临淄王复命,请诸位将士行个方便。”
羽林军的将士见此情形,便带着王毛仲与韦氏的首级,向李隆基邀功请赏去了。
韦皇后失了头颅的尸体孤单地躺在空地上,被午夜明媚如流水的月光照着,她脖腔中的血依然泉涌般汩汩地流着……
……
王毛仲政变前擅自逃离,如今他又带着韦氏的首级回来了,李隆基并没有责怪于他,相比政变的成功,王毛仲之事对他来说简直不值一提。
韦皇后死了,下一个便是李隆基此次兵变要诛杀的第二个重要目标:一心想做皇太女的安乐公主。
李隆基的羽林将士们于夜半时分冲进了安乐公主的寝宫,夺门而入。他们一冲进来 就用剑戟逼着几近赤身**的安乐公主和武延秀。
武延秀转身抽出身边的长剑便同那些来兵格斗了起来。
武延秀边杀边砍边大声喊道:“安乐!快跑!快从侧门出去。”
安乐公主却站在武延秀的身后一动不动,她摇摇头道:“延秀!我等你,我们一块儿跑!”
武延秀一身武功不弱,他奋力抵挡着对面砍杀过来的刀剑。保护着他身后的安乐公主。他且战且退,毕竟势单力薄。
终于,武延秀愤怒地吼道:“听到了吗?安乐!不要管我,快跑,跑到肃章门去,在那里等我,我这就来!”
安乐公主在武延秀的催促下。在他为她杀出的那条血路中,终于穿过了那刀光剑影。逃了出去。
安乐公主她一边哭一边跑,她牵念着她的丈夫,那是种几近绝望的牵念。现在她才明白,以前自己要的那些东西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她的丈夫才是她真正拥有的,才是她生命的全部。
安乐公主一路跑着,既然已经逃出重围,如果她可以趁着黑暗,找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完全有机会逃过死亡劫难的。可安乐公主不能不信守等待丈夫的诺言,几经波折她终于到了肃章门。
安乐公主就那么傻傻地站在肃章门前,站在那个月光如水的空地上,她自己明明白白地暴露在所有人的视线之中,就仿佛是个靶子。
那些闯进安乐公主家的羽林将士们已经开始向肃章门挺进,结束家中的那场力量悬殊的搏斗,对他们来说是举手之劳。他们也听到了武延秀要安乐公主在肃章门等他的那个公开的秘密。当然会急起直追。因为毕竟逃走的安乐公主,才是他们年轻的统帅李隆基真正的目标。
羽林军将士远远地就在肃章门前的空地上看到了那个女人。如此空旷的长夜。美丽的安乐公主就站在月光下,身上只披着一件蝉翼一般的透明的丝衣。她就那么执著地站在空旷的广场的中央,并不躲闪。她当然也看到了那些正逼近她把她包围的那些兵士们。
他们终于靠近了安乐公主,并向她逼来。
安乐公主在夜色中抬起头环视着那些马上的勇士们,淡然道:“延秀呢?你们把 他怎样了?”
安乐公主毕竟是中宗的血脉。她的镇定让这些军士们停了下来。
骑兵中不知是谁突然义正辞严道:“武延秀是逆臣,他已伏诛,你身为大唐公主,竟密谋杀了自己的父亲,如此弑君弑父之罪,还罪不当诛吗?”
当安乐公主终于得到了武延秀的死讯,她便顿时安静了下来。然后安乐公主就走到了一个看上去异常勇猛的兵士前。因为她看见他的战刀上的血还一滴一滴地流下来。
安乐公主走过去。用手去抚摸那战刀上的血,惨然道:“我知道了,这就是他的血。这血还是热的,是他的。他就这样用他的血和我在这肃章门下汇合了。来吧,就用这把有他的鲜血的刀,带我走吧。拿去我的头吧,我不管你们把它献给谁。”
安乐公主就那样伸着她的头,等着那些兵士们来杀她。她知道,自己在这世间确实已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既然她最爱的男人已死,她便也只求一死了。
就在此时,陈玄礼飞马而来,他将一把刀扔在安乐公主面前道:“奉蓝田王之命,安乐公主乃先帝最喜爱的公主,不能被乱兵杀戮,特许自尽!”
安乐公主的脑海中闪现出李显慈爱的面庞,闪现出那个让自己畏惧的侄子李陶的身影。想想与自己恩爱的武延秀,安乐公主毫不犹豫拾起了地上的刀……
安乐公主的头颅自然很快就被献到了李隆基的面前,李隆基是安乐公主的堂兄,他仅仅比他这个美丽的堂妹大一岁。李隆基调转头,大概也不敢看安乐可能依旧美丽的头颅。他只是摆摆手,意思是放在那里吧,就带着他的士兵去杀别的人了。
眼看着宫里的厮杀告一段落,李隆基又派崔日用带领一队人马,出宫清理韦皇后的宗族和党羽。崔日用本来是韦皇后这边的人,平时也没少跟这些人喝酒吃饭,可是政治上的敌人和朋友转化得就这么迅速,昔日崔家的座上客,转眼之间都成了崔日用的刀下鬼。


 第三百七十六章 论功行赏

韦后、安乐公主等人很顺利地被杀死,可偏偏那位很重要的宗楚客与他的弟弟宗晋卿却不见了踪影。既是如此,太平公主、李隆基也只得下令对全城进行大搜查。但不管士兵们怎么搜,就是照样不见宗楚客兄弟的影了。
直到天快亮的时候,守卫在长安东面通化门的士兵忽然看见一个身穿丧服,骑着青驴的人显得神色可疑。于是就有士兵赶上前盘查,结果一看,此人正是宗楚客。
只见那士兵得意地说:“宗宰相,久违了。”
说完手起刀落,宗楚客的头立马与身体分了家。
过后不久,宗晋卿也被揪了出来斩首。
……
韦乱既平,但皇权问题并未解决。殇帝重茂是一个不中用的傀儡,任何价值没有,太平公主想以兄长相王来替换他。她问殇帝:“重茂侄儿,这皇帝滋味怎样?”
“姑妈,别说了,我当皇帝这十来天,杀过去杀过来,成天提心吊胆,什么滋味都没尝出来。”
“这皇帝嘛,本不是孩子当的,你现在还小,等长大了再当。先把皇位让给相王叔叔。”
殇帝觉得这破皇帝当着实在没多大意思,便道:“好,一切听姑妈的。”
第二天早朝,太极殿中似乎没有任何政变的迹象。大多数不知情者依照相互寒暄,谈笑风生。崔湜抬起头在朝臣们中间一扫,他便即刻意识到,政变成功了,因为大殿中已经没有了任何韦姓的朝官,他的心情顿时黯然:政变成功了,可惜婉儿看不见了。
果然如崔湜的猜测。当早朝的时辰一到,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就相携一道走上大殿。他们兄妹的骤然出现,让满朝文武着实地震惊了一回。他们看着满面春风的这一对兄妹目瞪口呆,但随之爆发的就是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因为他们终于看到,随着中宗李显的谢世而大权旁落的大唐王朝终于又回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李家。
太极殿上朝议事。太平公主宣布说:“殇帝说了,他尚年幼,把皇位让给相王叔叔。大家以为如何?”
刘幽球马上出班跪奏道:“国家多事之秋,应立德高望重、年纪大的为皇嗣,相王慈爱宽厚,最为恰当。”
众大臣也随声附和,一致说相王应该为帝。
相王却一再推辞。说自己不合适。
大家又一再相劝,他才勉为其难地答应。
只有殇帝坐在御座上不开腔。昨天他本答应退位的,但后来一想,退了位就再没有人向自己磕头朝拜了,不免有些失落。他见相王叔叔推来推去,心想他不当,那还是我的,便稳坐不动。及至后来相王答应了,他还愣在御椅上不动。太平公主见了,上前一把拉下来。又把相王推了上去。
顿时,下面群臣山呼万岁,拜相王登基,这是他第二次登基了,原睿宗称号照旧。
睿宗李旦没想到二十六年前当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母后武则天废了,他早就死了这门心思。而今。又被推了上来,不想当还不行。看来也是定数。他只有端坐在朝堂上任群臣跪拜了。
接着,睿宗李旦大封功臣。
蓝田王李陶头一份,被封为秦王。要知道秦王可是当年太宗皇帝的的封号,由此可见睿宗对李陶的器重。可是,睿宗下旨后。李陶却没有谢恩。原来,李陶压根就没有来。
刘玄此时出列奏道:“蓝田王前昨日突患重病,故而让微臣前来告罪,不能上朝,请陛下恕罪!”
李陶昨晚陪了睿宗一夜,睿宗怎会不知李陶说的是胡话,但他也不揭穿。只是笑道:“那就让陶儿歇着吧,这些日子他也累了。”
“微臣替蓝田王谢过陛下之封赏!”刘玄谢恩道。
太平公主是第二份功劳,但她的封号已到顶,便实封万户。
其他钟绍京为中书令,刘幽球为中书舍人,另外薛崇简、陈玄礼、葛福顺、宋璟等等,各有封赏。
除此之外,睿宗的五个儿子也分别被封了王。老大李成器封为宁王,老二李成义封为申王,老三李隆基被封为平王,老四李隆范封为岐王,老五李隆业封为赵王。
就在睿宗准备宣布散朝之时,刘玄突然道:“陛下,微臣有本要奏!”
“不知刘爱卿有何事要奏?”睿宗和颜悦色道。
“微臣是替秦王上奏的!”
“陶儿?”睿宗一愣:“陶儿有何事要奏?”
“秦王曾经有以爵位救人的先例,故恳请陛下继续给予他这一特权。”
众位文武大臣这下不能不佩服这位传奇郡王了,看来秦王这一位置在他眼中什么也不是。
睿宗何尝不知李陶这是在为隐退做铺垫,可他又不能拒绝,毕竟在中宗的时候的确是有此先例的。看来李陶真的打算把自己丢在皇帝的位置上,自己去享轻福了。
郁闷的睿宗只得怏怏不乐道:“准奏!”
刘玄又道:“陛下,微臣还有本要奏!”
“还有什么事?”
“还是替秦王上奏的!”
“说吧!”
“秦王奏请削去亲王爵位,以保证殇帝李重茂的安全。”
睿宗道:“陶儿多虑了,重茂是我的侄儿,我不会把他怎么样的!”
“秦王说了,自古退位之帝很少有好下场的,只因为他的身份过于特殊。陛下固然仁慈,不会对殇帝如何,可如何保证人人都如此呢?如有不轨之人借此兴风作浪,殇帝必然死无葬身之地,秦王削去爵位请求将殇帝接回王府,确保他的安全,避免再生波折。”
刘玄的一番话让睿宗更加郁闷了,他说的的确有道更理,让自己无法反驳,不得不同意。想了想,睿宗又道:“陶儿的上奏朕准了,这秦王的爵位就留着吧!”
“秦王说了,陛下登基势必要一扫韦氏乱政的颓败,国有国法,他不能因为自己而坏了国法,这爵位必须削去。”
看来李陶将睿宗吃定了,他先是接受了睿宗封赏,然后又用另一种方式将封赏原封不动地吐了出来,让睿宗连拒绝的理由都没有。


 第三百七十七章 闭门谢客

“他还有什么要上奏的?”睿宗没好气地问道。
“秦王还上奏,请求从此不上早朝,不参与政务。他说……”
“他说什么?”
“他说他太累了,想好好休息休息!”
睿宗低头不说话了,他心里这个气呀:你把我弄到这个位置上,自己却甩手了,我还没休息呢,你却想着要好好休息了,太不厚道了。
“陛下,秦王说,为了大唐的明天,您会同意的!”刘玄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睿宗叹了口气道:“准奏,散朝!”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