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上官婉儿 >

第10章

上官婉儿-第10章

小说: 上官婉儿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婉儿在没有看清的时候就决不会轻举妄动。于是将人际关系把握得异常圆融的婉儿对武三思采取了一种不战不和的态度。她既不欲望着武三思,也不对这个对她满怀了热望的男人过于冷漠。她一如既往地帮助他。她本来想掀过那个傍晚惊心动魄的那一页。她说她疼她流血她要忘记。而每每到了傍晚时分,她又总是难逃武三思欲望的罗网。 
于是便有了无数的文史馆大殿中的夜晚。这一对要为女皇共修国史的男女总是能在这个暮色苍茫的时分相见。他们勤奋工作,决心将女皇的国史修注得辉煌无比;但是他们在工作之余,也难免会恩爱一番,因为有时候只要他们一接近,那澎湃的激情就势不可挡了。 
那确乎是他们所共同需要的。甚至是比修撰国史更重要也更强烈的一种需要。在武三思,这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虚荣。在婉儿,这可能就是一种纯粹肉体的需求了。 
史书上对婉儿与武三思这种关系的评价是淫乱。他们既不考虑他们之间的那种相互利用的利益关系,也不考虑他们之间日久天长的那种身体接触会不会也使他们产生了某种感情。 
但总之那一次当武三思把婉儿紧紧抱在怀中。于是武三思就说了很多发自肺腑的取悦婉儿的话。他说他是怎样怎样地喜欢婉儿。他说他的生活里从此不能没有婉儿。他还说他今生今世要好好待婉儿。他要以他的真诚和他的爱洗刷掉此前他给婉儿带来的所有不幸。他说婉儿,就让我们好好地爱下去吧。好吗?永远也别离开我。 
然而婉儿还是挣脱了出去。挣脱了武三思的臂膀和他的温情脉脉、甜言蜜语。婉儿说,武大人你要知道,这不是爱,这和爱没关系。这种交媾像一种交易。我们不单单是需要对方的身体,我们在政治上也是彼此需要的。 
婉儿你这样看待你我之间的关系未免太冷酷了吧。我从来就没有想在政治上利用你,我深得圣上的恩宠,我的地位也很巩固,我干吗还要利用你呢? 
你难道不是在利用我的智慧吗?至少,我能帮助你把国书修得更好,让圣上更加赏识你,这难道不算是利用吗? 
不婉儿,这是你心甘情愿的。 
可我又为什么要心甘情愿呢?不,我不会情愿帮助你这样的人的。我不讳言我对大人是有利可图的。大人如今权秉国政,如日中天,婉儿在大人光辉的蔽护下,当然能获得又一重安全感的。如今的朝廷危机四伏,尤其婉儿一介女流,自然就更是需要保护。 
不是有圣上在保护你吗? 
圣上自然是一直在关照着婉儿,但是大人未来的路会更长更远,而武周帝国的路也会更长更远。历史上一朝而亡的短命帝国实属少有,圣上的大周帝国也会千秋万代。 
婉儿你的意思是…… 
大人明白了? 
就是说,在日后的某一天,你也会像武才人那样摇身一变成为当朝的皇后? 
婉儿不是那个意思更不敢做那样的奢望。婉儿只是想说,我与大人的关系确实是一场利益的交易,我们用欲望和身体交换着各自稳定的地位。婉儿是清醒地与大人做着这笔出卖身体的肮脏交易的。 
在这样的一番赤裸裸的对话之后,婉儿和武三思之间的肉体关系非但没有受到任何阻碍,他们反而更亲近了。他们穿过皮肉就可以看到对方的心,他们从此在同流合污中就可以无话不说了。 
后来他们就一直将这样的关系持续着。后来他们的关系就成为了一种公开的秘密。后来女皇也影影绰绰地听说了他们这种暧昧的关系,但是她老人家已经顾不上他们了。因为这时候张易之、张昌宗这对妖冶的精灵一样美艳的年轻男人已经走进了女皇的生活。她几乎把作为一个女人所剩不多的激情全都给了这两个她视为珍宝的男人。她又怎么还能顾得上婉儿和武三思那影影绰绰的恋情呢? 
其实这时候偷鸡摸狗的事情在宫廷已比比皆是。淫乱的浪潮由此及彼,此起彼伏。不仅有女皇宠幸张氏兄弟;守寡的太平公主也是硬逼死右卫中郎将武攸暨的妻子,和她这位她倾慕的远房表哥成就了一段血淋淋的婚姻。如此,被淹没在后宫淫乱浪潮中的武三思和婉儿的那种明明白白的肉体关系又算什么呢? 
只是朝中的一些官吏对武三思迷恋女皇身边的一个丑陋的侍女表示不理解。朝臣们可以理解武三思的天性风流、拈花惹草,在他的府上,更已经是妻妾成群,美女如云,他干吗偏偏要去追求那个脸上刺有墨迹而又徐娘半老的女人呢? 
于是人们议论纷纷。他们认为武大人的所爱是畸形的,不可理喻的。 
这些议论自然也传到了武三思的耳中。而热恋中的武三思只是淡然一笑。到了后来,特别是到了武 乘鹤而去,人们才真正看出婉儿对武三思是何等的重要,而武三思选择婉儿做他的至爱和同僚又是怎样的英明。 
而婉儿在与武三思不间断的身体关系中,竟也在慢慢地变化。到了后来,她就不再把他当敌人,甚至放弃了她一直耿耿于怀的那复仇的计划。婉儿是清醒的。她更多的是敏锐地看到了武氏一族的势力正因了女皇而迅速发展、势不可挡;而武三思又是武姓中最受女皇器重的那个人,倘武周帝国能延续下去,能继承王位的,确乎是非武三思莫属,且女皇已经为三思未来的继位而做着缜密的安排了。如此,婉儿干吗还要费力不讨好地非要和这个真心爱她的男人对抗,何不现实地为自己找到一个有权势有未来的靠山呢? 
于是,他们的关系便开始一天天地变得美好,变得现实,也变得持久。唯有他们两个人齐心协力,唯有将他们两个人的智慧和谋略合在一起,他们才是最最强大的、所向披靡的。她在每一次武三思遭遇几近灭顶之灾的时候,都能够竭尽全力地帮助他。她甚至可以出让床笫之欢。只要是能保住武三思的地位和威严。婉儿就是这样的一个重情重义的女人。直到有一天,她再也没有能力将这个男人带出毁灭。那是一个连婉儿都不能预料的夜晚。婉儿不能再帮助他。只能在不远的地方感应着他的头颅落地。那一次叛乱连婉儿自己的性命都危如累卵。她已经力不从心自身难保,又怎么能去救那个危在旦夕的男人呢? 
如此的婉儿终于和武三思同流合污,沆瀣一气。而这一切又都是通过他们之间的那热烈疯狂的身体关系完成的。身体的关系最终变成了那种利益的关系。 
其实婉儿很可怜。她丧失了人性中的一切美好所交换的又是什么呢?她的人生的追求实在是太卑微了:那就是她希望她能活着。唯有活着。     
上官婉儿 第二部分 
公元697年,这一年武则天已经将近七十岁了。女皇在后宫年轻男人的滋养下,尽管仿佛又获得了一次生命,但是鹤发童颜的圣上毕竟感受到了时不我待,而作为一国之君在这样的年纪上所最受困扰的,当然就是子嗣的问题了。因为她至今没有想好,在她百年之后这大周的帝业到底应该交给谁。 
以当下朝中的格局,以东宫太子为储君的规矩,未来要继承王位的,当然就是住在东宫的李旦了。武 怎么会把她辛辛苦苦从李唐手中夺下的江山又拱手送回给李唐呢?她怎么能把这偌大的江山交给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呢? 
就在女皇为此而困惑不已的时候,朝中以狄仁杰为首的一些臣相们开始在武皇帝的面前不断地提起那个被贬至房陵的庐陵王李显,后来这成为了一种很强的朝中势力。他们不停地在女皇的耳边吹着接回庐陵王李显的风,他们说唯有显才是真正拥有一代君王的气象的。 
与此同时,朝中还有另一股暗流在涌动。那就是主张武姓的王朝当然应当由那些纯正的武姓子嗣来继承。而在这些武姓的后代中,最让武皇帝满意的,自然就是武三思了,女皇是欣赏武三思的,而且她越来越需要他。武 是更倾向于武三思的,她坚信武三思就是她大周帝国的未来。 
于是这三个都具有 
竞争力的孩子就这样摆在了武 的面前。整整七年过去,她却仍然被这心病困扰着,找不出一个最合适的人选来。 
于是年迈的女皇就干脆不去想这些烦心的事了。她转而朝向了她自己的生活,她的晚年的欢乐。那就是她七十岁时开始的对那美奂美轮仿佛天界尤物的张氏兄弟的宠爱。 
后来这张氏兄弟就成为了女皇退位前很多事件的导火索。他们不仅纠缠于女皇的床帏,还透过枕边之风参与到朝政乃至于继承人的选择中。女皇之所以最终选择了将她远在房陵的儿子李显接回,其实就是因为听了受李唐朝臣之托的张氏兄弟的鼓噪。因此一时间巴结张氏兄弟在朝官中蔚然成风。 
在巴结张氏兄弟的朝臣中,自然也不会缺少武三思,尽管他千方百计地巴结张氏兄弟,他还是没有能成为那个武周王朝的合法继承人,而是让李唐的朝臣们占了先机。不过武三思并不为此而沮丧,也继续对张氏兄弟一如既往。因为武三思知道朝中永远是风云翻卷,他唯有继续做张氏兄弟的走狗,才能保住他眼前的来之不易的位子。 
面对朝中如此复杂的局面,婉儿的处境自然也就更尴尬了。她当然首先要获得一个自己的态度,而她的态度就是在这纷繁的人物关系中,找出一条她自己的生存的路。人们永远也无法探到这个终日跟随在女皇身边的女人究竟有多深,可能直到大唐江山眼看着就要断送在淫乱的武三思和韦后手中,人们才真正意识到武三思和韦后背后的那个女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婉儿此刻就是站在这个如履薄冰的当口上。她想要活下去,首先就要调整自己。她要让自己更深刻地认识到,在这泱泱帝国中,她尽管已经握有了很大的实际的权力,但是她依然只是女皇脚下的一粒最微小的尘土。而她是没有立场的,她的立场就只能是女皇的立场,所以她首先要弄清的,就是她和女皇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婉儿知道她和这个做了女皇的女人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她们是天生的敌人而同时也是天生的朋友。她们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相互进攻着而又彼此防备着。她们就是这样相辅相成,相生相息,谁也离不开谁。以至于她的这种需要使婉儿坚信,只要有武皇帝一天,就会有婉儿一天。 
但终究武皇帝年事已高,来日无多,难道要年轻的婉儿也去殉那苍老的女皇吗?难道在巨大的乾陵中也要婉儿同女皇长相厮守吗?不,婉儿不愿。婉儿还想活下去,这就是为什么婉儿竟允许了那个她不仅蔑视而且怀有着黥面之恨的男人走进她的生活,甚至走进了她的身体,她以为他能给她新生。 
婉儿想她一直是依了女皇的善恶而善恶的。而今天看来,她当初选择了武三思做靠山,很可能是打错了如意算盘。二十年间,婉儿目睹了女皇多少的朝令夕改,翻云覆雨。而她怎么在选择武三思的时候就不曾把女皇流动的心性考虑进去呢?以致她在武三思的怀中陷得那么深,这就是婉儿的悲哀。   
上官婉儿 第二部分(2)   
而如今女皇要把大周帝国世世代代传继下去的决心已经动摇,这就让已经站在大周旗下的婉儿有点措手不及。其实女皇就从不曾坚定过,否则她怎么会在异常戒备的情况下,依然把李姓的太子留在东宫;又为什么对李唐的那些旧臣们虽积怨甚深,却又在罢免他们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也就是在此刻,婉儿才终于看出了女皇的那种非凡的制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