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逼上滕王阁 >

第120章

逼上滕王阁-第120章

小说: 逼上滕王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宗畏怯地:“……当然当然,唉!都怨他……。”

  武后又虎视眈眈地横视李弘:“当年我若被那两位公主的母亲谋害了,还能有你这皇太子殿下私闯冷宫去施仁政吗?”

  李弘怯怯后退:“儿臣我……。”

  武后愠色逼露:“我这贤孝的儿子,你对爱你疼你的亲娘,打的什么主意,按的什么心?”

  李弘方寸已乱,胡乱搪塞:“不不是我的主意……。”

  武后厉声色地斥问:“是谁,出的这阴险刻毒的主意。”

  “……王勃……”李弘肯定地:“王勃,真是王勃!”

  “吓吓”武后冷笑道:“王勃冒天下之大不韪,上书劝谏不要好战喜功去东征,你为何视若不见?王勃不贪重金,拒不撰写记功碑文,你为何又伪造战果,竖起了那一字一两黄金谎报大捷的巨碑?这次他又说了什么中听的话,你竟言听计从,全心全意的纳忠言,闻风而动去冷宫;你究竟要掀什么巨浪狂潮!”

  李弘跪伏地有口难辩,高宗支持病体抬身和稀泥:“是啊是啊!像王勃这样敢于……

  没有等高宗说完,武后已拂袖昂然而去。

  高宗父子四目相向,呆若木鸡。

  两仪正殿内,文武朝臣肃立两侧,高宗萎靡不振坐在龙椅上,武后气宇轩昂端坐一侧。

  太子李弘上殿朝拜回禀:“几臣奉母后旨意为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亲自挑了八位公侯世家的子弟来应选驸马。”

  武后:“宣他们进来。”

  李弘向殿外招手,两个太监引八个世家子弟入内。他们恭身叩拜:“臣叩见皇上万岁,皇后千岁。”

  武后:“都平身吧。”众世子起身一字站在殿前,武后向高宗:“陛下,你看这八位世子如何”?

  高宗扫了一眼,有气无力的:“都可以。”

  武后笑道:“看来皇太子李弘,为了两位姐姐,费心又费力,下了不少功夫。是吧!”

  李弘:“儿臣奉旨不敢怠慢,他们都是在皇族贵裔中百里挑一的世家子弟。”

  “果然年轻英俊,相貌堂堂。”武后又细看一眼问道:“你们都是应旨,自愿来参加应选驸马的吗?”

  众世子:“臣愿为驸马。”

  武后:“你们可知当年肖贵妃辜负圣上恩宠自决于皇恩,连累了两个女儿。而今皇恩浩荡不究以往,是重骨肉亲情,才为她们赐婚挑选附马,知道吗?

  众世子:“皇上皇后恩德如山。”

  武后笑道:“你们都是二十上下的年青世子,两位公主都已年近四十,你们不嫌她们年老色衰吗?”

  众世子咕咕哝哝:“臣……不敢……。”

  “哦哦,”武后微笑:“你们都很诚实,不是不嫌,是不敢。如此说来,选中为附马者,公主嫁入你家,你们如何对待?”众人不答,武后问第一位:“你说说?”

  世子甲:“臣定以君臣之礼相待。”

  武后:“嗯,不失伦理辈份。你呢?”

  世子乙:“臣时时尊如上宾。”

  武后:“哦,永远客客气气。你怎样?”

  世子丙惊慌了:“我,我像孝敬老娘……。”

  “得了吧!”武后轻蔑地讽刺:“公主是要下嫁个恩恩爱爱的丈夫,你们不是娶个老娘;用不着娶进了门,见面行君臣大礼,对面说客套话,时时刻刻像儿子一样孝敬老娘。转个身又偷偷摸摸寻花问柳再去找年轻美人儿。”她指其他世子:“你们啊,也不用问,都是骄生惯养的世家子弟,和他们三个没两样。”她向高宗:“皇上挑乘龙快婿,不但门当户对,也要品貌相当。臣妾也命上官婉儿亲自只挑了两位,他们是曾经随先王太宗征战多年的老军。可要宣他们进殿参加挑选。”

  高宗懒懒地:“由皇后作主吧”。

  武后向婉儿:“宣二位老军上殿。”

  婉儿去殿门外召手,两个中年有须髯的武夫,雄纠纠的进入殿中叩见:“周权毅,王遂古叩见皇上皇后。”

  武后:“平身,”她细打了后问道:“谁是周权毅?”

  周权毅:“臣是周权毅。”武后:“听说你休妻十年未曾再娶。是什么原因?”

  周权毅:“臣年幼丧父,家境贫寒,是寡母含辛受苦抚养成人,才能去投军从戎。老母操劳成疾疯瘫床上,娶妻不贤,虐待我慈母,因此新婚尚未满月,臣是一个武夫,一气这下休了之不孝的泼妇。因怕老母再受委屈,故而休妻十年,至今也未娶妻。”

  “好个贤孝的武士。母慈子孝必有好报。”武后转向王遂古:“你定是王遂古了。”

  “臣,正是武夫王遂古。”王遂古向前回禀。

  武后问道:“看你浓眉大眼,相貌不凡,听说你前妻亡故也已八载,为何不再娶妻填房?”

  王遂古道:“臣与前妻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结为夫妻恩爱情深,臣投笔从戎血战边垂,我妻奉养父母,积劳成积不幸夭折,臣感其孝心念其旧情,故而甘愿孤身独眠,未曾续弦。”

  “也是个情深义重,贤孝的壮士。”她又向婉儿:“宣二位公主上殿。”

  婉儿宣旨:“宣义阳公主、宣城公主上殿!”

  殿内、弦管奏乐,两位公主已更换了华丽宫装,发髻高绾,珠光宝气,虽是半老徐娘,还是风韵犹存,全然一付皇家姝丽气派。在宫婢彩女簇拥下,由正殿龙屏后面出来,她俩向高宗武后叩见后,立于武后身旁。

  殿内的文武百官,尤其是来参与选附马的八位世子,完全被皇家荣华富贵憧憬迷惑吸引了。两老军也被这华贵镇摄,他俩都深感相形见拙,当青年世子渐渐移步向前,各自表现他们的英俊儒雅,*倜傥时,他两自卑的向后退缩。

  武后轻轻亲切和霭地向两个公主说:“两个闺女啊,刚才你们在龙凤雕屏后,他们的话也听见了,品貌也看见了。终身大事,少是夫妻老是伴,你们已是挑选相伴到老的夫君年龄了。虽说人生在世,富贵由命,可人定胜天,你们后半辈子的命运,该由你们好自为之了。”

  “母后!”两个公主含泪感激地跪在武后两侧。

  武后深情扶起两个公主,离座一手牵一公主走到平坛前,向众人宣讲:“人生一世,祸福难料。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虽经磨难,她们心地善良天保佑。更有圣上不咎既往,恩赐成婚。并应允她们自选佳婿。”随之两个宫娥托两个同心结过来:“这是你们父王赐的同心结,你姐妹各取一只,赐于你们选的驸马。”

  义阳和宣城两位公主,接过高宗和武后亲手交给的同心结。在喜乐声中,她俩份别从左右走到殿中,她们经过极切盼望中选的世子身边,走向缩在人后的两个老军周权毅,王遂古,交给了同心结。

  吉乐大作,两对新人当殿由宫娥太监披红挂彩,扶到龙坛前叩拜高宗和武后。

  高宗萎靡不振,略有笑意,武后赐给玉如意洋洋得意,李弘愤懑无声,脸无笑容。

  两侧朝臣齐贺:“恭贺皇上皇后鸿福齐天!”

  喜乐高奏。

  喜乐声中有人高呼:“圣旨下,王福畤接旨。”

  王勃扶着体弱衰迈的王福畤跪下。

  裴炎读旨:“奉天承远,皇帝诏曰:王福畤无能,难任职守,免去太常寺博士,黜至雍州任司功参军。其子王勃有才无德,责令任驻虢州参军,为太医院采拮药草。望察朕意,不可再有倦怠。钦此。”

  王福畤父子叩首:“万岁,万万岁。”

  裴炎颇似关怀:“贤侄,武皇后多次施恩于你,你怎么偏偏教唆皇太子私自去探冷宫呢。”

  王勃冷冷反问:“你怎知是我教唆?”

  “这,”裴炎一愣,栽给了王勃:“这是皇太子亲口所讲。”

  “是对你讲的?”王勃故意追问。

  “不不,是对皇上和皇后讲的。”裴炎狡赖。

  王勃淡淡一笑:“女大当嫁,两位年近四十的公主,下嫁龙武军中的老兵,这区区小事还要我这在野的小吏直进谏言,这才真是笃笃怪事了!”

  “奴才,大胆!……”王福畤又急得连连咳嗽。

  王勃忙为父亲捶背。

  裴炎感叹:“你啊,一再孤傲任性,两次连累令尊免遭贬职,你这当代文杰怎么还不识时务?”

  王福畤忙作周旋:“孽子不识宦海变幻,还望德高望重,匀调鼎鼐的裴右相多多教导,多多指正。”

  裴炎象对老友吐衷肠:“老弟我新任要职,处事也很艰难,秉公办事得罪了不少至亲好友。那些年青官吏,更指责老夫是左右奉迎,上下讨好老奸巨猾呀。”

  王福畤更加应和:“是啊,彼此彼此,你我都过来人,为官之道,其中甘苦只有自己知道,不可言传哪。”

  “老兄,”裴炎如逢知音而透信息:“你是知道的,文武百官同朝如对阵,生死似冤家,争功邀宠的官宦中不是馋言诬陷就是严正指责,我又是君命不可违,身不由已,只能在刀山火海中铤而走险哪。”

  “身不由已,心由已。裴相年近花甲,荣华富贵早已占全,找个借口托病辞官,告老回乡享清福。何苦高居相位听骂声,还要伴君如伴虎,在这生死存亡的夹缝中,找这心惊胆战的不自在。”王勃不饶人,冷言相对。

  “我,我已是骑虎难下呀。”裴炎找话解嘲。

  王福畤:“是啊是啊,风浪当中过险滩,想图平安难下船,裴右相为国谋大政方略,忠心报效朝廷,吉人必有天向,你如今是皇上爱载,皇后器重……”

  “更有皇太子殿下视为确保社稷,定国开疆的心腹谋士,股肱重臣。”王勃更加讽刺道。

  “哪里哪里,小世兄只见表面,不知底细。这过份夸讲,便是讽刺,我……。

  “裴相表里如一,晚辈我夸讲的都是实情,您怎能说是嘲讽。”

  “裴相,休听这狂犬吠日,这奴才是满口喷粪,”王福畤吓坏了。

  “不不不,朝野上下,无人不知令郎是孤傲才子,是个不在其位敢谋其政,比前朝谏臣魏征更胜一筹的耿耿诤臣。”

  “过份夸讲便是嘲讽!”王勃礼上往来,彬彬有理的说:“但愿王勃如愿以偿,早日能在其位如谏臣,像裴相爷忠诚侍皇上,赤胆为储君,坦率对娘娘。”

  “奴才不可信口开河……”王福畤欲断话头。

  “令郎壮志可佳,敬佩敬佩。”裴炎危言耸听,挑拨离间激王勃;“这次武皇后特地命我来传圣旨,这旨外的旨意,小世兄智慧绝顶,该知皇后娘娘对你的告诫吧!”

  “承蒙娘娘这样关怀,莫非另有口谕?”

  “口谕没有。皇后娘娘如此器重你的才华,未委重任,如今又贬你去山野拮草药,原因何在?”

  “无能治国安民报效朝廷者,就去采拮药材治病救人,这是量才施用。如此明白易见,何须再去猜测。”

  “非也。”裴炎似很诚挚进忠告:“武后与太子李弘政见不一,母子不和,满朝无人不知。他们为你勇上停战谏书,拒撰记功碑奏章,题写乐府临高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皇后护助你逃过一难又一难,你当知道娘娘她上有皇上,下有太子,也是爱莫能助,她只能在死罪已免,活罪难免下,一贬再贬,让你在劫难中,经磨炼,消除你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