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逼上滕王阁 >

第111章

逼上滕王阁-第111章

小说: 逼上滕王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后哈哈大笑:“哈哈哈,你这奉命的劫持,不过是一场皇族家务事,东宫里太子小俩口子,小打小闹,不吵不闹就不热闹嘛!婉儿快将老将军扶到太师椅上。老将老将,原本是老虎,老了就成了老鼠。不服老不行啊!”

  阎伯屿无可奈何:“老臣年迈,不中用了……”

  “谁说你不中用了?”武后先打后优抚:“老马识途,不能冲锋陷阵就驮辎重,你还下不了疆场呢。”

  阎伯屿直言粗语:“老臣自幼五大三粗,天生是个宁为鸡头不作牛后的犟牛,如今老了,娘娘留我当根牛尾掸苍蝇,还是……。”

  “还是让你告老还乡颐养天年。养老说穿是安心等死。”武后一本正经的说:“我永不会服老,我要老当益壮的兴国安邦老有所为。你是开国有功,兴邦无过的两朝*,是哀家耳濡目染少有的忠义勋臣,是哀家的股肱重臣。”

  阎伯屿感恩载德老泪横流:“士能为知已者死;臣是武将不能血战疆场马革裹尸,了效忠娘娘,任凭调遣万死不辞!”他又跌跪向前。

  “哈哈哈”武后爽朗笑向阎伯屿:“哀家那能容你死一万次。牛老皮更厚,你若为哀家尽忠,也要留下你的皮,包成盾,制成鞭,捍卫哀家狠狠地抽乱臣贼子。阎伯屿听旨。”

  “臣在。”阎伯屿挺跪听旨。

  “哀家免去你九门都督之职,待命升迁去江西洪州(南昌)任都督。”

  “谢娘娘宏恩!只是……。”

  “起来回话,只是什么……不妥?”

  “娘娘,纪王虽已昏庸,他也对皇太子这孙女婿已有猜忌……。”

  “唉!我那皇儿李弘,远非李氏大唐昔日的孝子贤孙了……。”

  阎伯屿不便明言:“这……京都九门总督重职……?”

  武后明言了:“九门总督之职,哀家另有任命,李贤、李显过来,给阎老都督跪下。”

  李贤、李显上前疑惑地跪下,阎伯屿避向一侧,敬畏地:“老臣当不得这皇天大礼。”

  武后诚挚地说:“若无你等开国元勋,哪有李氏大唐的江山社稷。而今哀家有使命相托。你若真心应允,这些龙子凤孙替李氏的先祖先王向你叩谢,你完全当之无愧。”

  “娘娘旨意,臣一定尽心尽力不负天恩。”

  “在你赴江西洪州(南昌)之前,你必须将你的旧部老将们引见给二位太子,并带领他二人巡察驻守营地,熟悉各处城防布局。”

  “臣不负王命,二位王子请起。”阎伯屿扶起李贤和李显。

  “阎爱卿,你可知哀家为何将你升迁江西洪州(南昌)?”

  “老臣原是先王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一同西征时的战将,滕王曾任洪州都督修建过一高阁。如今人去阁已空。娘娘也任命老臣去为洪州都督,是让老臣在滕王的阁上,享受荣华富贵。”

  武后调侃道:“有福会享是真享福。你可不要像滕王李元婴仗着皇威,凭着战功,骄纵失德鱼肉百姓,政声狼藉误我子民。哀家放你去洪州,是放你这虎威尚在的老虎归山林,去镇狼狈,吓狐狸。”

  “这狼狈之流是何人?”

  “长孙无忌的至亲高履行。”

  “这位反戈一击,背离了长孙叛党的高某,他不是远在剑南益州任司马吗?”

  “再若容他在剑南纵情撒野,山高皇帝远,可能会养痈遗患了。他已升迁洪州为为刺史。你要为哀家鉴别,他是狡兔,是狐狸,还是结伙行奸的狼狈。”武后这才完成了沛王府之行的目的。

  “臣定不负皇后娘娘的重任。”

  “你可有他求?”

  阎伯屿虔诚地起身躬请:“娘娘深知老臣行伍出身,稍有武略,缺文韬。娘娘慧眼独具,望求委派一位才学渊博之士,辅佐老臣。”

  “你到是个谦逊的老将。”武后衷心褒奖:“好吧,满朝文臣任你挑选。”

  太平公主按耐不住了:“条件是才华超群英俊过人,尚未娶妻的青年学士”。

  李显插话:“这又不是挑女婿。”

  太平顶了过去:“女婿有半子之靠,靠得住。”

  李贤笑道:“若是阎都督招个上门女婿,那就有个十全十美,尽善尽美,完全可靠的辅佐亲人了。”

  武后调侃道:“可惜阎爱卿不是挑上门女婿。”

  阎伯屿起身奏道:“老臣一生争战沙场,年近花甲幸得一女。现已过及笄之期多年,尚且待字闺中,还望娘娘垂爱,为老臣这老闺女指婚。”

  “老闺女?”武后猜疑:“莫非你这……爱女她……”

  “她才高八斗有余,花容月貌,比本公主还美十分,我是她闺中知心好友,莫逆之交。”

  武后正色地:“你也还是个深闺少女,不可胡言乱语,阎都督爱女,上有父命,哀家也愿为媒证于以指婚。”

  “母后!”公主撒娇:“你也是个女人,应该知道女儿们的心愿。”她背诵诗文:“唯愿秋风送春暖,呵护彩蝶向云天。

  断线风筝女儿命,红绳何需任人牵。”

  李显调笑:“原来妹妹的红绳不愿月下老人来牵。”

  公主又顶牛了:“你们男人可以随便挑三妻四妾,我们女儿家为什么不可以自己挑个称心如意,情投意合的丈夫?我和阎都督的老闺女心意相同,不要母后指婚;红绳绝不任别人牵。”

  “怎么?”武后疑道:“那风筝上落款的阎氏秀芹,原来是阎爱卿的待字闺女。”

  “阎秀芹?”阎伯屿疑问:“娘娘怎知我女儿的贱名。”

  “什么贱名!”公主笑斥纠正:“应该是大名,芳名阎秀芹。”

  “哈哈哈”武后开怀笑道:“时也,命也,哀家你我的这两个闺女,是一对刚出炉的铁弹子,捏不住,也扔不得。你要哀家指婚,莫非你已相中哪位超群的才子。”

  阎伯屿答道:“不是老臣相中某人,实在是小女喜爱王勃的诗赋文章,敬佩王勃的品格。”

  公主追问:“你女儿可曾与王勃有过来往?”

  阎伯屿答道:“我家秀芹严遵妇道女训,从小以琴棋书画为伴,不出闺阁从未与男子有过往来。”

  公主笑道:“难怪将门出鼠女,胆小怕事连老公也不敢自己挑。王勃要是个五官不正,歪鼻子,豁嘴子,满脸大麻子的小矮子,我那天仙般的大妹子,鲜花就插在牛粪上了。”

  武后笑道:“阎爱卿莫听他胡诌。王勃英俊潇洒一表人才,只是桀骜不驯,未必是闺中良伴,更不一定是老将军心目中的乘龙快婿。”

  李显调笑:“人不作主天作主,那就来个彩楼上抛彩球,打着鸡嫁鸡,打着狗嫁狗,打着根棒锤就抱着走。”

  武后笑斥:“婚姻大事让年青人议论,就没有正经话。婉儿一直没说话,你就拿个主意。”

  婉儿笑道:“何不效古人,让阎老将军厅前以文选乘龙佳婿,小姐在雀屏后面挑东床娇客。”

  太平公主大笑道:“真没想到你这鬼丫头,相男人,挑女婿的鬼点子也多。”

  王福畤卧房病榻上,王勃正为父亲推拿。

  王福畤已两鬓班白,衰老憔悴。他将王勃拉到身边,担忧地说:“武皇后对你法外开恩,今后你凡事容忍些,人言则言,得过且过。在官场,在朝堂,图得太平便是福啊!”

  王勃宽慰父亲:“新城公主悲惨的遭遇,孩儿不是只字没有向人透露过吗?”

  “唉!可怜的公主!”王福畤善良地感叹:“富贵莫过帝王家。帝王家除了富贵;还有什么呢?”

  “人道皇上圣明,是天子,竟保不住亲妹妹惨遭杀害。”王勃与父亲同感叹:“听说皇上的两个亲生女儿,宣城公主和义阳公主还幽禁在皇城内掖挺宫中。”

  “这已是朝野人所共知的事了。

  王勃为证实而问:“武后逼死她们的生母肖淑妃,已经二十年了吧?”

  “当年两个美丽无知的少女,而今也三十多岁,人老珠黄了。唉!”

  王勃脱口而出:“武后真是个花容月貌,心狠毒辣的女罗刹!”

  “住口!”王福畤急忙制止:“嗨,你又信口胡说,自己作孽,还要诛连满门啊!”

  家丁进来:“请大人更衣。”

  王勃忙劝阻:“父亲,你病还没有痊愈呢。”

  “唉!”王福畤无奈地感叹:“武后旨意,让国师怀义活佛,在白马寺讲经说法,劝世人积德行善早成正果。我因你犯上,已贬为太常寺博士,这样的法事大典,怎能不去,更衣。”

  王勃随口独自咕哝:“这个*宫庭的花和尚,能讲什么经,说什么法!……

  王福畤顺手给了王勃一耳光:“你还嫌我死得不快啊……!”他气恼得眼花头晕,昏昏欲倒被王勃扶住,他又狠狠推开王勃,气喘吁吁:“你,你这不孝的奴才……”

  王勃低头躬身拱手:“孩儿该死,下次不敢。”

  “唉唉!我这条老命早晚要送在你手中,是我自己作孽,可是你还有四个兄长啊……”

  家人捧来朝服,王福畤强打精神,由两个婢女伺候穿戴。

  王勃委屈地向前:“孩儿伺候父亲一同前去”。

  “不用!”王福畤说罢,一迈步又步履不稳。

  “父亲,让我一同去吧!”王勃又来掺扶

  王福畤又推开王勃:“你给我回招贤馆去。”

  王勃被闪在卧室里,从窗内看着老父亲蹒跚龙钟而去。

  招贤馆内,薛华甩开唠叨的薛仁,任性地坐在靠椅上,薛仁耐心地端起一碗醒酒汤,送到薛华面前:“不要耍孩子脾气了。吴子璋亲自送你回来,你怎么能那样冷冷对待他呢?”

  “你去和他亲热好了!”

  “嗨,都怪你姨妈将你宠坏了。来,先将这醒酒汤乘热喝下去,冷了要伤胃。”薛华心中有愧勉强喝汤。薛仁又拿来了手巾为他拭去在衣衫上的污渍:“你该知道,王勃持才傲物,不识时务,结怨很多,是右宰相裴炎的眼中钉,肉中刺。目前虽为武皇后器重,呵护;他,终久难成大器;可能是个祸害,你怎能和他这样亲密无间经常往来。”

  “是你和姨妈要我与他亲近,形影不离的呀!”

  “此一时,彼一时。”薛仁耐心开导:“火能烹调暖身,也能毁家灭寨涂炭山林。”

  话不入耳薛华顶牛:“嘴是两张皮,同是一个人,好人坏人由你们夸讲,污蔑。”

  “同是一个人,是好人是坏人与已无关,无所谓评论他好坏。吴子璋同样是名扬京都的才子,和霭可亲有人缘,是纪王爷敬爱的雅士,是皇太子贴心的宠臣,他喜爱你诗赋,他敬重你品格,你怎么又不愿和他往来?”

  “香椽再香不是桔子!”薛华厌烦地说:“吴子璋为人轻浮,哗众邀宠善于随机应变,尤其是心术叵测……。”

  “怎见得?”

  “近来强邀我同去饮宴,多次傍敲侧击,总是向我探听王勃与金城公主的流言蜚语。”

  薛仁警惕地忙问:“你怎么回答的?”

  薛华淡淡一笑:“我说,传奇无根底,越传越神奇;无稽之谈,谈也无稽。”

  “回答得好!”薛仁放下心来:“叔父我不能久留京都,武后对你青睐,你定受众人爱戴,可以与权贵多作应酬,但见人只说三分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