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

第89章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第89章

小说: 快穿之打脸金手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陆清霜抖着嘴唇,不知是气是怕,她万万没想到皇上会这般不给她脸,先是领着德妃来欣赏她的狼狈,又在众目睽睽之下惩罚她的婢女,说芳华宫的下人没规矩,可不就是在指责她管束不利?一定是那个贱人!她怨毒地瞪向皇上身后之人,对方却红唇轻扬,陆清霜立刻捏紧拳头,连指甲断了都不曾察觉。

总有天收拾了你!陆清霜暗暗发誓,但眼下她必须将沉香救下,对方可不是普通宫女,而是瑞亲王留给她的暗棋。她匆忙掀开被子,偏偏倒倒地跪在地上,眼泪倏然而落:“皇上,您饶了沉香吧,今日——”

声音戛然而止,没有她想象中的安慰,皇帝就那么冷冷看着她,冷得就像兜头浇来一盆冰水,让陆清霜生出一种头皮都被冻僵的错觉。许久没有感受过的帝王威仪再度出现,仿佛回到了那一刻,回到了她被打入冷宫前夕,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绝望时刻。

“皇、皇……”

“今日到底为何?”俆妙君面无表情地问。

再傻的人也明白皇上动了真怒,陆清霜惊愕之下只得收住眼泪,乖顺地将原委一五一十道来。

原来她今日送走了皇上,正打算如往常一般午睡,恰有宫人通传大公主来访,她心中纳闷,仍起身相迎,见大公主只带了一位奶娘,奶娘手中还提着一个食盒。

“那食盒中装了一份糕点,大公主只说是贤妃娘娘让送来的,其余什么都不肯讲,臣妾见她玉雪可爱,便取了一块糕点想要喂她,谁知她反应很激烈,甚至推了臣妾一把,若不是……”陆清霜偷偷看了皇帝一眼,见对方面沉如水,默默咽下了“沉香机敏”四个字,“臣妾和肚子里的皇儿就见不着皇上了……”

俆妙君见她又要哭,直言打断道:“爱妃的意思是,那糕点有问题,因此大公主不肯吃,还故意推了你一把?难道你认为,是贤妃要害你?”毕竟大公主从小跟着贤妃长大。

“……”她是这个意思,但皇上能不能不要这么直接,陆清霜吐血。

“臣妾起初只是心疑,只是后来找人验过,糕点里确实有毒。”

'叮!系统提示,皇帝好感度…5。'

陆清霜心中一喜,系统的好感度提示代表的是帝王此刻的心情,一下子减去五点,可见皇上有多生气。

“大公主呢?”

“她推了臣妾便跑了,大公主毕竟是公主,宫里的人不敢拦着。”

“宣贤妃和大公主过来。”俆妙君吩咐李十全。

陆清霜只道皇上要狠狠处罚贤妃,眼中漾开盈盈秋波道:“谢皇上为臣妾做主。”

然而等贤妃带着大公主匆匆赶来,俆妙君只是让李十全将方才宸贵妃所言一一转述,她不顾陆清霜面色难堪,问道:“贤妃,对此你有何话说?”

贤妃霎时懵了,又很快想明白了些什么,她情急之下一把扯过大公主:“今日谁让你来的?!”

一道小小的人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俆妙君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公主——她梳着丱发,鹅黄色的衣衫不算新,但收拾得很干净,生得小小一团,看起来不过四岁大,可实际上她已年满五岁,虚岁堪六了。

这倒也正常,毕竟大公主是早产儿,身子向来孱弱。她母妃去得早,原身做主让贤妃养着她,一养便养到了今日。

“是奶娘。”大公主被凝重的气氛吓到了,“哇”的一声哭出来,直往贤妃怀里钻。

此时,从外间进来的李十全与皇帝耳语几句,只见皇帝眉头轻蹙:“大公主的奶娘自尽了,只留下一封书信指认了贤妃,说一切都是由你指使。”

贤妃知道自己跌入了巨大的阴谋,她在阴谋的黑洞中爬不出来,甚至不见一缕光芒,她会像淑妃,还有过去的德妃一样,从后宫中永远消失。

“贤妃,你知罪吗?”

“一切都是臣妾的错,与大公主无关,只求皇上宽裕大公主无心之过。”贤妃意外的冷静,错?自己当然有错。错在没有照顾好大公主,替她安排了这样一位奶娘,错在让大公主害怕,错在让她哭了。那些看似无解的阴谋,并非真相藏得有多深,而是皇上根本不会查,既然如此,不如早早认下,还能为大公主争取一些,让皇上不至于迁怒一个孩子。

但贤妃想不明白,大公主的奶娘,是她母亲千挑万选从府中送进宫来的,一家子都攥在母亲手中,为何会背叛?

看见失魂落魄的贤妃,陆清霜终于顺意了些,'斗倒贤妃'的任务进度条已经走到95%,很快她将得到五千积分入账。她又悄悄看了眼皇帝,虽然不喜欢他,但对他任性的偏宠有时也挺受用的,至少,系统里的任务完成起来会很轻松。

至于奶娘的背叛?如今她地位超然,多得是人想要巴结,不过找瑞亲王露点儿口风,就有人把奶娘一家给救了。呵,贤妃还以为这是两年前?也不想想她都多久没见过自己家人了?回忆起当初此人对自己的奚落和欺辱,陆清霜心中满是复仇的快意。

但皇上并不似往常一般,直接让人将贤妃拉下去,而是问道:“你不诉冤?”

贤妃只是平静地望着皇上,似乎想从他口中听得什么允诺一般。

“还真是慈母心肠。”皇帝鼓掌,那声音好似响在人们心上。“只是贤妃不怕,你一出事,大公主无依无靠思念成疾……病陨宫中吗?”

☆、第107章

许是皇上用了三段循序渐进的描述,让他的话变得十分真实。贤妃蓦地瞪大眼睛,她并不知道,玉简记载,陆清霜也是使了同样一招陷害她,原身连查也不查便将她定罪。

待贤妃失势后,大公主惊惶不安,照看之人又不尽心,还未等陆清霜产下腹中子,原身唯一的血脉便病逝了。

这便是俆妙君愤怒的根源,陆清霜竟然让五岁的孩子去陷害她最亲近的人!即便大公主不曾因此而死,但等她长大,等她明白当年所作所为,何异于再将她杀死一次?!

玉简中贤妃也是这般,丝毫不为自己求情,一心护着大公主。俆妙君只想亲自判断,贤妃究竟是出于真心,还是想利用慈母的姿态最后一搏?毕竟奶娘是贤妃的人,而大公主被喂食时曾激烈反抗,好似知道点心有毒一般,再看大公主的装束,也不像特别受宠的样子。

但从大公主一头扑进贤妃怀里,俆妙君便知道贤妃是真的疼爱她,小孩子对善意最为敏感,会本能地寻求最亲近之人的保护。

“若臣妾说冤枉,皇上会信吗?”

贤妃紧紧搂着大公主,小女孩的身体瑟瑟发抖,让她心中疼得厉害,那双看似死水一般的眼中,却藏着一丝希翼,能活下来,谁又愿意死去?

更何况,她还希望能陪伴着大公主,看她长大,成婚,生儿育女。

当年皇上让她养着大公主,她心里并不情愿,那会儿她不过十八九岁,总觉得迟早会有自己的亲生儿女,养别人的女儿算怎么回事?但她丝毫不敢怠慢,总将大公主打扮得金尊玉贵,尤其发现大公主的存在能引皇上多来她宵玉宫时,竟有几分庆幸了。

可人非草木,时日久了便会生出感情,她陪着大公主成长,教她说话,教她走路,教她识字,渐渐将她当做亲女。华贵的衣服换下,取而代之是她亲手缝制的衣衫,金钗首饰取下,只因小孩子皮肤娇嫩,她怕她划伤。

这些年来,她已不再奢望能怀上龙种,但她并不遗憾,她已经拥有了最乖巧的女儿。

“朕不信。”

果然,贤妃眼底的光熄灭了,只可怜了大公主……

“但朕相信自己的女儿。”俆妙君语气温柔道:“阿瑶,过来,到父皇这里来。”

大公主噙着眼泪,迟疑地看了皇帝一眼,又躲进贤妃怀抱。

贤妃一愣,赶紧让大公主抬起头来,“去吧,你父皇有话问你,没事的。”

大公主得了贤妃的保证,磨磨蹭蹭地来到俆妙君身边,听对方问:“阿瑶,今日宸贵妃喂你吃糕点,你为何拒绝?还推她呢?”

“娘娘说,除了她和奶娘,阿瑶不能吃任何人给的东西。”大公主带着哭腔奶声奶气地回道,又委屈补充了一句:“阿瑶才没有推人。”

“哦?父皇给的也不能吃?”

大公主摇摇头,严肃着脸:“不可以,娘娘会生气。”

“……”

贤妃脸色尴尬,斥道:“你这孩子,胡说什么呢?皇上,我……”

她本想解释,却发现皇上的眼神十分柔和,朝她点了点头。

俆妙君见到向来高贵端庄的贤妃,忽然有如寻常人家的母亲一般训子,心中不由升起几分好感,她摸摸大公主的头,道:“娘娘说得对,要听话好吗?”

大公主嘟着嘴:“阿瑶一直很听话。”

陆清霜见势不妙,她忙插话道:“皇上,小孩子懂什么呢?她——”

“是啊,小孩子懂什么呢?阿瑶怎么会想到她的奶娘竟利用贤妃教导她的话,误导他人以为她是知情者?就算贤妃承担了所有的罪,但身为'帮凶'的大公主,名声又能好到哪里去?”

俆妙君的语气低沉,好似酝酿着风暴:“奶娘自尽,或如她留书中所提是心生愧疚,或是以命换命陷害他人,或者,是她被真正的幕后之人灭口。不论是哪一种,朕现在无法分辨,但此案牵涉到贵妃与贤妃,那便交由两位一起查证吧。”

一位急着洗脱嫌疑,一位急着找出“真凶”,不是正好吗?

'叮!“斗倒贤妃”任务失败,扣除10000积分。'

“皇上,贵妃娘娘她晕过去了!!”

**

贤妃很快自证清白,而陆清霜也借着调查之便毁灭证据,将自己摘了出来。

通过此事她总算感受到皇上对她的态度有所变化,心慌之下,竟不敢将怀孕之事告诉瑞亲王,似乎让一切与原轨迹发生了转变。

又几场春雨洗润,原本闷热的天气骤然凉爽,上京中的牡丹花开了。

四月初一,邑国使团载着牛羊贡品前来朝觐。邑国乃是东禹国的属国,不过这十余年来不太安分,这一回使节阵容空前庞大,竟还有些示威的意思。

玉简记载,此次接待属国之事,原身是交由瑞亲王代宗室,与鸿胪寺共同负责。后在宫宴之上,陆清霜面对邑国来使的刁难,借助系统轻松化解,大出风头。席间,她与瑞亲王就在原身眼皮子底下眉来眼去,原身竟真的未曾发现么?更令她不解的是,原身为何能忍受心爱之人在诸多外男面前抛头露面?

“李十全,传朕旨意,此事交由瑞亲王并鸿胪寺督办,定要展示我泱泱大国之风。”俆妙君当然不会擅自更改剧情,陆清霜愿意丢人,她更不会提醒。

想到即将到来的好戏,她习惯性地露出笑意,这一笑恰好落入李十全眼中,他竟从皇上神情里看出一丝狡黠,一丝柔媚?

一定是这几日太累了……

很快便是宫宴之日,当夜明月清风,飞星纤云。

俆妙君坐在高台之上,左右分别是蒋太后与大公主,其余嫔妃一律安排在下首,更远处则是众位臣子与邑国使节。

宴席上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谈笑风生,好不热闹。

邑国使臣巴格查见火候已足,悄悄对几位随从使了个眼色,见大家会意,他便站起来,举杯走到中央,朗声道:“尊敬的陛下,臣远在邑国,却早闻东禹国人才济济,英雄辈出,而朝中更是四方俊杰汇聚之地。”

“邑国仰慕东禹文明者众,此次朝觐前夕,吾王钦点了几位熟读贵国诗词典籍之人,随臣一道而来,不知陛下可否着人指点一番,也让臣等瞻仰贵国风采,见识到鄙国的差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