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673章

明末称雄-第673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钧不想让准噶尔一直握着主动权。

“朕召你们回来,是想告诉你们,朝廷要调整一下战略重心。中南的战争还要继续,但朝廷要缩减那边的兵力。朝廷要全力以赴,在准噶尔还未真正成气候之前,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梁骨。”

“朕要御驾亲征西北!”

“陛下,臣愿代为统兵西征!”傅山连忙请令。

刘允升和郑芝龙也上前请令,表示愿意统兵西征。皇帝亲征,风险还是太大了。

“你们不用劝朕,朕这次必定亲征,不过也不会少了你们三个reads;。朕叫你们三个回来,就是要调你们随朕西征,到时,你们各统一路兵马。”

刘钧要亲征,不是因为他有多喜欢出风头。而是此前他在总理会议上提起此事,七位总理参政,居然都觉得没必要过度反应。按他们说法,只要派兵加强一下西北的防御就好,最多再择一大将镇守足够了。

反正地什么乌思藏也好,吐鲁番也罢,都是一片不‘毛’之地,那样的地方比之漠南漠北还不如,连西‘波’尔都不如。好歹漠南漠北都已经归顺朝廷,现在‘蒙’古草原成了大汉最大的牲畜和‘奶’‘肉’品产地,连西‘波’尔都有丰富的矿藏和珍贵的皮‘毛’‘药’材等,一年下来能为朝廷带来不少收益。

可那西域之地,除了少数绿洲,其实的都是沙漠,除了产点葡萄干,有什么值得朝廷去大动干戈的。乌思藏也是一样,既然固始汗都上表称臣了,就维持现状好了。

这些总理参政们,都觉得朝廷应当把重心放在开放东北,以及征讨中南半岛上,若再有余力,不如去南洋群岛多扩大点影响,再建几个商港据点什么的,西域,他们真没兴趣。

刘钧被这七位国之重臣气的要吐血,这事关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整体大汉帝国的战略形势啊。

若丢弃西域,这是相当愚蠢的。

本来刘钧还打算派一上将军统兵西征,经那次会议后,刘钧决定了,亲征。

唯有亲征,才能让朝廷上下全力开动,调动所有资源配合。也唯有亲征,才会让朝廷上下真正的重视此事。

甚至只有亲征,才能调动‘蒙’古诸侯率部从征。

而且要打,就大打,不要搞成了长期对峙,成了个战争黑‘洞’。因此刘钧召回了在中南的三位大将,准备大打一场。

p

'正文 第752章 刚需'

“中南怎么办?”郑芝龙问。

中南战场刚取得连串胜利,但也还没有到已经可以放手不管的地步。东吁、安南都还没有扫荡干净,更别提南掌、大城、真腊还保持着完整的实力。

“中南那边,交给海军和佣兵就好了。”刘钧大手一挥道,他已经决定的事情,当然不会再改变。此时出兵西征,当然要打乱中南战场的进程,但也没有办法了。

中南那边已经打断了那些土著的脊梁,接下来慢慢推进就好了。有海军为主,再有几镇佣兵,刘钧认为足够了。哪怕这样一来,可能会减慢征讨的进程,可也顾不得这些了。

准噶尔简直是开挂了,若是再不管不顾,到时就没人能管的住他了。

被打乱了节奏,刘钧也不高兴,可想事事如意毕竟很难。

“好了,先不这些了,我知道你们刚回来就进宫来了,这会只怕还都饿着肚皮呢,我已经让御膳房准备了饭菜,正好我也还没吃,咱们四个一起喝酒。”刘钧叫上三人,一起去了外面。

“这雪景不错,就干脆到外面亭子里赏雪,嗯,换火锅,再温几壶黄酒,边赏雪边吃火锅边喝酒。”

御膳房听到传旨,皇帝改要吃火锅,刚做好的一桌御膳只能放到一边,连忙又开始准备火锅。好在这也难不到他们,很快雪地中的凉亭四周,就围起了缦帐,摆上了桌椅,一个个暖炉摆起。

“下雪天,吃涮羊肉,炖个萝卜,再喝辣汤,品酒,真让人烦恼尽去。”刘钧拿起酒壶,亲自为三位大将倒酒,惊的三人都连忙站了起来。

“今天不必讲究那些君臣礼仪,就如当初咱们还在九头鸟时一样,自在一些就好。”

“时间真快,那时我等随陛下剿流寇杀建虏破西夷,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何等痛快。”刘允升在一边感慨的道。

刘钧放下酒壶,端起温热的绍兴黄酒,“其实也没几年,来,干。”

“好酒。”傅山一饮而尽,放下酒杯,大赞』↖』↖』↖』↖,m。←。c$om道。

“都绍兴的黄酒最好,当地人生了儿子就在院里埋下几坛新酒,等到儿子科举中了状元,就取来宴客庆贺叫状元红。如果生的是女儿,埋下酒,等女儿出嫁时挖出来,那就成了女儿红了。”

郑芝龙却道,“这科举三年一期,三年才中一个状元,想喝那状元红,这可不容易啊。”

“人人中状元自然难,所以嘛,现在绍兴女儿红就比状元红有名。”傅山在一边笑道。

刘允升把一盘新鲜的羊肉片倒入沸腾的锅中,又倒了一盘萝卜进去。

“陛下,到出嫁,这次我从南洋弄了十万年青女子,年后就能送到京师了。”

郑芝龙不甘示弱,“我们在东吁也弄了十万少女。”

傅山哈哈大笑,“那你们可比不上我,我们在安南以及占城、真腊可是弄了整整五十万年青女子。哈哈!”

刘钧捞了一块羊肉起来,一面沾着酱一面笑道,“飞黄和允升大大落后了啊。”

华夏人向来有重男轻女思想,按朝廷的人口普查统计,汉人中适龄未婚的男女中,男青年比女青年多了一千多万。

再加上大汉还是允许一夫一妻多妾,这就导致了有大量的男人娶不到老婆。

如何让大汉的适龄男人都能找到女人结婚成家,也成了朝廷的一项重要任务。朝廷的解决办法是多管齐下,拥有爵位的贵族,可以一妻多妾,纳妾不限制,但超过四妾,得征税。

而没爵位的官吏可以纳两妾。

一般商人百姓都只允许娶一妻,最多可再纳一妾,但纳妾得缴一笔重税。

同时朝廷也鼓励年青的寡妇再嫁。

当然,最重要的一个杀手锏,还是朝廷正酝酿着要颁布一条法令,鼓励外族的女子嫁给汉人。那些外族只有为大汉立下军功,或者成为朝廷需要的优秀人才,或者他们家的女子嫁给汉人男子,才能入大汉国籍,能正式享有大汉国人的权利待遇。

朝廷灭东吁、南越,各军将领们都得到了朝廷的一项任务,就是把那些未婚女子送入京。这些年青女子当然不是要送进宫,而是将送去各边疆移民区去,安排给那些拓边的未婚移民们做妻子。

这也是朝廷稳固边疆的一项政策,移民边疆的本来就多是中原的穷人,因此未婚者也是最多的。去了边疆,找女人更难。朝廷便用了这个办法,直接把大量征服地区的年轻女子送去边疆,将她们许配给移民们。

之前已经有许多日本的年轻女子做了移民新娘,但这个缺口依然很大。

“未婚且适婚的女子数量确实不多。”郑芝龙道,“而且好多土人女子,实话,长的既矮又丑,我真不忍把她们送去给拓边的弟兄啊,怕挨骂。”

“哈哈哈!”

刘钧和傅山几个都忍不住大笑。

郑芝龙这话也是实话,倭人、马来人、中南的那些各族土著,确实都是既黑又矮还丑,尤其是许多土还有各种各样的古怪风俗,比如缅甸就有一些土著,女人有个习惯,从就开始在脖子上戴铜颈圈,年年增长,最后把个脖子撑的长长的,土著觉得美,可汉人觉得跟个鬼怪似的。

又有许多土著,习俗是纹面,把一张脸纹的全是青黑图案,更像是个鬼。

此外还有那什么穿鼻钉的、唇钉的、眉钉的,都是汉人难以接受的。

还有许多土人都普遍有一个习俗,就是早婚。十来岁就结婚了,尤其是中南半岛以及南洋诸岛,十一二岁成婚大有人在。

这就导致了真正适龄还未婚的少女很少,十岁以下的倒有不少未婚的,可不少汉军将领都没办法把这些人也当成适婚女子送去京师。

才一米四一米五,完全就是个孩子。

傅山一下子能弄到五十万女人,那也是因为安南人口基数本来就大,而且这边算是比较开化了,很多地方与汉人习俗相似,没有那种种古怪习惯,也不会有这么多早婚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傅山可不管什么结没结婚,他只管年龄。

只要满了十四岁,到三十岁的,基本上就是看着比较年轻,且还能有生育的,也不管你是结婚了还是寡妇还是根本就是有丈夫孩子的,都直接抓了送进京。

“咱们大汉还有这么多弟兄没有老婆呢,反正这些安南蛮子也用不着老婆了,他们以后得为大汉挖矿修路做工,能给他们留条命,再给他们碗饭吃,再给他工钱,已经是非常的开恩了,还想要老婆?起码年轻的女人不能继续留给他们。”

这番话很赤果,很强权,但也是这个时代里的普世观念。

在许多汉人眼里,那些外族根本就不能算人。其实不只汉人这样想,其它各族哪个不是这样,以前蒙古人会把汉人当人?女真人会把汉人当人?

对那些被征服者,要么成为奴隶,要么就只有去死了。被征服者连性命都属于征服者,更别他们的财产、妻子、儿女了。

大汉对于南越的被征服者,也不客气,他们的土地他们的家园,都属于朝廷的了。他们年轻的妻子、女儿,也属于朝廷。

但大汉还算仁慈,起码不会把他们的妻女卖作奴隶,充做营妓,只是去给大汉拓边的未婚男子配婚而已,不定生活还比过去更好。至于什么人权、个人意愿这些,在这个时代真的什么都不是,起码那些不能吃。

那些东吁男人、南越男人,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太悲惨,朝廷不会让他们留在故土,不会分给他们田地,但会给他们安排工作自食其力,去探矿修路做工,也是会有工资的。若他们有本事,将来自己可以再娶一个更好的。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也能弄到女人。”刘允升喝了口酒,“在南洋,奴隶贩卖很兴盛,只要有钱,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黑人白人都能弄到。一个年轻能生育的女奴,其实很便宜。朝廷其实可以直接买,然后再给那些没娶亲的大龄汉人,就算朝廷加收手续费,相信也有很多人愿意买的。”

人口买卖。。。。

刘钧夹了几口菜,却没有马上回答。

想了想,刘钧道,“这倒不是不可以,可以做为一种补充手段。不过也还可以想些其它办法,比如建一家专门的婚介公司,到南洋各国甚至是印度等地去。”

刘钧的这种婚介公司,本质上其实跟买人没区别。

只不过名义上不是买,而是给娉礼。刘钧相信,只要给那些国贫穷人家父母手里的娉礼足够,他们才不在意是卖女儿还是嫁女儿呢。

若是能够把信誉做起来,相信也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到大汉吃香喝辣的,顺便还能跟着沾光,哪天还能跟着移民大汉呢。

现在在大汉民间的婚嫁,娉礼节节高升,一般人想娶个汉人女子,真心负担很重。如果有年轻的外族女子可以娶到,娉礼钱还不多,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太介意是不是外族的。就跟先前那些日本新娘一样,现在不大都过的还不错。

郑芝龙道,“等我们灭了准噶尔,正好又能弄个几十万年青女子回来,到时又能解决几十万个光棍娶老婆问题了。”

“别这样,搞的我们西征准噶尔,好像就是为了去抢女人似的。”刘允升笑道。

刘钧倒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