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552章

明末称雄-第552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怕如今莫氏朝廷仅守着紧靠着大汉广西的高平这一小块地方,但也还依然硬撑着。

刘钧称帝后,莫敬宇就派人来朝贺过,刘钧当时也继续册封莫敬宇为安南都统使。

因此从大汉的官方立场来说,如今的越南,大汉只承认莫氏是正统。同时,因为莫氏早就向明称臣,在汉又再次称臣,因此,越南并非一个藩国,而是一个都统司,是一个级别较高的土司而已。

整个安南,都是大汉疆域的一部份。

不管是后黎朝的郑氏还是阮氏又或武氏,都不被大汉承认,他们都是非法叛乱武装。

“据报,后黎朝郑氏准备再次北伐莫氏,莫敬宇请求我大汉发兵救援,甚至帮他们除去黎朝,统一安南。”

刘钧说到这里轻笑几声。

那莫朝还真是打的好算盘,请大汉帮他们对付黎军。不过刘钧准备将计就计,既然莫请有请,大汉倒是可以做点事情。

“高平莫氏终究是我大汉所正式册封的安南都统使。安南也是我大汉疆土,岂容叛军作乱?”

“陛下,等我到了岭南,立即派兵进驻高平!”张山道。

刘钧却是摇了摇手,“不必着急。”

“现在若派兵进驻高平,肯定引起后黎的紧张,甚至会引发过激的反应。一个后黎朝不可怕。若是因此引得后黎朝几方势联合对抗我们,甚至让他们去联合东吁。那会影响我们的计划。”

刘钧有其它的安排。

“但我们可以帮助莫氏训练军队,提供贷款,售给军备。甚至,我们还可以帮他们从边境招募一些士兵嘛。”

刘钧说招募士兵的时候,笑的很灿烂。

张山却一下子听出这话里有话。

如果让一些汉军暂时脱离汉军身份,以边民身份应募加入莫氏军队呢?

当张山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刘钧给了他一个赞赏的目光。真不愧是老兄弟,闻弦歌而知雅意啊。

他就是这个想法,不直接派汉军入高平。而是让一些汉军加入莫军。当然,实际上只是走个过场,军队还会是汉军,编制什么的也不会打敌,将领军官也不会更换。他们只不过是暂时换一身军装,换一面旗帜,连装备都不用换。

如此摇身一变。他们就成了莫朝的军队。

莫敬宇依然还是大汉的安南都统使,当年明朝强攻安南,但很快被赶走。那是一个很深的教训,刘钧认为要收复安南,不能太直接,得用些手段。比如先扶持莫氏与黎朝对战。这表面上就将是安南人自己的南北内战。

借着这战事之机,汉军可以把莫氏变成一个傀儡,用他的名号把黎朝等敌对势力先灭掉,然后再用莫氏的名义,对安南来几次清洗。

这种手段,就是温水煮青蛙,等安南那些反汉势力被清洗的差不多时。到时再直接把莫氏傀儡扔一边,直接在安南设省置府就好了。

“一定得保护好莫敬宇!”刘钧在保护二字上加重了音调。

张山明白这二字的真正意思。

“除了保护好莫敬宇,可以把莫氏宗室送到大汉来,送到北京来。”刘钧继续道,“连同莫氏的那些贵族和文武大臣的子弟,也一起送来北京,让他们到国子监大学读书。”

“陛下高明。”

这些莫氏子弟和莫朝大臣子弟到了北京,自然就成了人质。如果莫敬宇不听话,朝廷还可以马上换个莫氏子弟上台,反正都是汉军的傀儡而已,大汉需要的只是听话的傀儡。

大家一起笑笑,这些事情确实很残酷,但本质就是如此。

刘允升这时道,“我听说日本江户幕府德川氏已经下令让萨摩藩从琉球撤出,并将琉球转交给大汉?”

“那又如何?他交不交还,琉球都将是大汉的。”刘钧冷笑两声,日本人现在终于知道怕了。

大汉要打日本,并不是什么机密。

江户、对马等租界岛上汉军正在储存粮草、军备,许多军舰也不断开来,进驻军港。这种种迹像都表明,大汉这次是要对日本动真格的了。

江户幕府没想到大汉说动手就要动手,他们仔细的评估了一下双方的实力后,终于有些绝望的发现,战争一旦开打,他们肯定毫无胜算。

日本人后悔了,他们想要求饶,为了表明诚意,他们主动令萨摩藩从琉球撤兵,并将琉球转交大汉。

他们还派人带着许多礼物来京,请求大汉原谅他们。

德川家表示,他们愿意放开金银出口,不再设限。只是,刘钧岂会答应。

“目前天津的雇佣军数量已经达到了八千余人,几乎都是夷人,主要是欧洲西夷。”刘允升向刘钧禀报道。

用夷人为雇佣军,让他们开战后深入日本劫掠,这是刘钧提出的计划。如今涌入大汉的夷人越来越多,雇佣夷人去日本劫掠,也算是神来一笔。

用夷人打前锋,成本低廉,既不用粮饷也不用赏赐和抚恤,他们得靠自己去抢。抢到了大汉还要抽成。死了伤了,大汉也不负责,更不用心疼。

正说笑着,内侍过来送上一道急报。

刘钧打开一看,脸上的笑容就全没了。

这是锦衣卫来自缅甸的奏报,目前正率彝苗溃逃缅甸叛军的沙定洲,正式接受了东吁国王他隆王的招安。

他隆王将女儿嫁给沙定洲儿子。并封沙定洲为王,还赏赐了大量的钱粮给沙定洲。

“沙定洲因为久攻阿瓦城不下。粮食将尽,而大汉军又攻入缅甸,沙定洲因此最终选择了接受他隆王的招安。”刘钧长叹一声,最不愿意看到的事实还是发生了。

东吁国与沙定洲叛军的联手,必然会使得眼下中南的局势大变。

“陛下不必担忧,就算沙定洲与东吁王联手,那又如何,败军之将,再败他一次就是。”

刘钧摇头笑笑。“这并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占城出兵攻打安南黎朝阮氏,而吉蔑王国也趁机攻打他们的宗主国大城王国。”

占城在越南阮氏的南面,而吉蔑就是柬埔寨,这两个国家夹在泰国和越南阮氏之间,都是曾经祖上阔过如今过的很惨的国家。尤其是柬埔寨虽然疆土很大,但现在却得靠着认大城做宗主才能混的下去。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如今整个中南半岛都处于动荡之中,大城与东吁打的热火朝天,东吁又在北面跟大汉和汉西南的土兵打仗,阮氏跟郑氏在打。

占城和吉蔑两个弱者凑到了一起,决定雄起一把。

于是,他们背靠背互为依靠。然后各自找经常欺负他们的大城和安南阮氏出兵复仇了。

大城本来跟东吁打的难分难解,还处于下风,结果突然大批被汉军击溃的云南土兵逃到东吁,围着东吁都城阿瓦就是一通猛攻。东吁军连忙北撤,大城终于逮到机会,追着东吁军就是揍。

不过他们得意的有些过早,一直被他们欺负打压的高棉人突然背后捅了他们一刀。

大城军后院起火。也顾不上再打落水的东吁军了,东吁与大城同时休兵,各自退兵。

东吁主力终于得以从南部返回北方,这对大汉来说,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仅仅是沙定洲接受东吁招安,这还算不得什么。可现在东吁主力摆脱了大城军的纠缠北返,那么大汉就得面临着整个东吁军队了。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谁也料不到高棉人突然就雄起了,这引发了连锁反应。大城人不再追着东吁人打了,他们放过东吁军赶回去收拾高棉人了,却使得汉军的西南战事,增加了不小难度。

东吁人得了喘息之机,主力北上,汉军面临的抵抗就会强的多。

“得加紧修建滇缅马路。”

刘钧突然说道。

这话看似有些无关,但实际上在座的几人都明白这条路与西南的战事很重要。眼下云南入缅的路很差,山高险阻,尤其是有许多湍急的河流峡谷。只靠着一条简单的驿道,过兵过马自然是没太大问题,但若是要过车运炮运粮就难了。

如果要往缅甸增派军队,扩大规模,最难的不是兵员问题,而是粮草军备的运输补给问题。尤其是大炮,根本运不过去。

现在过去的基本上都是些山地榴和臼炮,那些加农、加农榴都只能留在贵阳、昆明、大理等地。只能等路桥修通后,才能运过去。

没有这些火炮和粮草支援,就无法扩大入缅作战的军队规模,看来不能指望快速灭掉东吁了。

“先修通,再修好。先修一条昆明到木邦简单的道路,能通车马可以运送火炮粮食就行。等能通后,再慢慢来改造修好。”滇缅马路计划要修一年,刘钧可不打算让入缅的军队等后方的火炮支援等上一年,只能先简单修一下通车再说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626章 商而优则仕'

古板街上静静的,吊楼下坐了两个女人,叽叽喳喳的在聊天,看到秦虎过来,就都停住话头,抬头对着她笑。

秦虎便对他们道,“你们男人在屋里头没,通知他们到村头开会。”

“晓得了,又开会,是不是又要讲修路的事情?”一个女人一边说话,手里的活却没有停,依然很娴熟的在编着草鞋。

秦虎点了点头,大家似乎都忙碌了起来,很少能看到闲人。但又和以往的忙碌不同,以往大家也是整天不得闲,可是却有股子死气沉沉的感觉,现在大家却是带着高兴的忙碌。

过去是给头人地主们忙碌,现在是给自己忙碌啊。

乡里建了供销社、粮站、邮政所,农技所、还建了信用社,给乡里各村寨的穷困百姓发放肋农无息贷款。

乡里的干部还下乡到村寨里来,搞了划片包干蹲点,帮助百姓脱贫。他们带来了土豆、玉米、红薯等耐旱高产的作物,教导大家种植这些新作用的方法技术,还帮大家联系到先进的犁耙等。

甚至还为他们买来猪崽、羊崽、小鸡小鸭,让百姓们搞家庭养殖。不少的村里还开起了一些村办的小作坊,编草席、草鞋,打石头,采沙子,弄起了骡子搞起了马帮跑运输。

还有种植各种果木的。

现在没有人有空在大白天跑到巷口扎堆闲聊了,以往总在村口里玩耍的孩子也见不到了,他们被送去了村小读书。村头朗朗的读书声,总是村民们最喜欢听的声音。孩子在学校上课读书,不需要家里出一分钱,学费不用,老师的谢礼不用,连孩子的课本纸笔费都不用,都是学校免费的,学校甚至还请了一个人专门给孩子做饭。每天的午饭孩子们不用回家,免费在学校吃,吃的还不错。

转过巷口,向北去。

他走到街头。前面的一棵大树下,有一堆货堆在那里,七八个男人正围在那里。

他们是村里马帮的赶马人。

村里的马帮是村里的共同所有,大家共同出资部份,然后由驻村的干部帮他们从乡信用社里拿到了一笔低息贷款。又通过乡里买来了四十匹骡子,这支马队就算建起来了。

马帮是云贵高原是一种独特的运输方式。云贵地区缺少良好的道路,许多地方之间的通路相当的艰险,除了一些主要的干道驿路,能够通行车马,其它的地方,主要还是靠马骡运输。

许多地方都是山高林密,气候炎热,路上有峭壁深涧,山中还有饿虎猛兽。河里有毒蛇蝎子。

道路不便,运输艰难,不论是东西运出去还是运进来,十有九是要信赖骡马,独特的地形,使得这边的河道利用水运很难。

现在朝廷在西南改土归流,穷人翻身做主,云贵地区也日新月异的变化起来。朝廷也开始在修路,但暂时也仅能修主交通干道。

运输需求大大增加,也使得马帮队也迅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