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510章

明末称雄-第510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钊老实的道,“准备和人合伙。”

刘钧马上就明白了,肯定是有精明的商人主动找到了刘钊,至于所谓的合伙,估计也就是有人想要借刘钊的关系,来做官商了,想要逃避朝廷税收。

这是许多商人的老套路了,权商勾结,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肥的是他们自己的腰包。

刘钧望着自己的兄长,真是眼皮子浅啊。

“你想和人合伙堪探采矿,这是好事,朝廷也鼓励商人们去西南投资。不过我也提醒你一句,你和人做生意没关系,但得遵守国家法纪,还得如实纳税。你若能答应我这两条,我当然支持你们,如果你做不到这个,那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刘钊讪讪的道,“肯定遵法守纪,如实纳税的。”这话说的有些言不由衷,其实他原本想的是,我堂堂侯爷,皇帝的兄长,开个矿挖点银铜,然后还要缴税?

可现在看来,别说他是皇帝的兄长,就算是皇帝的亲爹,也得依法纳税。

太上皇刘修这个时候看不过去了,杯子在桌上一碰,“今天是家宴,谈这些做什么。皇帝你忙于国事,难得有空来过来一次,你兄弟几个在宫外入宫又不便,更别说今天你们姐妹们也全都过来了,大家齐聚一起,说那些做什么,高高兴兴多好。”

嫂子向来精明,也一下子看明白了二叔的态度。当下对着丈夫小声道,“我们是缺吃还是少穿,几个商人随便奉承你几句,你还真就不知东南西北天高地厚了?”

刘钊向来畏惧妻子,当下只得满脸苦笑头就了他们就是。”(未完待续。)

ps:感谢花笑云、我爱我姐我弟的支持,谢谢!

◆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手机用户请访问://

'正文 第582章 大汉官话'

宫中家宴过后,一家人并没有马上散去。n∈n∈,

太上皇刘修入宫之后,渐也习惯了宫中的生活,不过如今反倒不如从前,要想与一众儿女们见上一面,倒不如过去那般方便了。

如今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看着几个年轻的外孙、外孙女和孙子们,刘修很欣慰。他过去只是一个秀才,国家大事这些他不太懂,也不想掺和。

“皇帝,听说现在你宫里有十多个蒙古女子已经怀孕,此事当真否。”

皇太后与几位长公主和皇后与四位贵妃还有几位侯夫人们一起聊着天,这个时候,突然转过头来,问正跟父亲兄弟说话的刘钧。

刘钧点头应声,“嗯。”

如今宫中蒙古女子众多,前前后后送进宫来的嫔妃都有数百。这还是后来刘钧眼看着越送越多,连忙又与蒙古诸侯们下旨,只有伯爵以上爵位诸侯,皇帝才纳入宫中。这个旨意一下,惹得许多子男勋等小诸侯十分不满。

最后,刘钧又不得不另下一道旨意,子男勋骑士武士等蒙古贵族,朝廷每年从他们的适龄女儿中挑选一批送入宫中,不过是做为宫女。每人在宫中五年,五年里,在宫中学习礼仪文化,然后由大汉皇帝为她们赐婚,许给大汉官员及子弟。

若是有被皇帝宠幸的,自然也就能留在宫里。

不过虽然有这个改变,但刘钧已经纳入宫里且给予名份的依然超过了三百之数,此外这些诸侯女的陪嫁进宫的宫人也多达三千余,另外又有贵族送来的女儿也有几千。

这结果就是现在宫中的太监不过三千,宫女却已经过万。其中且三分之二是蒙古女子。这么多的蒙古女人入宫,刘钧自然不可能都晾着,哪怕就是为了与诸侯的盟约,刘钧也得履行些义务。

到现在,宫里怀孕的蒙古妃嫔已经有十一人,若加上皇后和几位贵妃和婕妤们也怀着身孕。明年皇帝将迎来不下二十个儿女。

“改天,你也带她们过来,我也见见她们。”皇太后说道,“从遥远的草原过来。也不容易。如今既然有了身孕,就更加要好好照顾,她们怀的可是我们刘家的骨肉。皇帝你要好好对待人家。”

皇后陆雪琪在一边听的很不是滋味,这事本来是她提起来的。她原本还想借皇太后的身份,来敲打下皇帝。也免得他越纳越多,眼下纳了几百个蒙古女人进来,万一回头又弄几百西南夷进来,那算什么事。

谁知道,皇太后和她根本不是一样想的。

皇太后才不管儿子纳的是蒙古女人还是朝鲜女子,反正进门都是刘家人,生的也都是刘家骨肉。刘钧现在还只有两个儿子,皇太后当然是希望皇帝多生些孩子才好。

刘钊却是一脸羡慕的样子。刘钧看的想笑,便故意提高声音,对他道。“大哥,你屋里也没几个人,到现在也只有洪儿一个孩子。要不,我从宫里挑几个蒙古少女,赐给你做妾室如何?”

刘钊一脸猪哥像,忙不迭的点头,“好啊。”

那边嫂子梅氏却已经脸色不豫了,不过当着皇帝和太上皇、皇太后的面,也不好直接反对。毕竟,如今不比从前。刘钊到现在也只有正妻一人,连个妾都没敢纳过,通房丫头都没。

蒙汉联姻,从长远来看。这是很重要的。

但也不能只是皇帝纳蒙古女子,得全面放开。刘钧早已下过旨,提倡蒙汉联姻,不禁婚嫁。同时自己带头,纳了三百多蒙古诸侯之女,现在又全国选秀。选出一些愿意嫁给蒙古诸侯子弟的民间少女,送入京师进行礼仪等训练。

如今又弄了大批的蒙古贵族之女来京,同样也是打算要许配给大汉的文武官员和子弟的。不过一般的文武官员都有了妻子,且就算没娶妻的也不会愿意娶个蒙古女子。要改变这种观念,还得很长时间。

因此现在刘钧就打主意,准备让文武官员们纳蒙古女子为妾,他已经开了头,接着准备让自己的兄弟们也带个头。

午后,阳光正暖,难得的好天气。

结束家宴后,刘钧提前回到了乾清殿。

今天腊八,明天就是十二月初九,也正是大汉第一次科举的会试开考之日。原本每年乡试在头年秋,会试在次年春。而如今乡试依然在秋,但会试却提前到了年底腊月初。

不过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如今京师到处都是举人士子。既有来应考的,也有没考上,但得到了同举人身份的大批士子,他们是要来准备明年春的京师大学堂的入学。

还有许多士子既不来应考也不是来入学,他们只是前来凑个热闹,看看这科举盛况,顺便与同道交流交流。如今中原太平,士子们也乐于出来游学走动。

成千上万的士子的涌入,让京师这段时间越发的热闹起来,带动着京师的经济都越发的红火。

到了乾清殿,刘钧一时也没心情理政,干脆便传旨,让太监头前带路,他挨着前去那十一位怀孕的蒙古妃子那边坐坐。

这些怀孕的蒙古女子,俱被刘钧晋封为嫔,分别赐给昭仪昭容等封号,有了二品的品阶。这也算是母以子贵,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她们生男生女,但在宫里,和普通家庭里也是一样,生了子女的妾肯定比没生养的地位高。

刘钧的突然驾临,让这些蒙古嫔妃们十分惊喜。

不过刘钧很快发现,十一个怀了他孩子的女人,他居然并不能认全。其中清贵妃娜木钟和清公主马喀塔是很熟悉的,但其它的女人,却总觉得有些脸盲,若不是一边有内务府的太监在旁边小声的介绍,他有好些个叫不出名字,或者跟别人搞混。

本以为和她们会难以交流,结果他意外的发现,这些蒙古诸侯之女,居然已经都会说汉话。虽然说的不太流利,但起码他听的懂。

这时他又发现了一件事情。她们说的并不是皇帝的家乡话,也不是明朝皇帝的家乡话,也不是洛阳读书音,他们说的是北京话。

嗯。不是后世的北京话,但差不多。

这个时候的北京话,应当叫大都话。

大都话跟后世的北京话很接近,也是北京城几百年来最通行的话语。

在辽、金、远等北方草原部族不断的入侵以及统治下,北方的语言千百年来逐渐的发生了变化。

到了元代时。官方规定以北方话为基础的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

当年元人占领中国后,开始强行推广大都话,汉语中大量的加入了蒙古语词汇,汉语的结构都发了改变,汉语和蒙语同化。

刘钧这时也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云南、贵州、四川人的语言,跟淮河以北的语言,与大都语极为相近。

其根本原因,就是蒙古人率先把这些地方征服了,然后在这些地方推行的大都话力度最强。

明初曾修订洪武正韵。是将江淮方言做为官话推行的。不过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大都话依然流通甚广。

历史上,后来满清入主中原,也大力推行大都话,最终后世的普通话就是以大都话为标准普及开来的。

说起官话,中国地大特博,幅员辽阔,族群众多,因此语系也众多。粤语、闽语、客家、吴语等数个大的语系下,还有形形色色的各种方言。

在江西等地。甚至有十里不同言的现象。一个县里,相隔不远的两个乡镇,说话可能都完全不同。

北方话和南方话差距更大,就跟外语一样完全听不明白。

刘钧就曾经在接见几位在地方表现出色的官员。结果他们汇报工作时,说了大半天,刘钧却一句没听懂。

秦代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计量衡,统一文字,对中国的文明进程有突出贡献。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官话都不一样,各朝也都有标准官话,推出韵书。但一般来说,语言还是难以统一。

读书人有读书音,古洛阳音为准。隋唐等朝立都关中,以关中语言为主,明代皇帝出身淮南,便以江淮话为官话推行。

但后来迁都北京,因为大都话在北方的流通最广,因此其实大都话的影响范围最大。

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及云贵川等地,语言都与大都话很近,虽各有些不同,但起码能相互交流听明白。

就连如今宫中的这些蒙古女子,学的都是大都话,她们学这些话更有基础,学起来快。而若是学江淮话,那就很难。

刘钧坐在那里有些出神。

一时都忘记了与那蒙古嫔妃说话,那嫔妃还以为惹得皇帝不满,心中不安。

刘钧已经顾不得她了,他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帝国这么大,如果连一个通用语都不能推广普及,这是相当不利的。通用语的作用是极大的,语言和文字一样,都是一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

从大了说,没有一个普及的通用语,就会导致帝国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往小了说,这也使得百姓交流不便。

大汉要以哪种语为通用语普通话?

北方大都官话还是江淮南京官话,中原官话?

或者粤语、闽语、客家语、吴语、湘语、赣语?

记得有人曾说过,粤语是古汉话保存最好的。不过粤语的流通普及性远不如北方话,北方话中,肯定又是以大都话普及流通最高。

若选定一种语言推广普及,一般做法就是要制订韵书。但以往历朝的韵书,都是使用汉字反切,这种方式还是有不法的缺点的,音韵难以精准。

难道要推行汉语拼音?

拼音也是音韵的一种,但更精准。尤其是使用字母的话,效果更佳,虽然也不是百分百完美,但起码比其它各种更强一些。

通用语最大的要求,就是得足够简单便捷,这样才能迅速推广普及开来。这就跟汉字一样,同样需要简便。

刘钧甚至觉得,推行通用语,搞汉语拼音的时候,也可以推行下简体字。

如今的繁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