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504章

明末称雄-第504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了那边,你们也不用担心。到时我们一个县的移民都安排到一场,到了那边,就建一个乡,我们沂水县的,到了那边,就都分在一个乡。那边也会有人帮我们建好屯堡庄子,头一年,大家都是合在一起垦荒,互相帮助,一起盖房子建庄子,修水利。”

“等我们一年后适应下来了,屯庄村子建好了,到时大家再各过各的。自己开垦自己的田地,只要大家肯下力,田地还不有的是。放心,朝廷还会给我们提供耕牛挽马、农具种子等租借。”

“新开垦的田地,头三年还免税。”

“愿意移民去辽北的,朝廷还每户放二十块安家费,还提供一百块无息贷款。”

听到官差说的这么好,大家都不由的动了心。

下山村确实太穷了,以往大家天天呆在山里头,还不怎么觉得。今年跟着县里安排出去修路,也算开阔了点眼界,见识了下外面的世界,才现,跟青州其它的百姓比起来,他们确实相差太远了。

只不过,辽北终究很远,要飘洋过海先去辽东,再往北。这个北,也不知道是北到哪里,大家还担心胡虏,听说辽北以前是蒙古和女真人的地盘,大家去了,他们愿意吗?

吃早饭的时候,魏山的父亲看着儿子,家里的早饭是薯条粉丝,煮了一大锅,一家人吃的很开心。

魏山父亲问,“大娃,你是怎么想的,辽北真有这么好?”

“朝廷是这么说的,我相信朝廷。”魏山放下筷子跟父亲说道,“爹,你看现在的朝廷,新皇继位后,我们的日子是不是好过了许多?以前官府年年下来收粮加税,咱们哪过个一天好日子。你看现在,朝廷减租减息,官府不但不来加征,而且还来组织我们去修路赚钱。以前我们也去修过路修城城池,哪不是自备干粮,哪还有钱拿?”

“如今这朝廷跟以前大明不一样,爹,你看外面,到处一片兴盛景象。我在青岛,更是热闹的不得了。我是真的不愿意继续呆在这小山村里,可在外面也终究只能给别人揽工扛活,现在朝廷打了新疆土,给愿意迁去的人分田授地,这样的好事,哪能错过。”

魏山父亲的目光落到妻子身边,老妻头半白,牙齿也掉了两个。“你怎么想?”

魏山母亲道,“我们妇道人家哪个懂那些,在这山里头呆了一辈子,不晓得外面的世界。不过若是去了辽北真的有官差说的那么好,就去。”她想的比较朴素,只知道自己四个儿子还都没讨媳妇,家里也拿不出讨媳妇的钱来。

如果去了辽北有地分,别说一人一百亩,就是一人十亩,那生活也会大不一样。

魏山父亲握着筷子犹豫着,他年过半百,对于背井离乡千里去辽北,心里还是有些犹豫的。家里的祖坟宗祠呢,而且四个出嫁的女儿也都嫁在这附近,如果去了辽北,那以后还能再见吗?

他心里对于背井离乡,终究还是有些畏惧。

“大娃,要不,你跟老二去,老三老四还小,就跟小女和我们留在这里。”犹豫了许久后,魏老爹最终提出了一个建议。

魏山看着父亲,没说话。

他是相信朝廷的,也希望一家人能够一起迁移。不过父亲提出这个打算,他也有心里准备。

“大娃,我是这样想的,你弟妹他们还小,一家人千里迢迢迁移,我心里有些不踏实。不如你跟老二先去,若是到了那边,真跟官府说的一样,等你们落稳了脚,到时我们也可以再来。”

这也是保险起见,是农民式的智慧,鸡蛋不能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

魏山想了想,没有劝说父亲。

“也行,那明天我和二弟先去报名,反正也得明年开春才能走。”

老三魏军这个时候不满意了,“爹,我也要去,我不想留在家里。”魏军已经十六岁,正是蠢动的年纪,去外面修路后也算是开了眼界,对于落后的小山村毫无眷恋。

魏父想了想,见三儿子态度坚决,只得退让,“你想去也行,要不让老二留下。”

老二魏河马上摇头,“我要去辽北。”

你们都去,老四在家陪我。”魏老爹无奈。

老四也想跟着哥哥们走,可魏山马上道,“四弟,你先留在家里,替我们照顾好爹娘,等我们在那边落好了脚,到时也可以接你去。”

下山村和魏家一样的人家很多,多数最终都没有选择全家迁移,而是老人留下,几个儿子中选一两个留下。

最终,在官差那里,有三百多人登记,愿意移民辽北。

魏山带着二弟三弟一起在官差那报了名字,并且一起郑重的按下了自己的手印。(未完待续。)

ps:感谢笨笨1973sd、图里奥、大爱木重生、山青盈诸位支持,谢谢!◆地一下云来。阁即可获得观。◆手机用户请访问://

'正文 第575章 赐自尽'

以前在麻城太平乡,大家都叫他狗剩。这其实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名字,穷人家的孩子取贱名图好养活,狗娃狗蛋细狗等等,要不就是石头树根之类的。他本以为,这辈子他也就这名了,没想到后来遇上了刘钧,还被他赐名国梁。

国梁,国之栋梁。

一度,他确实当的起这个名字。

大汉天子的得意门徒,心腹元佐。二十出头,就已经身为一个整编镇的总兵官,前将军衔,开国县伯爵,在神圣大汉帝国新朝军界,属于真正的新贵少壮勋派。

每个月的俸禄津贴赏赐等,加起来过万块银元,一年起码能入帐二十万块。

二十万块如果全兑换成银元,一枚半两重,二十万块就是六千二百五十斤,这些银元得需要起码五六十人挑。

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

而就在五年前,他都没有见过一两的整银锭。

那时的他家在麻城,麻城虽富裕,但他们家却是在麻城的太平乡,全县最穷的山区。他家兄弟姐妹多,却穷困无比,连个温饱都混不了。

如今的警备提督张国栋和塞上提督张国柱也都是太平乡人,他们的村子相隔不过数十里。一样的出身,一样跟随刘钧,一样后来得汉皇赏识,被赐名,成为汉皇的门生。

不过狗剩从当上了百总起,就开始花钱大手大脚起来,而冬狗子国栋和二狗国柱兄弟俩却一直很抠门,他曾经还嘲笑过这两人。

他现在还记得当时冬狗子跟他说过的那段话。

“我们是山里娃,凭啥有今天?不就是因为跟对了人么,可做人不能忘本,我们都是山里娃出身,穷苦出身,虽然现在日子好了,但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在我的眼里,一块银元不是一块银元。而是白花花的一堆银。以前,山里打到了猎物舍不得吃,送去城里叫卖,卖到的银角子。都要紧紧的攥在手心,去盐店换盐。到了盐店里,那银角子都早攥出水来了。”

“那时,在我心里,银钱就是盐。有银钱才有盐吃,没有银钱,就只能吃淡食,干活都没力气。要看”

当时,狗剩也曾为那番话触动了一下。可很快,他心里又不以为然的抛到一边,有钱了当然要花,难不成还要过苦日子?

狗剩花钱很大手大脚,官越做越大,俸禄越来越高。他花钱也越来越厉害。娶妻生子,进京入城,安家置业,身上是绫罗绸缎,吃的也是山珍海味,甚至用的花的,也都是奢侈无比。

不过再怎么花,其实以他的俸禄赏赐,也是依然够的。

其实他根本不缺钱,也没有必要去挪用那些公款。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鬼迷心窍了。

到了此时,身陷牢狱之中,他才觉得后悔。

他才猛然醒悟。自己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些钱,到了他这地位,一年二三十万块银元的进项,再怎么享受,也够了。

“赵狗剩。”

对面响起一阵喝问声,将他的思绪拉。许久没有人再叫过他这个名字了。自从他得皇帝给改了这个名字后,他的官运一路亨通,职务越来越高,也就再没人叫过他狗剩。

在他前面,是三法司的主官亲自会审,都察院、刑部、大理寺,另外东厂和锦衣卫以及五城兵马司、枢密院也都有人列席陪审。

主审官是左都御史倪元路,此时他身着紫袍,向他喝问,“赵狗剩,铁证如山,你还有何可说?”

狗剩笑笑。

“我伏罪。”

他这番配合的态度让倪元路有些意外,又有些恼怒,莫非赵狗剩以为自己是天子的元从,就以为能够逃脱法网?

不过他错料了赵狗剩,他只不过是一下子都活明白了。

犯下这样的大错,损失了朝廷百万银元,他根本没有脸面活下去。

唯有一死以谢罪。

倪元路一拍惊堂木,“如今铁证如山,你也伏法认罪,那么此案就一切明明白白,现在本宪宣判,斩立决!”

一旁陪审的一众官员们都暗吸了一口冷气,这个倪元路,居然直接宣处斩立决。

陪审的大理寺卿不由的在旁边小心的提醒了一下,“是否再慎重考虑一二再做决断?”

倪元路却道,“此案陛下已有御笔朱批,只要拿到铁证,即严加处置。”

大理寺卿很想告诉他,这可是堂堂天子的门生,心腹元勋,帝国的开国伯爵,还是一位前将军衔的整编镇总兵官啊,在军界,此人起码能排在掌握军队实权的前三十名。

就算皇帝表面上说是严惩,只怕皇帝心里也是不太愿意的,万一皇帝过头来,又后悔了,那时人死不能复生,岂不是要怪到他们头上。

可惜倪元路根本不理会他的意思。

“三日之后,本宪亲自于午门监刑,百官观刑,明正典刑!”

啪的一声,倪元路再次拍下惊堂木,此案就此定案。

刑部的官吏上前准备将狗剩带去刑部大牢,锦衣卫指挥使冯胜却走了上来。

“人交给我们。”

刑部官员为难,可对面的可是刚从关外赶来的锦衣卫指挥使,还是一位侯爵,更是一位提督,陛下的把兄弟之一。

他头望向倪元路。

倪元路也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一个冯胜。

冯胜对着倪元路没什么好脸色,脸色冰冷的道,“人犯锦衣卫诏狱收监了。”

说完,直接让手下带着人就走了。

倪元路一脸铁青的站在那里,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皇帝的意思,可冯胜毕竟是刚从皇帝身边赶来的。

锦衣卫诏狱。

如今锦衣卫不再负责陪驾侍卫,主要负责情报方面,但下面的北镇抚司依然保持有诏狱,他们依然有侦辑审讯和关押犯人的部份权力。

“弄一桌席面来,要上等的。”冯胜对手下说。

狗剩笑笑,自己坐下。

“送行酒么,多谢了。”

冯胜心里很复杂,可看着狗剩这么态度,火腾腾的止不住就往上冒。

“蠢卵!”

冯胜用的是麻城话骂的,大家都是麻城人,最早跟着皇帝的那批人。冯胜是皇帝的结义兄弟,当年的西湾十三太保之一,而狗剩是皇帝最早招的那批部下,也是后来得皇帝赐名的三十六国之一。

甚至他在三十六国之中,还是资格很前的。

栋梁柱柄,他是皇帝最早赐名的那一批,仅比张国栋排后一位,比张国柱还前一位。冯胜和他也很熟,同一个地方出今却看着走入了歧途。

狗剩脸上也没了笑容,“我知道,我辜负了陛下,我丢了我们勋臣的脸。我一时鬼迷心窍,事到如今,也是罪有因得。我给朝廷损失了百万公款,我”

“放你娘的狗屁!”冯胜大骂。

“你以为陛下会在意那一百万?告诉你,你亏空的一百万,陛下早用内帑给你补上了。陛下气的是你眼皮子居然这么浅,居然想要开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