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明末称雄 >

第204章

明末称雄-第204章

小说: 明末称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效之后,在那些豪强手底下交租种地,其实比起在朝廷手底下纳赋兼服瑶役,更轻松一点,尤其是当投效到了那些豪强手下时,往往便能少受地方胥吏的盘剥。

大明江南到了现在,耕地反而比国初减少了,纳的税额更少。田赋在变少,商税又几等于无,江南是那些土大夫们的天堂,就是普通的小民也过的还算不错。大明日子最难过的,也就是北方。

而现在,镇南侯就是要来动他们这块奶酪的。

在临街的一处酒楼楼上,郑芝龙望着街道上那耀武扬威的楚军,面色有些沉重。郑芝龙早先收到兄弟郑芝凤和熊文灿的信,说镇南侯邀请他到南京会面。他还没怎么当成一回事,并不打算前来。

可随后就听说刘钧在扬州杀了三十多个大盐商,砍头又抄家,还设立海关等等,郑芝龙就有些坐不住了。

盐商们主要是卖盐,设立海关对他们影响并不会太大。但对于专门垄断海上贸易,甚至大收海商保护费的郑氏集团来说,这就将会是影响极大的事情了。

郑芝龙坐不住了,丢下福建的事情,连忙北上。不过到了南京之后,郑芝龙并没有马上去扬州见刘钧,他还要多观察一下这位如此强势的国姓爷。

在南京这些天,郑芝龙确定了一件事情,朝廷这次来者不善。东南的督抚都换了人,甚至还新设了闽浙总督,以统辖福建、浙江、台湾三地。

看着刘钧的麾下兵马,郑芝龙大为惊讶。印象中,朝廷什么时候有这样的精兵悍将了,看那装备,那气势。

郑芝龙这几年实力扩张迅速,甚至被人称为闽海王,可自己手下兵马加起来也不过三万左右,这些兵还多是商船水手兼任。但郑氏的兵马强的是海上作战,可说到陆上,郑芝龙自认为跟刘钧带来的兵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是说刘钧是要与我们商谈合作之事,可我怎么觉得这刘钧根本就是来者不善?”郑芝龙的侄子郑彩说道,他是郑芝龙本家侄子,但仅比郑芝龙年轻十岁,得郑芝龙保举,现在身上挂千总衔。

“大哥,这事儿,你看?”郑芝豹忍不住望向站在窗边一言不发的大哥郑芝龙。

当年郑芝龙原名郑一官,后来他在大海贼颜思齐后接替首领之后,郑一官把兵马分为十八部,以十八人统领,十八位人都改掉原名,新名字都用一个芝字,号称十八芝,郑一官改名芝龙,他的几个兄弟改名芝虎芝豹芝凤,还有芝燕、芝熊等等。从那以后,郑一官就叫郑芝龙。

“是时候去拜见镇南侯了。”

做为海上之王,郑芝龙今年其实不过三十五岁,字飞黄,洋名尼古拉。一官。郑芝龙纵横海上,却前后几次受招降。如今官至福建副总兵,数年前就把大本营从台湾迁回到了福建。郑芝龙还是很重视与朝廷的关系的,当年他受招安后又叛,那也是因为朝廷没给予足够的重视。

后来朝廷给他个游击将军官职,郑芝龙立马就又受招安了。这些年他在东南,打着朝廷的名号扫荡那些海贼,与占据台湾的荷兰人开战,保护海上的华人商船,正是他曾经梦想要的生活,做着朝廷的官,打着朝廷的旗号,垄断了海上贸易,大把大把的赚钱。

其实,郑芝龙一直只是个商人,也只想做个商人而已。

“给镇南侯送份帖子,稍后我亲自去拜访他。”郑芝龙缓缓道,不管如何,刘钧都已经来了,他想不想,都避不开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不管如何,先见面看看再说。(未完待续。)

ps:  感谢小。邪道、nwb1234、郑七斤诸位兄弟的支持,谢谢你们!

'正文 第249章 下马威'

接到拜贴知道郑芝龙要来的时候,刘钧面上露出了微笑。

他这一路上大张旗鼓,为的可不就是钓这条大鱼,如今鱼终于上钩了。刘钧亲自见了来送拜贴的郑芝龙侄子千户郑彩,约定第二天就在南京城外的新军大营里会见郑芝龙。

在刘钧看来,虽然说历史上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后来收复台湾,跟清军死磕了一辈子。但在此时,郑芝龙还只是个商人罢了。只从他当初得到朝廷招安,得授游击将军一职后,就立即抛下自颜思齐时就经营了多年的台湾,将全部人马都带到福建,就可以看的出来,郑芝龙此时还仅仅是个商人,一个想要得到朝廷认可,好安稳做海贸的商人。

如果说他这个时候就有了什么割据之类的念头,那么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把台湾这块地方轻易的抛弃,举家迁到福建来的。因此,刘钧对于这次会面,其实相当有把握。

其实大明的海商都一样,都想得到朝廷的认可。朝廷如果不肯认可他们,不让他们做海贸,那么他们就做海盗。如果朝廷认可他们,那么他们就从海盗变成海商,当年的王直、李旦、许心素等等都是如此,郑芝龙也不会例外。

不过刘钧也不会小看郑芝龙,这个普通百姓出身的郑芝龙,能在短短十几年崛起于海上,成为如今海商霸主,自然非等闲之辈。

第二天一早,刘钧在柳如是的服侍下梳洗更衣,打扮的格外威严,骑着御赐战马来到郊外的大营。

为了给郑芝龙来点下马威,刘钧命令高卷中军大帐帐帘,一众参军将校们列立帐外,又点出百名精壮亲卫对搭长刀,布出五十道冷森森的刀门,他自己则端坐在大帐之中。

而且自营门开始,就有一列列的火铳手肃立。在营门外,还摆着数十门大炮。

营中的七营士兵则依然列阵操练,声势动天。

郑芝龙带着一众人马到来时,远远就听到那大营里的操练之声。看到营垒森严,旗帜猎猎。

等了好一会,才见一名小校从营中策马驰出,邀请郑芝龙等入营。

郑芝龙骑马跟随入营,刚入营门。就看到了摆在那里的一长列大炮。

一名背上插着旗帜,腰间挎着刀的军官高声喊起,“成队形前进!”

郑芝龙停下脚步,细细打量那些炮手们。这个时代,大炮是利器,尤其是在海上,巨舰大炮才是王道。郑芝龙见识过刘钧兵马的整肃,现在他想要看下刘钧兵马的炮火。

那边,随着几名炮局百总的命令后,数个炮兵局就开始向预定阵地快速前进。驾车的士兵熟练的赶着车马。当抵达目的地时立即勒停挽马。炮手们则跑步前进,到达目的地后迅速从前车上取下火炮,将其推入由各炮局百总用腰刀划出的射击位置。

每门火炮之间,间隔四丈,这是严格按照炮兵操典实行,目的是防止敌方反炮兵火力击中火炮,起码有了四丈的间隔后,能防止敌人一发炮弹击中两个炮组。

在火炮部署的同时,驾车的士兵赶车再前行数步后从车上下来,把前车从马上解下来。训练有素的九头鸟炮兵只用了数秒时间就完成了这一任务。然后,他们把马匹牵至后面的防护区把战马隐藏起来,在战场上,这些马匹会是敌人的主要攻击目标。

因为炮兵没有了马。火炮就很难移动。

根据操典,前车还要滚入适当的位置,之后每个炮兵各自进入自己的阵位。

三名炮手位于前车,四名炮手位于火炮后。位于火炮后的四名炮手站在炮尾的左边听候命令。

这时,各炮局的百总开始发布命令。

“开始发射!”

郑芝龙和一众手下兄弟目不转睛的看着九头鸟的炮兵有条不紊的操作着,心中很是惊叹。这些炮手相当的训练有素。

此时场上的炮手们听到命令后,拿着推弹器和炮刷的各火炮一号炮手们立即走到炮口右边站定,而各炮二号炮手站到了炮口左边,准备接纳炮弹和药包并装入膛内。

三号炮手位走到后膛右边,他们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装填弹药的过程中,用炮刷对炮膛朝廷清理时护住火炮的火门。

四号炮手站在后膛左边,准备通过火门在药包上打孔,然后插上火绳,在听到百总命令后点燃火绳。

五号炮手站在前车的后面,他通常被称为弹药搬运者。他在六号和七号炮手准备弹药时,一直等待在其身边。

六号和七号炮手在整个火炮的射击中则是最忙的,因为如果用的是爆炸弹,他们要一直不停的切割木质引信管并把他们装入炮弹之中。

而炮长就是每门火炮中的指挥者,在接到局百总的发射命令后,他下达装填弹药的命令,并指定所需要的炮弹的种类,选择是实心弹还是爆炸弹或者是霰弹。他们还得根据目标,说明炮弹抵达目标的射程,而这需要炮长依靠自己的经验来估算,因此各炮炮和都是炮组里最有经验的老兵。

“装填爆炸弹,正前方五百步!”炮长高声喊道。

位于前车后部的六号和七号炮手立即查阅贴在前车盖子上的表格,这张表格上有详细的列有对应炮弹、装药和射程所需要的射击角度,同时也详细的列有对应炮弹的飞行时间。六号炮手在查到所需要的射角和时间后,立即高声报告炮长。

“报告炮长。。。”

得到报告后,炮长立即开始用炮具确定射角,并用瞄具调整,一面用大嗓门向三号炮手和四号炮手喊着粗话,让他们调整火炮。同时还要根据风向和风力做适当的修正。

与此同时,七号炮手要根据命中时间适当的切割延迟引信的长度,之后从炮弹引信孔中抽出活动堵塞,将引信插入引信孔的适当位置。

炮弹准备好后,五号炮手将其装入炮手帆布背包,这是一个专用用来搬运炮弹的背包,用其把炮弹搬运至炮长的位置。

炮长对炮弹进行检查,确保炮弹是否装有引信。是否需要的炮种,药包有没有泄露火药或遭其它损坏。

细致的检查完成,发现一切正常后,炮长再次用大嗓门下达了命令。

“继续进行!”

五号炮手接到命令后。径直走向炮口,在那里将炮弹交给二号炮手。

那枚爆炸弹有二号炮手放置到炮口,由一号炮手用推弹器将其弹进炮膛,完成之后,一号和二号炮手离开火炮站定。站在炮口后面背向敌方。

与此同时,四号炮手在药包上打洞,然后在火门上插上火绳 ,再离开火炮,按操典,脸部背向敌方。

一切准备妥当,炮长下达发射命令。

“放!”

火绳点燃,大炮轰响。热气、轰鸣还有黑烟弥漫顿时弥漫开来,炮手们都很难搞清炮弹是何时飞出炮口的。

炮弹发射之后,这次发射并没有完事。还要对发射的炮弹进行观察和评估。炮长必须确定发射的炮弹落在了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为下一发炮弹的发射进行修正。

在炮长观察的同时,炮手们将火炮重新推回阵地,接着开始清洁炮膛,然后,炮长重新下达发射第二发的命令,重新调整火炮,修正射角,甚至修正引信的延迟时间,然后是第二次发射。只要炮局百部没命令停止,那射击就一直重复。

郑芝龙一行从头到尾的看了九头鸟炮兵连射了十发。

郑芝龙心里默默的回想着刚才楚军的炮兵们的操作,一个炮组八个炮兵,一个炮长七个炮手。一门火炮,一辆前车配两辆弹药车,还有每车八匹骡马。而一个炮队,似乎是四门炮。刚才的炮火射击,一共是九个炮队,又共有三部。总共三十六门火炮。

“大哥,这楚军的火炮打的好快,估计着也就一柱香时间,就打了十炮,好快的速度。”

通常称一柱香时间也就约等于西方的五分钟,九头鸟炮兵一分钟发射两发炮弹,这个速度确实是让郑芝豹等人震惊了。

“是啊,而且这楚军还是发射的爆炸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