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军事电子书 > 求生在西晋末 >

第196章

求生在西晋末-第196章

小说: 求生在西晋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李矩目露惊喜之色问:“诵儿的意思是说,石勒已暗中背叛了刘聪?”

“没错!瞧着吧,只要镇北将军南下平阳,石勒一定会袖手旁观,任由刘聪败亡。”

“那司州该如何应对呢?”

“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

李矩满脸不可思议之色,有些跟不上自家外甥的思路。在他看来,既然匈奴人已到了穷途末路,就该趁机上去狠狠踹上一脚,以好好出一口恶气,怎能无动于衷呢?

郭诵苦笑一声,对在座诸人解释道:“非是郭某胆小怕事,而是司州力有未逮。匈奴人固然已到了穷途末路,可越是这个时候,敌人也就越疯狂。眼下整个司州都凑不出一万骑兵来,仅靠数万步兵上去,还不够匈奴胡骑塞牙缝。人家拿辽东铁骑没辙,还收拾不了我们?”

闻言司州文武皆默然,他们固守中原多年,与刘聪、刘曜、石勒交手多次,岂能不知胡骑厉害?辽东军为何能屡屡大败胡虏,还不是拥有辽东铁骑之故?

“另外,将来一旦辽东进占幽并平雍朔等北方数州之地,定会逼得石勒不得不调整战略,从而将重心重新转移到中原来。如此一来,司州不就首当其冲?所以我才劝阻诸位按兵不动,反而要抓紧时间整顿兵马准备迎接来自石勒的威胁。”

这些年石勒就像巨石一样压在各地晋朝将领心头,如今郭诵一提起石勒,李矩等人彻底没了染指并州心思,反而要加强东边警戒,以防止石勒部偷袭。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309章 北宫纯重出江湖

【播报】关注「」,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寒冷的冬天已然降临,各地除了俘虏仍在努力劳作外,大部分人基本上在准备猫冬了。然而在蓟城军营内,有一伙骑兵仍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紧张训练。看人数虽然只有九千人,但表现出来的气势足以媲美数万精锐骑兵。

“快,快,加快速度!”

“说你呢?发什么呆?快点儿跟上!”

校场上只有北宫纯以及数百原凉州骑兵在怒吼,其余人则按照要求进行着高强度训练。

马隆望着热火朝天的训练场感慨道:“将军,辽东士兵真是太有纪律性,比原来的凉州兵好训练多了。卑下相信等来年训练有成,新骑兵战斗力将比原凉州铁骑更强。”

北宫纯闻言微微颔首以示赞同,自下半年开始展开训练,辽东士兵的纪律性、服从性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辽东,由于人人皆接受军事训练,有着民兵、府兵、厢军等三个等级。能站到眼前这个训练场上,均是从府兵中精挑细选而来的精锐,自然会让北宫纯刮目相看。

“听说邵将军打了个大胜仗,消灭三万匈奴人,又阵斩刘粲!真是太厉害了,唉!也不知主公何时调将军上前线。”

说起打仗北宫纯两眼放光,建兴三年以来,辽东军连战连捷。若非还要负责骑兵训练,他早向将军府请命出征。

“刘粲阵亡标志着匈奴人已失去主动权,我想主公是不会放过彻底覆灭匈奴汉国机会。只是而今骑兵训练尚未完成,怕是主公不会调我上前线。”

北宫纯语气中透着几分遗憾。其非常想上前线打仗,可他也深知如今的‘凉州铁骑’还未形成战斗力。

选送过来接受训练的辽东府兵虽个人素质很强,可当年凉州铁骑纵横天下除了兵源素质较高外,主要是有一套独特的战术战法,短时间内府兵再厉害也不可能完全理解新式战法。

凉州铁骑的战法源自于汉代名将段颖,由于凉州地处西北。周边分布有匈奴、鲜卑、羌等数个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段颖主政凉州期间博采众长,研究运用新兵器,创新了骑兵作战阵法。

《后汉书》记载:“令军中张镞利刃,长矛三重,挟以强弩;列轻骑为左右翼。”

说得分明些便是:分左、中、右三块,中间部分有三层长矛,长矛下方列三层弩队,用来正面拦截敌军。一旦交战,两翼轻骑突出。迂回包围,敌方往往就遭覆灭之难。

此外,再加上凉州骑兵还较早装备了鞍、蹬等先进的骑战术工具和轻便的皮马铠,加上当时凉州盛产体形最雄健、能走侧步的良马,故汉以来凉州铁骑对敌时总屡战屡胜,创造了许多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

魏晋时期,凉州骑兵是北方最骁勇善战的骑兵,东越黄河。强弩长矛,或逐鹿中原。或拱卫京师,令无数胡虏惊惧。

而今‘凉州铁骑’刚刚结束第一阶段训练,接下来北宫纯将给骑手们配上武器、战马,着重磨合他们的战术能力。按照之前制定的训练大纲,至少要等到来年开春,新的凉州铁骑才能出师征战天下。

“启禀大人。左军师有请!”在上午训练即将结束时,传令兵跑到训练场上找到北宫纯。

“将军,是不是主公来调令了?”马隆反应很快,顿时满脸激动。

北宫纯闻言心脏不由得跳动了一下,他强抑内心喜悦。跟着传令兵前往将军府。在卫朔出征关中期间,高瞻领将军府左军师之职,代替卫朔坐镇蓟城都督幽州诸军事。他突然召见北宫纯,显然是前线有了新变化。

“北宫纯,参见军师!”

“呵呵,北宫将军不必多礼。”

“不知军师找某家来所为何事?”北宫纯一见面便迫不及待问道:“是不是主公要调我去并州?”

“哈哈哈,北宫将军莫急,主公的确下令调你去前线,不过却不是上阵厮杀,而是让将军统部分援军进入陉北,为明年开春灭亡汉国行动做好准备。”

“明年?为什么不是今年?”

北宫纯有些失望,他对匈奴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将其斩尽杀绝,如今眼瞅着愿望就要实现,却硬生生被卫朔给摁住,如何能不着急?

高瞻不以为意,郑重解释道:“眼下隆冬将至,天寒地冻将士们如何上阵厮杀?不如趁着冬季好好休整一番,等来年开春联勤司将打仗所需的粮草、军械运到前线,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大军便以雷霆之势一举灭掉匈奴人,为洛阳冤死百姓报仇雪恨。”

“北宫将军,我能理解你焦急的心情,可还是希望将军以大局为重。眼下匈奴人已是砧板上的鱼肉——任我辽东宰割,将军又何必急于一时?再者到了明年开春,新凉州铁骑将完成所有训练,届时便可随将军征战沙场,难道将军不觉得这是重铸凉州铁骑荣耀的最佳时机吗?”。

当北宫纯返回府邸时,马隆与部分凉州老兵正在府上等候,见他一回来纷纷上前打探消息。

不过,北宫纯深知轻重,不可能将将军府的谋划告诉自己兄弟,他只是告诉众人明年开春将率新骑兵前往并州。

马隆等得知后非常高兴,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不适合重返战场,便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北宫纯身上。如今北宫纯终于得到了重出江湖的机会,而且还是跟死敌匈奴人交手,自然引得众人一阵欢呼。

“将军,你等到了战场上,一定多多砍下胡虏狗头,以此来祭奠洛阳百姓!”

“哎呀,真是可惜,若非在下断了右臂,拿不起了战刀,我一定亲自杀进平阳城去!”

“希望新凉州铁骑不要坠了我等威名!”

看着周围情绪激动的兄弟们,北宫纯突然感觉全身上下热血沸腾起来,他忍不住纵声狂呼,“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凉州大马,横行天下!”

……

在古代,若非遇到迫不得已情况,很少有人愿意在严寒天气下交战。随着冬季来临,本来硝烟弥漫的华夏大地再次变得和谐而宁静,各地战事基本上因天气缘故而停息下来,然而平阳局势却因严寒到了显得愈发诡异起来。

当日刘聪吐血昏迷,之后便不省人事,后来虽被太医救醒过来,却已不能理事。只能暂时以太宰刘景、大司马刘骥、太师刘顗、太傅朱纪和太保呼延晏并录尚书事,又命范隆为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二人皆决尚书奏事,以作辅政。

消息传出,平阳城内各方势力变得蠢蠢欲动。刘粲一死对皇室势力是个巨大打击,刘聪为了填补刘粲留下的空白,不得不强行提拔另一个儿子——济南王刘骥为大司马。

同时刘聪对刘耀平忌惮颇深,为了预防刘曜趁机夺位,竟将年富力强的刘曜排除在辅政大臣外,可他却忽略了另一个狼子野心之辈——靳准。

近年来,靳准通过女儿巴结上了刘聪,又忽悠着刘粲对其言听计从,正想着日后刘聪宾天后,靠刘粲掌控汉赵大权,却不成想刘粲意外阵亡,导致靳准不得不改变策略。

靳准已经意识到刘聪再也不是往日掌控整个汉国的皇帝,眼下他只是一个风烛残年的病患罢了。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他开始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很快中山王刘曜便与靳准勾结到了一起。

其实说实话靳准并不想雄才大略的刘曜合作,只是眼下整个平阳唯有刘曜最有实力,其他诸如刘乂、刘景、刘骥等皇室成员根本不是刘曜对手。

Ps。追更的童鞋们,免费的赞赏票和币还有没有啊~515红包榜倒计时了,我来拉个票,求加码和赞赏票,最后冲一把!

第310章 裴嶷说王家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邵玉娘一战定乾坤,将并州世家谋划全扼杀在摇篮中。

阳曲郭氏倒还罢了,郭氏势力大部已转移至襄国,有郭殷、郭敖兄弟在,郭氏根本不担心被没有出路。

相反晋阳王氏就不一样了,王氏重心一向在汉赵身上,然而谁也没想到曾经如日中天的汉赵帝国,会在短短一年之间跌落尘埃。

眼瞅着汉赵帝国行将崩溃,晋阳王氏肯定不愿睁着眼睛往火坑里跳。

家主王卓与兄弟王聿满面愁容,相对无言,均为晋阳王氏前途担忧不已。晋阳王氏之所以能成为太原王氏代表,便是因为以王允、王凌为代表的祁县王氏在汉末以来连遭两场灭门之祸,以至于元气大伤,才让以王浑、王济为代表的晋阳王氏发达起来。

然而晋阳王氏发达以后并未忘记祁县王氏的教训,王浑、王济父子极力交好刘渊未必没有替家族谋后路的打算。只是王卓、王聿怎么也没想到,祖父、父亲辛辛苦苦拓展的人脉如今竟成了王氏催命符。

“兄长,您倒是说句话呀!王家该何去何从?”王聿沉默了一会儿催促起王卓来。

王卓一脸愁容,长叹一声道:“唉!大势如此,我又有什么办法?对于王家来说,要么交出土地、部曲向辽东投诚,以此换得家族延绵;要么宁死不妥协,坚持一条道走到黑,让晋阳王氏也经历一回灭门惨祸。”

闻言王聿亦是为难。舍弃既得利益固然可苟全性命,但太原王氏也将失去魏晋以来的骄傲,彻底沦为辽东附庸;可如果王氏满门热血只是为了捍卫所谓既得利益,那代价未必太大了。

正当王卓、王聿二人犹豫不定之际,突听门外有声音传来。

“家主,河东裴嶷来访!”

“谁?”突听下人来报。王卓、王聿屁股下像着了火似得,一步三跳来到门口,抓着来人胳膊急急问:“再……再说一遍,到……到底……谁来了?”

“来人自称是河东闻喜人,姓裴名嶷,他……”

王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