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义之传说 >

第52章

义之传说-第52章

小说: 义之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出去一会儿后,他穿着一身歪八裂枣的曹家小兵服饰,跟在一群撵马的小兵身后向营门跑,边跑边用沙哑的嗓音叫:“抓住他呀,别让他跑了。”嘴里喊,心中悲哀无比:我的形象哟!我是士族呀!回去后,打死我也不说是怎么逃得。
    马上的骑士身手很好,曹营的小兵也没有拦截惊马的本事,愣被战马以不伤一人一物的战绩冲出了营盘。赵羽在战马冲出营盘后没多久就下了马,他虽然仁慈,却也不是善良之辈,在马和人之间,他毅然选择了人,所以,他跳下马后,不顾马伯伯的愤怒,又给了马伯伯的屁股一匕首,吃痛不过的马伯伯只好继续前冲,身上轻松了,跑得也就更快了。曹军大将动作也不慢,很快就追了出去,只不过,拉马还是需要不短的时间,因此当他们抓住已经安静下来的战马时,马上的人早没了踪影。无奈的众人在把方圆十里的地方都搜遍了,也没找到人,只好回去向曹操交差了。曹操在郁闷了一阵子后,也只好算了。这一逃跑事件中,有两个人将沮授和赵羽联系在了一起,他们就是郭嘉和张辽。深知这个小兄弟脾性的两人却都没敢去跟曹操说,郭嘉是因为没有抓住人,没有证据的事情他不会自找麻烦;张辽是害怕,他不敢去说,这毕竟不是小事。
    赵羽下马后施展轻身功夫飞快地跑了回去,正好把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地沮授接应到。沮授也顾不得形象了,在赵羽的带领下,绕过曹军营盘向北狂奔,两人一口气跑出十来里,直到沮授再也动弹不了才算止住。休息过来的沮授一迭声感谢小兄弟,赵羽毫不隐瞒地告诉了他自己的姓名。
    沮授大惊之下却是狂喜,他以为赵羽是自己人,且不说征调赵羽前来官渡就是他出的主意,眼前赵羽专门来救他的行为就说明了一切:“北海神之子,咳,咳,果然名不虚传。可惜你到的太晚了,否则我军……”
    赵羽一听:“先生,您误会了。我可不会为袁大人效力。”
    “啊?!这是为何?”
    赵羽作了一个标牌似的耸肩动作:“他连你的话都不听,算什么霸主。跟着这种人,早晚死翘翘。”
    “厄……”沮授被噎住了。
    虽然赵羽如此不看好袁绍,但沮授还真当了赵羽心里的蠢蛋,无论赵羽怎么劝说,一定要回去,不仅他自己要回去,还要让赵羽一同回去,美其名曰要让赵羽实地考察一下袁绍,从而证明袁绍并不是赵羽心中的那个笨蛋。
    面对如此不知好歹的沮授,赵羽也口不择言了:“先生太大度了。袁绍夺你兵权不说,大战前羁押于你更是说不通,他还重用郭图等无知之辈您也忍,可是,我想问问先生,如果他杀了田丰先生,您还能不能忍。”
    沮授一愣:“你胡说。伯皓兄虽然多有冲撞,但他对主公的忠心无人能比,主公绝对不会杀他。”
    赵羽冷笑一声:“外宽而内嫉,如果这次获胜,袁绍最多羞辱你们这些反战派,可眼下他大败而回,为了面子,绝对会对你们下黑手,还有郭图等人从中为虎牙。这其中的道理先生应该比我明白才是。”
    沮授默默无语了半天还是摇头:“主公或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绝对不是你说的这种无情之人。子玉,你跟我一同回去就知道了。”
    赵羽撇嘴做了一个坚决不干的手势:“沮先生,我是不会陪你回去的,最多把你送过黄河。至于袁绍会不会对你下毒手,我也不知道,但他一定会对田先生下毒手。您一定要回去也行,记得把田先生救了吧!”
    赵羽也不勉强沮授了,反正在这些古人眼里,忠心比啥都重要,人我已经救了,他一定要回去,我也没办法,或许袁绍不会杀他,也能因为他而放过田丰,我也算救了两个人了。这样想着,赵羽好不顾忌沮授一心拉他北上,真把沮授送过了黄河。过河后,两人上了岸,赵羽对沮授说了一句拜拜,立马跳回了渡船,拉着船老大又回去了。沮授还在思考啥是拜拜,回身就看见船向江心而去,也只好哀叹一声,自己回去了。
    ^^^^^^^^^^^^^^^^^^^^^^^^^^^^^^^^^广告时间^^^^^^^^^^^^^^^^^^^^^^^^^^^^^^^
    PK票没了,该点的点了,能给的票给了,梦无话说了,溜走………………
   
第六章 心结(2)


    赵羽自信满满地回了官渡,却不知道自己费心救人一点结果也没有,袁绍对逃回的沮授没有半点信任不说,还在沮授回到黎阳之前就已经派人回邺城赐死了田丰。沮授万般灰心和痛苦之下做出了寻死的决定,他在曹操后来兵逼黎阳的时候,毅然亲身到曹操军营里谈判,这种弱者要求强者收兵的事情自然不会成功,沮授以一种英勇无畏的姿态去刺杀曹操,被曹操的近卫当场杀死。曹操虽然一心想留下沮授,但在他这种寻死的行为面前也只好落下几颗鳄鱼眼泪,下令厚葬。赵羽得知后,也只能郁闷地唏嘘几声,再次体会到了历史无法改变的感慨。
    赵羽从官渡回到汝南时心情极为不好,众人以为他在为孙策之死而痛苦伤心,无不劝慰,可赵羽依然没有释怀的意思,还经常暗中哭泣,这让大家都有点无措。经过了一番商量后,这日赵云将他喊到了自己的宿营处,太史慈也过来了,还叫上了才归来不久的简雍,再次和他谈心。
    “人死不能复生,你做的已经很好了,伯符将军之死是天命难为呀!”同样的话在太史慈嘴里已经说了无数次了。
    “是呀,子玉,你做到了该做的一切,用自己的血救治朋友,这已是最为难得的了,你真的没有必要为没有救下孙将军而伤心。”简雍是一个君子,他听太史慈说了赵羽救治孙策的过程后,一直感慨万千。
    “子玉,为兄明白你的心情,为兄更明白你为了救治伯符将军已经用尽了一切办法,你不应该有遗憾。你这样自责内疚,伯符将军在天英灵会不安的。”赵云最了解赵羽,因此从另外的方面进行劝导。
    面对他们的苦心,赵羽却是苦笑。赵云他们此时还不知道赵羽是从官渡逛了一圈后才回来的,还以为他是从江东直接回来的,因此才把赵羽的闷闷不乐当成了孙策之死的后遗症。赵羽早就从孙策之死中解脱出来了,既然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既然自己想改变历史也不行,那他心里就不会有内疚,就像赵云所说,他已经尽力而为了。让赵羽如此痛苦的却是官渡之战的结局。袁绍败了,败的毫无悬念,曹操赢了,却赢得趾高气扬。赵羽明明替曹营争取到了粮草,可投降曹营的袁兵还是没能逃脱被坑杀的命运。
    当日,赵羽送沮授过河后就快马加鞭回了官渡,但在半路上,他遇上了被他救治过的伤兵,十几个人相互扶携着往北走,神色凄惨无比,状况也糟糕之极。赵羽以为他们是被曹军撵走的,毕竟这些伤兵伤势都重,曹营不可能留下这些人。但他们看见赵羽的瞬间就痛哭失声,拜伏在地磕头不已。赵羽一问之下,才知道袁军在官渡战场上投降的近两万伤兵被曹操下令全部坑杀,而被赵羽救治过的重伤员因为躲身在伤兵营和外面侥幸逃脱,曹军大军回撤后,他们急忙向家乡逃来。
    “恩人呀,要不是您的搭救,俺们也被杀了。”
    小兵们感恩的话语赵羽根本没听到,得知这一噩耗他傻了,他原本以为曹操坑杀降俘是因为没有粮食,为了保证自己士兵的生存和消灭潜在的危险不得不做出的恶行,因此,他巴巴地跑去给曹操出主意,让他获得粮草。没有想到,粮草到手的曹操还是坑杀了俘虏,而且是伤兵。
    “为什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两万人呀,活生生的两万条性命就这样没了?”
    面对赵羽的痛苦,这些小兵不会理解,其中一人叹气道:“这就是战败者的下场。当初俺们杀别人,现在别人杀俺们,这就是当兵的命。”
    “你们?你们也杀过伤兵?”赵羽瞪大了眼睛。
    面前的小兵低下头:“每次打完仗,上面都会让大家清理战场,遇上俺们这样的,就不会留下。别说敌人了,就是自己的兄弟受了重伤,也没有人去管。我们这次是遇上恩人了,像您这样的人,俺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那,那些没有被害的士兵哪?你们没有能力去解救他们,那些士兵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昨天的战友被这样残杀而无动于衷?”赵羽突然想起,袁绍即便失败,那些降兵也比曹军的人数多。
    “解救?恩人,那是将军们下令杀的人,谁敢去解救?没有受伤又投诚的兵都被安置了,他们又可以拿军饷养活家人了。”
    “什么?”赵羽大叫起来:“你们,你们就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坑杀了?”
    小兵茫然地看向赵羽:“这,俺们也只好逃呀,实在逃不掉,那也是命。再说,每次打完仗,都是这样呀,这样处理伤兵和俘虏,这是惯例。这次,俺也以为自己死定了,可俺们这不是遇上恩人您了,才保住命嘛!”
    “惯例?这居然是惯例,对自己人也这么残忍,居然还是惯例。这是什么世道呀!”赵羽虽然深知古代战争的残酷,却从来没想到会残酷到这种地步。
    满心悲愤地赵羽回到汝南后就成了闷闷不乐的人,他实在转不过这个弯来,活生生的人,就因为受了点伤就被弃之如缕,活下来的人还不以为是,这种对生命极端的冷漠让赵羽无法释怀。今天,面对三个专门劝解他的人,赵羽也不想再苦恼下去,干脆在他们这里了解一下这些掌握了士兵性命的人的想法。
    他首先问的却是简雍:“先生是智者,更是贤者,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简雍坐直了身子:“子玉太谦虚了,你说就是。”
    “您怎么看待白起?或者说,您怎么看待白起坑杀赵卒40万的行为?”
    简雍没有想到赵羽问得是这种问题,他想了想才回答道:“白起身为秦国大将,坑杀降卒是为了取得最终的胜利,赵国失去了这40万青壮,国力无法恢复,秦国后来能轻易灭了赵国,白起坑卒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虽说这是战争的手段,但坑俘绝非君子所为,40万条性命换取的功名,也绝对是恶名,白起之死虽说是秦国的猜忌,但这40万条性命也的确是绞死他的枷锁。”
    “这么说,先生也是看不起白起了。”
    “当然,贤者最看不起的就是这样的人。”
    赵羽叹口气继续说:“我知道世人都谴责白起坑卒的恶行,可有人却告诉我,杀害受伤的降卒就不算大恶之行,还说这在战场上是惯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第六章 心结(3)


    简雍愣了一下,想了想回答道:“杀俘不祥,这的确不是君子所为,可受伤的敌卒……,确实是有被杀的现象。战场上很少留下受伤的俘虏,一般都是就地解决,这也有原因。如果是绝对胜利的一方,有时间也有财物来安置这些受伤的降卒,也能不杀,可战争进行之中,一般情况下都顾不上这么多,毕竟行军之中,俘虏都难监管,更何况这些伤兵,不杀又怕留下后患。”
    “后患?他们已经是伤兵了,还能成为什么后患?伤兵也是人,他们家中也有父母妻子儿女,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为什么同为人类,为什么都是军士,竟能对自己的同类下这样的毒手?我不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