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乘鸾 >

第102章

乘鸾-第102章

小说: 乘鸾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墙之隔,纪小五听到这里,松了口气。
  他身边的少年一脸纳闷:“纪维,那个是你表妹?她刚才放蛇咬人了?”
  刚说完,就被纪小五拍了脑袋:“什么放蛇咬人?这是她们诬陷我表妹!”
  又冲墙那边喊:“喂,你下学了没?”
  那边传来明微的声音:“表哥要回家了吗?且在书院门口等我。”
  “谁要等你!”纪小五嘀咕了一句,却又对小弟们挥挥手,“走,下学了!”
  听得那边少年们的笑闹声远去,明微低下头。
  别人都走了,这里只剩下孙蔚。
  孙蔚被吓傻了,战战兢兢地不敢看她。
  “刚才不错,没把我招出去。”
  谁知道,孙蔚听得这句,竟大哭起来。
  “她们不会放过我的,她们不会放过我的……”
  “她们?”明微饶有兴致,“你说文三她们?”
  孙蔚蹲在地上,缩成一团,抱住自己的手臂,害怕极了的样子。
  不管怎么说,孙蔚也是个官家小姐,怎么就怕成这个样子?
  她便也蹲下去,问她:“她们到底对你做了什么?居然把你吓成这样?你不是斋长吗?想来先生们应该很信任你才对,她们欺负你,你找先生不就好了?”
  “你根本就不懂!”孙蔚喊了起来。
  明微拍了拍她的头:“我是不懂,所以才问你呀!”
  孙蔚抖了半天,才道:“她们把我按在水里,我快要憋死了,才把我拉上来,又按下去……”
  明微皱了皱眉,这帮小姑娘,居然玩得这么凶残?简直是酷刑折磨,而且还不留痕迹。
  “我也不想这样的。可她们说,不把你叫来,就……呜呜呜……”孙蔚埋头大哭。
  “那你为什么还上学?你又不考科举。”
  孙蔚抹着泪:“我们家世代书香,进了明成书院,又被退回去,让别人怎么看?”
  “……”明微无语了。有病吧?名声重要到这个程度?
  说到这里,孙蔚又打了个冷战:“她们肯定又要想办法收拾我了,怎么办,怎么办……”
  明微看着她:“本来呢,你今天当了帮凶,我不想理你的。不过,看你这么可怜的份上,帮你一把好了。”
  孙蔚愣愣地看着她。
  明微左右看看,起身折了一根柳枝过来,拿出小刀,做成一根简易的柳哨。
  她掐起指诀,施了个法,将几道法力封存其中。
  “喏,以后她们再想欺负你,就吹响它,会有神仙来帮你。记住,你有三次机会。”
  孙蔚握着这柳哨,整个人都傻傻的。
  明微拍了拍她的头:“别随便乱试啊,用一次少一次。”
  说完,往校场外走了。
  她眯起眼,看着逐渐下落的夕阳。
  孙蔚是斋长,负责记录品行,以后逃课想不被家人知道,少不了她的遮掩……
  她换好衣裳去找多福,发现多福身上脏兮兮的,头发也乱了。
  “你这是在地上滚了好几圈吗?”
  “小姐……”多福怯生生的。
  “有话就说。”
  多福差点要哭了:“奴婢可能给您惹祸了,我、我把那些小姐的丫鬟打了……”
  明微托住差点掉下来的下巴,问她:“你不会无缘无故打人的,是她们想打你,对吗?”
  多福含着眼泪点头。
  明微就叹了口气,摸摸她的头发:“好啦,我知道了,我们回家吧。”
  多福惊呆了:“小姐,没、没事吗?”
  “哦。”她表扬,“打得好。”
  在书院门口和纪小五会合,两人带着多福,慢悠悠回家。
  “我回来了。”纪小五有气无力地推开门。
  纪大夫人正在指挥下仆挪花盆,抽空看了他们一眼,突然瞪着纪小五目露凶光。
  “纪小五!你又打架了?”
  纪小五拍了拍有点脏的衣服,很镇定:“没有啊!蹭了点灰而已。”
  “你还狡辩!”纪大夫人揪着他的衣领,“这是什么?哪来的血?”
  纪小五低头一看,顿觉大事不好。
  是赵大的鼻血,不小心沾到了!
  头脑一懵,他脱口而出:“又不是我一个人打架,表妹也打架了!”
  纪大夫人看了眼衣裳整洁的明微,更凶了:“你能不能省点心?自己惹事还拖表妹下水?你好意思吗?”
  纪小五喊出来纯属直觉反应,这会儿恨不得甩自己一巴掌。
  早知道娘不会信的,他干嘛要说出来,让自己挨更大的骂?
第182章 琴课
  明微推开学舍的门,屋里一静,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她投过来。
  明微从她们面前走过,将这些千金小姐的表情收入眼底,很容易发现她们分了三派。
  一派就是文如她们,看着她的目光带着愤恨。一派和孙蔚一样,垂着头不知道是不敢看,还是没兴趣。最后一派跃跃欲试,很想和她说话的样子。
  明微谁也没理,只管回自己的位置坐好,等着先生来上课。
  早上照例是经义、算学或德育。
  明微走着神听完了。
  下午选修,想上什么课就去哪位先生的书斋。
  明微背着琴,慢吞吞地走在路上,忽有一名少女喊她:“哎,你也上乐理课吗?”
  她依稀记得在凌寒斋看过这位,便点了点头:“是啊!”
  她就笑道:“正好,我们也上乐理课!”
  明微淡淡点头。
  少女倒是自来熟,凑过来小声道:“听说你昨天得罪了文莹她们?”
  文莹?是那位文三小姐吧?
  明微漫不经心道:“大概是吧。”
  “那你要小心了。她们承恩侯家,仗着太子的势,很是嚣张。”
  明微笑着点了下头。
  少女看她谈兴不高的样子,心里知趣,就报了个名:“我姓魏,名晓安,家里有个银青光禄大夫的虚名。琴室到了,先进去上课了。”
  说罢,便和几个同伴进去了。
  银青光禄大夫是个散官,没有实职,一般用来加恩赏赐。这魏晓安,应该是长辈立过功劳,赏了这么个散阶官衔,难怪她没什么千金小姐的架子。
  教乐理的先生,是个二十来岁的英俊青年。
  明微看到他从后头出来,愣了一下,才知明成书院不是只有女先生的。
  看到他出来,一屋子少女齐齐起身问好:“宁先生好!”一个个眼睛发亮,极是兴奋。
  明微的眉头却微不可见地皱了一下。
  非是她不喜男先生,而是这人身上有一种她熟悉的感觉。
  但见这位宁先生一身极有魏晋之风的长袍,身姿清逸,极是潇洒。面容英俊而淡漠,仿佛世间事皆不入心。
  而他的年纪,应该二十五往上,未到三十,正是男子有了成熟魅力,却又年轻朝气的时候。
  这样的相貌,这样的风姿,难怪这些千金小姐,兴奋成这样。
  这位宁先生在琴案后坐下,问:“上次教的曲子,都会了吗?”
  一屋子少女齐声应道:“会了,先生。”
  宁先生点点头,指了最前头那个少女:“弹来听听。”
  “是,先生。”那少女脸颊带了两抹红晕,将自己的琴小心地放在琴案上,拨了两下试手,便慢慢弹奏起来。
  几个音符弹出来,明微忽然心口一跳。
  这曲子她识得。
  曲名叫做绝弦,是师父最爱的一首曲子。
  少女弹完了,羞涩地抬起头:“请先生指点。”
  宁先生神情淡淡:“练得不错,只是有几处指法不对。”细细说了哪里不对,还演示了一遍。
  这位宁先生看着冷淡,教学生倒是细心。
  说完了这个,又叫下一个,一个一个指点过去。
  明微坐在后面,最后才轮到她。
  明微拂了拂琴弦,弹奏起来。
  初时,她的指法有些生疏,但对这曲子极熟,弹奏如行云流水,转音十分圆融,很快一曲终了。
  宁先生看着她,却没有评判。
  他看了很长时间,直到屋里的少女都面露不安,才开口:“这是你第一次来上乐理课。”
  明微低头行礼:“是,先生。”
  “你识得此曲?”
  明微含笑:“早年听人弹奏过。”
  此话一出,琴室里的女学生们都露出惊讶的神情。
  嗯?有什么不对吗?
  宁先生盯得她更紧,口中吐出的字毫无温度:“如果你上一堂课有来,就该知道,此曲乃我所创。”
  明微的笑容凝固在嘴边。
  宁先生袖着双手,缓缓走到她身侧:“说吧,你怎么会弹?”
  明微想了想:“也许,学生所听到的,就是先生弹奏的呢?”
  宁先生神情更冷:“我二十出师,行遍四方,直到年前才入京城。”
  明微马上道:“学生也是才入京城,先前一直居于东宁,说不定与先生碰过面。”
  “我不曾去过东宁。”
  “……”好了,编不下去了。
  宁先生没有放过她的意思,居高临下,垂目而视,一定要个答案。
  眼看屋里这些少女好奇起来了,她只得道:“学生……记忆过人,凡听别人弹过的乐曲,很快就能学会。方才听了这么多遍,复弹出来并不是难事。”
  “为何先前不说?”
  明微道:“学生新来,不想出风头。”
  宁先生又盯着她看了良久,终于收回目光,回去了。
  明微松了口气,不免好笑。
  她说实话,没人相信,说的假话,倒是信了。
  宁先生低头弹了几个调,刚要说话,就见方才这女学生开口了:“先生,您还没有评判过学生的琴技。”
  他头也不抬,淡淡道:“你之琴技,何须我来评判。”
  这话听得女学生们又惊又疑。
  什么意思?是说她弹得很好,不用教了吗?
  宁先生已经不理会这个问题了。
  下了课,明微收好琴,出了琴室。
  魏晓安追上来:“你真厉害,宁先生很少夸人的!”
  明微奇道:“先生夸我了吗?”
  “当然,都说不用评判了,就是你弹得很好,不用再教的意思啊!何况,我也听得出你弹得很好。”
  明微有自知之明。她在乐理上天赋不算很高,只是常年累月的,技艺还过得去。
  但她对宁先生很好奇,魏晓安凑上来,正好向她打探打探。
  魏晓安极是热情:“你说宁先生啊?他叫宁休,不知道是什么出身,年前来到京城,在折桂楼一曲成名,然后就被博陵侯府请去了。没多久,就来书院授课了。”
  明微若有所思。博陵侯府?那杨殊知道吗?
  两人回了书斋,收拾东西准备下学。
  出去时,正好孙蔚回来。看到明微,她垂下头去。
  擦肩而过时,明微听到了她细如蚊呐的声音:“谢谢。”
  明微淡淡一笑,孙蔚身上有一丝她的法力,这是用过柳哨了。
第183章 七夕
  明微在书院的生涯,似乎进入了正常的轨道。
  借由魏晓安,她识得了几个同窗。而孙蔚的情况也在慢慢地好转,偶尔也会跟她说几句话了。
  奇怪的是,文氏姐妹明明厌憎她到了极点,却没来找麻烦。
  明微不认为,她们是被吓住了。要真被吓住,怎么会屡屡用阴沉的目光看她?大概还在找机会吧?
  时节就这样进入了七月。
  七月七,鹊桥会。
  如今天下承平,云京更是繁荣富庶。一个小小的七夕节,各商家竟也争先恐后挂出彩灯来,弄得热闹无比。
  纪大夫人喜滋滋地备了瓜果、针线、小盒等物,与董氏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