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朝锦绣 >

第39章

一朝锦绣-第39章

小说: 一朝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熙见高钺站在院中,也微怔了怔,勉强露出几分笑意:“你怎么来了?”
  高钺站在此处,莫名的喉头发紧,纵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该如何说起,静默了片刻,才艰难的开口道:“习武之人,耳聪目明,那日我一进门便知屋内有几个人了,想必是你坐在屏风后。”
  明熙露出几分尴尬,轻描淡写道:“想来也是,你虽刻薄,断不会如此的不留余地。”
高钺看着明熙道:“那番话绝非说给你听,也非让你知难而退……”
高钺嘴角露出了一抹苦笑,再次轻声道:“我何尝、何尝对你刻薄过,不过总有些不得已。”
明熙笑了一声:“人生在世,哪有那么多顺遂事。高将军的顾虑,我也明白,能断了陛下的妄念,何尝不是好事?”
明熙侧目看向高钺:“高将军今日来,可是有事?”
高钺低声道:“说什么妄念,你年纪还小,不懂这些人的心思……也是好事,若要怪我,我无话可说,但你不必妄自菲薄。”
这般风轻云淡的语气,没有丝毫责怪,如此客气,也不曾有脾气,倒让高钺心中越发的不好受了。
  明熙倒是毫无心结道:“我为何要怪你?休说陛下当时所说,我事前本就不知,若是事前知道了,根本不会赞同。陛下一意孤行,我又怎会怪将军的拒绝。你能那么说,对你对我,都是最好的事。”
高钺急声道:“婚姻之事,非你想的那般简单,以后你总会明白……”
高钺极少有情绪外露之时,此时深蓝色的眼眸中明明溢满了焦急之色。可两人站在这院落中,周围又有不少奴仆,到底许多话不能渲染出口。
明熙道:“以后如何,我已有了章程,将军不必忧心。”
明熙见高钺蹙眉,不禁抿唇笑了笑,轻声道:“这些年,多亏将军明里暗里的照顾,我甚是感念。高家与贺家也非世交,以后总要顾忌一二。将军以后若有事找我,可让人送来拜帖。”
高钺深蓝色的眼眸中,似有什么凝固了,唇角动了动,上前一步,不想裴达却快步走到了明熙面前,侧身挡在了高钺身侧,笑了起来:“时间不早了,娘子还得远行,不送将军了。”
  裴达跟在明熙身边数年,对高钺敬重有加,何尝这般抢白过。虽知缘故起因,可高钺到底心高气傲:“本将军行事,你敢质疑?!”
  明熙挑眉,“我已将阑珊居收拾妥当了,这本是父亲的园子,地契不在我手中,将来从安定城回来,也不会回此处了。”
高钺抿唇道:“阑珊居地方本就不大,也算不上多好,你不喜的话,不住也罢。我在帝京里也有两处院落,一处为陛下赏赐,一处为我母亲陪嫁……”声音之中,似乎带了几分急切与讨好之意,也是往日里从不曾有过的。
明熙指着门外的几个箱笼:“这几箱笼都是当初将军所赠之物,彼时咱们年幼,不管如何,怎么都说得过去。”
“如今惠宣皇后不在了,您和我的母亲也不在了,这些东西我早不该留在身侧,只是一直感念高夫人与将军的照顾之情,不好贸然送回去。如今要搬去安定城,这东西留在何处都显不好。我本打算让人送去高府,如今将军来了,可自行安置。”  
高钺的心沉到谷底,沉到最暗无天日的地方,整个人似乎要在这寒风刺骨中冻碎了。许久,才找到回了声音:“只因我在陛下面前说了那些话,你便不顾咱们多年情谊,绝情至此吗?”
明熙不曾看向高钺:“不是,将军多年的照顾,贺明熙时刻感念于心。可你我之间虽有幼年之谊,也是出于你母亲的托付。这些都是外力,不是能依靠的力量,是我不该升起的依赖之心。”
“人都是要长大的,总有以后,不能一辈子依靠别人给予活着。再者,你我男女有别,如此下去,哪里是长久之计?”
  明熙见高钺一直沉默不语,不禁放轻了声音道:“这些年我从您身上得到的恩惠,足够您母亲还给我母亲的情谊了。将军待人赤诚,将来您要娶妻,我要嫁人,不敢让将军难做。这些东西此时送还尚且还好,若待到来日,再忆起来这段,到时将军的新妇,必然会有所误会。”
高钺闭了闭眼眸,挺拔的身形,仿佛站立不稳一般,在阳光下轻晃了晃。
两人这些年的情谊,高钺又怎会不了解明熙的性格。往日里不管如何生气,她肯刁难、发怒,甚至口出恶言,只因还将人当做是自己人。如今这般的客气,又浅淡,何尝不是说明了她的态度。那番话说出来,高钺不仅会断了陛下的念想,也会让明熙知道自己现在的意思。他以为没有了这一层,两人必然还会一如从前。
明熙心系皇甫策,根本不会对自己有男女之情。他以为他当时开口的拒绝,最多会让明熙觉得自己在婚事上遵从了母亲的意思,即便知道了这些明熙最多也是发发脾气。明明这些年都是如此过来的,怎想到不过是一场拒婚,成了这般难收拾的光景。
  前所未有的绝望感,将高钺整个人整颗心覆盖了起来。可他说不出辩解的话来,甚至觉得自暴自弃的想,这样何尝不是自己本该得到的结果。如此一来,那些暴虐,那些杀戮,那些罪恶,世间一切与自己有关的因果,再也无法沾染不上这个人了。
  可即便已是心若死灰,可高钺依然微有不甘,十年如一日的一切对待,都经不过三言两语的几句话,经不过这尘世间的一个墨守成规的规则,那些真心即便拿去喂……高钺明明以为自己恨到了极限,依然不忍心苛责眼前的人。
  “贺明熙!你何至如斯狠心?”高钺骤然上前两步,将挡在前面的裴达拨开,哑声道,“你可不胆怯之人,为何说这些话时,不敢看着我?”
明熙回眸,望向高钺:“将军这些年征战在外,我总也不懂担忧。只望今后,将军能好好保重自己,一生喜乐安康。”
高钺咬着牙,许久许久,发不出声音来:“好!本将军承情!”





第44章  第二章:朱颜那有年年好(16)
翠微山行宫别苑,栖园算是这个时节翠微山内最漂亮的院落。几百株的梅树与桃树在院内错落着,红黄绿色在雪白的山涧煞是惹眼。
正是寒冬,山内极冷,树木尚未发芽,也只有紧挨汤泉的栖园才能见这片□□。午后,正是一日最暖和的时候,此时,园内三三两两的适龄小娘子东一处西一处,倒是给栖园平添了几抹艳色。
  荣贵妃坐在花庭里,同坐的还有五六个夫人,众人时不时的说上几句话,不觉冷场倒显得其乐融融。片刻后,一个宫婢走了过来附在荣贵妃耳边低语。
  荣贵妃抿唇一笑,点头回道:“陛下这段时日,身体虽有些起色,可你们也不可怠慢了。”
那宫女又在荣贵妃耳边低声了几句话。
荣贵妃听后敛了笑意,冷声道:“贺娘子执意看望陛下,让她去就是,你们还能拦着她不成?她不在意自己的名声,难道本宫还要替她遮掩不成!”
  此话一出,一位身穿绛紫色袄裙,头戴宝石钗环的贵妇,不禁绷紧了面皮,脸色变得十分的难看。
  荣贵妃挥退了宫女,盈盈的望向那脸色难看的夫人:“李家虽日渐式微,门楣不显,百年前好歹也是鼎盛一时的大族。贺夫人虽不是李家嫡出的娘子,想来做娘子时,也是受了不少祖训。怎么做了人家的母亲,反而不知怎么教导女儿?也是,原配留下的娘子,哪里算自己的女儿。”
  贺李氏听闻此言,脸色已是和身上的衣服差不多的颜色,想陪个笑脸,确实笑不出来了:“娘娘也是知道的,明熙自小养在宫中,不常回家,惠宣皇后是出了名的随意洒脱。两年多前出宫后,得陛下恩典自成一府,即便出了宫,平日里想见一面,也是极难的。”
  荣贵妃冷哼一声:“贺夫人的意思,是皇家没有给你教好娘子了?”
  贺李氏忙道:“臣妇不敢,可臣妇到底不是大娘子的生母,郎君也护得紧……”
  荣贵妃不耐的挥了挥手:“罢了,本宫可不管贺大娘子如何,但今日来的两位贺家小娘子,本宫可要好好看看。万一宫中再出个如贺大娘子般的女郎,说不得殿下要责怪本宫了!”
荣贵妃此话一出,有位年纪尚轻的夫人‘噗嗤’笑出了声,随即掩了过去。
贺李氏的脸已是青紫一片,若非是身体平日里保养的极好,只怕早厥了过去。
  笑出声的夫人,是院子当中妇人中,年岁最小的,水灵灵的模样,一看便是才嫁人的新妇。她的容貌极为美艳,肤色赛雪,一双杏眸宛若会说话般,灵动又透着几分犀利。身上的绛红的夹袄陪着乳白色马面裙,乃是南梁的鎏金蚕丝所制,头束流云髻满头的钗环做工极为精致,所镶嵌的宝石虽比不上荣贵妃,但在众位夫人中算是最出色的。
  她掩唇一笑:“整座行苑里,只这栖园内的景致最好。韩郎说,陛下将栖园留给殿下处理朝政的,殿下却将此地特意留给娘娘,亲自着人将炭火和事物安置好。殿下这份孝心,让我等望尘莫及。”
  荣贵妃脸色缓和了下来,佯怒道:“数你这张嘴最会说,与那韩耀倒是般配。你母亲可是个有眼光,挑中了韩耀这样的女婿。”
  慕容芙与韩耀成婚前的事,已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但婚姻大事唯有父母之命,荣贵妃如此说来,不过是为了面上好看罢了。
  慕容芙美眸流转,抿唇一笑,眉宇间说不出的娇艳:“娘娘得陛下与殿下信重,眼光必然比我母亲更好。”
  荣贵妃再次笑了起来:“方才还和王二娘子在一处,怎么舍得来陪我们这些无趣的人。”
  慕容芙道:“阿雅见瓶内的梅花有些蔫,要去找几株新梅换上,我畏寒便没跟去。姑母与众位夫人都是平时所仰慕之人,怎会是无趣的人。”
  荣贵妃神色越发的满意了,望向对面的王夫人道:“本宫看王二娘子性情温和,行事大方,很是不错。”
  王夫人敛目道:“阿雅自小喜欢摆弄些花花草草,这才比别人稍细致些。”
  荣贵妃对王夫人点点头,缓缓侧目滑过众人,正欲说话,却见门口进来几个人匆匆而来,打头的赫然是一身明黄的皇甫策。
  荣贵妃笑了起来:“正要说太子,没成想他倒是来了。”
  皇甫策骤然见满园的姹紫嫣红,有片刻的怔愣,急忙垂眸疾步的朝花庭走来。荣贵妃与众夫人见皇甫策如此窘迫,相视而笑,待皇甫策进门,赶忙起身去行礼。
  皇甫策走进纱帐内,迎面撞上五个起身行礼的夫人,惊讶之余,力持镇定的站在了原地,只那宛若白玉的脸上,露出一抹嫣红色,好半晌勉强镇定下来,温文尔雅的让众位夫人免礼。
  众位妇人虽看似目不斜视,但都在暗中打量这已近三年不出来的太子殿下。今日的他身着浅黄色的广袖长袍,整个人站在花庭中间,说不出的芝兰玉树,俊美无俦。
  皇甫策感受到了众多打量的目光,垂眸蹙眉,轻声道:“不知皇婶找侄儿何事?”
  荣贵妃听到皇甫策的称呼,眉宇间的喜色更重。荣贵妃虽是泰宁帝的原配,但因并未封后,严格的说来只能算是贵妾,如今得太子一声皇婶,皇甫策的敬重可见一斑。
  荣贵妃笑道:“太子在宫外养伤许久,众位夫人已是多年不曾见过,这才将殿下叫来,见上一见。大家本都是不远的亲戚,太子不必拘束。”
王谢陈刘与贺家,都是百年的世家,自来有通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