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一朝锦绣 >

第161章

一朝锦绣-第161章

小说: 一朝锦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氏乃百年的顶级门阀,与各大士族世代联姻,陆氏因是南朝士族,比别家的士族多了几分清高,当初陆氏也并非是没有适龄与身份相当的小娘子送去翠微山甄选太子妃。
  可这一代陆氏嫡长女正是王敛知的夫人陆氏,乃王氏之宗妇。先前就有王陆氏送来消息,说太子妃已定了王氏二娘子,其次就是陆氏娘子不屑被皇室甄选,自然更是不屑将庶女送去宫中为人妃妾。因陆氏族群是如此性情,也就导致了王陆氏看不上王雅懿的做派。
  言归正传,这奏折虽为草拟,但写的正是谢放与贺女郎的婚事,准确的来说,这是一封瞒着所有人的赐婚圣旨。
  自然,两人的婚事,也不是不可以,贺女郎自幼养在宫中,又出了贺氏宗族。陛下为她赐婚算是有理有据,可谢氏那边就不好说了,大士族的婚事,即便是个庶子,哪里是一张圣旨就能草率定下的。
  陛下若是真心与人做亲,哪怕要谢放尚公主,也必须下旨之前和谢氏私下商定好,经过谢氏点头才可以。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才相得益彰。
  哪里有别人不知情下,将别家眼看着前途无量的郎君,偷偷定给个没有身份的人。何况,陆氏已有意与谢氏结亲,相中的就是镇守甘凉城的谢放,陆氏舍出去的那可是嫡幺女。
  六福可不管陆旭的脸色多难看,根本不离去,眼巴巴的等在配房里,专等陆旭将圣旨弄好,好回宫交差。陆旭捧着烫手山芋般的草拟圣旨,坐立难安,让人从后门寻谢楠去了。
  半个时辰后,陆旭打翻了一盏茶,伤了手不说,还模糊了陛下草拟的圣旨。六福自然知道这其中猫腻,虽是气得脸色铁青,甚至难得很是无礼的指着陆旭冷哼了一声,可还是没有办法,只得拿着糊了的圣旨气咻咻的回宫了。
  此番回去,泰宁帝沉着脸看了会糊了的圣旨,当下不言不语,也不曾发怒,只让六福不要声张出来。皇甫策对政事的掌控与手腕,自然是泰宁帝有所不及的,养伤的三日,已将堆积如山的奏折,批复的七七八八。有心想入太极殿,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揽胜宫那边不但有六福亲自照看,明熙更是早出晚归的,根本不给皇甫策机会见面。前些时日,皇甫策还特意去御花园太液池晃荡了两日,终是没有那么多巧合。从政变当夜与明熙分开后,在上元节之前甚至无缘相见,上元节那日,皇甫策又被众人围在中间,等找到与明熙说话的空档,早已人去多时了。
  若只有有泰宁帝的阻挠,皇甫策是丝毫不惧的,可这般手段与配合,不用深想,这也是明熙自己的意思。两人自幼相识,双方也算了解的十分透彻,若明熙一意孤行,皇甫策这般的筹谋,也有些棘手。
  好在,泰宁帝虽对太子不喜,到底在乎皇甫策的安危,将已暴露的祁平这一支暗卫给了东宫。皇甫策深居简出,自然也不用暗卫保护,吩咐做些事还是可以。
  是以,从泰宁帝十五那夜听了壁角后大发雷霆,到明熙拒婚谢放,以及泰宁帝已在当夜拟好了圣旨,直接送到中书侍郎的家中,逼其润色,事无巨细,太子殿下可是悉数尽知。
  正月十七这日一早,钦天监早早的将算好的三个吉日吉时,如往年那般送至陛下案头。
  泰宁帝正烦心明熙的婚事,看见吉日吉时,不胜其烦,又有几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当下一挥手,就送去了东宫。
  虽是私拟圣旨行不通,泰宁帝已打定主意,不管定在那日开印,一定豁出老脸去,破罐子破摔,直接下个口谕,当堂逼迫让谢楠许婚,给谢放与明熙赐了婚,余事就不管了。
  泰宁帝的做法虽简单粗暴,但若是成了,双方也就不好反悔了。
  自然,泰宁帝也本打算给谢放打个招呼,可从谢放被拒后,竟是不曾想过入宫求见过泰宁帝,害得六福为了特意给谢放开后门,白白的在宫门外等了两日。可若是让泰宁帝下旨见谢放,先不说有太子与谢氏的阻挠,光觉得上杆子嫁女儿,还要提前和人家说好话,着实有点掉架子。可这两日泰宁帝的气定神闲,越发的让皇甫策有些捉摸不透。
  





第178章 第七章:祗为恩深便有今(16)
正旦祭天回宫后,泰宁帝当下就欢天喜地的将奏折与诸事送去了东宫。
  虽是腊月的最后几日有明熙的帮忙,泰宁帝也着实勤快了几日,将急奏的折子批复了不少,但这对已堆积了三五个月的奏折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是以,太子还不曾养好身体时,案头的奏折已堆积如小山。
  正旦后,泰宁帝再次尝到久违的悠闲自在,再也不肯动半分脑子。先时压着明熙养了几日的伤,都是不重的皮肉伤,没两日就好得七七八八。
  爷俩每日辰时早膳后,整理抄写佛经,好在明熙当初伤的肩窝不是拿笔的那边。午息之后,还去优哉游哉的跑会马,明熙虽还不能骑马,但也要陪同左右。晚上用膳后,明熙还要将早上临摹好的佛经,给泰宁帝念上一遍,如此一天就过去了。
  正月里,时人不是在走亲戚,就是在宴客。东宫养伤,闭宫不见客。自前番宫变,泰宁帝懒得应酬各方,嫔妃也都不出来露头了,反倒大雍宫似乎一夜之间静寂了下来。
  经历了腊月二十八那夜的惊险,虽泰宁帝不顾韩耀规劝,执意去了西城门,可赶到的时候已尘埃落定。泰宁帝见太子优哉游哉,站在大军的后面,当下拽走了面色黯淡双眼红肿的明熙,顺道重重的哼了一声,问都没问亲侄子一声。可见不管经历了多少,泰宁帝也不见得多喜欢太子。
  可太子年节后,也说得上至诚至孝了,养了三天伤,便去大雍宫晨昏定省。可架不住泰宁帝看见太子那张脸就心塞,以太子有伤在身需要静养,挡在太极殿外。
  东宫当初被禁宫时,从嫔妃到宫人,不是袖手旁观,就是落井下石,如今许多人日夜担忧太子秋后算账,恨不得夹着尾巴做人,自然不愿出来惹眼。太子所过之处,已到了寸草不生的地步。
  本来这般各自相安无事,眼看三月初三也会平安交替,可正月十六一早,中书侍郎陆旭接到了六福亲自送到陆府的圣旨,犹如晴天霹雳,恨不得当场晕了过去。
  陆氏乃百年的顶级门阀,与各大士族世代联姻,陆氏因是南朝士族,比别家的士族多了几分清高,当初陆氏也并非是没有适龄与身份相当的小娘子送去翠微山甄选太子妃。
  可这一代陆氏嫡长女正是王敛知的夫人陆氏,乃王氏之宗妇。先前就有王陆氏送来消息,说太子妃已定了王氏二娘子,其次就是陆氏娘子不屑被皇室甄选,自然更是不屑将庶女送去宫中为人妃妾。因陆氏族群是如此性情,也就导致了王陆氏看不上王雅懿的做派。
  言归正传,这奏折虽为草拟,但写的正是谢放与贺女郎的婚事,准确的来说,这是一封瞒着所有人的赐婚圣旨。
  自然,两人的婚事,也不是不可以,贺女郎自幼养在宫中,又出了贺氏宗族。陛下为她赐婚算是有理有据,可谢氏那边就不好说了,大士族的婚事,即便是个庶子,哪里是一张圣旨就能草率定下的。
  陛下若是真心与人做亲,哪怕要谢放尚公主,也必须下旨之前和谢氏私下商定好,经过谢氏点头才可以。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才相得益彰。
  哪里有别人不知情下,将别家眼看着前途无量的郎君,偷偷定给个没有身份的人。何况,陆氏已有意与谢氏结亲,相中的就是镇守甘凉城的谢放,陆氏舍出去的那可是嫡幺女。
  六福可不管陆旭的脸色多难看,根本不离去,眼巴巴的等在配房里,专等陆旭将圣旨弄好,好回宫交差。陆旭捧着烫手山芋般的草拟圣旨,坐立难安,让人从后门寻谢楠去了。
  半个时辰后,陆旭打翻了一盏茶,伤了手不说,还模糊了陛下草拟的圣旨。六福自然知道这其中猫腻,虽是气得脸色铁青,甚至难得很是无礼的指着陆旭冷哼了一声,可还是没有办法,只得拿着糊了的圣旨气咻咻的回宫了。
  此番回去,泰宁帝沉着脸看了会糊了的圣旨,当下不言不语,也不曾发怒,只让六福不要声张出来。皇甫策对政事的掌控与手腕,自然是泰宁帝有所不及的,养伤的三日,已将堆积如山的奏折,批复的七七八八。有心想入太极殿,别说门了,窗户都没有。
  揽胜宫那边不但有六福亲自照看,明熙更是早出晚归的,根本不给皇甫策机会见面。前些时日,皇甫策还特意去御花园太液池晃荡了两日,终是没有那么多巧合。从政变当夜与明熙分开后,在上元节之前甚至无缘相见,上元节那日,皇甫策又被众人围在中间,等找到与明熙说话的空档,早已人去多时了。
  若只有有泰宁帝的阻挠,皇甫策是丝毫不惧的,可这般手段与配合,不用深想,这也是明熙自己的意思。两人自幼相识,双方也算了解的十分透彻,若明熙一意孤行,皇甫策这般的筹谋,也有些棘手。
  好在,泰宁帝虽对太子不喜,到底在乎皇甫策的安危,将已暴露的祁平这一支暗卫给了东宫。皇甫策深居简出,自然也不用暗卫保护,吩咐做些事还是可以。
  是以,从泰宁帝十五那夜听了壁角后大发雷霆,到明熙拒婚谢放,以及泰宁帝已在当夜拟好了圣旨,直接送到中书侍郎的家中,逼其润色,事无巨细,太子殿下可是悉数尽知。
  正月十七这日一早,钦天监早早的将算好的三个吉日吉时,如往年那般送至陛下案头。
  泰宁帝正烦心明熙的婚事,看见吉日吉时,不胜其烦,又有几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意思,当下一挥手,就送去了东宫。
  虽是私拟圣旨行不通,泰宁帝已打定主意,不管定在那日开印,一定豁出老脸去,破罐子破摔,直接下个口谕,当堂逼迫让谢楠许婚,给谢放与明熙赐了婚,余事就不管了。
  泰宁帝的做法虽简单粗暴,但若是成了,双方也就不好反悔了。
  自然,泰宁帝也本打算给谢放打个招呼,可从谢放被拒后,竟是不曾想过入宫求见过泰宁帝,害得六福为了特意给谢放开后门,白白的在宫门外等了两日。可若是让泰宁帝下旨见谢放,先不说有太子与谢氏的阻挠,光觉得上杆子嫁女儿,还要提前和人家说好话,着实有点掉架子。可这两日泰宁帝的气定神闲,越发的让皇甫策有些捉摸不透。
  
  天色已晚,东宫正书房,今晨送来的钦天监的折子,随意的被翻开。
  皇甫策拿起了朱笔,站在案头沉思了半晌,抬手撂了笔:“最近你可有见到贺女郎?”
  柳南对皇甫策这几日的喜怒无常,颇是习以为常:“哎呦喂,陛下防您就跟防贼一眼,您自己都近不了太极殿十丈,这大雍宫上下谁不知奴婢是您的人呐!”
  皇甫策瞥了眼柳南:“别贫,说正事。”
  “最近这几日,太极殿里颇为风平浪静的,娘子对陛下那叫千依百顺……”虽是弱不可查,可柳南听见皇甫策轻哼了一声,忙改口道,“十五那夜陛下大发雷霆后,次日也不曾再给娘子脸色看,如今两个人不知怎么地,倒是看起来更是亲近了。”
  皇甫策抿着唇道:“明日就十八了,裴达入宫了吗?”
  柳南忙道:“十五一早就来了呢!还带了两车漠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