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明徐后传 >

第69章

大明徐后传-第69章

小说: 大明徐后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妃少时曾经学父亲常遇春习武,身体康健,原本没有这个病症的,闻到柳絮便呼吸困难,泛哮喘病是一次不慎流产后落下了病根。
    所以每年春夏之交,柳絮纷飞时,太子妃基本闭门不出,以免病发。
    太子妃木然的往金鱼池里投喂着鱼食,淡淡问道:“水生睡着了?”
    朱雄英从病发到离世,到出殡入葬,太子妃一直陪在长子的身边,自身也病倒了,因怕过了病气,对东宫其他人又不放心,便一直拜托亲妹子常槿照顾幼子水生。
    提起小外甥,常槿眼里有一抹暖意,“嗯,水生很乖的,吃饱了就睡,醒了就自己玩一会,也就尿了哼几声,提醒奶娘给他换尿布。”
    说起亲儿子,太子妃眼里却并无波澜,说道:“那就好,水生能吃能睡能长肉,过了百岁连咳嗽都不出一声,没病没灾的,比他哥哥有福气。他哥哥福薄,投胎到了帝王家,却没有福气享用富贵,早早就转世投胎,去当别人家的儿子了。”
    常槿知道太子妃伤心难过,她一个未出阁的闺秀,无法体会丧子之痛,任何安慰的话都是苍白的,只得说道:“姐姐,你要早点振作起来,水生将来还要指望你呢。”
    太子妃噗呲一笑,好像在听什么笑话似的,“指望什么?有什么好指望的?人这辈子得到什么、失去什么都是天注定,强求不得。”
    “我以前以为自己看透了,放下争宠夺利之心,不在乎那些贱人的小伎俩,好好守着两个儿子过活,可是这又如何呢?九死一生产下水生,老天却把我的熊英夺走了。现在想想,我好后悔自己怀孕时冷落了熊英,坐双月子的时候也一心扑在水生身上,很少关心熊英,若是……”
    太子妃木然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若是有从头再来的机会该多好?可是老天不给任何人重来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是错过了,老天定是在惩罚我不珍惜熊英,将他收回,可怜我们母子只有八年的缘分。熊英,我的儿啊,将来若再有机会做母子,为娘一定不会再犯这种错误……”
    看着太子妃日夜自我折磨,悔恨。常槿焦心不已,却束手无策。连水生都无法使得姐姐振作起来,她能有什么法子?
    只能眼睁睁看着姐姐枯萎凋零。常槿以柔弱的身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代替姐姐照顾着四个月的水生。
    朱雄英夭折,对大明皇室和朝廷都是沉重的打击。洪武帝在遭遇刺客和嫡长孙夭折双重打击下,得了头疼病的毛病,发作时犹如万针穿脑而过,痛苦不堪。
    太子朱标痛失长子,悲恸万分,还要在洪武帝养病期间代理朝政,操劳过度,强撑着不肯病倒。
    对朝廷而言,嫡长孙是天然的皇储,朱雄英夭折,庶子朱允炆年长,嫡次子朱允熥年幼,意味着将来会经历复杂的皇储之争,必定会照成朝局震荡。
    然后皇储夭折,对有些人而言,这不是痛苦或者危机,而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比如吕侧妃的儿子们和她的家族。
    最近吕侧妃的日子过的很分裂:她梦中几乎要高兴的笑醒了,可是白天在人面前,不得不摆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甚至身体也和太子妃一样消瘦了,即使穿着轻薄的纱衣,也显得娇弱可怜,弱不胜衣。
    似乎春风一吹,她便乘风飞起,入广寒宫看玉兔捣药了。
    吕侧妃拎着食盒到了东宫书房,里头放着她亲手做的藤萝饼,并几样拿手的小菜。太子朱标案前的奏折堆积如山,他抬头瞥了一眼吕侧妃,说道:“放在这里吧,我批完手里的折子就吃饭。”
    吕侧妃娇嗔道:“回回都是这么说,那一次不是原样退回去了?今天臣妾要任性一回。”
    吕侧妃夺过了太子手中的朱笔,拉着他的手说道:“瞧瞧你都瘦了,这样下去这么行呢?身体又不是铁打的,今天臣妾要看着太子吃饭。”
    多年宠妃了,太子胃口全无,却也不好驳了吕侧妃的面子,说道:“摆饭吧,吃完还要看折子。”
    吕侧妃给太子盛汤布菜,聊一些孩子们的小事,“……南平学着裁衣裳了,最近说要给父皇母后做袜子。”
    提起最疼爱的小女儿南平郡主,太子朱标脸上有了笑意,“她还小呢,连剪子都拿不稳,就要学裁衣裳了?可别伤了手指头。”
    吕侧妃笑道:“我也说了,你还小,能绣个帕子就不错了,学什么裁衣啊,没得糟践了绫罗绸缎。”
    朱标吃了一张卷着素菜的藤萝饼,说道:“允炆最爱吃这个,怎么最近很少见他了。”
    吕侧妃说道:“父皇犯了头疼病,你代理朝政,不得空在父皇那里尽孝道。允炆他日夜衣不解带的在父皇病榻边伺疾,汤药什么的也是先尝过了才端给父皇。别说你了,就连我这个母妃也很少见他。也不知此时累成什么样了,怪心疼他的。”
    女儿乖巧,儿子孝顺。
    太子顿时有种欣慰之感,叹道:“我公务繁忙,分/身乏术啊,幸亏允炆孝顺,替我在父皇身边伺疾。”
    吕侧妃说道:“我身份低微,不好进出父皇的寝宫,下次我做了藤萝饼,抄了小菜,太子替我捎给允炆好不好?”其实依吕侧妃今时今日的地位,她要送点东西去洪武帝的寝宫有何难?不过是争宠的小手段罢了。
    太子点点头,说道:“委屈你了。”
    吕侧妃说道:“能够陪伴太子,生下这些个懂事的儿女,臣妾不委屈。”
    自从朱雄英死后,太子和太子妃之间更加疏远了,因为两人只要相见,就会在无形间提醒对方他们有过夭折的长子。
    同样的,只要见到幼子水生,太子也回想起幼年时期的朱雄英,他的心就会痛不欲生,所以他很少去看水生,太子妃也懒得和他计较这个了。
    无穷无尽的丧子之痛,终于抹掉了最后一点点夫妻之情。
    相反,吕侧妃和太子边吃边聊,说着儿女经,关系亲近自在,慢慢的拉着太子走出中年丧子的悲哀情绪,两人原本相爱,此时更有了些俗世夫妻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之感。
    吕侧妃在太子心目中不仅仅是个谈风弄月、生儿育女的宠妃了,她将意味着更多……
    魏国公府,瞻园。
    徐妙仪终于解密了《杨公画谱》,她按照永安郡主口授的方法,将里面各种山水画卷裁剪、拆分、拼字,形成一个崭新的藏宝图。
    她将拼凑的图画细细临摹在一张纸上,烧毁了原图,将仿图放进竹筒,用蜡封好。徐妙仪把玩着竹筒,暗道:我该藏在那里呢?
    正思忖着,二哥徐增寿来找她,说道:“大妹妹,燕王来了,说奉皇上口谕,找你有事呢。”
    徐妙仪去客堂见朱棣,朱棣低声说道:“跟我去湖心小筑,快。”
    徐妙仪算了算日子,心知肚明是什么回事,跟着朱棣上了马车,问道:“是不是永安郡主要临盆了?”
    朱棣点头说道:“昨晚就发动了,一直没生下来。她晕过一次,醒来后非要见你。”
    徐妙仪赶到湖心小筑时,胡善围正在产房里端出一盆血水,神情慌张,“妙仪!你来的正好,夫人她又疼晕过去了。”
    徐妙仪洗净了双手,换了干净的衣服,走进产房,见到侧躺在床上的永安郡主。三月不见,生产的郡主居然比之前更瘦弱了!消瘦的身躯挺着硕大的肚皮,显得格外怪异。
    徐妙仪摸着永安郡主的肚皮,一根根肋骨清晰可见,瘦的恪手。好像肚子里的孩子吸走了她所有的精力和活力,蚕茧似的等待新生。
    或许是感觉到了徐妙仪的来访,永安郡主睁开了眼睛,气若游丝的说道:“你来了,那我放心了,至少孩子会活着。”
    徐妙仪心中一片酸楚,说道:“不要紧,头胎都是这样的,不好生,你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养精蓄锐,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生出来。”
    提起孩子,永安郡主眼里有了一股生气,吃了一碗鸡汤面,一个糖心荷包蛋,脸上有了血色。这时几个丫鬟提了几桶热水进来,将浴盆注满了水。
    徐妙仪问道:“这是做什么?”
    胡善围说道:“你以前给太子妃生产时,不是在水中顺利生下了小皇孙吗?”
    徐妙仪说道:“水中产子,要母体康健,胎位正才行。否则就是草菅人命了。郡主身体虚弱,骨盆窄小,胎位也偏了,双脚朝下,不能水中产子。你们准备一柄干净的剪刀和缝合的针线,我要剪开产道助产。”
    众人听到剪刀、针线等词语,不由得都捏了一把汗。产房里,随着永安郡主撕心裂肺的一声尖叫,终于盼来了婴孩哇哇的哭声。
    “是个皇子!”胡善围抱着襁褓里的男婴,喜极而泣,终于完成任务了。
    徐妙仪熟练缝合产道伤口后,对虚弱的永安郡主说道:“孩子很健康,你放心吧,好好喝药,吃饭,将来的日子还长着。”
    永安郡主重重点点头,“多谢。”
    徐妙仪浑身都是血污,去隔间沐浴更衣,刚刚扣上衣襟,就听见外头胡善围大声叫道:“不好!夫人流血不止!”
    徐妙仪忙冲出去,见永安郡主下半身鲜血喷涌而出,浸透被褥,顺着灵芝如意架子床上流下来……
    没有用了。一股绝望的情绪袭来,徐妙仪浑身发凉,看着永安郡主慢慢冰冷了身子。
    也不知过了多久,徐妙仪突然转身往外跑去,朱棣拦住了她,“你要去哪里?”
    徐妙仪甩开朱棣的手,说道:“去药房看药渣!一定有人做了手脚!”
    
    ☆、第79章 艰难抉择
    
    朱棣拦住了徐妙仪的去路,眼神冰冷,“你不信我?”
    “是你不信我的医术。”徐妙仪和他目光相接,丝毫不让,“永安郡主死于产后血崩。我亲手缝合的产道,开的药剂也是清理宫口化瘀之类的温和药物,她怎么可能说去就去了。”
    你不信我,我也不信你。我们看证据说话吧。
    朱棣眼神一闪,握在剑柄上的右手紧了紧,不声不响的侧身让开道路。
    徐妙仪往前跑了几步,回头问道:“你不一起去看看?”
    两人一起合作,做成了不少事情,已经有些默契了,怀疑归怀疑,分歧归分歧,目前别伤了和气,免得两败俱伤,以后还用得着对方。
    没想到妙仪会叫他一起去,朱棣冰冷的眼神似乎有了融化之意,“不必,我信你,你去看就行了。”
    一句“我信你”,化解了徐妙仪心里的耿介,她去药房看药罐子里的药渣,药渣还冒着热气,她也不嫌弃苦涩脏污,直接用手拨弄着药渣:
    党参、当归、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川芎、三七、紫草、鳖甲、陈皮、海螵蛸、薏苡仁……
    都是按照她开的药物来配的,连分量似乎也是准确的。
    她尤不死心的往药罐子里注入开水,放在炉灶上煎熬出了药汁,自己尝了尝味,甚至喝了两口!
    也没有异样。看来不是药的问题。
    难道老天见永安郡主身在炼狱,看不过眼了,帮她脱离苦海?徐妙仪无奈了对着药盏叹气,回到产房,朱棣正在命人擦洗装殓永安郡主的遗体。
    而隔间的寝宫里,奶娘正在给新生的皇子喂奶。他的生日是母亲的祭日。
    徐妙仪颓然坐下,怅然若失。
    朱棣说道:“要不要见她最后一面?盖了棺就永远见不着了。”
    徐妙仪摇摇头,“人死灯灭,屋里子的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已,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