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

第5章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5章

小说: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乡隆盛的爱将桐野利秋当年可以说是真正的“万人迷”,那还是明治四年,预备“废藩置县”的西乡隆盛率兵进京时,身边的大队人马也一并跟随,并且都被编入了天皇的御亲兵。当时统帅这支兵马的桐野利秋也被任命为陆军大佐、近卫大队长,7月间晋升为陆军少将。那时的桐野利秋尚不过三十出头,不但风度翩翩,而且极为英俊,令万人倾心欣羡。据说在他巡查时,街头巷尾的女孩子们听到他的皮靴在路上响过后都要跑出去争看他的背影。

这样一个“万人迷”,生下的女儿,果然也是美貌无双。

林逸青跟着桐野千穗走进庭院,她的圆发髻上插着一朵粉白色的小花,在他的前面微微颤动着,她不时回头对他微笑。这时,林逸青已经忘记自己身在何地,忘记自己身处一个陌生世界,他的眼中只有眼前的这个美丽柔顺的女孩子。

她的温柔笑容将他彻底融化了,周围的蓝天,白云、鲜花、翠竹在她面前都失去了色彩。这一刻,林逸青终于理解了“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词语的涵义。

庭院中小路的两侧都是青翠的竹林,白雾在竹林中凝成薄薄的一层,悬在半人高的林中微微起伏。走过一座下面有徐徐清泉的小木桥,桐野千穗退到一边,鞠躬把林逸青让进客厅。客厅是纯日本式的,很敞亮,四壁都有大块的镂空,使这里像一个大亭子。外面只有蓝天白云,云都是从近处涌出,飘得很快。墙上挂着一幅不大的浮世绘和一个绘着中国国画风景的扇面,装饰简约典雅,恰到好处。

桐野千穗请林逸青在柔软的榻榻米上坐下,然后自己也以优雅的姿势坐来,有条不紊地把一件件精美的茶具在面前摆开。

第九章茶室密谈

林逸青坐下后才发现,亭子当中,除了自己和西乡隆盛及桐野千穗之外,再无别人。

“呵呵,这位是千穗,桐野利秋将军的爱女,茶艺精绝,萨摩无有出其右者。”西乡隆盛给林逸青笑着介绍道,“不过,喝她的茶,你可得有耐性,呵呵,没有一个时辰,怕是喝不到的。”

林逸青微微一笑:“置身于此仙境,又有绝世红颜相伴,浑然忘却尘世间烦恼,又何惧时光流转?”

听了林逸青的回答,西乡隆盛不由得抚掌赞叹起来,“妙哉!妙哉!”

此时桐野千穗已经从和服中取出了一块洁白的帕巾,开始轻轻擦拭已经极其洁净的茶具,她先是细细地擦一个精致的有着长长细柄的竹制水杓,然后依次轻擦那些白瓷和青瓷的小碗,再用竹杓把一只陶罐中的清泉水舀到一个小瓷锅中,放到一个精致的铜炉上烧着,然后从一只小白瓷罐中把细细的绿色茶末倒进小碗,用竹刷慢慢旋抹……这一切都做得极慢,有些程序还反复的做,仅擦拭茶具一项就用了近半个小时,林逸青目不转睛的看着她做着这一切,本来有些燥动的心慢慢的平静下来。

尽管她的动作很是缓慢,但林逸青并没有感到丝毫的厌倦,桐野千穗那轻柔飘逸的动作似乎有一种催眠作用,令他着迷。不时有清凉的微风从外面的空中吹来,桐野千穗的玉臂仿佛不是自己在动,而是被微风吹拂着飘荡,她的纤纤玉手所摆弄的也仿佛不是茶具,而是某种更为柔软的东西,象轻纱,象白云,象……时间,是的,她在轻抚时间,时间在她的手中变得柔软蜿蜒,流淌得如同竹林中的那层薄雾般缓慢。这是另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中,血与火的历史消失了,尘世也退到不存在的远方,只有白云、竹林和茶香,这真的是日本茶道中“和敬清寂”的世界。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茶终于煮好了,又经过一系列纷繁的仪式后,终于递到林逸青和西乡隆盛手上。林逸青尝了一口那碧绿的茶汁,一阵苦香沁人心脾,脑海中似乎有什么东西变得清澈透明了。

“只要喝到千穗的茶,我平日里不管有多大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西乡隆盛放下茶杯,看着桐野千穗,眼中闪过一丝温柔慈爱之意,“有千穗这样的女孩子存在,世界就很美好,可我们的世界也很脆弱,我们这些男人,应该要爱护这一切才对啊。”西乡隆盛说着,语气变得激动起来,“您觉得呢?瀚鹏?”

“南洲先生说的是。人心向美,美好的人和事物,是值得用生命去守护的。”

听了林逸青的回答,桐野千穗瞥了他一眼,温柔地一笑,又给他沏上了茶。

林逸青看着正在给他倒茶的桐野千穗,心中竟然不自觉的拿她和小桐比较起来。

和小桐相比,桐野千穗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美人,好似仙女一般,给人以可望不可及之感,小桐虽然不似桐野千穗如此淑静,但她的清丽灵动,也令人难以忘怀。如果说桐野千穗是天上的仙女,那小桐便是落入凡间的精灵……

林逸青突然发觉自己竟然沉溺于两个女孩子的比较中不能自拔,脸上不由得现出一丝尴尬之色,他努力的把自己这“邪恶”的念头从脑海当中打压了下去。

“瀚鹏如此大才,想是出身于世家大族吧?”西乡隆盛问道。

林逸青知道西乡隆盛会有此一问,他之前已然想好了说词,是以很从容的点了点头,“世家倒也说不上,在下祖籍福建,福州人氏,先父说来亦是林文忠公的远房亲族呢,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弃学从商,漂泊海外。”林逸青说着,眼中闪过一丝黯然之色。

林逸青说完这番话,在心里暗暗的叫了声“惭愧”。

他现在能想到的可以附会的历史名人,也只有大名鼎鼎的晚清民族英雄林则徐了,只是他不知道林则徐在这个时空是否存在,也叫这个名字,故而用了“林文忠公”的说法。

“瀚鹏原来是林文忠公之后,失敬失敬。”听了林逸青的回答,西乡隆盛肃然起敬,鞠躬为礼,林逸青则抱拳鞠躬还礼。

“瀚鹏此来日本,是为何而来?”西乡隆盛又问道,他说着,紧盯着林逸青的双眼,“我觉得,瀚鹏这般前来见我,当有深意。”

听了西乡隆盛的话,林逸青知道自己已经唬住了他,心中窃笑不已。

他哪里有什么深意,到现在他说的所有的话,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穿越经历。

林逸青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桐野千穗,赫然发现她的面孔竟然有了一丝红晕,不由得有些奇怪,但他立刻便明白了过来。

那会儿在西乡隆盛身后的那顶小肩舆里坐着的女子,应该就是桐野千穗!

想到这里,林逸青的脸上也有些微微发烧。亭子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在下此来,确是专为南洲先生而来。”林逸青定了定神,回想着自己脑中关于这段时间的历史,说道,“南洲先生今日尚可在此享受茶道之美,不问世事,须知外间暗潮汹涌,皆冲先生而来呢。”

听了林逸青的话,西乡隆盛不动声色的饮了口茶,而桐野千穗则抬起了头,又瞥了林逸青一眼。

“噢?有这么严重么?”西乡隆盛笑了笑,“我如今已然隐退,不问政事,不过一田舍翁而已,为何要盯着我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林逸青道,“以南洲先生的大才,纵然退隐,有人也不会放心的。南洲先生难道不明白么?”

“先生以‘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为座右铭,认为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在下一向钦服。”林逸青紧盯着西乡隆盛,仔细地观察着他的反应,“先生可能以为,现在新的日本已经建立起来,一切对内的政治军事事务,当秉公心而行,不应再使诡谋,可世人诡诈,未必人人都如先生一般。先生如不早做准备,只恐大祸将至。”

第十章西乡之忧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呵呵,瀚鹏说的真是一针见血啊!”西乡隆盛叹息起来。

林逸青的话,的确说到了他心中的痛处。

西乡隆盛之所以离开明治中央政府回到家乡退隐,并不全是因为“征韩”之议被否决,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明治政府实施有损于下级武士利益的政策感到不满!

西乡隆盛非常同情下级武士们在明治维新后的悲惨遭遇。他在请求萨摩藩政府救济一个参加过倒幕战争的下级武士出身的士兵的信中写道:“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抛弃,影响德义。”他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言志诗写道:“几经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因为他看不惯许多明治政府高官追名逐利,穷奢极侈,指责他们见利忘义,背叛了维新志士们的维新初衷。

西乡隆盛的个人品德,在日本一直被人们推崇。正是在这些内政问题上,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等人产生了矛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等人尽管有矛盾,但他们都认识到要建立近代国家,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危机,必须消除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是以他们在这个目标下联合起来,全力进行废藩置县的改革。西乡隆盛担任陆军大将兼近卫军都督后不久,明治政府公布《地税改革条例》等5个文件,实行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近代土地制度的地税改革。在此前后,明治政府还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多项资产阶级改革。西乡主持和参与了这些改革,虽在改革内容上没有特别的建树,但他统帅军事力量,以武力为后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应该说是他的特有贡献。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以在倒幕维新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被人们誉为“维新三杰”。

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实就是一次资源与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旧权利拥有者必然会失去原本拥有的资源和权力;维新的概念,套用管理学的理论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管理扁平化的过程。一部分中间阶层必然会被淘汰,也就是一个从最上和最下两个阶层向中间阶层挤压的过程,而这中间最终被剥夺出的权力和省出的资源,就会重新分配到最高和最低的人群中去,从而使管理和生产都达到新的平衡。比如“攘夷”,实质是想要剥夺西方殖民者在日本的资源和特权,为日本本国所用。然而相对当时的日本,西方殖民者是十分强大的,即便萨摩长州这样的强藩在与他们对敌后也深深意识到无法与他们抗衡,如果硬要剥夺他们在日本的资源,很有可能反倒被这些船坚炮利的国家彻底打倒,连主权即本国政府分配自己国家资源的权利都会丢个干净。因而不如承认他们在日本的存在,甚至与之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和必要的军事技术援助,以获得更高的发展资源(所谓的“发展生产力”)的能力和挤压其它阶层的能力(在他们的支持下倒幕);“倒幕”实质是把矛头指向天皇之下,各诸侯之上的幕府将军这一阶层,剥夺他的特权、领地,剥夺他所拥有的资源和分配资源的权力;“倒幕”成功之后的“废藩置县”则等于把这把刀又砍向了诸侯,剥夺他们的资源和权力。然而进一步的军制改革,使得普通平民也拥有当兵的权利和义务,让更多的人有为国尽忠的荣誉感和升迁的机会,等于是这把刀又砍向了下级武士。如果要说到背叛,倒幕过程中出过大力的诸侯和下级武士都是被新政府背叛了的!

西乡隆盛本人其实是非常赞成新的军制的,他知道从公家的角度而言,新的制度能够让日本更加强大。可是从私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