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暮云平-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易空灵泡在温泉之中,身体不由自主地慢慢放松下来。
他不记得究竟有多久,他没有享受过这样的惬意和安宁。尽管他清楚地知道哪怕只是出了这温泉池,走过那片花障,就是勾心斗角阴谋算计的世界,他仍然在这一刻让自己放松下来。他的心其实很疲倦。
自从那一次长公主扑在他怀中表白,他看似平静的情绪之下却是怎么也压不住那种莫名的内疚。如果他对长公主没有超越了界限的感情,只把她当作一个普通的敌人对手,他或许不会有现在这种复杂的心境。但是长公主的才情温柔,那种为国为民毫无保留地付出,在大义面前总是牺牲自己幸福的执着,他不可能漠然置之全无感触。
长公主和叶墨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叶墨做任何事情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野心私欲,亲情对他而言最多只能排在第二位,如果不是易空灵表现出能够支持满足叶墨的才华,也绝对不可能被叶墨如此宠信爱护。叶成伟、叶成贵一旦帮不了叶墨,就会被无情的抛弃。即使叶墨口口声声说要对易空灵好,为易空灵打算,可是当更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叶墨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有可能会伤到易空灵的计划和建议。阴险狡诈,心狠手辣,叶墨的无情是骨子里的,比他偶尔流露出地有情根深蒂固许多。长公主虽然故意表现出冷漠无情。她可以狠心扼杀自己的幸福,却无法对别人残酷,甚至看不得别人的痛苦。就算那个人是她仇人地义子。就算他有过那么“不堪”的经历,就算她明明知道他在做她不希望地事情。她仍然不能真正地狠心绝爱。她爱上了他,在大义与小爱之间挣扎。3*Z中文网z…z…z…c…n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5章 风云大动
江北云轩城。
站在城头向北望,北国一百二十万大军营盘连绵数里;向南望,摄政王派遣的宣旨队伍浩浩荡荡开来。
卢存义整肃盔甲,在云轩城南门调集了最精锐的部队,明面上摆出了恭谨地迎接态势,实际上却是紧张提防,唯恐有变。
早有探子回报,摄政王本人仍然率领大军驻扎在碧云山一带,并没有渡过楚江。这一支先头部队,虽然两千余众,却是礼仪卫队居多,并非征战之师。前来宣旨的是从皖都直接派遣过来的礼部官员。卫队护送着数百装满各种赏赐的车辆,显示着南朝皇帝这一次对卢存义封王犒赏的隆重。
袁斌领兵布防,卢存义身边更是有欧阳世家的几位高手保护,甚至叶墨的人也提前渗透进来,防患于未然。担心宣旨官员的队伍中混有刺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卢存义根本就不打算接受南朝皇帝的封赏。他只想将车辆辎重骗入城中,关起门来软禁这两千人。
迎接宣旨官员入城,进入将军府,摆下香案。
宣旨官员正要展看圣旨宣读,却发现卢存义率众并没有要下跪的意思,他不禁有些奇怪卢存义却微笑着上前一步解释道:“这位大人,请稍停片刻,卢某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想私下里向大人讨教。”
宣旨官员莫名其妙,又碍于卢存义的权势,不敢推托,被卢存义连哄带劝拽进了正堂。
按照卢存义的计划,他将宣旨官员带离。袁斌就会立刻下手将那两千名礼仪卫队缴械囚困。不过早有人先一步洞悉了他的计划,候在正堂,等着他自投罗网。
卫珍惜带着玄素宫的心腹。www;3*Z中文网z…z…z…c…n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6章 诱敌深入
北国平城府。
前方捷报频传,卢存义彻底倒戈,开放北部要塞,亲迎北国军队进入江北。
一般人都认为是南朝逼人太甚。南朝派去宣旨的官员暗藏火器,伙同江湖草莽欲对卢存义行刺。幸好有玄素宫的人及时救护,卢存义才只受了轻伤。卢存义一怒之下,斩杀宣旨官员,缴末所有犒赏,扣押千名礼仪卫队,正式宣告叛离南朝。
叶墨在心中偷笑,易空灵出的这个主意果然有成效。就算谢启尘想要真的杀了卢存义,他势单力孤,将军府高手如云,他怎有机会成功?玄素宫这一次表现不错,立了一功,看来卫珍惜那个小丫头还算识时务。等日后大业得成,不妨让易空灵纳了这个女子为妾,更紧密地控制江湖力量。叶墨洋洋得意的时候,长公主却凭着直觉从前方传来的喜讯中隐约嗅出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长公主总觉得卢存义倒戈这件事情有蹊跷。虽然从各方面情报,前前后后道理看,卢存义倒戈是必然,那么精明如摄政王,计划行刺卢存义为何会失败呢?长公主并不知道谢启尘的事情,所以她反而不像叶墨那样笃定轻信。当局者迷,她远在后方,却可以清醒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
长公主认为摄政王既然打算行刺卢存义,就应该设想过行刺不成功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吧?摄政王就仅仅只是在碧云山布防,那未免太消极了。一定还会有什么动作,防止卢存义倒戈后北国的进犯。难道说南朝一早就打算舍弃经营了十几年的江北之地么?这不太合常理啊。
就算楚江北面卢存义洞开关隘,放北国士兵进入,摄政王仍然可以抢先出兵杀到楚江南边。占领沿江工事要塞,抵御北国军队。这样总比退缩在碧云山南要积极许多。
现在的局面是,卢存义地部队打头阵。向南开进,率先牢牢控制了楚江上的几处大要塞。摄政王的军队才似乎意识到要把握战机。电脑小说站http://wwP。3*Z中文网z…z…z…c…n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7章 人心惶惶
六月初六之后,前方突然与北国本土失去了联系。
此后民间谣言四起。
南朝人说卢存义大将军深明大义,诈降北国,诱敌深入,设伏将北国御驾亲征的新帝诛杀在楚江之上。其后南朝军队迅速展开反扑,北国一百二十万大军原本就是拉得太长,被割裂分散,已经过江的军队被摄政王的大军包围剿灭,没过江的一点点被卢存义率军围困蚕食。北国丞相叶墨狡猾多端,弃主不顾,仓皇北逃,才捡了一条性命。
谣言猛于虎,叶墨一旦暂时摆脱了性命之忧,就立刻修书给北国朝廷,回报真实战况。
叶墨回报的是一种比较贴近真相的说法。当日新帝受到袭击并没有立刻死于楚江之上,而是受了重伤,被叶墨率援军所救。叶墨也并非弃主而逃,而是临危受命回去搬救兵。原本被留在江北的五十万北国军队,沿途厮杀,保护着新帝一行北撤。无奈卢存义率军处处堵截,南朝摄政王更是挥师北上,增援围剿。北国军队几乎被完全围困在江北,新帝伤势日渐沉重,已经不省人事无法理政,性命堪忧。
幸好叶墨临危不乱主持大局,率领北国将士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六月二十四突破卢存义的围困,历尽艰险回到了北国本土要塞。此时北国南征一百二十万大军,只剩下了不到四十万。其余八十万,大半在途中中伏战死,还没有死的,都在江北已经落入摄政王和卢存义的包围,不缴械投降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南朝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卢存义麾下的军队冲在阻拦北国强敌地第一线,折损大半。袁斌战死,冒牌卢存义也用了障眼法。身先士卒“死”在战火之中。卢家上下满门忠烈的美名再次传遍江北,更加激励起南朝士兵们的斗志。奋勇杀敌,誓要将来犯地北国敌寇歼灭驱逐。
知道真相的谢氏父子、卫珍惜等少数几人,不禁感叹,摄政王设了这样地局,对卢存义一家已经是仁至义尽。至少全了卢家身后美名,维持了百姓心目中那个英雄形象。z…z…z…c…n小说网;电脑站3*Z中文网z…z…z…c…n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8章 篡位夺权
易空灵此时完全可以一走了之,能拦得住他的人非常少。可是他现在还不能走。他必须回去相府,为了继续消磨北国的有生力量,为了引发叶墨与北国朝廷的彻底决裂而努力。
至于他为何会从守卫森严的漱玉宫突然消失,又是怎样轻松穿过长公主设在相府外面的暗哨,安然回到府内,他给出的理由是叶墨早已派了高手,一旦时局有变就会接应他出宫。那位高手不愿意暴露行藏,将他安全送回相府后就翩然离去。
没有人有更多的心思去怀疑易空灵的言辞理由,叶墨留在相府里的幕僚们更关注的是下一步该如何行动。
易空灵处惊不变,宣称相爷早有应对之法。他立刻修书,让人火速传去运城。
易空灵的书信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写了十几页,重点要表达的意思有以下几条:
第一条,无论朝廷表面上如何温柔抚恤,以长公主为首的皇族对叶墨的疑心其实已经非常重,打算暗中收回叶墨的大权,甚至要先诱骗叶墨回平城府,再将新帝驾崩南征失败的责任都推到叶墨身上治他的罪。朝中原本立场不坚定,当初不赞同南征的人,更是谩骂四起,叫嚣不仅要夺叶墨大权还要让他以死谢罪。
第二条,长公主野心非常大,她如此急于给叶墨定罪,就是为了拥立六岁的太子登基后,再无人可以约束她。她就会大权独揽,成为北国实际上的女皇。所以她早已下令监控叶墨的人,甚至毫不顾及夫妻之情软禁驸马。
第三条,易空灵则表明自己已经获救回到相府。他虽然没有能力突破长公主的封锁,赶去运城与叶墨会合,却可以倚靠相府地严密守卫。暂无性命之忧。他建议叶墨率先打出勤王的旗号,散布对自己有利的言论。比如可以说新帝临终托孤叶墨。命叶墨总揽朝政大权,并且要提防长公主篡位成为女皇,现在长公主野心勃勃一再打压想要治罪叶墨,叶墨只能率军入京清君侧。毕竟传国玉玺在叶墨手里,太子没有玉玺就无法完成登基大典。www;3*Z中文网z…z…z…c…n手机;电脑同步阅读。还可以下载电子书TXT;CHM;UMD;JAR电子书'
第五卷 功过是非 第149章 彻底决裂
叶墨在中军大帐之中与众将领正在商议攻城的事宜,突然有兵丁来报,说是小公子和小小姐到了。
叶墨又惊又喜赶紧传唤,只见一个婆子领着他的孙子孙女走入帐中。叶墨认得那婆子是他孙女的乳娘,原本容貌还算端庄,现在口唇干裂蓬头垢面憔悴不堪惊吓过度。两个小孩子也是病病殃殃毫无生气。叶墨问道:“你们怎么过来的?”
一旁有士兵解释道:“启禀相爷,刚才从城墙上放下了一个吊篮,送了他们三个下来,我们也不知是怎么回事。”
叶墨先让人将两个小孩子带下去治疗照顾,这才问那乳娘道:“他们为什么放你们出来?”
那乳娘喝了旁边递上来的水,才算缓了口气,战战兢兢把情况讲了出来:“老爷,长公主围困相府数日,挖断了水源。易公子主持防务,一直坚持到存水用光,又宰杀了府内的大小牲畜饮血。大人们也许还能坚持,可是小公子和小小姐年幼体弱,怎么也喝不惯血水,再耗下去恐怕就有性命之忧。所以易公子当机立断,甘为人质,长公主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