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阙 >

第57章

帝阙-第57章

小说: 帝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刘嬷嬷交给奴婢的。奴婢也不知她从哪里弄来地。公主还是快走吧,趁现在外面巡逻的还是咱们地人,不然等下换了一班,就走不成了。”小莲一面说一面手脚麻利地给我换下睡衣,套上鞋子。
    我好奇地问:“军队中也有咱们的人?”
    小莲不再作答。扯着我的手就往外走,不管我如何声明“我不走”,她还是强行拖着。
    “住手,到底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啊。”帐蓬门口,我厉声呵斥。同时也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幽暗的星光下,小莲突然诡异一笑,待我发现不妙时,那条我闻过一次地手绢已经朝我捂了过来。
    再次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一辆摇晃的车上,周围是稻草的气息。
    我坐的,居然是一辆牛车?而且稻草堆中只有我一个人,前面赶车的是一个灰衣短偈,头戴草帽地男人。
    “大叔”。我舔了舔干涩的嘴唇。喊出了这声久违了的民间称呼,时光恍惚回到了多年前。我还在乡下,不是什么公主,也没有参与进这纷乱的一切。只是,大叔好像根本不想搭理我,依然全神贯注地赶着车子。
    “大叔”,我再喊。同时好笑地扯了扯自己身上的衣服,此时已近黎明,天边已现出鱼肚白,所以很容易看出这是一套男装。小莲他们趁我昏迷时到底在我身上动了多少手脚啊,衣服换了就算了,还把我丢在一辆装满稻草的牛车里。
    正茫然四顾,后面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赶车的大叔总算有反应了,回过头嗯嗯啊啊地打着手势示意我钻进稻草里面去。难怪他不理我的,他根本不能说话,他是个哑巴。
    马蹄声和吆喝声越来越近,我伏在草堆中不敢动弹。
    很快,牛车就被一群人围住了。他们先问了几句话,后来发现赶车大叔是哑巴,又赶着一辆装满稻草地牛车,大概觉得不可能偷运公主吧,所以没纠缠多久。稻草堆里地我,只听见马蹄声逐渐远去。
    其实刚才,我完全可以发出声音让他们找到我。只是我现在这个形象,被抓回去了要如何跟皇上解释呢?说我是被人熏晕了带走的,他会信吗?
    人质逃跑,又被皇上地人捉了回去,以后会有什么待遇还在其次,最起码,我受不了自己这副逃跑者的形象,更受不了被人冤枉。
    既然已经被她们带出了军营,那就回宫去吧,跟太后一起守住京都,劝太后不要放弃皇上,同时派人去金陵打点,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一切的一切,等皇上凯旋而归的时候自然会明了。
    如果他仍然选择误会,那也没什么,我对他本无所求,太后在世时我依止太后,太后百年后,我也老了,或真的追随太后而去,或寻一处尼姑庵修行………那未必不是一条彻悟的路,比在宫里勾心斗角好上无数倍。
    跟哑巴大叔一路同行的好处是,绝对的安静,我也“既来之,则安之”,仰躺在草堆里看青白的天宇,看星逝云消,曙色乍现,看火红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看路边地田畴里渐渐出现扛着锄头的农人。
    前方再吃紧。再风声鹤唳,田还是要种的,日子还是要过的。所以我着什么忙呢,去哪里不是一样地活。
    肚子开始咕噜咕噜,我扎了一个草把子朝赶车大叔掷过去,虽然没砸中,他还是回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我赶紧向他做了一个吃饭的动作。
    大叔丢给我一个小包裹,我打开一看。是馒头和卤肉。
    呜呜,我混到坐牛车的地步。还有卤肉吃,实在叫人喜出望外。喜之不胜,喜极而泣……
    晚上,我们到了一个叫麒麟镇的地方,大叔把我带到一个小客栈,自己就消失了。
    我很惬意地洗了个澡。换上掌柜大娘送来的干净衣服,虽然还是男装,有干净衣服换,已经不错了。只是掌柜大娘仍然跟哑巴大叔一样,一问三不知。只是笑眯眯地在客房守着我。我不明白,我已经脱离了皇上的“魔掌”,正奔向慈母地怀抱中,怎么还要被剥夺人身自由。
    第二天早上继续赶路,这回不是牛车了,而是一辆正儿八经的马车。
    又走了大半天后,我发现不对劲了。我离开京城只有一天,回头走就算为躲避追踪绕了一点路,也不至于走了一天一夜还没到吧?
    我开始拼命敲打车门。没人理睬。终于有人理睬时。我又一次在奇异地香味里昏倒了。
    就这样昏昏醒醒,也不知走了多少天。我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地地。出现在眼前的是巍峨的宫门,暗红的宫墙,长长的甬道和富丽堂皇地殿宇。
    是皇宫没错,只不过,不是西安的皇宫,而是西京的。
    我也终于知道,这次绑我来的人是谁了。
    母后啊母后,只怪您太能干了,母鸡都能司晨,所以琰亲王和皇上离开后,京城就成了您的地盘,所以这两个男人都想把您掌握在手里。您地软肋是我,绑架了我,就等于绑架了您。
    在西京的第一天,琰亲王并没有出现,我在这个已经听说了无数遍的陪都别宫里漫无目的地游荡,只要我不出宫,就没人拦阻我。
    第二天晚上,琰亲王回来了,他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没叫我去朝见他,而是亲自到我住的地方探望。
    “公主,好久不见了,真是想念得紧。”他笑得如此真诚,让我连冷脸都摆不出来。
    “王爷别来无恙?”
    “无恙无恙,就是太想念公主。”
    “咳咳,王爷把我掳来,意欲何为?”
    “只是想请公主做客。”
    “是吗?多谢王爷了,我已来此两日,既然是做客,没有常住的理,明天可不可以让我走?军营中突然不见了我,母后肯定很着急的。”
    “公主放心,太后那边本王已经亲自去信告知了,太后知道你在我这里,不会担心的。今夏酷热难当,本王也是担心公主受不了京城的毒日头,故而特意修整了水殿,接公主来此避暑。”
    我叹了一口气,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王爷准备关我多久?”
    他没有否认那个“关”字,但继续避重就轻:“今年天气反常,连西京都比往常热了许多,不过给公主住地水殿,是整座皇宫最凉爽地地方,四周的水面种着从南方移植过来地荷花,现在开得正好,公主可还喜欢?”
    我无奈地摇了摇头。其实我心里也明白,他既然费力把我劫了来,是不可能轻易放我走的。今时今日,我在谁手里,谁就等于把京城,甚至金陵和整个南方抓在手里了,太后投鼠忌器,最后只能跟手里抓着我的人妥协。比如,太后可以下诏,废掉不称职的小皇帝,让琰亲王承袭大统。若能得到先帝遗孀的首肯,也算名正言顺了。
    即使不如此,最起码,太后决不敢重起炉灶,另立新君。
    走不了,就只能先住下,我向他打听侍女的下落:“跟着我的那几个人呢,刘嬷嬷,小莲她们呢?你没把她们怎样吧?”这话我问了一路,但没人搭理我。
    琰亲王道:“她们没事,现在应该已经回到京城了吧。”
    她们没事就好。我遗憾的只是,我终究没一个心腹,她们在关键时刻仍然只听太后的。
    琰亲王又问:“本王派来侍候公主的人,公主还满意吗?还有这里的饭菜,公主还吃得习惯吗?”
    “这些都没问题,多谢王爷。”虽然是掳来的,人家相待以礼,我也没必要撕破脸,那样对我没好处,人家的地盘,哪有我嚣张的份。
    “昨天给公主主厨的,是本王特意从太后和公主的家乡请来的厨师,只是公主离家时年纪尚小,可能对家乡的名菜不大了解,如果是太后来了,肯定一尝就知道了。”
    我暗暗感叹,我的故乡小镇,那个曾为洪水淹没的地方,经过了这么多年后,看来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但愿这场战争不要毁了它,但愿不要再来一次特大洪水……
    但有一个问题是,从我离京到现在,满打满算加在一起也不过半个月时间,除了最初一天的牛车,之后都是那种风驰电掣的四匹马拉车,披星戴月地赶路,只用了十多天就走完了原来至少要一个月的路程。这么短的时间,琰亲王不可能临时从我的家乡请来大厨的。
    于是我开口道:“王爷,我有个疑问。”
    “请问,本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不对,是两个疑问。”
    琰亲王笑了起来:“不急,公主一个一个来。”
    “好吧,第一个是非常小的问题,我家乡的大厨,王爷是什么时候派人去请的?”
    “有两三个月了吧,具体日期我也不记清了。”
    “也就是说,这人是王爷老早就请来了的,为什么?”
    “为什么?这话很难回答。但公主难道不觉得,这正好体现了本王心意之诚,老早就准备好了请太后和公主来消夏的,如果没有战争,本王会亲自回去请的。”
    “怎么可能没有战争,匈奴人不发动,王爷也要发动的,是不是?”
    他笑了笑,没正面答复,岔开话题说:“公主的第二个问题呢?”
    他不回答,其实就等于默认了。
    既然他连这一点都敢认,我也没什么不敢问的了:“王爷为什么不索性称帝呢?”
    他很镇定地答:“如果太后肯昭告天下,废掉小皇帝,立我为新皇的话,我很乐意奉诏。”
    “王爷掳我来,不会就为了逼母后下这种诏书吧?”
    “绝对不会!这种事急不来的,要水到渠成才行。那个宝座太多人觊觎,不是光坐上去就成了,还要坐得稳,坐得长久,至少现在就不是时候。”
    他的意思是,现在只是未雨绸缪,先把我抓着,让太后不敢轻举妄动,他这边,则抓紧创造条件,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逼太后下诏。





    正文 第八十三章  聊以充使臣(一)
     更新时间:2009…5…23 2:25:03 本章字数:4979

    那天的晚餐是跟琰亲王一起用的,他还是谈笑风生,但多半是废话,我真想了解的他是不会说的。这人看似豪爽洒脱,实则心机很深,所以才会骗取了先帝的信任。
    晚饭后,坐在水殿的回廊下看着离宫的处处灯火,恍然间竟有根本没离开皇宫的感觉。这离宫的规模虽然比京城的皇宫小了将近一半,但精致程度不亚于那边。整整十年的修葺啊,琰亲王既有私心,必然会额外卖力,务求尽善尽美。
    我所住的水殿,顾名思义,是一座建立在水面上的宫殿。不知是先有池,在池中打柱子建房,还是建好房后再把周围挖成池。此时是七月中旬,池中荷花盛开,清香四溢,如果不是身为人质,只是来此消夏,我会很享受的。
    因为一路奔波劳碌,虽然心中依旧惶恐不安,到底还是抵不过困倦,到午夜时,终于在荷香中睡了过去。
    第二天凌晨时分,我被一阵嘈杂声惊醒了,侧耳细听,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个熟悉的男声。
    顾不上梳头洗脸,我跑到隔壁房间,一群太监宫女正在侍候琰亲王梳洗。看见我在门口出现,他赶紧跟我打招呼:“早,不好意思,我让他们声音小点,结果还是把你吵醒了。”
    我结结巴巴地问:“王爷昨晚……也住在……这里的?”
    “是啊,天气太热,只有这里凉快点。”
    也就是说。“这里是王爷的寝宫?”
    “是本王的夏宫,冬天这里就比较冷,会换到前面地暖阁去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