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如珠似玉 >

第115章

如珠似玉-第115章

小说: 如珠似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晋鞅把话说到这个地步,杨氏哪还好提离开的事情,便笑着应了下来。
  午膳的时候,一道道菜呈了上来,杨氏就发现这桌子上大半的菜都是久久喜欢吃的,而这些宫侍的表示,似乎早已经见怪不怪。
  虽然讲究食不言 ,但是杨氏发现皇上时不时给久久夹菜,竟是连太监的手都不用过,而她的女儿……
  她女儿一脸懒散的任由皇上给她夹菜。
  杨氏觉得自己有些看不下去了,这孩子没出嫁前,好像也没有这么懒,现在怎么成这样了?
  顾如玖最近的胃口变得厉害,一会儿想吃甜的,一会儿想吃酸的,一会儿想吃咸的。御膳房的人最近几个月常常是什么口味的菜都准备几道,以求让皇后娘娘满意。
  晋鞅尝了一筷子糖醋鱼,觉得糖醋鱼的酱汁味道十分的鲜嫩 ,鱼肉包裹着这个酱汁,吃起来让人胃口大开。他忍不住夹了一筷子喂到顾如玖嘴边,因为担心酱汁滴下来弄脏顾如玖的衣服,还用另一只手接在下面。
  待顾如玖吃下后,他用眼神问,味道怎么样?近来久久不爱吃鱼,总觉得味道腥,所以他只能哄着她吃一些。
  见晋鞅满眼期待的样子,顾如玖笑着点了点头。
  晋鞅顿时高兴起来,又喂了顾如玖两口,才放下筷子。
  看着小两口的互动,杨氏一顿饭吃完,竟不知道自己究竟吃了什么。平心而论,女儿现在大腹便便,脸也有些浮肿,样子绝对没有往日好看。但是皇上看女儿的眼神,仿佛在看个稀世珍宝似的。
  “岳母,小婿还有事要处理,先失陪了,”吃完饭,晋鞅陪杨氏说了一会话,便起身道,“还请岳母多多看顾着久久。”
  “陛下放心,臣妇一定好好照顾皇后娘娘。”杨氏起身,目送晋鞅离开,回头看了眼仍旧坐着的顾如玖,忍了半天才道,“你跟陛下……一直这样?”
  “啊?”顾如玖一脸茫然的看着杨氏。
  见女儿这懵懵懂懂的样子,杨氏叹口气:“算了。”她走到顾如玖身边,摸了摸她的鬓角,“皇上说你往日这个时候会睡会午觉?”
  “嗯,”顾如玖点头,“不过今天母亲在,我舍不得睡。”
  “傻孩子,我都已经进宫陪你了,什么时候说话都一样,你先去睡,”杨氏笑道,“你睡了后,我再去见见太后。”
  进了宫,不去给太后行个礼,怎么也说不过去。
  顾如玖被杨氏劝去睡了,只不过不能平躺,只能靠躺着。杨氏等她睡着以后,才起身离开了紫宸殿。
  “夫人,太后这会儿怕也在休息,不如奴婢带您去看看您的住处,若是有什么地方不合适的,奴婢也好让下面的人改一改。”白贤跟在杨氏身后,笑眯眯大的道,“娘娘虽然没有住在鸾和宫,不过里面每日都有人打扫,伺候的人也是现成的。”
  “有劳白公公带路。”杨氏认识白贤,知道他是皇上跟前的近身太监,但是瞧今天的这情况,似乎又成了女儿身边伺候的人。
  她心里虽然不太明白,但是面上却不露半分,倒是白贤说的话让她有些在意。
  女儿不住在鸾和宫,但是每日都有伺候的,甚至连鸾和宫的宫侍也全都按规矩配置好的,这简直……饶是她与顾长龄恩爱近三十载,也不像女儿跟当今圣上这般。
  走进鸾和宫,杨氏更是吃惊,这宫里的一草一木全是按照久久的爱好来安排,屋内的摆设更是有久久闺阁时的影子,只是摆设物件比顾家的更精致更讲究,处处都透着美好吉祥的寓意。
  当今圣上究竟花了多少精力在这座宫殿里?
  杨氏环顾四周,半晌才感慨道:“皇上有心了。”
  白贤垂首道:“夫人,皇上待娘娘如珠似玉,您且不必担心。”
  听到“如珠似玉”四个字,杨氏愣了片刻,离开主殿来到侧殿,发现这里虽然仍旧精致,但是用心上却比不上主殿的十分之一,但是美好吉祥的寓意半点不少。
  “这里很好,再没有什么不妥的了,”杨氏见花瓶里放着新鲜的花枝,向来是刚放进去不久的,便笑着道,“就是大家辛苦了。”说着,便让贴身丫鬟送了谢礼给鸾和宫的大小管事。
  杨氏乃皇后的生母,鸾和宫的管事们哪敢大刺刺的接下这些谢礼,俱是来到杨氏面前再三谢过后,才带着杨氏给的礼品退下。
  白贤看着杨氏这番做派,心里有些感慨,不愧是教育出两子两女的国夫人,说话行事半点不漏,便让人觉得格外可亲,难怪顾国公独爱她近三十载。
  不过皇后娘娘的性格与国夫人不太一样,想来是随国公爷更多?
  有了杨氏作陪,做母亲的对女儿又细心,所以顾如玖近来的心情越来越好。临殿试这天早上,晋鞅正轻手轻脚的起身穿衣服,哪知道顾如玖却醒了过来。
  “我吵到你了?”见她醒了,晋鞅朝服穿了一半,便转身走到她面前,“还是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顾如玖摇了摇头,“就是睡不安稳。”
  晋鞅顿时心疼的在她额头吻了吻,胎儿已经九个月大了,平日胎动起来很是厉害,所以久久常在睡梦中惊醒。
  “今日是殿试的日子?”顾如玖让晋鞅扶着自己起身,然后慢慢的帮他把身上的朝服理好,又扶了扶他头上的冠冕,“祝陛下觅得贤臣,助陛下一臂之力,让我们大丰风调雨顺,万国来朝。”
  “好。”晋鞅定定的看着顾如玖,“朕定不会让久久失望。”
  顾如玖笑着摸了摸他的脸颊:“时辰快到了,陛下去吧。”
  晋鞅小心的抱了抱她,才转身离开紫宸殿。
  等晋鞅离开后,顾如玖便扶着秋罗道:“去叫人安排,本宫要生了。”
  “啪,”白贤手里的拂尘掉在地上,又忙弯腰捡起来,“娘娘,奴婢这就是安排,皇上那里……”
  “殿试结束前,谁都不许去告诉陛下!”顾如玖沉下脸道,“若有抗令者,逐出紫宸殿。”这是晋鞅亲政后第一次科举,意义有多重大,顾如玖心里很清楚,若是晋鞅知道她快生了,肯定不会去殿上监考。
  亲政后第一次科举,当今帝王便不现身,传出去只会让文人以为他不看重人才或是不看重文人,她又怎么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顾如玖的男人,必定是顶天立地,人人赞颂的千古明君!
  “是!”这会儿顾如玖说什么,白贤也只会先应下,然后转头就安排起来。
  生产方面的人事物是早就准备好的,根本不用担心。等杨氏与周太后赶到的时候,顾如玖已经进了产室。
  屋内还没什么动静,杨氏在外面转了两圈,然后对周太后道:“太后娘娘,娘娘初次生产,臣妇实在不放心,臣妇进去陪陪她。”
  周太后心里也正担心,听杨氏这么说,哪里会反对,当即便点头答应了。若不是她身份在这里,她这会儿只怕也忍不住冲进去了。
  太和殿中,参加殿试的学子排着整齐的队列进殿,朝御座上的男人行大礼,虽然以他们站的地方,根本看不清皇上长什么样子。
  礼部的官员念完考试的规矩,然后朝晋鞅行礼:“请陛下示下。”
  晋鞅点了点头。
  礼部官员朝晋鞅作揖后,转身面对下面众学子:“开始答题。”
  晋鞅看着下面低头答题的考生,没有下去看他们答得怎么样,只是细细观察他们的精气神,观察过后,又取过考生名册看起来。
  考生名册上,细细的写着每一个考生姓甚名谁,家住何地,家中有何人,以及最开始的推举人又是谁,全都记录得很清楚,想要作假难上加难。
  晋鞅也不嫌腻烦,竟真的一个个看了下去,看了十几个时,他心头突然莫名一跳,仿佛有口气喘不上来似的。
  “陛下?”何明见晋鞅的脸色不太对,担忧的小心问了一句。
  晋鞅摇了摇头,接过何明递来的茶盏喝了一口,才勉强把那心悸感压下去。
  “这都快一个时辰了,怎么还没动静。”周太后急得在屋子里团团转,若不是刘姑姑拦着,只怕早已经冲进了产房,她当年生孩子的时候,似乎没花这么多时间呀。
  “娘娘,您先别着急,”刘姑姑端来茶,“娘娘是出云真人称赞过的有福之人,定是福星高照,万事大吉的。”
  “对对对,”周太后接过茶喝了两大口,听到屋里突然传来久久一声压抑的痛呼声,忙把茶杯塞回刘姑姑手里,又在屋里转起圈来,然后屋内又没动静了。
  “让人去报告皇上了吗?”周太后深吸了一口气,看了眼外面的天色,只怕这会儿殿试还没结束。
  “娘娘说,殿试没结束前,不让人告诉皇上,”刘姑姑道,“这次是陛下亲政后第一次科举,这……”
  周太后闻言叹口气:“我明白了,按照皇后娘娘的意思办吧。”说完后,她看着屋内,忍不住求神拜仙起来。
  产房内,顾如玖觉得自己肚子快被孩子的腿踢爆了,还有那时不时的胀痛感,简直让她恨不得立刻晕过去。
  突然她觉得下身一热,似乎有什么东西流了出来。
  “羊水破了!”她听到一个产婆这么说。
  哦,原来是羊水破了,她晕乎乎的想,手却不自觉的抓住了杨氏的袖子。
  “别怕别怕,母亲陪着你。”杨氏早红了眼眶,她自己生孩子那会不觉得怎么样,可是看到女儿这个样子,就心疼得厉害。
  “娘娘,等会儿尽量别尖叫,您保存这体力生孩子。”
  “您记着,等阵痛开始,你就用力,阵痛没了,你就停下来,这下好节省体力。”
  顾如玖晕乎乎的应了,可是生到一半,她就觉得自己全身虚脱得离开,仿佛一点力气都没有了。
  “娘娘,您可要用力啊!”
  有人喂她喝了几口有些苦的汤水,她舔了舔嘴唇,好像有人参的味道。她觉得自己肚子有些饿,口还有些渴,于是睁开眼看着杨氏,有些委屈道,“我饿。”
  “快快,给娘娘送吃的来。”杨氏见女儿一脸委屈,差点没把眼泪掉出来,于是有人端来煮好的肉粥喂顾如玖。
  顾如玖一口粥还没咽下去,阵痛又来了,她痛哼一声,然后继续吃了几大口粥,觉得自己又有了力气,然后继续人类传承中很重要的一环,生产!
  答题结束,晋鞅又抽了几个会试排名比较靠前的学子回答问题,见这些人大多言之有物,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何明见白贤站在侧门处朝他招手,看脸色似乎还很着急。
  何明平时虽然与白贤不太对付,但是也知道轻重,便忙走到大殿侧门处,小声问道:“怎么回事?”
  “皇后早上发作,已经进产房两个时辰了,”白贤面色焦急道,“只是孩子至今还未落地,太后娘娘心里着急,便让奴婢来通报。”
  “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不早说!”何明骂了一句,回头看了眼陛下,小跑步回到了晋鞅身边。
  这个时候,晋鞅刚问完一个学子的问题,何明便忙小声道:“陛下,娘娘进产房已经两个时辰,皇子还没有落地,太后娘娘心中焦急,便让人来汇报给您。”
  晋鞅闻言脸色大变,若不是在场还有学子在,他已经扔下手里的名册,直奔紫宸殿了。
  “诸位都是有才之士,朕心甚慰。”晋鞅放下名册,勉励了几句,便把事情交给张仲瀚以及礼部尚书,自己起身离开了。
  众位学子感激涕零的送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