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江湖奇情录 >

第52章

江湖奇情录-第52章

小说: 江湖奇情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一般堵在那里,这一针飞来正是时候,这一针就像是一个炸药炸开一堵墙一样,真气便如洪水一样冲过了百会穴,冲到了“玉枕”、“大椎”等穴道。真气冲到了“灵台穴”后越集越多,又被堵住了,这时候那针又正好飞来,插入到他的灵台穴之上,真气便又畅通无阻了。
    杨聪虽然没睁开眼,可他知道定是那金针圣手在旁边出手相助,但令杨聪称奇的是,她在黑夜之中竟知道自己是哪一处穴道受阻,而且黑夜之中认穴竟奇准无比,丝毫不差,而且那细小的金针竟能冲破杨聪布满周身的罡气,可见她内力之强。杨聪得到那金针圣手的帮助,运气竟也顺利多了,每当他哪一处穴道受阻,那金针便会及时飞来,帮他冲破玄关。不久,杨聪身上的金针越来越多,他身上的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跷、阴烧、阴维、阳维等奇筋八脉上都插满了金针。杨聪的无相神功越往下练下去,受阻的穴道就越多,那金针也越来越多,等杨聪的无相神功冲破第五层之时,他身上已经插了七十二根金针了。这时候他神功的第五层的玄关已经冲破,杨聪终于登堂入室进入了无相神功的第五层,他此时只觉得体内十二经脉的真气与身体融为了一体,真气无处不在,犹如清水渗入海绵一样,周身空灵无物,真气在体内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四处流动,只听见“嗤嗤”声不绝于耳,那插在杨聪周身穴道上的金针纷纷被他身体内强大的真气震落到了地上。
     
   
第七十九章 金针圣手(十三)


    杨聪自己慢慢把无相神功的第五层修炼完毕,已经是丑时了,他睁开眼一看,只见他身边的地上掉满了金灿灿的金针,那金针圣手端坐在他十丈之外,正在闭目打坐,调习运功,在她的前面放着一个小盒子,正是她平时装金针的盒子,那盒子已经空了。杨聪不敢打扰她,便一一帮她把那掉在他身边的金针拣了起来,那金针圣手不久也睁开了眼,朝杨聪道:“好险!好险!”杨聪连忙把拣起的金针还给她,恭敬地给她磕头道:“九婆婆,多谢你的相助之恩啦!”那金针圣手站起来笑道:“也该是老天爷帮助你了,这七十二根金针已经用完了,若是你再有一处穴道受阻,便会功亏一篑了,真是好险啊!”杨聪奇怪地问道:“九婆婆,你怎么知道我是哪一处穴道受阻呢?”那金针圣手笑道:“你看看你的手腕。”杨聪见自己的手腕上缠着一条细细的线,顿时醒悟了,他以前也听说过,皇宫里的妃子和贵人等女眷生病时,太医是不能接触她们的肌肤,就用一根线系在她们的手腕的脉搏之上,隔着珠廉用三只手指按在线上的另一端,通过听线上传来的脉搏的跳动声替她们诊断病情,从而知道她们的病情,想来这金针圣手就是通过这根细线听出自己是哪一处穴道受阻。
    那金针圣手笑道:“这几天我见你练功之时呼吸急促,脸色为微红,便知道你冲关受阻,我观察了几天晚上,怕你急于求成,练功走火入魔,因此便助你一臂之力。”杨聪听了,又重新叩谢了她的相助之恩,那金针圣手叹道:“你也不必谢我,这几十年我在这玉女谷里静思,回想起以前的事情,对自己以前杀孽太重,也好生后悔,此次助你,也算是减轻我以前的罪孽吧!我家公主对你一往情深,希望你以后不要辜负了她的一片痴情啊!”杨聪点头道:“九婆婆你放心吧,我会好好照顾小敏的。”那金针圣手叹道:“我以前伤心之下杀了许多人,后来老主公便勒令我在此谷中思过,这几十年来也想明白了许多道理,他当初弃我而去,想来是为了华山派掌门之位,对我并非是一点感情都没有,他后来又救我,也许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已感到后悔,如果当初我不那么固执,原谅了他的过错,也许就不会发生这许多错事,人很多时候是要得饶人处且饶人啊!如今以你的内力,足可称霸江湖,望你好自为之啊!”说着她默默地往回走,杨聪见此情景,便也不再做声,跟着回到了山洞。
    第二天,众人吃了饭,那金针圣手对杨聪道:“你在谷中已经两个月了,我瞧你的脸色红润,你体内的余毒已经清除了,明天你就可以离开这玉女谷了。”杨聪听了,心中也有些不舍,但他更加惦记着夏敏和段二等人,也想早离开这里,他又向那金针圣手致了谢。那金针圣手拿出一支通体晶莹透明的绿色玉箫来,道:“这支玉箫已经随我三十多年了,我见你颇有音律的天赋,公主又精通琴艺,就送给你做个留念吧!”杨聪知道这玉箫非寻常之物,便恭敬地接了过来。那金针圣手又道:“这支玉箫乃当年老主母送给我的,这玉箫表面看是一把箫,其实也是一件厉害的兵器,这玉箫乃是用千年的玉竹制成,不畏普通刀剑,可伸缩自如,箫头暗藏有尖刀,平时放入怀里,需要时弹开出来,可当剑使或点穴镢用,箫声可扰人心神,箫上装有机关,箫内藏有十二支金针,危机之时可按动机关发射伤人。”说着她边演示给杨聪看,然后让杨聪使用了一遍给她看,她见杨聪已经知道了这玉箫奥秘,又道:“老主母当年传我这支玉箫之时,也传了我一套玉箫剑法,前几年公主到了玉女谷中,我也传了她这套剑法,可惜她年纪尚小,内力又不够,没有发挥出这套剑法的威力,我现在也传授与你吧!”杨聪正要磕头致谢,那金针圣手衣袖一拂,一股内力从她的衣袖中传了出来,把杨聪扶住道:“我传你这套剑法,咱们并无师徒之情,我只是看在公主的面上,怕老主母这套剑法失传,因此希望借助你的手传与公主。”说着那金针圣手便在石洞的大厅前边讲边练给杨聪看,杨聪悟性极高,她只练了一遍杨聪已经记住了四五成,等她讲解第二遍时杨聪已经记住了七八成了,他只练了几遍,便已经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掌握了这套剑法的奥妙了,那金针圣手见了,也暗暗吃惊。第二天,杨聪辞别了金针圣手,在刘嫂的带领之下出到谷外离开了玉女谷,一个人向北而行。
     
   
第八十章 泰山大会(一)


    第十回泰山大会起风云独脚侠丐振雄风
    杨聪出了玉女谷,一路上展开轻功飞奔而去,山路虽然崎岖不平,但此时杨聪的无相神功已经炼到了第五层,他提气呼吸,体内丹田的真气鼓荡,奔走起来身轻如燕,如履平地。一个时辰后他就离开了秦岭山脉,折身向东而行,杨聪又行了两个时辰,路上渐渐有了行人。
    杨聪行了半日,便远远地看见了长安城外的骊山了。这长安城乃秦朝和唐代等十二个朝代的都城,历经一千多年之久,盛是繁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东起点,自古就是东西交通的咽喉,盛唐时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因此商贾如云,乃藏龙卧虎之地,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而骊山是长安城的著名风景名胜,位于潼关城南,建有唐朝时期的宫殿,素有“绣岭”之称,有诗为证“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说的就是这骊山,这骊山树林茂密苍郁,远远望去似一匹骊马,山上有著名的华清池,还有西周时期建立的烽火台,当年周幽王为了讨美人一笑,以烽火戏诸侯,结果亡了国,因此后人至今保留着那些烽火台。
    而华清池原来叫神女汤,传说骄傲的秦始皇有一次在神女庙里拜祭神女时,见神女貌美,心中便有亵渎之意,他回宫后脸上便长满了毒疮,连忙请求神女宽恕,神女托梦给他让他到华清池中去用这温泉洗脸,毒疮很快就痊愈了,人们就称这温泉为神女汤。唐太宗建国后,在此建立温泉宫,把它霸占为皇帝专用,唐玄宗执政后,改名为华清池,他常常与杨贵妃在此沐浴享乐,这华清池便成了一处名胜。
    杨聪入了城里,寻找一处偏僻的小酒馆坐下,要了两碟小菜和一壶酒,一个人慢慢地喝酒。他想:这长安城乃繁华的古都,定有西蜀钱庄的分号,待一会儿去打探一下小敏到了哪里了。他正喝着酒,突然听见隔壁一张桌子的两个顾客正在大声地说话,整个屋子里的人都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一个声音道:“刘老弟,听说丐帮的泰山大会被人搅局了,是吗?”另一个声音接着道:“可不是吗?你老哥这就孤陋寡闻了,此事千真万确,小弟亲耳从崆峒派弟子口中听到的。”杨聪转头一看,只见两个大汉正在喝酒,一个是约五十多岁的老者,满面红光,穿一身青衣布袍;另一个大汉年纪约三十多岁,脸庞削瘦,尖嘴猴腮,活像一只猴子,两人均腰间均挂着长剑。
    那个瘦小的大汉得意地道:“听说华山派、恒山派、青城派、少林派、武当派、崆峒派、昆仑派均派人上了泰山顶上,向丐帮算帐呢!”那年纪大一点的老者问道:“哦!江湖中十大门派竟去了七个门派,倒不知道丐帮怎么得罪了他们七个门派的人,这丐帮听说一向行侠仗义,可从没听说过他们做过什么违背侠义之事啊!”
    那瘦小的大汉道:“嗨!知人知面不知心呐!听说那丐帮的弟子杀了昆仑派和崆峒派的弟子,七大门派联合起来围攻丐帮,把他们打得屁滚尿流、落花流水,他们的帮主也给人打伤了。”杨聪听了吃了一惊,正要上前去问个明白。
    突然,门外传来一个声音道:“各位大爷行行好,赏口饭吃吧!”杨聪转头一看,只见两个乞丐正在门口乞讨,那两个乞丐均已经有五十多岁了,头发乱蓬蓬的,满脸是泥,一身衣服破破烂烂的,打着无数的补丁,每人手里均拿着一个破碗和一条竹棒,一个穿着灰色的衣服,一个穿着青色的衣服,杨聪看他们的竹棒有七个竹节,知道这两个乞丐在丐帮中地位不低。
    那两个乞丐竟直向刚才说话的那两个大汉走去,那两个大汉顿时脸色微微一变,便不敢再说话了,两人便低头在那里喝酒。那个穿灰色衣服的乞丐弯腰朝那个瘦小的大汉道:“这位大爷,赏我们一口饭吃吧!”说着那乞丐的手轻轻地在那瘦小大汉的椅子上一碰,那大汉的身体便微微一震,像触了电一般,手中握着的酒杯突然拿不住,脱手而出掉向了地面。眼看那酒杯就要掉到了地上,突然,只见人影一晃,另一个穿青色衣服的乞丐在旁边一弯下腰,便飞快地把那酒杯抄在了手里。
    那穿青色衣服的乞丐笑着把酒杯递给那个瘦小大汉道:“大爷拿稳了!”那两个大汉此时吓得脸色苍白,一句话也不敢说。刚才那个穿灰衣服的乞丐只轻轻地在椅子上一碰,便震掉了那个瘦小大汉的酒杯,足见这乞丐的内力深厚,而另一个穿青色衣服的乞丐却只一弯腰,这瞬间便把那酒杯抄在了手里,手法之快,令人匪夷所思,足见他的身手也不凡。这两个乞丐露了两手高明的武功,那两个大汉顿时吓得大气也不敢喘。
    那个穿灰衣服的乞丐朝那瘦小的大汉笑道:“这位大爷亲自参加了我们丐帮的泰山大会了吗?”那瘦小的大汉此时吓得心惊胆战,连忙道:“小……小人是六合门的,没……没有参加贵帮的泰山大会。”
    那穿灰衣服的乞丐又笑道:“那刚才大爷所说的是怎么得来的?”那大汉道:“是……是小人听说的。”那个穿灰色衣服的乞丐笑道:“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多有不实之处,大爷可不能乱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