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七零之戏精夫妻 >

第151章

七零之戏精夫妻-第151章

小说: 七零之戏精夫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很大助益的。
  而张向阳和刘导又去香港拍《卧底警察2》。
  因为这一忙碌,今年他们又没有回家过年。张父和张母很是失望。
  到了来年春天,摄影棚和剧本终于搞定了。
  他们这些人终于开始拍戏。摄影棚就建在北京,倒是不用他们往外跑了。
  电视剧一共要拍五十集; 春夏秋冬各个季节都有; 在春天倒还能忍受。
  只是到了夏天; 天气达到四十二度的时候,拍摄进度就不那么快了。
  刘导穿着老头衫,下身穿着到膝盖的裤子,脚上穿着草鞋,即使如此; 他还是热得汗流浃背。更不用说那些裹着棉袄拍雪地玩耍的演员们了。
  这次拍戏周期一共给了十个月,前头搭建摄影棚和剧本就花掉三个月,剩下七个月,要拍这么多戏,本就很是紧张。
  刘导急得满嘴炮,人也比平时要焦躁。
  就在这时小耀跑过来,他身上穿着锦绣螺纹广袖汉服,头戴玉冠,挽着发髻,一看就是十足的贵族公子哥。
  只是他此时颇有几分狼狈,双手握住交领衣襟,胸口敞开,嘴里焦急地喊着,“爷爷,我胸口长痱子了。”
  刘国艺一听顿时吓坏了,忙丢下手中的扇子,迎了上去。他弯着腰看着小耀胸口长着的一层密密麻麻的小疙瘩,上面还有白色的小尖儿。
  他顿时心疼坏了,“让你不要演,你非演。当演员有什么好的。赶紧把衣服脱了。”
  副导演一听,忙跑过来,“不行啊,导演,小耀演的是小太子,可不能脱。下一场就是他的戏了。”
  小耀痒痒得厉害,恨不得伸手去挠,张向阳忙从身上掏出清凉膏给他抹上,“也不知道能不能用,先试试看吧。”
  事实上,这清凉膏只能缓解中暑,对解痒治痱子一点用也没有。
  小耀恨不得躺在地上打滚。
  刘国艺狠狠心一咬牙,“快拍,马上拍。”
  他拿出帕子给小耀擦脸,低声哄他,“小耀乖,争取一条过,就能把这衣服脱了。”
  小耀其实挺后悔的,早知拍戏这么苦,他就不拍这部戏了。明明他的戏份不多,可偏偏就排在这酷暑天了。
  只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哪怕他再不乐意,也只能咬牙拍了。
  他瘪着嘴,任由副导演给他理好衣衫,进入拍摄区域站位。
  刘国艺是个疼孙子的,但他也是个非常敬业的人,哪怕孙子热得受不了,他还是严格要求,拍了三次,才把这场戏给拍完。
  小耀听爷爷说‘卡’的时候,飞快把身上的衣服给扯掉。
  他还是个孩子,做这样的动作倒也没人说什么。其他人就没他这么好运了。
  张向阳演的是青年时的角色,跟小耀自然是没有戏份的,可他们是按照场地排的戏,所以这一场就轮到他了。
  他的戏份不少,从早上开始就穿着这件厚厚的衣服,早就热得不行,只是因为抹了清凉膏强撑着罢了。
  等到了烈日当空的时候,几个搭戏的演员都处于晕呼呼的状态。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僵硬。根本就不在状态。
  刘导脾气暴躁,嘴上骂骂咧咧的,声音一句比一句大。
  何方芝进来的时候,就见他对一个配角骂得狗血淋头,那男人脸色涨得通红,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刘导,天气这么热,您火气还是这么大啊?”何方芝见他一直喋喋不休,其他人的脸色也相当难看的时候,忙走过来劝。
  刘国艺见是她来了,收敛了愤怒的表情,朝那配角挥了挥手,“你好好给琢磨,两分钟后继续。”
  那配角如蒙大赦,忙跑到场务找扇子扇去了。
  张向阳走过来,帮她媳妇端汤,“今天带了什么好东西?”
  天气这么热,何方芝担心他们中暑,就让李婶做了些粥。
  “这是绿豆粥,还有一些西瓜,全是用冰震的。”何方芝把锅放在一张空着的桌子上。
  刘国艺忙走过来,“西瓜呢?小耀这孩子热得都长痱子了。”
  何方芝忙把袋子里的半个西瓜递过去。
  这西瓜是她早上切好了,放在冰箱里冰震的,现在拿出来刚刚好。
  刘国艺哪能要半个,只拿了切好的三片,朝她道谢,到摄影棚外的树底下找孙子去了。
  王远山也凑过来一起吃。其他人因为跟何方芝不熟,所以都望而却步。
  何方芝用带来的塑料碗盛粥,让张向阳招呼大家过来,都是一起工作的同事,总不能他们吃着,让人家看着。
  大家见有他们的份,忙过来朝他们道谢。
  张向阳趁机把自己媳妇介绍给大家。吃人嘴短,少不得又称赞何方芝几句。
  一群人正吃得热闹,就听场务从外面跑进来,“导演,导演?”
  刘国艺刚从外面进来,见有人喊他,“喊啥呢?”
  场务哭丧着脸,“导演,咱们的马热死一匹了。”
  刘国艺眉头紧皱,往外跑,“快带我去看看。”
  这马就拴在摄影棚的外面,由人专门照料着,但是没想到居然热死了。
  “哎呀,这咋整,我待会儿还要演马戏呢。”王远山吃着西瓜,咋呼起来,他转了转眼珠子,压低声音道,“你们说待会儿会不会让我们休息一会儿?”
  “不是还有几匹吗?你急啥!”张向阳拍拍他的肩膀打消他这白日做梦的想法。
  王远山瞪了他一眼,恨恨地吃着手里的西瓜。
  一时间,只有吃东西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场务又从外面跑进来了,“导演说,让我们原地休息六个小时。”
  大家忍不住高呼起来,纷纷把自己身上的衣服往外脱。何方芝差点被这阵仗给弄懵了,反应过来后,就是一阵羞窘。
  张向阳把空着的钢精锅拎起,送她出来,“我带你去外面凉快凉快。”
  何方芝看他一眼,“你衣服不脱掉吗?”
  张向阳这才想起,自己还穿着厚衣服呢。忙把身上的衣服给脱掉,放在架子上。担心别人拿混了,他临走的时候,还叮嘱王远山帮忙看着。
  王远山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张向阳一直送她到大门外面,“你回去吧。家里有电风扇。别再给我送东西了。”
  何方芝看了眼他身后那树荫底乌泱泱的一群人,蹙了蹙眉,“不是还有六个小时吗?不如你跟我回家一趟吧?家里还有些水果,自行车装不下。”
  张向阳有些迟疑,想了想,“那好吧,我去问问刘导。”
  何方芝点头,便在原地等他。
  没一会儿,张向阳就回来了,跟他一起的还有小耀。
  此时的小耀已经没有之前那活泼劲儿了,整个人蔫头耷脑的,颓废极了,何方芝摸了下他的额头,“你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
  张向阳刚刚又给他抹了清凉膏,已经比刚刚好多了。
  小耀晃了晃脑袋,表情相当疲累,“我就是太热了。好困好累。”
  张向阳忙把人给背起来。
  张向阳身上的衣服全都湿了。他这衣服刚刚是套在那套汉服里面的,所以小耀趴在他身上的时候,闻到的就是汗味儿。
  立时更晕了,何方芝忙把人给接过来。
  小耀这才不晕了,趴在何方芝的肩头,“何阿姨,我好困。”
  三人到了家里,小耀躺在冰凉的竹席上,吹着电风扇才好似活了过来。
  瞧着他这生龙活虎的样子,张向阳放宽了心,“看来之前应该是有点中暑了。”
  何方芝对他们的做法很不认同,“就算急着拍戏,你们也不能这么玩命啊。小孩子身体本就弱,还这么折腾。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们。”
  张向阳却很能理解刘导,“签约是十个月,现在已经七月底了,还三个月,刘导着急也是情理之中的。而且接下来还要剪辑和配音呢。都要花时间。”
  何方芝哪里懂这个,但是把马都热死,这就有点太过份了。
  小耀见他们两人差点吵起来,忙抱住何方芝的脖子,“何阿姨,拍戏怎么这么苦啊。”
  何方芝也顾不得跟张向阳理论,转头朝小耀笑,“那你以后还拍不拍了?”
  小耀皱着小眉头仔细想了想,很肯定地点头,“要!我要拍。”
  何方芝诧异地挑了挑眉,这么辛苦还要拍,“为什么?”
  小耀鼓着腮帮子,“我要当演员,要演坏人。”
  好吧,他对这事还念念不忘呢。可惜的是,他现在演的这个角色属于很正常的角色,不是个坏人。
  最终,这部戏还是在刘导的紧赶慢赶下拍完了。
  在这期间有许多人中暑,但为了工作,大家都咬牙坚持下来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何方芝每天都会在最热的时候,给大家送解暑汤以及冰镇西瓜。
  刘国艺还揶揄他,“你男人挣得那点钱,恐怕还不够你买这些东西的钱呢。”
  虽然绿豆不值什么钱,可每天一个西瓜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何方芝倒是没想到他居然连这部戏有他们家投资都不知道,忍不住提醒他,“这部戏八百万,我们家出一百多万。所以还是值得的。”
  刘国艺怔住了,“好哇,我说呢,原来你是过来监督来了?”
  何方芝无奈摇头,“监督啥啊?我都没有插手你们的事情。”她顿了顿又补充,“原本我还替你们争取多些时间拍摄的。可李世荣说香港那边的档期已经排好了。不能更改,所以我也是很无奈。”
  李世荣谈的是黄金档,这种档期可不好调,他也是费了好一翻功夫才弄到的,如果不能如期播出,那就得等人家播完才排得上号。
  这一来一去,就得几十天了。
  刘国艺原本也没生她的气,“你的好意我记在心里了。但是咱们说好了国庆交上去,哪能反悔呢。”
  最后这部电视剧还是在八六年的元旦当天上映了。
  香港那边有关系,所以审核很快,但是国内要好几个月,所以他们根本没法在电影台上看到。
  为了一赌为快,张向阳特地借着查账为由去了深圳那边。
  因为这边离香港近,信号能接收到,所以他最终还是看到了。
  马大顺和彭家木也跟着他一起看。怎么说这部电视剧也有他们的投资。
  一集结束后,趁着广告空隙,马大顺问起最关键的问题,“这部电视剧在香港播出,多少钱一集啊?”
  “他们先买了四集试试。如果反应好的话,就继续买,如果不好,可能要调到别的时间段了。价格相对也要低一些。”
  “那到底多少钱啊?”彭家木不懂这个,有点想急于知道结果。
  张向阳解释,“如果是黄金台,一集是六万,如果不是,那就只有四万五。”
  彭家木暗自算一下,“也不多啊。就算一集六万,五十集也才三百万啊。”
  张向阳其实对这块也不太懂,但是他之前就跟李世荣打听过,所以还是知道一点的,“还有其他电视台啊。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台。这还只是首播价,如果要是复播的话,没这么高的。当然还可以卖音像版权。这也是大头。”
  香港那边最为流行的是dvd,买回家,不用看广告。当然更多的是不用卡在那个点看。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许多人都喜欢这种方式。
  马大顺试探着问,“咱们国家这边的电视台呢?”
  张向阳不想泼他冷水,但还是老实摇头,“咱们这边别说三百万了,能有五十万就不错了。”
  国内经济状况不行,哪怕像他们团都打过好几回白条。许多电视台在下午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