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小户之家 >

第5章

小户之家-第5章

小说: 小户之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你咋来啦?你不是去做工了吗?”江家三兄弟中,江三牛是幺儿,父母自然疼爱些,现在又在后厨帮工,饭食油水肯定比家里多,所以看着比二牛要圆润些。
  “不小心摔破头,咱娘担心你冻着,让我给你带的衣服。”江沛对这问题一带而过,碰见一个人都要解释一遍,烦不胜烦。
  “摔破头?严重不!”江三牛立即拉着江沛的胳膊问。他从小与二牛的关系好,是二牛的跟班,农村生的孩子多,都是大的带小的,而他又与大牛差的岁数多,他生下来时大牛已会帮家里做事了,因此小时候多数是二牛带着他玩,看顾他的。
  “二哥你等我一下!”说完,转身跑向后厨。这时快要接近正午,进店吃饭的人越来越多,他担心影响别人生意,就走到外面等。
  “二哥,拿着!吃完再回家!我要去后厨,师傅叫我呢!”江三牛把一个油纸包塞到江沛手里,拿起小包袱,急匆匆的走了。
  江沛透过油纸可以闻到一股肉香味,他离开饭馆才把纸包打开,里面除了碎肉渣,还有两个白面饼,江沛不由心里一阵感动。
  他从卯时起床吃饭,到现在午时,近三个时辰没吃东西,现在看到白面饼与卤肉渣,肚子咕噜咕噜的叫起来,唾液腺分泌也旺盛起来。
  李氏杀了鸡,但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还有小李氏那个吃不得亏的,到他嘴里的鸡肉没几块,上辈子每天不说大鱼大肉,但顿顿有荤是真的。
  他吃了几顿杂粮馍馍与没油星的白水煮菜,觉得胃里寡淡异常,所以突然见到色香味都还不错的肉,应该是肉渣子,食欲被调动起来。
  江沛找到一个卖混沌的小摊,要了碗混沌,让摊主多给他加点热水,他把混沌吃完,就着热水,吃个面饼,卤肉也吃了些,剩下的还用油纸包好,留着给江清平吃。
  吃完饭,他开始在洛水镇溜达,梁朝对百姓服装的颜色没有特别限制,除了黄色之外,都可以穿,不过男子多以深色为主,街上商铺商品琳琅满目,胭脂水粉,布匹颜料,铁质农具,锅碗瓢盆等等。
  他走进了一家书肆,可能是正午刚过,书店生意冷清,只有两三个穿着棉布长袍的读书人在看书。
  书店掌柜见江沛一身深蓝短褐,头戴斗笠,皮肤晒成小麦色,一副农家子打扮,以为他来书店是要给家里的读书人买什么,笑容满面热情的上前问道
  “小哥,我们店笔墨纸砚、各种科考书籍都有,您需要什么?”
  江沛连忙摇摇头,笑着拒绝掌柜的好意,掌柜也没介意。他心想他钱袋里就几十文钱能买什么,他主要是来了解一下历史,他大致看了一眼书的种类,他注意到书架上竟然有史书,好奇的拿起一手抄本翻看。
  书上有很多繁体字,他是顺着大概意思通下来的。翻了几本后,发现这这是与古代中国平行的世界,朝代一代代的更迭往复,到现在的梁朝。
  由于在书肆停留太久,他不敢再耽搁,离开书肆,直接回家。他通过与人闲聊打听,镇上的短工种类很少,平时除了给田地多的乡绅打工种田,麦收秋收扛包转运粮食,还真没有什么好干的。其它的店铺要么是个人经营,要么是招收有手艺的长期工,学徒。
  家里已经有一个江三牛,江父李氏不可能答应让他再来镇上做学徒,要不然谁来种田,看来他在分家前,除种田外,只能像其它人一样摆个小摊挣个小钱,以后自己能做主了,找机会到县城府城看看。


第5章 再回大堤
  江沛回到家已近傍晚,李氏拉着他问了三牛一些情况,得知他很好,便放下心。
  他把剩下的卤肉渣交给她,留着给江清平吃,又和她说了他在镇上卖鸡蛋以及碰到兰香母女的事情。
  “留这么多做什么,平儿能吃多少,白面饼我让春枝给你蒸热吃。兰香她娘没说什么吧?”
  李氏对于江沛不吃独食,有好吃的能想着孙子还是挺高兴的,不过想着他工地受伤,家里有点好东西又不能只仅着他,于是在江沛把钱上交后,又给他二十文钱,留着他自己用。
  “没说什么,挺好的!”江沛犹豫一下,还是决定不告诉她徐氏不让他去服徭役的事,担心以后她把这事记在心里,把这气算在兰香头上,对于李氏给的钱,他没有拒绝。
  “平儿,肉好不好吃,这是三叔疼你,自己舍不得吃留给你的!”江沛摸摸吃的正欢的江清平的脑袋。
  “好吃!可娘说这是二叔吃剩下的肉渣,好的都被二叔吃完了,是真的吗二叔?”
  “平儿!”小李氏拿起筷子照着江清平的小手敲下去,瞬间江清平张开嘴大哭起来。
  “平她娘你干嘛打孩子!二牛自己舍不得吃带回来给平儿的,你咋这样对平儿说呢?!”李氏把平儿搂在怀里哄着。
  “奶奶的小乖孙,打疼了吧,来,奶奶给你吹吹……”
  “娘,你别听平儿瞎说,我再怎么不是,也不会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呀!”小李氏是在盛饭时见她婆婆把一个白面饼给了江沛,心里不愤,自己的丈夫在外替这一大家子服役,现在婆婆眼中只有她二儿子,她娘俩都得靠后。
  正巧平儿高兴的拍着小手说要吃肉,她恨恨的说了句:吃什么吃,那是你二叔吃剩下的,不想吃了才拿回来的!
  没想到平儿竟然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了,搞的她多尴尬。
  “好啦,还吃不吃!不想吃回屋去!”江父把碗一放,拍拍饭桌望着小李氏不高兴的说道,他越发觉的这老大家的是个搅家精,等老二家的老三家的进门今后,别想有轻省日子过。
  他琢磨着要尽快趁着天好,年前把房子和院子重新修整一下,家具该置办的置办,过完年老二家的进门后就把家给分了。
  江沛知道三四岁的小孩最会学话,听了江清平的话他简直苦笑不得,没想到他与江三牛省下来的好东西,人家不领情,竟被说成吃剩下的,江沛懒得解释。
  接下来的几天,江沛在家除了捡柴,就是修农忙时用坏了的农具,等他头上的伤彻底愈合,已过小半个月。
  他想着去既然答应李氏去把大牛换回来,那就不能再拖下去,徭役一共只一个月,他再去干几天,就要结束了。
  江父与李氏对他的做法选择默认,服役太耗体力,以往好多人服役回来都会大病一场,再说小李氏还在怀着身孕,再过两个月便要生产。
  霜降过后,天便真的寒凉起来,江沛带着李氏为他准备好的厚夹衣、两双刷洗干净的旧鞋袜,他不想盖江大牛用了半个月的棉被,于是又把自己的被子给带上,顺着原路回河堤。
  这些天他心渐渐沉静下来,即入轮回,便前尘尽忘吧,好好的把这辈子过好。
  半个月下来,他发现现实情况比他想像的艰难,十几年前,前朝苛政猛于虎,能最终活下来的老百姓,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祖宗保佑。哪还攒到钱财,新朝初立,虽然朝廷修养生息,但百姓劳动挣的钱也仅够重建家园,买些生活用品,结余的钱寥寥无几。
  江家三个儿子,盖房子、平时花销,根本没有什么存款,所以江沛想做个什么小生意,本钱得全靠他自己挣。
  现在还没分家,挣的钱还要上交李氏,除非他偷偷攒私房钱,江沛走在路上仰天长叹,穷人家的孩子难啊,越发佩服那些草根崛起的官员或大商人。
  防洪堤坝随着修整,要往前推进,尽管他出发的早,但他到时也是正午了,此时民夫正在排着长队吃饭,工地上是按人头吃饭,所以没他的饭。
  江春枝给他烙的有饼,刚到河堤旁他便拿出来吃,以便下午有力气干活,堤坝上他也遇到很多像他一样来替代家里人的民夫,会和他们拉几句家常。
  他扫了一圈,终于在密密麻麻人群中找到了江大牛,原本壮硕的汉子,现在瘦了一大圈,一脸菜色,看来这服徭役真是毁身体啊,江沛为自己接下来的几天艰苦生活默哀三分钟。
  “哥!我伤好了,来把你替下来。吃罢饭,你回去吧!”
  “二牛!你伤好啦,家里没事吧?你嫂子咋样?平儿听话不?”
  江大牛正端着碗面条,蹲在地上呼啦呼啦的大口吃着,听到江沛喊他,眼睛瞬间一亮,抬起头来脸上顿时露出笑容,虽然是亲兄弟,但在工地实在太累,,谁不想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呢。
  “都好着呢,我去大人那报备一下,等你吃完把行李带走就可以了。”
  江沛说完,到负责民夫人事这一块的县吏帐篷中登记。
  随后他又同江大牛一起到帐篷中放行李,虽然是深秋季节,但帐篷中还是充斥着难闻的味道,江沛把行李放下后便去施工处,准备干活。
  这个时代的防洪大堤不像后世用大理石混泥土修建,而是大部分用泥土。由于是蒲河,关系着国家的一半粮仓,朝廷工部制定的方案是堤坝地基用石块砌,上面的部分用泥土夯实。
  地基前几年朝廷的能吏趁着干旱已经打好,如今他们这些民夫只需挖运泥土夯实即可。
  江沛长的人高马大,衙役没让他在堤坝下方挖土装土,而是让他在堤坝的上方把装的一筐筐泥土用麻绳拉到大堤上,江沛弯着腰,咬着牙拉着泥土,后背被汗水打湿一遍又一遍。
  “二牛,身体养好啦!”杏花村的人有人在大堤上,边干活边与他打招呼,李大康在堤下挖土。
  “恩!”江沛累的气虚喘喘的,汗水流到眼睛里才用袖子随便一抹。拉上来一筐,就把土倒出来,把筐扔下去,才直起腰,歇口气,他不用夯土,只是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下面的人拉拉麻绳,示意土装好可以拉了。
  一下午下来,他觉得身体都不是自己的,两条胳膊与腰像断了似的,看来孟姜女的丈夫真的是累死的呀。
  下了工,天已将黑,江沛没有心情再去欣赏什么风景,他跟着大部队,亦步亦趋的排着队领饭食。大家的衣服都是湿漉漉的,秋风一吹,周围好些人打喷嚏,江沛把衣服紧了紧,古代衣服又没拉链,敞着领口,系着腰带,松松垮垮的。
  轮到江沛时,他伸着两条又酸又软的胳膊,接过一碗杂粮粥,两个杂粮馍馍。手腕一软,碗里的粥泼了一点,他立即把碗端平,看着碗沿上粘的高粱粒,低下头用舌头舔了舔。
  人的适应能力真是太强大了,经过短短半个月,他现在的行为和一名农村糙汉子没什么区别,江沛感叹道,不适应能行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在此之前江沛怎么也想不到,他如今会过这样的日子,可现在的现状就是如此,嫌饭不好吃是吧,那就等着饿死吧。
  吃过饭,他们这些民夫趁着衙役巡逻的火把,上完茅厕,直接回帐篷睡觉,江沛做不到像他们一样不洗澡、不刷牙、不洗脚,三不洗政策。
  他来时从家里带了些食盐与皂角,用油纸包着放在口袋里,做工时放在帐篷里,以防被汗水打湿。
  他带着两块棉布汗巾,拿着洗涑用品,又带着换洗的中衣、内裤,小心翼翼的顺着堤坝的斜坡阶梯往下爬,古代的河水无污染,几乎可以直接喝的。
  这时候的蒲河水在河床底部,他在昏暗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灯光下,走到水边,白天他已查看清楚,这里没有淤泥,不用担心陷进去。
  江沛把手伸进河水里,冰的他浑身打个激灵,待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