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小户之家 >

第113章

小户之家-第113章

小说: 小户之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而如今乡村的劳作分工发生了变化,男人们一年中大多时间会进城做短工,夏收和秋收才舍得停工回来,女人们在家看顾田地与孩子,村里的牛也比以前多了不少,这样耕作效率更高些。
  两年没回来,村里原来的土坯房被一排排青砖瓦房所取代,有不少人家和江家一样,修好院子供外地谋生的人租住。


第135章 私铸银钱(五)
  村口田地里锄草的农妇们看到新修的村道上行驶着马车; 不再像以往那样感到新奇,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看热闹; 而是淡定自若的做事。
  自郡城扩建后,附近村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有车马往来通行; 因而江沛他们一行人并未引起大家的注意。
  江家的宅子在村后; 当马车停靠在一侧的村道上; 大伙才从车上下来。江沛终于见到了自家的三座小院落; 看着规整并排的小院; 对方大亮的匠艺水平感到十分的满意。
  “二哥; 前天听娘说; 来村里赁房子的外来户越来越多了; 有些人家想涨租钱; 大家想听你的意思。”
  虽然洛安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朝廷允准扩建,但为防大肆扩张侵占耕田,对辖区面积限定的十分的严格。
  现在杏花村据郡城近一个时辰左右的脚程; 在古代这般距离算是比较近的; 租钱便宜,路况尚可,成为不少外人口的选择。
  “在周边赁房子的人家手头都不宽裕,出门谋生不容易; 还照这个价钱收吧。”当年他们刚到蒲阳城时,经济拮据,租钱稍微高点; 都得掐着指头算计着过日子。
  方今他们不缺银子,不必再为这些蝇头小利斤斤计较了,再者跟风提价短期收益可以,但从长远来看并无好处。
  江家因着江沛,闻名十里八乡,附近的房主都是依着他们的价钱来收租子,倘若江家保持原来房钱不变,其它人自然也不敢提价。
  “阿爹,这也是咱家的院子吗,今晚在这里住吗?”暖暖虽然去过田庄,可并没来过此处,听到阿爹与三叔的谈话,好奇的问。
  “对呀,这也是咱家的,等会咱们去寻奶奶和大伯,今晚住田庄。”
  这里是江家的祖宅的所在地,虽然建上小院租赁了出去,可当着众人的面不便于说这是留给女儿的嫁妆,不过他打算的是以后所收的租钱归女儿所有,这样更合理一些,江家和女儿的利益都能兼顾的到。
  两家人站在村道特别显眼,去往田里干活的村民很快认出了他们,纷纷上前热情的打招呼,江沛觉得宅子也见到了,没啥好停留的,趁着发现的人不多,与热诚的老乡告别后,赶紧上了马车朝庄子的方向行去。
  刚下过春雨没两天,空气清新湿润,车子行驶在乡间的道路上,后面留下浅浅的车辙印,江沛拉开车帘,把女儿抱在怀里透过窗口看着田野里的风景。
  “阿爹,麦子什么时候开花?好不好看?暖暖想下来摘花。”
  他们清晨出发,此时正是春风徐徐,暖阳普照,小孩子到了田野哪能还坐的住,怀里的暖暖缠着江沛撒娇道。
  “行,阿爹陪暖暖下车赏春景。阿九停车,你们驾车先走。”拗不过女儿的江沛先跳下车,而后把兴奋的直做鬼脸的暖暖抱下来。
  “怎么了二哥?咋停下了?”坐在后面一辆马车上的三牛看到下车的江沛,疑惑的问道。
  “这丫头车上呆不住,带她下来走走。你们先过去吧,我识的路。”当初这里的土地可是自己参与分配的,家里农田的位置非常清楚。
  “阿爹,宁宁也要下车和姐姐一起玩,姐姐!”车厢里的江清宁听到外面暖暖的欢快的声音,爬到三牛腿上小脑袋挣扎着伸出窗外呼喊着已跑到二三十米处的暖暖。
  “让宁宁也下来吧,到底咱们是农家子出身,不能让孩子们忘本,别到时长大了连庄稼长啥样都不晓得,错把麦苗当韭菜。宁宁,来二伯伯抱你下来找姐姐一起玩!”江沛说笑着对快要炸毛的清宁招招手。
  “宁宁,跟着二伯伯别淘气啊。”两辆马车里都有女眷,兄弟俩不能皆不在身边照应着,三牛把儿子放下来,叮嘱几句,随着前面的马车离开了。
  这是江沛第一次悠闲的下到田间地头,漫步走在乡间小道上看风景,时值三月春暖花花,田里的小麦已拔节抽条,绿油油的煞是养眼,路边的草丛里一簇簇紫色粉色的小花争相斗艳。
  “阿爹,看看我摘的花!”
  “宁宁!不能淘气,农伯伯的庄稼不能随意拔,拔掉以后咱们就没有馍馍吃了。”
  顾不得瞅女儿手里挥舞着的野花,江沛连忙把踏进别人家麦田里正折着麦秆的熊孩子抱了出来。
  “弟弟,再淘气我就不和你玩了,阿爹,看我的小太阳花!”暖暖凶了眼淘气的弟弟,继续炫耀着自己手中的劳动成果。
  “这是蒲公英的花,种子上有翅膀,能飞到很远的地方。叶根可入药,嗓子痛泡水喝几次就好了。”从女儿小手里抽出一根黄色的花瓣,耐心的为她解释。
  “阿爹,原来蒲公英这么好呀,那暖暖能不能挖回去种咱家院里,我想看它们的小翅膀!”
  “二伯伯,宁宁也要!”
  “只要你们不淘气,回家时给你们装一竹篮带回去。暖暖,牵着弟弟,别祸害庄稼。”
  话音还未落,俩孩子一起飞奔着向小路的前方跑去,探索他们的新世界去了。江沛无奈的笑着摇摇头,没有再制止他们,边看孩子边赏春景。
  “七郎回来了?这是要去田庄?你娘前两天还说着你呢。”田里的农妇有些识得他的人,因地位差别,不敢主动上前攀谈。
  “二伯,下田除草呢,您老身子骨还康健吧?”闲适的跟在俩孩子身后的江沛,转身看到挎着竹筐的同族长辈,忙微笑着问安。
  “好着呢,你几个哥哥去郡城做工去了,在家闲着没事做,到田里看看庄稼。这几年年景好啊,几年前哪敢想这些,填饱肚子都烧高香了。七郎这次回来能多住几天吧?清霖为咱们老江家可争大光啦,前儿大伙一起在祠堂里给列祖列宗上了香,告诉了这个大好消息,明日你再去上一道。”
  江沛知道同族的江姓男丁很多都跑到洛安做事,其中两个还在江记酒楼,也有的在蒲河边做装卸短工,没听说有丈着他的名头干出格的事情,都老实本分的做事,这其中必定有江氏长辈们的敲打的原因。
  “二伯,这两天我在田庄住,族里有事您直接让人到庄里叫我就是。”几年不回来,好不容易回老家一次,总不能避着宗族的人。
  “为万岁爷做事值得,老百姓都念着你们的好呢。”提起当今的皇帝,老人家打开了话匣子,从方方面面赞扬着祁越如何英明神武,仁义天下。
  一路拉着家常,不知不觉的很快走到了洛河旁,即江家田庄所在地。虽然这个社会没有塑料布,反季节蔬菜往往是权贵们的专属。但民间也不伐有能人,李大康便是其中之一。
  庄子里的三排青砖瓦房处在三十亩田的正中央,为防污染洛河水源以及灌溉方便,临河一侧种植着花果蔬菜。
  蔬菜田里有几座类似现代蔬菜大棚的青砖篷,篷上的油布和厚厚稻草席已被掀下来,透过粗粗的毛竹条,可以看到菜篷里面的蔬菜长势喜人,有些种类菜肆口都较少见。
  离河不远还有一小池塘,工匠挖了一条深水道,与洛河直接相连通,道口用竹网阻隔着,防止池塘里养的鱼溜跑了。
  另一侧则是圈养着一些家禽与牲畜,禽圈旁还有个小小的化粪池,用来发酵农家肥。其它的土地被道路隔成一块块的旱稻田,所产的米粮供给酒楼所用。
  田庄外围在不影响其它农户庄稼的位置处,种植着一棵棵杉树。好似形成了一圈围墙,整个农庄完全是纯绿色生态循环的模式。
  虽然江沛已从三牛的描述中把田庄的轮廓想像了出来,可亲眼看到时,还是欣喜万分,突然间喜欢上了这里的田园风光。
  俩孩子到了田庄后,挣脱掉江沛的手撒丫子往房舍处跑,他独自在外围绕了一圈后,才去寻大家。
  “汪~汪~汪”江沛被突然狂吠的两条大狗吓了一跳,没想到庄子里还养着狗看门护院。
  “阿灰,阿黑,那是我阿爹,不准咬,再凶不给你们骨头吃!”暖暖一见可爱的狗狗朝着自家阿爹滋着牙狂吠,立马叉着腰凶起狗来。
  “暖暖,过来,别站跟前!”尽管拴着绳子,可江沛还是怕它们突然挣脱攻击闺女,忙厉声制止。
  “七郎!阿灰,阿黑,他才是你们的主人。”李大康正陪着三牛在厅堂里说话,听到犬吠声,猜想是他那位越发出息的二舅子到了,快步走了出来。
  “姐夫!”两只狗被训斥后,摇摇尾巴乖乖的趴卧在木桩子旁,眯着眼打量着江沛。
  这两年江春花一家专注于田庄上的事情,虽然酒楼没有他们的红利,但那么大的庄子,所产除了供给酒楼与向朝廷交田赋外,剩余的会销到世面上,其中的四成红利是给了李大康的,剩下的兄弟三人各占两成,一年算下来也有不少银钱。


第136章 私铸银钱(六)
  李大康每次见了这个二舅子; 都要感慨一番,好像自从在河堤上摔破脑袋后; 人变的稳重许多,起初丈母娘说他在府城做账房先生; 自己都不敢相信; 如今又这般造化; 不得不说有时候人是有其命数的。
  “快进屋歇歇; 三牛和大哥也在; 咱娘和弟妹去菜篷移菜苗去了。”李大康打断自己继续胡思乱想; 连忙带着江沛进了厅堂。
  三排房子最后一排是庄子里雇的帮工的住处; 第二排用来储藏粮食、临时存放蔬菜瓜果以及各种农具杂物的。
  第一排房舍修的明显比后两排宽敞; 里面的装饰的也比后两排花心思; 江家人用来自己居住。
  “大哥,三牛。清平和清乐呢?”这个季节庄子里非常忙碌,江大牛一家也随着李氏一起来此帮忙,这次从广陵回蒲阳; 清平就要成亲的事项。
  “俩人说日头出来了水暖和; 去河边捞田螺去了。”庄子临河又有池塘,吃鱼虾很方便,知道江沛他们来了,俩孩子特意跑河边摸田螺让大家尝尝鲜; 京城没有这东西卖。
  “阿爹,我要去找清平哥哥,暖暖也要抓鱼!”
  “你俩哥哥早跑的找不到人了; 河边草丛里有长虫,咬着你怎么办?等会阿爹带你去菜棚摘菜好不好。”
  现在河水是比较湍急的,岸边不是种着油菜就是草丛,蛇虫出没,江沛自然不放心她瞎跑。
  “可大姑丈说长虫怕人,不咬暖暖,还说给暖暖捉个长虫宝宝玩呢。是吧,大姑丈?”暖暖丝毫没被江沛的言语吓到,忽闪着漆黑大眼睛望着尴尬的李大康,等着他的肯定。
  江沛有些想抚额,这些人真不靠谱,兰香还总怪自己把女儿养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幸亏是他来养,若是被其它亲戚扶养,能把天给戳个窟窿。
  “咳咳~,暖暖,姑丈说的是冬天长虫趴着不动弹,现在是春天,它们睡醒了就会咬人没法捉。等会咱们去找小姑丈好不好,他正和弟弟们一起放风筝呢。”
  李大康被父女俩人看的招架不住,连忙把话圆回来。最终暖暖小大人似的无奈的点点头。
  …………
  “娘,怎么不歇着呢,这些活计让帮工做就好了,搬把凳子在门口晒太阳,和他们拉拉家常。”尽管李氏看着身体康健,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