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终极调教 >

第113章

终极调教-第113章

小说: 终极调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值…”
    吴小雨轻轻重复,从他的声音,和他的表情中,看不出一点点激动的情绪。
    一点都没有,一丝一毫都没有。
    不用说1A7489,就算是已经成为了33级寄生体的吴小雨,也早已经不会将这些冷嘲热讽的语言,差劲恶劣的态度放在心上。
    一点都不会,一丝一毫都不会。
    这很正常,人类若是仰面朝天,乱吐口水,那么,那些唾沫,只会掉在自己的脸上,而不可能使天上的神佛,沾上一丁点污秽,更不可能使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丝毫委屈。
    “价值……”
    吴小雨朝着毛文雄露出一个相当真诚的,相当感激的笑容,以使毛文雄此时义愤填膺的表现,产生出足够的价值。
    随后,从毛文雄的表情中,分析到他已经为这份足额的价值产生了足够的心理满足之后,吴小雨才接着说道:“最后三个箱子里的书,不送到图书馆里去,并不是因为价值的关系……而是因为,这最后三个箱子里的书籍,我本来就打算捐给另外一个地方……”“什么地方?”毛文雄惊讶地问道。
    还有什么地方,更适合捐献书籍呢?希望小学?阳光工程?
    捐献给他们更有价值吗?
    “星城天文馆。”
    吴小雨爽快地说出了1A748觉得最为理所当然的答案。
    星城天文馆,相当有价值的地方。
    将已经看完了的书籍,已经没用了的书籍,交给天文馆,是最能体现剩余价值的方式。
    1A7489这么觉得。长,在又一次例行的检视时间段中,走进了图书馆一楼的接待办公室。
    于是,他的眼睛,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地上摆着的十几只大纸箱。家喔,真的真的感谢喔。
    请支持我吧。
一三五 价值(三)
    咦?
    馆长先摘下眼镜擦了擦后重新戴上,确认了自己的眼镜与眼睛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之后,才指着好几只垒在一起,但仍然占据了接待室大部分空间的十几只大纸箱道:“小叶……这是怎么回事?”
    “啊……”
    很明显,对这个相当熟悉的声音,小叶有着超乎寻常的敏锐程度。馆长的话音未落,小叶立刻“嗖”地站起身来,眼睛也立刻从显示屏幕上正在跳跃的十几个可爱图像上急速移开,道:“馆长好,这是刚才有人捐赠的书籍。”
    “这么多……”
    馆长皱起了眉头,从这个动作的幅度中,小叶看到和往日一样的微微不满,却没有发现其中的微微好奇。
    在小叶的注视中,馆长缓缓地往里走去,慢慢地走到了某只已经拆开了封皮的箱子旁边。
    咦?
    仅仅是第一眼,馆长的眉毛立刻轻轻地跳了跳,而他的左手,也立刻伸进了箱子,摸出了放在最表层的一本书籍。
    飞快地瞄了瞄封面之后,馆长两道眉毛的跳动幅度,忽然增大了一些,随后,他很快将书放下,又重新拿起了另外一本,同样飞快地瞄了瞄封面。
    如此这般,半分钟左右翻看了五六本书之后,馆长的眼睛里面,渐渐出现了一种意味着欢喜的目光。同样,这种渐渐饱满的情绪,促使他转过头,对着从办公桌后走到一旁陪同的小叶问道:“这些书是什么时候捐的?”
    “大约……”小叶抬头望了望对面地电子钟。迟疑地说道:“大约。大约……几分钟吧。”
    紧接着。小叶看到了令她极其惊讶地一幕。
    平日里总是不紧不慢。悠闲沉稳地馆长。听到了她这句回答之后。立刻二话没话。即刻转身。用一种接近奔跑地姿态飞快地冲出了接待室。顺便撞翻了放在门边一把软椅。
    半分钟不到。在小叶稍稍有些混乱地脑子里面。还没来得及完全消化这个惊人场景地时候。馆长又以同样地姿势冲了回来。嘴巴里急急问道:“捐……捐书地人。是不是穿着蓝色地衬衫。蓝色地长裤。黑色地皮鞋?”
    “是呀……”听到馆长有异于往日地语气。小叶地心中。稍稍多了些忐忑地成分。“馆长你看到了他们了吗?”
    “呼……呼……”馆长喘了几口气。道:“看倒是看到了……”
    “他们怎么说?”
    “我也想和他们说一说……”馆长的脸上,满是遗憾的表情,“可是。我刚刚跑出大门口,他们就走上车,立刻开走啦。”
    说完这句话,馆长也没去注意小叶的表情。他直接走回箱子旁边,微微地想了想,很快便将放在低层的,没有被码起来的几只箱子一并拆开。
    接着,馆长慢慢地走动着,一一从拆开的箱子里面摸出了几本书籍翻看了一下。过了一小会后,他停下动作,轻轻磨挲着手中某本红黑相间的书本封皮:“啧啧啧……真没想到,居然存在这样地人。”
    “怎么啦?这个捐书的人怎么啦?”
    小叶的询问脱口而出,因为,馆长此刻有异于往日的神情、动作、以及语言,使小叶的内心,再不能忍受程度过高的疑惑。
    虽然小时候考试的时候。小叶经常看不懂题目,不过,就算是这种程度的智商,她毕竟还是能够分辨出,此时的馆长,正处于某种兴奋地,同时也对她大约不会很有利的情绪之中。
    没道理的啊!
    心中逐渐开始不安的小叶,极其不解地这样想着。
    没道理的啊!
    小叶的道理,来自很奇妙的方面。
    作为图书馆。自然经常会有人前来捐书。从社会贡献的角度来说,这肯定是一件很值得褒扬。很值得提倡地事情。
    可是,对图书馆本身。尤其是对图书馆中的工作人员来说,有人前来捐书,从来就不意味着心情愉快,只意味着晚上又得加班。
    是的,比起挑选采购得到的书籍,通过捐献而来的书籍,往往会伴随着许多的……
    麻烦。
    这种一大捆一大捆,或者是一大箱一大箱搬来的麻烦,送到了图书馆之后,并不像电视节目的报道那样,当图书馆方面表示感谢,捐献的人心满意足时,就可以立刻结束,赶紧播放广告赚取利润。
    术业有专攻,捐书地人,往往没多少书籍收藏地经验,也往往不会花费那么多的心思。
    于是,他们送来书籍,往往会将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放在一块,将《终极调教》夹在《西方经济学》和《标准普通话》地中间,这种情况,还只是会令图书馆工作人员们烦恼的事情中,最为微不足道地极小部分。
    平均起来,每每一大捆一大箱,几乎更应该以重量作为计算单位的书籍中,真正能够进入书目,最终供人借阅的书籍,往往百不存一。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同时,它们也就是令图书馆的众多工作人员们,大为头痛的根本所在。
    比如说有的书籍过于陈旧,脱页现象严重;
    比如说有的书籍过于大众,读书的时候,便已经人手一本;
    比如说有的书籍涉及**描写、政治倾向,绝不允许出现于借阅目录;最重要的是,排除这种种麻烦,挑选出合适书籍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观察封面看看是否健康,抖抖书页看看是否有纸张掉下的方法可以解决。
    毕竟,谁也说不清楚,是否会有哪个脑子里长了豆豆的家伙,会在书籍的某一页。写上诋毁国家政党的标语;谁也不敢肯定,是否有哪个神经打个死结的混蛋,会在书籍地某一行,**宣扬封建迷信的思想。
    于是,在这种种情形之下,每每前来捐献书籍的人,尤其是近几年来捐献书籍的人,并不能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身上,得到真心的欢迎。诚挚的感谢。
    不知是声音太小,还是不屑于搭理的缘故,小叶的询问,并没有被馆长立刻回答。
    馆长继续来回检查着书籍,抚摩着封面,直到小叶地心中,将某几段关于整理书籍的痛苦经历,仔细地回想了好几遍后,馆长才终于回答了她好几分钟前的问题:“不是人怎么样……而是这次捐来的书籍。比起以前的那些,实在是远远不同。”
    小叶的询问,再次脱口而出:“怎么不同了?”
    “很不同,非常不同……”
    馆长招招手,将小叶叫到身旁,道:“你看看,本月出版,到现在才三天的《灾难心理学》,这里有一本;再看看。四月份出版,到现在才两个礼拜,星条文原版的《催眠真相》,这里有一本;再看这儿,同样是四月份出版,高卢文版的《心理学与沟通》,这里也有一本;还有这里这里这里……”
    滔滔不绝地讲了几乎两分钟后,平日对心理学研究颇为深入。也颇为喜爱地馆长满面红光,似乎通过这几句话,他也顺便理清了自己心中的思路,于是,馆长缓口气,继续道:“……在这个箱子中,就表面这一层,就我所认识的这十几本,全部都是古典的。近代的。或者是最新出版的心理学权威著作,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不知道……”小叶诚实地摇了摇头。
    不知道?局长侄女。这意味着你是个草包。
    馆长略有些恶意地这样想着。
    或许是这个箱子中的书籍,带来了非常广阔的思路。馆长觉得很多话梗在喉间,实在是不吐不快。于是,停了几秒后,馆长又说道:
    “这意味着,这个箱子里的书,价值恐怕在十万元以上……”
    “啊?有这么多么!”
    小叶地脑袋中,立刻产生了一阵轻微的眩晕。根据她的记忆,往日体积相同的箱子里,就算全部按照原价计算,也往往只装有几百块几千块的书籍,“这是为什么呢?”
    馆长瞟了她一眼,过了好几秒,才以一种普通人难以听出的特殊意味的声音道:“这是因为,外语原版的书籍,价值当然也是外国原价,它们与国内地书价,当然远远不同。”
    “那岂不是可以从箱子里,找出好几千块有用的书?”
    “这……”
    馆长深深地吸口气,然后又缓缓地呼出,才好不容易地压住了某些差点脱口而出的嘲弄,“这个箱子里的书,可完全不能再用以前那种百中挑一的态度来对待……”
    小叶难以控制自己的音量,她大声问道:“什么?难道这十万元的书,全部有用?”
    “几乎就是这个意思……”
    馆长道:“如果不出现非常大的意外,这个箱子里的书籍,应该全部都像我所认识地这一部分一样,通通都是比较经典地心理学著作。”
    “而且,你来看看,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书籍地叠放和排列方式,也相当讲究。注意,看这……这…这……”
    馆长朝着箱子的几处连连指点,道:“就从这十几本我认识地,放在最上面的书籍中,就可以看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它们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律,也就是从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利摆放着。”
    “放在最左边的,都是用一些既大众,又经典的著作,它们的特点,就是用通俗的语言,浅浅地剖析心理学原理。它们的价值,一般体现在帮助初学研究者迅速入门的方面;而放在右边,或者是放在下面一点的,那就是较为专业,较为深入的书籍,它们面对的对象,一般是对心理学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还想继续深入学习的人群。”
    “而这些,还仅仅是架在箱子第一层薄板上的第一层书籍,下面的书,目前还不知道深入到了什么程度,也不知道到底包含了多少个国家的著作……”
    “……了不起啊……”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