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杏林春满 >

第86章

杏林春满-第86章

小说: 杏林春满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么呢,便出去了。

    等画完了,酉时都过了,唐青鸾起身告辞,齐景灏哪里让她走!拉着来到齐夫人这边,一起吃饭。

    齐夫人也是忙留下唐青鸾:“你这会儿回去,家里晚饭都吃了,还要等厨房重新做,不如就在这边吃好了。”

    唐青鸾只好留下一起吃。

    齐夫人又问白天忙什么呢?不等唐青鸾回话,齐景灏已经接了过去,乱扯了一些闲事,把这话题混了过去。

    在这边吃了晚饭,齐景灏又要进宫,顺便把唐青鸾送回去,齐夫人听了吃惊的问这会子了又进宫做什么,齐景灏依然是胡乱找了些理由。

    齐夫人看也问不出来,肯定也挡不住,便也不管他了。

    齐景灏送唐青鸾回到了家,他便带着东西进了宫。

    唐青鸾回家之后,家里人当然全都起来了,唐大太太那边问她吃了晚饭没有,听说吃了,也就点头。

    二叔、三叔依然在上房和父亲说这一次的事件,虽然这一次是有惊无险,但是身为一家之主,突然的就会有这样的灾祸临头,而一家子人却什么办法都没有,这叫唐东洲也觉着这样下去不行。

    他已经萌生了退意。

    其实以前进太医院当御医,并不是他自己多么的迫切想要当官,努力争取的,而只是一些因缘巧合而已。

    当家的男人们商量怎么从官场上脱身,妇人们就在后院聊天说话,她们没有那么强的忧患意识,这会儿没事了,已经说各家过年怎么过的了。

    唐青鸾坐在旁边听着母亲和婶婶们聊天,心里只琢磨这段时间发生了的事。

 第一百五十四章理国公

    唐青鸾正想着这几天发生的这些事出神,突然听见身边传来了哭声。

    她惊讶的看过去,头一个念头还以为是四妹唐青萝哭了。谁知道一看,哭得竟然是二妹唐玉钗,就在她刚要问怎么回事的时候,唐玉钗站起身哭着跑了出去。

    她的丫鬟们忙跟在后面。

    唐青鸾惊讶的刚直起身叫了一声:“玉钗?”

    旁边便传来了二太太的声音:“不要管她!这一两年越发的翅膀硬了,说什么都不听了!”

    唐青鸾惊讶的问道:“二婶,出了什么事?你们在说什么?”

    唐二太太还没说话,唐大太太已经叫道:“你刚刚没听见吗?耳朵去哪里啦?”

    一句话倒把别人逗笑了,唐青鸾也笑着道:“女儿再想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而已……玉钗怎么了?”

    依然是没等唐二太太说话,唐大太太已经道:“刚刚你二婶说到了她的婚事而已,才说了一句人家那边打算过了年来商谈一下,看看是不是可以定日子了……玉钗就哭着跑啦。”

    说着转头看二太太:“这丫头显然是不乐意呀!”

    唐二太太就叹气道:“谁说不是……这里面事情诡异着呢!”

    “谁家呀?是已经上门求过亲了?还有什么诡异的事儿呀?”唐青鸾问道。

    什么诡异的事儿唐大太太可就不知道了,也就没抢着回答。

    唐二太太就道:“求亲的西城赵家,赵家是做木材生意的,家里的二小子今年十七岁,这事你爹娘知道,咱们是都已经答应了的……人家赵家不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家境挺殷实的,何况和咱们也是门当户对呀。”

    唐青鸾点头,听着似乎是不错。

    “可年前的时候,我记着是腊月二十八那天,突然的就有人给我们府送去了好些的年货,什么袍子、鹿的一大堆野味,还有些人参燕窝的……莫名其妙的就送来了,你们猜是谁?”

    “谁?!”大太太和三太太几乎同时问了一句。显然大家都不知道。

    二太太就道:“理国公!”

    唐青鸾一下惊讶起来了!理国公?那是皇后的娘家啊。

    唐大太太还有些纳闷,妇人们未必清楚这里面的亲戚关系,唐三太太也是咋舌只说:“国公?这可不得了……”

    唐青鸾说了一句:“理国公是皇后的娘家……他们为什么给二叔二婶送东西?”

    果然这一句才把唐大太太和唐三太太吓到了,大太太惊叫:“皇后的娘家?!”

    唐二太太就道:“是啊,我们听说是理国公府送来的东西,也是惊讶的很,二老爷那边只琢磨是不是生意上的什么事……你们也知道,这些豪门世家的,外面看着光鲜亮丽的很,可是花费高,背地里总会有些手段,和生意人也来往的多……二老爷还觉着被理国公看中了,是好事。”

    “那到底是什么事?”唐大太太问道:“没赶紧去个人问问?”

    “还去个人问问,我们二老爷当然是赶紧的亲自去府上拜会去了,可谁知道去了之后根本就没让进门,说是过年了,府里头忙得很,客人也多,哪有时间见他?我们二老爷想想也是,就回来了,只等着过了年不忙了,再去拜会。”

    二太太说到这里愁眉苦脸的道:“过了两天就出了大伯这件事,我们二老爷着急忙活的找人搭救,理国公那边却又来了个人……媒人,问玉钗的生辰八字呢……”

    唐青鸾已经听出来些眉目了,道:“是不是……纳……”

    大太太还没反应过来,二太太重重点头道:“正是呢!说是他们家的二爷想纳了我们家的玉钗为妾……真真的……”

    真真的什么,没说出来。

    大太太这才发出了一声惊讶的声音:“原来如此!”

    刚刚唐玉钗的反应,再加上对她的了解,唐青鸾轻声问:“是不是玉钗愿意……理国公府这门亲?”

    唐二太太点头,有点又气又急:“可不就是!那个死丫头真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啊……她虽然不是我肚子里爬出来的,可是玉钗、玉书这两个,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和我亲生的是一样的,她们的婚事,我岂能胡来?”

    唐大太太和唐三太太已经是连连点头了,唐三太太道:“玉钗太不懂事了,去国公府做妾……怎么想的啊……”

    唐二太太道:“理国公人家那边还没说完,问我们玉钗的生辰八字,二老爷当时就和人说了,我们玉钗已经和别人家议好亲了,过了年就换庚帖合八字。那媒人当时回去了,好像也不是很稀罕,我们也就没当回事……”

    “谁知道昨天的时候,媒人又来了,这一次连条件都说了,给我们一千两银子的聘礼,还有其他的什么……虽然是妾,但是也给聘书,正经的良妾……”

    众人都惊讶起来了,唐大太太道:“这么说回去了一商量……还一定要结亲?”

    “谁说不是?而且昨天的时候冷不防的,我们也没注意,结果叫玉钗的丫鬟听到了点,跑回去和玉钗说了,这个死丫头,结果就……”

    唐二太太无奈的说着,看她的样子,显然是不愿意。

    “我们虽然是生意人家,可到底也是有名有姓的,再加上大伯还是为官的,不是那种为了攀权富贵不要脸面的人,好好的,为什么要把姑娘给人家做妾?”唐二太太道。

    唐大太太重重的一拍腿:“这话说得对!做妾岂是那么好的?整个家族都跟着抬不起头,别说理国公,就算是什么国公什么国戚的,那不都一样?!还不都是妾?低人一等不说,在那样讲规矩的大户人家,更是不能当人看,万一有点什么,主母太太说提了脚卖了就卖了!”

    唐大太太一向说话夸张,大家也都习惯了。理国公府那边既然说了给聘书,那就不是贱妾,不是那种卖身的,他们说卖了就卖了的。

    不过妾到底就是妾,正经的有主子奶奶不做,去做妾,唐玉钗未免也太糊涂了些。

    “估摸是觉着到底是国公府……多高的门第啊。”唐三太太道。

 第一百五十五章多事之秋

    唐青鸾想了想,问道:“二婶,你是说,年前的时候理国公府就送来的东西,那时候应该就有这个意思?只不过当时没说?”

    唐二太太点头:“看样子是的,当时不是还有两天就过年了?都忙得很。”

    “既然是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咱们忙,理国公府那边肯定也更忙,可为什么还要着急的送东西来?腊月二十八……感觉好像赶着什么着急的事一样。”唐青鸾道。

    唐二太太听她这样一说,就点头:“可不就是!我们当时也是这样的感觉,只不过那时候真没想到他们打得这个主意,也实在忙,就没多想。”

    唐青鸾蹙眉琢磨,难道是年前的时候,理国公府那边知道了些什么事?得到了什么消息?才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着急的决定?那有什么消息?

    理国公府和唐家一向是不来往的,便是父亲也没给皇后看过病,几乎是一点交集都没有。到底是为什么,理国公府要做这样的决定?跟皇后有没有关系?

    唐家又有什么值得理国公府看重的?

    唐玉钗说起来还小,才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极度爱惜脸面,也会有些虚荣不切实际的时候。国公府这么高的门第来求亲,她马上心就偏向了那边,也是有的。

    可其他人不是,其他人懂得轻重,更懂利益。俗话说得好,无利不起早。向理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如果不是对他们有天大的好处,他们怎么会俯下他们高贵的头?

    和父亲的事情有没有关系?

    唐青鸾想了想时间,若是说之前理国公府可能是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才想着去求亲的话——暂且说‘求亲’好了,算不算,还真不好说。

    那么昨天的上门,必定是和父亲的事情有些关系的。年前其实还很轻慢的,爱行不行,你们不答应,我们还不稀罕,但是到了年后,尤其是昨天的上门,那种感觉已经像是有些不行也得行的架势了。

    唐青鸾想了半天,还是想到了齐景灏身上。

    毕竟,唐家再怎么掰手指头算,也算不出来什么厉害来。就是普通人家,些微的官职,不算很豪富的生意。

    要说有什么摸不透的,那就是齐景灏了。唐家大房未来的大女婿,这位爷的底叫人摸不透。

    父亲的事情,唐青鸾总觉着转折点在齐景灏见了皇上之后。她也觉着自己没想错。皇上之前根本不当回事,也许真的就让父亲做了替罪羊,估计皇上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但是见了齐景灏,听齐景灏说,皇上关于姝嫔死的事情连多余一句话都没说,却只问齐景灏作战图的事。唐青鸾就觉着有文章。

    皇上又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既然问了齐景灏作战图的事情,那么肯定是这件事更重要。

    而因为齐景灏的回答皇上满意,所有才顺水推舟,给了齐景灏一个面子,允许自己验尸?

    这样才说得过去。

    也就是说,皇上需要齐景灏的才能,可能会重用齐景灏。在这些事情上,给他面子,给他恩惠,等到了需要齐景灏效力的时候,齐景灏也就没办法摇头说我不干,我不去。

    理国公府年后的态度转变为是一定要结这门亲,可能是因为看出来皇上对齐景灏的态度了。但是年前是什么缘故,使得他们很紧急的派人送来东西,联络唐家的关系?

    唐青鸾琢磨不透。

    想想,也许只是看出来一些端倪?这些权贵们,站的位置高看的就都比较远,深谋远虑的。

    也许只是觉着应该有点来往,才送的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