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国宝级学霸 >

第66章

国宝级学霸-第66章

小说: 国宝级学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夏也记得他,当时的辩论,他的反应速度和知识底蕴都很不错,便也低声夸他:“你也很厉害,演讲稿写得很棒。话说,你平时喜欢看历史类的书吗?”

    男生点头:“对,我打算报考京华大学历史系来着。”

    明夏眼睛顿时一亮。

    未来的校友啊,说不定还是同班同学。

    “回头加个微信吧,我也打算报考京华大学历史系来着,回头交流交流。”明夏说。

    男生叫魏谦,虽然也看过热搜,知道明夏很厉害,连HMO都国决直接以满分拿到的第一,听说好像还是提前交卷,但他就喜欢历史,便只对她一直以来在英语风采大赛上的演讲比较关注,才只夸了她对历史方面的研究。

    “What are our two players talking about (我们的两个选手在聊什么?)”说完串场词,注意到明夏在和魏谦聊天,冯峰笑着打趣道。

    闻言,俩人赶忙止住话头,不好意思地笑笑,解释说是因为都很喜欢历史,聊到感兴趣的话题,一不小心没注意到主持的环节已经过去了,表示很抱歉。

    评委和观众们都理解地笑了。

    的确,从刚刚的第二个环节看来,他们俩的演讲无疑是最精彩的,感觉很惊艳。人家科学家在讨论关键问题的时候,可能一天一夜都不想休息,这是属于理科的浪漫,但文科生除了风花雪月,也很有自己的学习浪漫。

    第三环节的比赛开始了。

    这一环节主题不定,但紧扣一个关键词,便是“解释”。

    比如,第一个上场的选手因为喜欢泰戈尔写的《飞鸟集》,最爱那句“If you shed tears when you miss the sun, you also miss the stars。(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了。)”,便针对这句话,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出了相应解释。

    因为明夏在上一环节对“茶文化”的来源进行了解释,又在之前的比赛里,科普了许多传统技艺,大家便猜测,明夏在这一环节应该也是对华国的什么传统文化或者传统技艺进行趣味性科普。

    比如之前的《九色鹿》,就是非常亮眼的一次科普,他们真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居然是莫高窟的壁画,还是北魏时期的。

    但意料之外的,明夏并没有按照之前的套路,选的主题类似第二环节,又好像并不一样。

    她想要给“考古”正名。

    虽然,现在,甚至都有书写“华国上下五千年”,但事实上,在清朝末年,很多国外历史学家甚至不承认中国曾经有过商朝,还怀疑周朝存在的年数太多,一度表示中国不能作为文明的起源地来看待。

    你问原因?

    简直让人无语,就是他们看不懂象形文字。

    而更让人无语的是,那个时候,竟然华国自己还有人相信我们的确没有商朝,还说我们的技术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比我们优秀也理所应当。

    这是什么令人“拍案叫绝”的智障逻辑?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解一下?

    当时,他们之所以可以如此的一面之词,便是因为华国当时的实力衰微,又没有可以拿出实物例证的专业考古学家。

    这就好比在星际时代,明夏也很想告诉别人,地球上曾经有一个华国,华国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唐宋元明清,但也没有一个同学相信,因为她拿不出证据。

    直到后来,列强被打倒,华国也渐渐出现考古学家,发现并借读甲骨文,又用商朝独有的青铜器证明了它的存在,接下来就是发现周朝的都城。

    而这些,都是考古学家们用自己的小铲子,一铲子、一铲子,不畏寒暑,在尘土飞扬的荒地里辛辛苦苦“挖”出来的。

    他们寻到了祖国的根,告诉大家,我们的历史从来不是一代代的人虚构出来的,祖先就是曾经领先全球经济,也曾接受四方朝贡。

    那些老辈们口耳相传讲述的故事,祖先的故事,在你出生之前,那些前辈们经历过的,都在被印证。

    考古的意义,是寻根,寻初心,寻骄傲,也寻文化,寻发展。

    古时候的发现和知识体系,对现代也是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的,就比如中医,就给了屠呦呦灵感,使得她成功发现青蒿素并拿到诺贝尔奖。

    一直以来,关于“考古”事业,有一部分人很不理解,说“考古”就是“盗墓”,

    不讲那么多专业的,就说你印象中,在哪里看到过盗完墓还给墓恢复完整的盗墓贼吗?他们只会把里面的文物拿走,却不会让世人知道这件文物蕴含的意义,是败俗、令人作呕的一个职业。

    一个是文物修复和研究,一个是偷盗赚钱,能划等号吗?

    …………

    其实,原本,明夏没有打算在这个环节对“考古”进行解释,而是想讲“上巳节”,觉得这个节日的曲水流觞非常有意思。

    之所以改了主意,便是因为看了顾回舟推荐的那本《考古学是什么》,又在上网查询了一些相关资料时,被论坛里一些网友的无知回复气到,才决定改这个主题。

    无知不是错,可以继续学,无知还妄言,才是真的很惹人讨厌。

    谁都没有想到,明夏在全国总决赛的最后一个环节,居然出了个大的,又或者说,是终于再次出了个大的,把“考古学”这门学科拉了出来,进行科普。

    就连魏谦,他那么佛的一个性格,都被明夏的思路给惊叹到,心跳扑通扑通,眼睛都在发着光,感觉是真的遇到了知己。

    现场的观众倒是文化素质普遍比较高,没认为过“考古”是“盗墓”,但还真的不知道祖国的历史曾经是被怀疑的,还是靠的考古学家们经年累元的努力,一点点证实,不由得对这个行业肃然起敬。

    明夏拿了冠军,意料之中,谁都没话说,每个选手都觉得服气。

    不说英语水平,就是这个大格局,她就已经和他们完全不是一个水平线了。

    光拿第三环节来说吧,他们只想到要对某一个技艺或者文化追本溯源,又或者是介绍自己喜欢的某一事物,却没想到要去从这样一个高度的层面上去“解释”。

    而且,明夏带来的意义,也不只是比赛的胜负,而是通过这个比赛,将这些知识告诉给了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反省到了自己对华国古文化的不重视。

    …………

    比赛结束后,明夏毫无意外地热搜了,虽然排名都不高,但是数量实在是多多多多多多!

    #考古不是盗墓#、#茶文化你真的了解吗#、#学神的比赛和我的比赛#……

    就连HMO都被带着蹭了一波热度,又上了一次热搜,#HMO国决第一高颜值学神#。

    比赛虽然结束了,但接下来的三天还会有各种学习讲座、交流活动和参观活动,为下个月的“十强精英赛”作准备,但其他对这个感兴趣的选手也可以留下来一起学习。

    明夏一算,15日,这个风采大赛的相关学习交流才能结束,但16日,HMO国家集训队的培训就要开始了,根本来不及回家,便打电话和明父说了一声,记得和学校请假,她要继续在首京待上一个多月。

    *

    晚上,明夏回宾馆,先是把电脑打开了,放着“团子”在上面跑啊跑,自己则去洗漱。

    她想着,等明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如果“团子”依旧没出现任何不稳定的痕迹,就结束对防火墙的测试,顺便和“I。H。U”的大家道句谢。

    这几天,她因为时而要出门,电脑有时候会关机,但只要开机了,他们都攻击地非常热情,频繁得不得了,真的帮了大忙。

 第59章 第五十九章【捉虫】

    洗过澡; 明夏又看了一会儿书,就躺床上睡觉了。

    室内温度正好,床很软; 房间很静; 很快; 明夏就陷入了沉沉的睡眠之中。

    窗外,夜幕如墨,缀着零星闪亮,像是奋斗在科学前沿的科学家们; 带着大家心爱的祖国往更好的方向和前景奔去。

    明夏已经陷入了睡眠,“团子”在电脑屏幕上也跑得很欢; 跑累了就坐在地上; 翠竹一根接着一根地啃。

    而“I。H。U”那边的众人,却是“垂死病中惊坐起; 今天还没攻击X”。

    很显然,那个“X”并没有把他们当成一回事,时不时就关机下线,搞得他们经常攻击到一半就萎掉,不上不下地更应在那里。

    但等“X”下一次开机了; 他们就好像是被渣男泡过的贱女; 又屁颠颠地跑过去攻击。

    啊!大牛怎么了!大牛就可以随便调戏菜鸡、虐菜鸡吗!

    好的,大牛就是可以。

    直到现在; 依旧整个论坛都没有人出来报告进度; 这充分说明了大家叠加起来的实力可能都比不上这个“X”的绝对差距。

    自己一个人菜; 不好意思说,大家都菜,就好意思说了。

    于是,帖子后面的回复画风再次变了。

    2316L:打个卡,今天也是毫无思路的一天呢~

    2476L:各位大牛求带,我有点方,第一次被挑战,居然就遇到了这种超神级大佬……好害怕惩罚会是什么啊……

    2853L:有进度的求炫耀啊,嫉妒死我好吗?老子特么的不眠不休,睡到一半都能惊醒,就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找到一个攻击思路……实在是想睡觉了,一点进度都没有,找到了当年考大学的感觉:)

    3109L:楼上居然还是个大学生?这里高中毕业就来混这行了哈哈哈哈,所以到底有没有哪个大牛有进度啊?我现在都要怀疑这个X是来我们I。H。U搞事的了,哪有挑战帖直接挑战整个论坛的?

    3183L:不管是不是搞事的,反正,我们都搞不定:)我再去买一听咖啡,今晚熬夜刚!

    3981L:好了,我放弃了,实在没这个实力也是在想睡觉了……我在心里种了一棵碧树'微笑'

    …………

    这些都是在论坛榜上无名的普通黑客,还是比较能放得下面子的,但三大管理员和十个会员始终不太好意思,便没有在帖子里这么回复,总觉得是被公开处刑,但私下却在群里“滴滴滴”地讨论个没完。

    “你走这个协议的漏洞成功了吗?”

    “没有啊,你不是说去攻击她的系统漏洞的,有没有进展?”

    “艹,也没有啊!”

    “…………”

    刚开始,群里不断上演这种“无进展”的话题,他们都觉得急,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有“X”时不时的关机下线,急着急着,他们就又淡定了。

    “你有思路了吗?”

    “没有,打算去吃个饭,回来搞。”

    “那我也定个外卖,不知道X到底是谁,好好奇啊妈的,哪个隐藏大佬来虐菜了。”

    “…………”

    早上,“X”刚开电脑联网,就有人发现了,立刻在帖子里回复了,提醒大家赶紧继续。

    到了傍晚,他们才刚刚定外卖或是自己下楼买了咖啡,一坐到电脑前,就发现哪个“挑战帖”的回复楼炸了。

    原来,“X”回帖了。

    一条非常欠揍、非常丧心病狂的回帖。

    X:I'm testing my computer skills these days。This is the end of the test,thank you for your participation and bye~(这几天,我在测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