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寻宝美利坚 >

第125章

寻宝美利坚-第125章

小说: 寻宝美利坚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就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日本刀在市场上很贵。

而眼前这把刀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不是日本刀,其次是这把刀虽然是乾隆御用的宝刀,但是在这拉里的眼里,它不过就是一把哥萨克骑兵刀,所以金沐晨当然不能当冤大头。

既然拉里认为他是哥萨克骑兵刀,那就得按照哥萨克骑兵刀的价格来算。

虽然哥萨克骑兵刀也很有名,但是价格上肯定是不能和日本刀相比的。

“那你说多少钱合适?”

拉里眨着那双蓝眼睛问金沐晨到,这家伙倒是够实心眼的,金沐晨也不太忍心黑他。

“就三千块吧,五千块有点贵。”

“好,成交!”

这家伙果然是有着那些大兵哥的粗放和豪爽,金沐晨当场就点了三千。拍到他的手里,完成了这笔交易,然后心满意足的带着两口宝刀,和坎迪斯离开了市场。

回到酒店,天色已晚。两人在酒店吃了口晚饭然后就回房休息了。

因为上午刚刚折腾过,两人也没有太多的性趣,坎迪斯显然还没从上午那一场激战当中缓过劲来,草草的冲了个澡就回房睡觉去了。

而金沐晨则是留在了客厅,在把玩着自己今天收上来的两把刀。

那把菊文一字则宗,已经玩了个通透了。就随手放在茶几上,然后捡起了另外那把乾隆宝刀。

伸手在空中挽了个刀花,然后倒提刀柄,在刀柄的下面轻轻的一扣,就露出了一个小盒子。

盒子里面整整齐齐的放着两件物事儿。一件是一双象牙筷子,而另外一件则是一只象牙做的牙签。

小盒子做的很精巧,是从羚羊角上扣取出来的一部分做成的,而且里面的储物空间,也做的和那双筷子和牙签的体积是严丝合缝,所以当筷子和牙签放进去之后,刚刚好合了个严实,在推到刀柄之上。不管怎么舞动,这刀柄都不会有松动的感觉。

这也是拉里一家,拥有这刀这么长时间。却一直没能发现这刀柄里面另有玄机的主要原因。

这刀是当年那些刀匠们专门做给乾隆皇帝御用的,做工非常的精细,尤其是这刀身上的刻字花纹,这可是乾隆皇帝御用宝刀的专属用字,同时也相当于这口宝刀的身份证明。

那拉里家族的人,但凡要是有人能多读点书。这口宝刀,就不至于在他们家蒙尘这么久。果然就是一家天生吃兵饭的粗人的命。

金沐晨慨叹了一声,然后拿出电脑。查找了一些关于乾隆御用宝刀的历史,和自己手里这口刀来一一印证。

原来这乾隆自称自己是十全老人,其实主要也是为了弘扬他自己的十全武功,他所谓的十全武功,是指他在位六十年间,平定了十次比较大的变乱,其中就包括了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镇压宝岛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等等。

这一次次的出兵讨伐,乾隆皇帝大多身配御刀,除了用来显示帝王的威严以外,同时还有防身的功效。

现在在京城的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就有着这样一组珍贵的文物——乾隆御用刀。

根据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考证,乾隆御用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腰刀,另一种是佩刀。

通常,腰刀的刀身为直线型,它的长度要比普通的长剑稍短一些,而佩刀的造型则更为小巧一些,装饰的意味更突出一些。

现在这些被珍藏于故宫博物院中的御用刀具,具有很强的马上民族风格特征,它们的造型很像现在的蒙古刀,大多呈弯月形状,大多属于装饰用的佩刀。

不过今天金沐晨收上来这把刀,刀身修长平直,所以应该是腰刀而不是佩刀。

另外,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那些乾隆御用刀,在刀鞘与刀柄的位置处,有的用金丝紧紧缠绕,有的饰有美丽的纹饰,还有的镶嵌着多彩的宝石。

不过这些特点,在金沐晨这把刀身上却看不出来,因为金沐晨这把刀根本就没刀鞘,很有可能是之前抢了这刀的日本人,看这刀刀鞘上的宝贝多,所以就把那宝石或者金丝什么的撬下来给拿去换钱了。

根据清宫史书记载,乾隆皇帝曾经一共命清朝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了四批,共计百余把带有款识的御用宝刀。

第一批刀具的设计制作始于公元1748年,即乾隆十三年。

据说,乾隆皇帝对这批刀具的制造,真可谓是费尽苦心。无论是最初的纸样、木样设计,还是在具体制造的数量、名称、纹饰、年款,甚至是刀具的什件、皮鞘、楠木箱、用金量以及所附皮签上面的文字选用等,事无巨细,全都要亲自过问安排。

每当造办处完成一道制作工序后,都要由司库白世秀与七品首领萨木哈亲自带进宫内,转交给太监总管胡世杰,由他送至养心殿,呈给乾隆皇帝御览。待乾隆皇帝详细阅看后,再对不满意的地方提出修改要求。

然后,造办处再奉旨进行改动、加工。之后再呈递御览。如此反复修动,直到达到乾隆皇帝的要求,才算真正的完工。就这样,这批宝刀在反复的修改下,直到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才正式完成,前后共花去了十年的光景。

乾隆皇帝对这批刀具的用心及重视程度,在清朝时期是比较罕见的,而造刀有功的司库白世秀,也因此被提升为员外郎,在此之后,乾隆皇帝又陆续命人制作了三批刀具。

这三批刀具每把的重量均在十八两左右,其造型、长度、款识、图记等方面,皆与第一批刀具基本相同,只是在刀柄、皮鞘、护手方面,略有区别。

而且这位皇帝在位期间,除了有计划、有规范地制造了四批御用宝刀之外,还时常命人制作一些造型精巧别致的刀具。

这些刀的长短大小不一,有的同匕首般大小,而且玉柄、皮鞘变化多端,并装饰有名贵的珠宝,给人以华美富丽之感,乾隆皇帝本人也会经常随身携带这种既可作为装饰,又能够用来防身的宝刀。

不管历史对乾隆这位皇帝的功过如何评述,但是他留下的御用宝刀是清朝冷兵器的代表之作,这一点在中国冷兵器史上是绝对毋庸置疑的。

因为这些报道集中了中国古代刀具的传统样式与制作方法,反映了当时的历史特点与工艺水平。

而另外一方面这些宝刀工艺精细,装饰精美,充分体现了乾隆时期的皇宫生活的富有与奢侈。

如今,这些造型古雅庄重,装饰富丽,美观的御用宝刀大多被珍藏在了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馆中。

这些刀剑虽然历经200多年的岁月洗礼,却依然锋锐无比、寒气逼人,不失其夺目的风姿,绝对可以说代表了中国清代刀剑制作的最高工艺水平。

但是京城的博物院里藏着的乾隆御用宝刀虽然不少,但是流传到外面的也同样有很多,这主要也是和清朝末年那几十年的动荡有关。

英法联军抢了圆明园,后来八国联军更是直接占了紫禁城,这些经历不光是给中国人民带来的难以忘记的耻辱,同时也让数不清的国宝,在那些强盗的劫掠之下流失海外。

这其中乾隆的御用宝刀,也同样不能幸免。

金沐晨手里这把刀,到底是当年日本人抢走的,还是战乱之后沦落民间,最后被日本人收刮走的,他无从考证。

但是有一点他可以肯定的是,这口宝刀落到他的手上之后,就算是回家了。

捐给国内他没考虑过,不过作为一个中国人,收藏起来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口刀如果论市值的话,可能没有之前那把日本刀贵,以前也有乾隆御用宝刀在市面上拍卖过,不过也就是几百万美元而已。

真的和日本那把国宝级的菊文一字则宗刀拼的话,肯定在价格上是拼不过。

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言,这把刀好歹也是中国古代领兵器史上的巅峰之作,所以在他的心里,这把刀是无价的,是值得世代传承的好东西。

只不过这刀现在用的牛皮刀鞘,和这刀的身份有点太不搭调了,看来回去之后,还得找个专门的制刀鞘的师傅,从新做一个,好马配好鞍,好刀当然得配一个好的刀鞘才行!

第249章市长上门

几天下来,在这布里姆菲尔德古董展上,就收获了这么多的好东西,金沐晨也是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运气。

看来这新英格兰地区的古董展果然是名不虚传,不愧是美国出了名的最富庶地区的古董展。

才参加了两天,就收上来拿破仑的古董铜杯一只,十八世纪中国风银器两套,还有一个日本天皇家族御用的烟盒,一枚绝品美国金币。

而最让金沐晨高兴的,则是第二天晚上收上来这两把古刀。

一把是日本国宝菊文一字则宗刀,还有一把乾隆御用宝刀。

在国外刀剑收藏一直是收藏界的一大热门项目,而在国内这也是最近两年刚刚火起来的新收藏品类,而自己这手里这两把刀可以说都是出身不凡。

那把菊文一字则宗就不必多说了,这可是日本的国宝,不光欧美收藏界的藏家们喜欢,就是日本自己国内对这样的宝刀也是趋之若鹜。

而另外一把乾隆宝刀自不必多说,虽然没有刀鞘,可是就凭这把刀的出身,他的市场价位就不会低。

之后的几天,金沐晨对这古董展的热忱就更加高涨了,几乎每天都是早早的起床出去,晚上直到人家关闭会展这才回来。

只是这段时间,一直没找到什么看得上眼的东西,好像他的好运气在前两天就用光了,这几天下来在古董展上是一无所获。

倒不是古董展上没有好东西,只是他看得上的。人家要价都不低,买下来他觉得不太划算,要么就是有一些东西,只能算是半好不坏,他根本就看不上眼。

就这样六的古董展结束了。金沐晨和坎迪斯也到了该回纽约的时候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和方伯保持着电话联系,随时关注着家里的境况,好像那次去见了那个瓦尔克罗之后,凯特的话很有用,那之后那家伙并没派人再来骚扰过他们家的店。所以回家倒也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

就这样古董展结束后的第二天,金沐晨就带着坎迪斯回到了纽约。

方伯看到他们回来也很是高兴,当天晚上三人还出去吃饭庆祝了一下。

玻璃公司那边的人还挺有效率,在接到金沐晨电话的第二天就派人过来,给他们重新更换了玻璃窗。

就在他们走后第三天。方伯就从新开门营业了。

不过前几天的枪击案还是对店里的生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几天来上门的客流明显不如开业初期。

金沐晨虽然有些气愤,但是却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毕竟发生这样的事情,只有时间才是最好的疗伤圣药。

不过方伯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就是前几天的时候,王学明到是带着几个国内的朋友,来他的店里转了一圈。

在得金沐晨去了布里姆菲尔德古董展之后。几个人还有些失望,他们是奔着金沐晨从藏宝斋赢来的那套鼻烟壶来的,金沐晨不在。方伯做不了主。

而他们几个又很急,再加上当时因为不知道前景会如何,方伯也没打算叫金沐晨回来,所以几个人只能是悻悻的离去了,不过走之前和方伯约好了时间,等过段时间他们忙完手头上的事情之后。还会再来。

他们通过方伯给金沐晨留了一个口讯,就是这段时间。如果金沐晨收上来什么好东西,可一定要给他们留着。只要东西好,钱就不是问题。

也算是得到了一笔小订单,总算是缓解了金沐晨心头的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