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纨主 >

第150章

纨主-第150章

小说: 纨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轻人点了点头,笑道:“舅舅jiāo代的,就是没兴趣也得有兴趣啊。”
    听到年轻人的话,刘青云脸上的笑容愈发的不可琢磨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小孩子找到了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游戏,而且只想自己一个人玩,不想和别人分享时的那种表情。
二三一章 永不相离
    说走就走,有了上次的经验之后,李青羊准备起来东西就更快了,等到走的时候,徐硕看了看要跟上车的澹蛋,想要澹蛋直接回北京。徐硕刚说出来,便被李青羊难得的拒绝了,李青羊用的理由很简单,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他一个人并不一定能把小姑娘和徐硕照顾好,既然李青羊都发话了,徐硕自然是没有拒绝的理由。
    从新疆到西藏有两条线路可以选择,一条是: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另外一条是从新疆叶城到阿里,再到拉萨的新藏线。第一条线路舒服,但是要跨越的幅度也大了很多,所以会慢上许多,而第二条快则快矣,但是路况要差上很多,不过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徐硕诸人因为要赶去见罗桑曲结的原因,所以要要赶时间,自然是得选择第二条速度快耗时小的路线。
    当然有失有得,第二条线路虽然是颠簸了一点,但是风景要比第一条线路好很多,雪山、草原、湖泊,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宁静,有人曾经说过除却了北极和南极之外,西藏应该是人世间的最后一块净土,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水,甚至还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在微风中起伏,车子在路边驶过的时候会有黑压压的鸟群飞到天空中漫步,再加上八月的阳光和小姑娘一直在念叨的生xìnglàng漫、但却注定要魂归此处的仓央嘉措的美丽传说和美丽情诗,高原之上也并不寂寞,也没有别人想象的那种心酸和劳累的味道。
    小姑娘的头伸出了车窗外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被阳光晒了无数年的土地,在车子驶过的时候,仿佛从深远的土层中挤出了某种好闻的味道,就像是阳光的味道,就像是那种难得一见的冬日里,晾在天台上的在微醺的阳光中晒了一整天的粗棉布被子上的味道。路边的水,静幽幽的倒映着远处的雪山,层林尽染,sè彩缤纷,此时正是金秋,山上风景正好,恰好映衬的湖中也是五彩缤纷,草原金黄,天地空旷,一辆车悠悠的行使于天地之间,众人的心似乎也跟着空远了起来。
    车到阿里的时候,李青羊再一次的把车停到了一个饭馆前,诸人吃了一顿韭菜合子,大盘jī,喝了一点点青稞酒,菜有点辣味,所以酒下的便也快,甚至是小姑娘都喝了几杯,酒一下肚,小姑娘脸上红扑扑的煞是好看。吃的肚圆之后,李青羊便又搬了一箱泸州老窖放到了车上,澹蛋一问,等知道是怕山上寒冷的原因所以才买了酒之后,便赶紧下车又去搬了一箱。
    车子发动之后,往前走了一段,澹蛋看着后面放着的箱子,再也经受不住yòu惑,撕开了后面箱子的封口,掏出了一瓶,一边看着风景,一边小口小口的抿着,小姑娘看着澹蛋的样子捂着嘴直笑,徐硕只顾着看窗外的风景,自然是无暇顾及,倒是李青羊看到澹蛋这样,便趁着无事,给众人讲了一下进了西藏之后喝酒的规矩。
    藏族擅于酿酒,所以也自然是天生一副豪肠,经过了这几千年的熏陶,藏族饮酒的礼仪和习俗极为丰富。每酿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后依循“长幼有序”的古训首先向家中的长才敬酒,其后家人才能畅饮。在节日婚庆或众多人聚会场合,饮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长者敬献,然后按顺时外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应用双手捧酒杯举过头顶,敬献给受酒者,特别对长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双手接过酒杯,然后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无名指轻轻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弹一下,如此反复三次,有的人口中还要轻声念出“扎西德勒平松措……”等吉样的祝词,然后再饮。弹酒三次是对天、地、神的敬奉和对佛法僧三宝的祈祝。
    饮酒时不能一饮而尽,而要遵循“松珍夏达”的“三口一杯”制。在弹酒敬神后,受酒者应先饮一口,敬酒者续满酒杯,受酒者第三次饮一口斟满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滴酒不剩者,才是最有诚意的。聚会饮酒时酒器是大家共用的,能在一起饮酒者,其关第可视为一家人,亲同手足,因此饮酒时不能分用酒具,否则被视为外或瞧不起。在过去,屠夫、铁匠、天葬师等所谓从事“下层职业”者一般不与大家共用酒杯,他们总是自带碗杯,各自单独饮用。
    有酒就有歌,聚会饮酒时,歌是必不可少的。向他人敬酒时,敬酒人一般要唱酒歌。若不唱,受酒者可以拒绝饮用。敬酒人献上酒,受酒者接过酒杯,即可要求敬酒人唱酒歌。有时敬酒者斟满杯中酒,走到宾客前即开始唱酒歌,唱到一半时,再将酒杯敬上,唱完酒歌再履行弹酒仪式及饮酒。在许多地区还流行罚酒制度,一般分“角羌”、“过羌”,“替羌”等形式。所谓“角羌”意为快酒,即在敬酒者尚未唱完酒歌之前,饮酒人提前将杯中酒过快饮干。唱酒歌时,杯中没酒认为是不礼貌的,故而需罚酒一坏。所谓“过羌”意为慢酒,即在敬酒人已唱完歌之后,饮酒人还未饮完杯中之酒,被视为反应迟钝,也要罚酒。“替羌”意为滴酒,即在敬酒者唱完酒歌时,饮酒人也正好将杯中酒饮掉,但在杯底还剩有少许酒,哪怕是几滴,也要罚酒。人们认为杯中剩酒,是对敬酒者的不尊重或是无诚意,对这样的人要给予惩罚。不会饮酒的人,可以说理由,一般不会强迫饮酒,而藏族社会上很少有不会饮酒之人。如果敬酒者唱过洒歌后,有人偷偷地将酒倒掉,将被视为极端无礼的行为,会招致来历的处罚。以上罚酒是对饮酒者而言的。若敬酒人唱酒歌时将歌词唱错或是忘记歌词等,也要罚酒一杯。有时,敬酒者唱的酒歌极其出sè,饮酒人可以接过酒杯,反过来向敬酒者献酒,这杯酒则称为“勒羌”,意为好酒,表示对敬酒者歌唱的赞赏,在座者会一致要求唱歌者饮下这杯好酒。饮酒接近尾声时,若将酒器中的酒倒在酒杯中,正好满了,则为大吉大利的征兆。酒器中往往还能空出几滴酒,则将其倒入手中,抹到自己的头顶上,认为会给自己带来福分与吉祥。饮酒给欢聚的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人们会想方设法制造各种机会使对方陷入圈套,让他多喝酒,或是多唱酒歌。藏族酒歌曲调悠扬,优美动听,内容多为祝福,赞美之辞。敬酒人有时边唱边舞,声情并茂,也有即举演唱的,诙谐幽默。
    李青羊一讲到祝酒歌的时候,小姑娘便慌了,生怕他们不知道自己会唱这种祝酒歌,便赶紧张开嘴,稚嫩的声音便在这空旷的天地里久久的回dàng起来:
    要么就请喝酒,
    要么就请唱歌。
    饮酒唱歌之间,
    任你挑选一个,
    请听吧,文成公主,
    请喝吧,伦波噶瓦。
    我们在此相聚,
    祈愿永不分离。
    祝福聚会的人们,
    永远无灾无疾。
    歌声空灵,渐渐飘入云霄,直映向远处雪山的山巅之上缠绕的白云,便如同是莲花生的长袍一样,轻抚人间,留下无数的念想和回音。
    人生苦短,世事繁长,但愿此生远离灾厄,畅饮欢聚,永不想离,无灾无厄。
二三二章 老故事
    小昭寺分成四处建筑群,宫殿,勘布会议,灵塔殿、经学院。其中宫殿是活佛的居所,勘布会议是政务机构,灵塔殿则是供奉活佛灵体的地方,至于经学院,顾名思义,自然是用来讲演佛法的地方。
    徐硕的车子刚停到小昭寺的mén口,一个小喇嘛就赶紧跑了过来,一把拉开了车mén。徐硕不用这位小喇嘛领路,一人行在前面,愈行愈快。徐硕回头瞥了一眼身后小喇嘛的神sè,发现这位小喇嘛的脸上满是泪痕,充满了激动、不安、恐惧、伤心等诸多sè彩。
    佛法清净,心不清净,又焉能如此。
    但想到里面那个人,而且想到小喇嘛和他朝夕相处的这么多点,便也释然。
    小喇嘛自然是认得徐硕的,也知道徐硕为什么知道活佛在哪里,关于这个年轻人的名字他已经在他敬爱的珠古的旁边听过太多次了。
    小喇嘛想了想,还是自己走到了前面,过了宫殿,绕过勘布会议,他们便走进一片小小的空地上,空地上有一所小小的柴房,柴房旁边有些杂草短树,没有建筑。
    饶是小姑娘都对这里的环境有些心悸,藏传佛教并不是属于苦修一派,不知道是怎样的原因会让这位活佛舍弃了锦衣yù食,在生命的最后住到了这么小小的一个柴房里面。
    “珠古,徐硕来了。”
    说完这句话,小喇嘛缓缓推开了柴房的mén,然后领着徐硕走进了屋子里面,至于小姑娘、澹蛋还有李青羊则是留在了外面。
    柴房里面与一般的住宿之处并无两样,两面点着酥油灯,昏黄sè泽,地上luǒ露着高低不平的地面。
    柴房的尽头,有一张床,一张并不大的床,约莫只能容下一人左右,但是那东西被称作很勉强,或者说是窝的话更准确一点,全部都是柴薪,没有任何软软的东西,在这个坚硬扎人的鸟窝中,躺着一个老人。
    老人身上穿着洁净白衣,身材极瘦,就像是ròu皮紧紧的贴着骨头,皮肤和骨头几乎黏在了一起那种,枯瘦如老人身下的干柴。老人luǒ漏出来的胳膊上满是伤痕,这些伤痕不知道过了多久了,但是却还没有好,有几处伤口深可见骨,白惨惨的骨头染着乌黑的血渍,看着不像是个活人,更像是个僵尸。
    但他不是僵尸,他抬起手轻轻动了动,双眼中显着坚定的明亮的光芒,微笑着望着正踏着沉重脚步往自己这边走近的二人。
    徐硕的脚步虽然很沉重,但是速度很快,一会儿就走到了那张床前,痴痴地看着那张消瘦而苍老的脸。
    枯瘦的老人也看着徐硕。
    徐硕缓缓伸出手,轻轻拂过老人身上的深可见骨的伤痕,手指颤抖着。他半蹲下身,缓缓仰起头,看着在床上躺着再也不能起身的老人。
    他的动作很慢,生怕自己的动作不够温柔,便会让老人在多感到一点痛苦。
    老人微微笑了笑,轻轻抬起自己的右手放在了徐硕的肩膀上。
    徐硕轻轻捉着他的右手放在了自己的脸颊上,突然感觉有些异样,抬头望去,原来老人的手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是干枯了,皮肤像皱纸异样贴在如树枝般的手骨上。
    徐硕悲容大作,无声而泣,清澈如晶莹露珠的泪珠缓缓落下,打湿了老人的手。
    徐硕把老人的手放回他自己身边,然后缓缓拜倒在地,嘴唇极艰难的动了动,才说出了进柴房之后的第一句话:
    “珠古,你怎么成这样了?”
    上次来的时候虽然活佛也是很瘦,但是还不是这个模样,那是一种千金难买老来瘦的瘦,不是现在这样瘦骨嶙峋,满身疮痍,形如厉鬼。
    虽然来的时候已经想过了罗桑曲结必然不会像自己第一次来的时候那般,但是当亲眼看见形如厉鬼一般的罗桑曲结的时候,他还是忍不住惊呼出口,因为实在是难以压抑自己内心的震惊。
    究竟是什么样的病痛才会让老人变成现在的模样,又是什么原因让老人放弃了原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